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白居易高一语文组沈伟
他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他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其名,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
吊白居易唐宣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秦中吟》,35岁写《长恨歌》。2.后期: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45岁时写《琵琶行》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最大的文学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中唐诗歌流派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诗人:白居易、元稹等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
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714)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
《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杨妃专宠马嵬兵变玄宗思念仙境出现寄物传情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恨之内因
汉皇重色思倾国重德思贤才思倾国,果倾国矣!揭示故事的悲剧因素提纲挈领,统领全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玉环入宫的史实16岁→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王妃21岁→见玄宗为女道士27岁→册为贵妃龙池(李商隐)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别疏汤泉,诏赐藻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陈鸿《长恨歌传》
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赐浴”、“侍宴”、“三千宠爱在一身”——人之常情“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迷恋美色“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艺术夸张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杨家显贵父亲→齐国公母亲→凉国夫人哥哥→殿中少监堂哥杨国忠→右丞相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
杨家显贵京城歌谣:“生女勿酸悲,生男勿喜欢”“男不封候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恨之直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概括、简洁
天宝十四载(755)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讨伐杨氏以清君侧陕西马嵬驿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一个关键的情节,此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以悲凉景色烘托人物悲思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通过美景写哀情。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玄宗内心的痛苦。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
1、蜀中的寂寞悲伤——酸楚动人2、还都路上追怀忆旧——缠绵哀婉3、还宫之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回肠荡气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皇之长恨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白天的思念四季的思念夜晚的思念物是人非景物写景抒情物非人亦非时间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到黎明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冷落孤寂、彻夜相思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焦急与迫切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凄美、寂寞、哀怨……——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杨女之长恨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玄宗的思念,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天人永隔之恨,点明题旨,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时,“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诗人将富有意味的时间、地点,与古人常用来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的两种美好事物会同在一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由“恨”而转入“期盼”,写得婉转动人,感人至深。
艺术特色(一)情节曲折多变1.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2.情节设计曲折巧妙,波澜屡生、高潮迭起。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
(二)人物形象鲜明艺术特色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杨女:害国殃民的祸水?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思考: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能画等号吗?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唐玄宗李隆基“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其好色从“求不得”到“夜专夜”,从“不早朝”到“看不足”——表现其贪色荒政马嵬坡兵变贵妃陨命之后,诗人极力刻画人物内心中揪心的恨。
赐死贵妃时——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逃蜀途中——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还都路上——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回宫之后——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道士觅魂——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
虽是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却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
杨贵妃不仅是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还是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诗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
长恨歌荒淫误国导致政治悲剧,毁灭了爱情。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了悲剧的主人公。长恨是诗的主题,是故事的焦点,诗人通过诗化的故事层层展示,让读者体会品味感受……
长恨歌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菊花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陛下再来一杯吧!——李玉刚《新贵妃醉酒》
主题讽喻主题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情爱的描写,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暴露。爱情主题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