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特色——以《长恨歌》为例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之中创作了三千多首诗歌,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无论是他的诗歌主张还是诗文作品,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唐宣宗曾在《吊白居易》一诗中写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白诗的社会影响力之大。白居易在世时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将其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对于感伤诗的定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可见于反映现实、强调政治功能的讽喻诗不同,感伤诗是诗人表现人生境况、生命体验的诗,诗人的离愁别恨、悼亡之悲、羁旅之苦、故园之思等等多种际遇和情感都在感伤诗中有所体现,读起来更容易感人心扉、引起读者的共鸣,不乏《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千古名篇。本文将以《长恨歌》为例,简要解析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特色。《长恨歌》主要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长恨歌》一诗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段令人慨叹的爱情悲歌,倾注了诗人的大量情感,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从艺术特色角度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通俗易懂,凝练流畅。语言的平易近人、朴实无华是白居易诗歌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其诗句的通俗易懂也对诗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童子解吟《长恨曲》”就是很好的例证。《长恨歌》中极少用典,没有晦涩难懂的语言,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夫《长恨歌》之壮采,而所隶之事,只小玉、双成四字”。且大多数诗句都无需翻译,意思直白,语句流畅,易于诵读和理解。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句,语言十分通俗易懂,却高度概括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喜爱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同时兼具歌行体婉转流畅的特点,读来缠绵悱恻,有荡气回肠之感。这种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贯穿全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刻画出丰富的情境,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力。第二,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表意含蓄。《长恨歌》的创作取材于历史,通过历史记载加之诗人的想象,生动刻画出唐玄宗、杨贵妃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含蓄地表达褒贬之意,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诗句,通过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纵情欢乐的爱情生活,侧面表现出唐玄宗的纵欲行乐、不顾朝政,一位沉迷于歌舞酒色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诗人对唐玄宗的不满情绪。对于杨贵妃的人物形象描写,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直接描写和对比手法,直言杨贵妃天生丽质、倾国倾城,“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更写出了她的娇媚得宠之态。对于得宠时期的杨贵妃,虽然诗人极力描写她惊为天人的容貌,但更多的是一种娇艳的媚态,很难让人有喜爱之情。而在杨贵妃惨死之后,诗人笔下的贵妃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时候贵妃的美是纯洁动人、惹人怜爱的,诗人也借对贵妃的描写抒发了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叹惋,这也是诗人“长恨”之情的体现。《长恨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情达意,情感变化、诗歌寓意都从形象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与白居易部分讽喻诗亢言直陈、“其意伤于太尽”(《岁寒堂诗话》)不同,这种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使诗歌读起来更加回味无穷,造就了《长恨歌》高超的艺术魅力。第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长恨歌》中,诗人将叙事、抒情和写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千回百转、真切动人的特点。特别是在大量的景物描写中,诗人在其中注入人物的情感,用景色烘托人物的心境,同时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之后,唐玄宗在逃亡的路上所见之景是“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行人少,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萧索的景色营造了凄凉悲惨的氛围,烘托出唐玄宗的悲思与痛苦,而蜀地秀美的景色也都令人心痛。回到行宫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更加孤独、凄凉。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到“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大段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悲思之情,池苑中景色依旧,然而早已物是人非,芙蓉与柳树让人想起贵妃的音容相貌,秋草丛生、落叶满阶,梨园弟子和阿监青娥都已老去,萤虫、孤灯、霜华......凄清的景色反复渲染出唐玄宗孤灯挑尽、一夜未眠的断肠之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立体。而且通过大量的景物描写,反复抒情,感情表达回环往复、回旋上升,使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表现更加深邃、丰富。第四,寄托自身情感,真挚感人。白居易对感伤诗的定义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意思是外在事物的牵绊,内在情感的触动,随着所遇所感而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感伤诗。与讽喻诗明显的政治作用不同,白居易在感伤诗中多抒发自己的真实心态,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使是感伤他人他物,也能看到诗人自身情感的倾注,这使得感伤诗更加真切动人、感人心扉。《长恨歌》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感伤,也是借咏史感怀自身的经历。白居易年少时与青梅竹马的玩伴湘灵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由于门户问题,诗人与湘灵被迫分离,白居易直至三十七岁时才在家人安排下与父亲同僚的妹妹结婚。白居易写了许多怀念湘灵的诗歌,如《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等,可见湘灵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她是白居易对美好爱情的寄托。《长恨歌》借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抒发了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诗歌结尾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仅是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感慨,也写出了自身对爱情的期望。“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不仅是李杨二人的“长恨”,也是诗人失去真挚爱情的“长恨”。也正是因为诗人在其中倾注了太多自身的情感,使得《长恨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更加细腻真实,诗歌所表现的怅恨、哀怨之情也更加感人肺腑。《长恨歌》中叙事、抒情、写景的高度融合,以及诗人高超的写作手法、语言运用,造就了这篇曲折婉转、缠绵悱恻的长诗,在文学史上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辉。诗人在《长恨歌》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通过笔下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去揣度、回味“长恨”二字所包含的真切感情。这也是白居易感伤诗的独到之处,感伤诗是诗人的内心之声、心血之作,其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感情流露,成就了感伤诗真切动人、感人心扉的独特魅力。参考文献[1]韩璐,蔡晓薇.长恨千年佳篇流芳——浅析《长恨歌》的主题和特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1):53-57.[2]郭峥嵘.童子解吟长恨曲——白居易《长恨歌》简析[J].中国商界,2009(3):131-132.[3]杨丽宏,李莲.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浅论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70-70.[4]唐筱岚.浅析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成就[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5):52-53.[5]肖观德.论白居易感伤诗的审美特征——兼论感伤诗体现的精神内涵[J].安徽文学月刊,2009(10):141-143.[6]方龄萱.古典爱情诗歌的美丽与离殇——试论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3(3):32-34.[7]张艳萍,闫续瑞.白居易感伤诗创作情况综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1):203-204.[8]张金亮.白居易感伤诗论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