《呼兰河传》教后反思本课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诗意,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述了作者和祖父在后花园里的一些故事,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在作者笔下,园子里的小动物,小昆虫,花草树木都像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自由自在,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时,我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1、“读”领课堂。我一直认为,语文课要有读书声,这是语文学科的特色。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读书,至于是略读还是品读,则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一环节,目的是要学生整体感知内容,那么通读就可以了;第二环节,想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灵动,那么就需要深入阅读,于是我根据学情,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语段反复品读;第三环节,想让学生体会祖孙两人的形象,采用对话形式效果最佳,于是有了全班的互动朗读。而在读的内容上,我也注意到了内容的拓展延伸,适当插入有关情节,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呼兰河传》,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总体来说,整节课书声琅琅,读书形式多样,学生积极性很高。
2、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我们的教研员张主任一直强调:设置问题要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因此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很费了一番脑筋,最终确定围绕“自由”二字来设置问题。花园里的一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这一切的自由是谁给予的?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一线串珠,引领学生有层次地朗读课文、解决问题。我深深地感悟到:想要上好课,先要备好课,课前有多辛苦,课上就有多轻松。3、联系背景,触摸内心。在学习课文时,学生们很轻松,很快乐,因为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充满了温馨与自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如果不进行拓展,学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书的认知就会发生偏差。所以我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情绪急转直下,回忆有多快乐,现实就有多痛苦,从而深入理解萧红对自由的渴望,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这部书的结语,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正因为现实世界中作者得不到太多的温暖,所以童年记忆中那份温暖的回忆显得越发弥足珍贵。课下,我认真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离活力课堂的要求还有距离。文中许多灵动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遗憾的是课堂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因而没有品读到位,做到当堂积累,只能留作课下作业,让学生积累到摘抄本上。总之,用心就有收获,反思就有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