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
加入VIP免费下载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

ID:913580

大小:1.89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研究生姓名徐谞指导教师姓名王尧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4月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中文摘要《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中文摘要小说《长恨歌》是作家王安忆的代表作品,以跨越40年岁月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上海小姐”王琦瑶传奇坎坷的一生。作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长恨歌》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被相继改编为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尽管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但是这三个改写文本之间以及与小说原作文本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文学研究方法与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从文本内容、叙事结构、叙事手法等方面入手,全面地比较、探讨各个文本的改写特点、效果及其成因,并对文学作品影视剧改写的技巧做出思考。关键词:长恨歌王安忆文本改写作者:徐谞指导老师:王尧I AbstractTheMultipleRewritesofTheSongofEverlastingSorrowTheMultipleRewritesofTheSongofEverlastingSorrowAbstractThesongofeverlastingsorrowisanovelwrittenbyWangAnyi,whichwasthewinnerofthefifthMaoDunLiteratureAward.Ittellsastoryofawoman’slegendduringabout40yearsinShanghai.Asreceivedwidespreadattentionathomeandabroad,thenovelwasadaptedforthemoderndrama,moviesandTVshows.Thereareobviousdifferencesbetweenthetextsalthoughtheytellalmostthesamestory.Comparingalltheserewritingtexts’contents,Narrativestructuresandmethods,thisthesiscomesupwiththedifferencesoftheirrewrittencharacteristics,effectsandthecausesviabothliteraryandmasscommunicationresearchmethods,andfinallygetsinspirationsoftheadaptationsofliteraryworks.KeyWords:Thesongofeverlastingsorrow,WangAnyi,textrewritingWrittenbyXuXuSupervisedbyWangYaoII 目录绪论............................................................................................................................1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41、小说原著概览......................................................................................................42、叙事结构与风格..................................................................................................53、主要情节安排......................................................................................................7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101、情节删改............................................................................................................10(1)政治情节的添加.......................................................................................11(2)感情经历的改写......................................................................................122、角色设置与人物命运的改写.............................................................................14(1)李主任与王琦瑶......................................................................................14(2)程先生与蒋丽莉......................................................................................15(3)“老克腊”与“长脚”............................................................................16(4)其他人物.................................................................................................173、叙事手法的变化................................................................................................18(1)叙事视角的不同......................................................................................18(2)叙事策略的变化......................................................................................19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211、人物关系及命运的改写.....................................................................................21(1)程先生与薇薇戏份删减..........................................................................21(2)康明逊角色的改写..................................................................................222、情节的特色加工................................................................................................23(1)悲剧中糅合“喜剧性”..........................................................................24(2)贯穿全剧的“婚纱”..............................................................................253、叙事手法的变化................................................................................................27(1)心理活动通过对白展现..........................................................................27 (2)选取典型但结构完整..............................................................................29(3)充满上海风情的视听效果......................................................................30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311、人物的增删与人物关系的改写.........................................................................31(1)人物及关系的拓展..................................................................................31(2)对王琦瑶恋人的改写..............................................................................322、故事情节的改写................................................................................................33(1)戒指意象的突出......................................................................................33(2)打麻将情节的扩充..................................................................................343、结局的改写........................................................................................................354、叙事手法的变化................................................................................................36(1)戏剧性的增强.........................................................................................36(2)形象的环境描写......................................................................................36(3)默片形式的运用......................................................................................37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381、原因分析............................................................................................................38(1)不同体裁的表现形式各有特点..............................................................38(2)不同体裁媒介争取的受众群体不同.......................................................40(3)不同媒介受到外界限制的程度不同.......................................................422、文学作品改编的启示........................................................................................44(1)改写要符合逻辑......................................................................................44(2)改写主题要明确......................................................................................45(3)改写要适应影视剧自身的特性..............................................................45结语..........................................................................................................................47注释..........................................................................................................................48参考文献........................................................................................................................52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3致谢..........................................................................................................................54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绪论绪论小说《长恨歌》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代表性作品。王安忆自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起开始文学创作,被视为80年代“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她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1998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台湾旅美文学评论家王德威(DavidDer-weiWang))曾高度评价王安忆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他在论文《海派文学,又见传人——王安忆的小说》中,将王安忆称为“继张爱玲后,又一海派文学传人”。(1)被著名学者李欧梵评论为“史诗”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已荣获了“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世界华文文学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等诸多奖项,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在小说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同时,《长恨歌》相继被改编为话剧(2003年)、电影(2005年)、电视剧(2005年)等多种文本,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将同一个故事呈现出各异的风格与韵味。而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既体现在影、视、话剧对小说的借鉴上,也根植于小说通过影、视、话剧文本的改写重获新生的过程中。在我国,用文字记载文学作品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在此后很长时间,文学作品成为口耳相传之外记录、传播故事的主要方式。在清光绪年间,以对话或独白为主要叙事手法的话剧诞生,成为人们演绎、欣赏文学作品的另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电影与电视的相继问世,文学作品的文本演绎有了更丰富的方式,在被改编为适应各种演绎方式的文本的过程中,小说既经受了文本改写对其经典性、丰富性的检验,也在多重改写中获得了发展与新生,扩大了小说的传播与影响,并在银幕上重塑了许多小说中的经典形象。可以说,小说文本被改写为话剧、电影、电视剧的过程,就是文学艺术被新的艺术形式包容的过程,随着改编现象的不断增加,话剧、电影、电视与小说保持着愈加密切的关系。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生活节奏、生活习惯的改变,电影、电视剧的取材愈加向小说倾斜,更多优秀的小说作品成为影视剧创作的素材,或被改编搬上荧屏,有些影视剧的热播甚至直接带动了小说原著的人气,而浩如烟海的小说作品也为影视剧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1 绪论《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与质量保证。据统计,在世界影片年产量中,改编影片约占40%,我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占全年故事片生产的30%左右。历届“金鸡奖”获奖影片,绝大多数是改编作品,从1981—1999年,共19届“金鸡奖”的评选,就有12部作品是根据小说改编的。(2)同时,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话剧作为一种公众传播的形式,因为自身的传播特点,在传播范围上无法与身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书籍、电影、电视剧相比拟,受众群体受到局限,逐渐趋向小众。传统的小说阅读也失去了以往的霸主地位,相较于信息量庞大、呈现方式单调的印刷媒介,许多受众更加青睐电影、电视剧等电子媒介带来的直观的、逼真的、丰富的视听体验与娱乐化、轻松化、现场感的观赏体验,这使得小说作品比过去更加依赖优秀电影、电视的传播提高认知度、重获辉煌。当代作家刘震云就曾说过:“电影和文学是可以‘狼狈为奸’的,文学参与电影可以让电影变得更强壮,电影参与文学可以让文学飞得更远,传播的更远。”(3)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小说的影视剧改编趋于泛滥,难免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发生,在小说的文本改编过程中,也因其自身传播特点、表达方式与目标受众的不同,在情节之外要以电影、电视、话剧来还原小说的神韵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很难保证这些文本的改写效果能与小说原著媲美。巴赞说过:“作品的文学素质越高,那么改变作品就越是难以和它相媲美”。(4)而目前的文本比较中,常常出现“文学优越”的心理,将对改编文本的鉴赏建立在单纯的与原著文本的异同比较上,甚至粗暴地将是否忠于原著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难免使得对改编文本的评价有失公允,因为不同的载体有其独特的表现优势与局限,能否扬长避短、完美贴切地展示内容,才是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以电影为例,美国学者布鲁斯东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活动电影通过视觉直接到达我们,语言却必须从概念化的理解之幕中渗透进来。而这种概念化的过程虽然和视觉有联系,而且往往以视觉为出发点,却代表着一种迥然相异的经验形态,一种不同的对世界的理解方式。”(5)因此,在比较改编差异之余,本文借用了传播学的知识,将传播方式与受众研究的相关方法运用于文本研究中,为文本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从新的角度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有一定借鉴意义。纵观国内学术界现有的对《长恨歌》文本比较的研究成果,多为小说与电影或话剧的单独比较,缺乏将小说的电影、电视剧与话剧改写文本放置在同一平面内同时比2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绪论较的先例。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长恨歌》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以及话剧文本作为比较对象,先从四种文本间的差异入手,对小说文本的改写进行观察与思考,通过对人物塑造、叙事结构、叙事视角、故事情节设置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不同体裁在叙事文本与表达效果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提炼出小说原著与各个改编文本相比突出的优势与欠缺,以提高对不同体裁叙事文本的鉴赏能力,并为各文本间的改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分析、阐释了《长恨歌》小说原著的写作内容与特点后,用三个章节分别对小说原著的电影、话剧、电视剧三种文本改写进行比较,较之单一的文本比较更加丰富全面,也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出不同文本的特点。在最后的章节中,本文对这几种文本改写的特点、成因与效果进行探讨,同时,对当今文学作品改编热的现象作出思考,获得启示,以《长恨歌》的文本改写为例,探讨文学作品文本改写的经验与教训。3 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王安忆的《长恨歌》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抒写了一位四十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软的女性不幸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这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对《长恨歌》的概括与评价。精巧的叙事手法、浓郁的海派风情与深刻的精神内蕴使《长恨歌》成为王安忆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其小说创作风格凸显成熟风采的重要代表作。她将“上海韵味”完美地融入这部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生硬做作的符号化的城市图景,而是深入城市骨髓、浸润于字里行间的上海本土文化精髓。作为一部“史诗”级的作品,《长恨歌》对历史的表述独具匠心,它撇开风云诡谲的社会历史变革,转而从流传于城市的“流言”着手,将笔触伸向细碎冗长的日常生活,以一个女人的生命历程展现出整个城市的历史。历史、女性、海派、传奇„„糅合了多种元素的《长恨歌》,讲述的不单单是一个女人,也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而是蕴含着更加耐人寻味的人文精神内涵。1、小说原著概览小说《长恨歌》创作于1995年,讲述了女主角王琦瑶传奇而命运多舛的一生。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的上海,生活在弄堂里的王琦瑶获得“上海小姐”选美季军的殊荣,成为国民党要员李主任的“金丝雀”。随着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王琦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搬出豪华的公寓,回到弄堂深处,以给人打针为生,过着普通甚至拮据的生活。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纠葛贯穿了她的后半生,程先生爱恋她一生却始终没能被她接纳,她与富家子弟康明逊同居生女,又在中年时陷入与年轻男孩“老克腊”的忘年恋中,几乎迷失了自我。最终,孤苦伶仃的王琦瑶为了守住李主任留下的金条,被女儿的朋友杀死在家中。从前半生的纸醉金迷一步步走向凄凉,跌宕的命运令人唏嘘。《长恨歌》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大上海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4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6)2、叙事结构与风格在小说结构的安排上,作者并没有执着于强烈的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而是将女主角王琦瑶的经历与上海日常生活的情态穿插在一起,这些看似与主要故事情节无关的叙述,却恰到好处地控制了小说的节奏,使得小说散发出一点慵懒与闲散,仿佛细糯绵长的沪语,曼妙且回味绵长。针对这种叙述策略,王安忆表示:“《长恨歌》的写作是一次冷静的操作:风格写实,人物和情节经过严密推理,笔触很细腻,就像国画里的‘皴’。”(7)正是这一笔笔的“皴”点染出了古典与现代、繁华与市井并存的上海风情。这种略带闲散与随意的风格,与王安忆的创作习惯密不可分。“可以说小说本身就是形式,对我来讲小说就是人和人、人和自己、人和世界之间关系的形式。”在创作时,王安忆没有刻意安排小说的写作形式,她说:“我考虑的只是人和这个世界是什么关系。我觉得人是处在一个坐标的点上: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时间和空间交叉的点上,这种关系本身就是很具有形式感。很难想象一个小说家在头脑中首先产生一个故事,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这个故事。当一个故事来到我头脑里到时候,它本身就带有特定的形式。好的故事本身就具有好的形式。”(8)这种顺其自然的创作方式,将《长恨歌》的故事与叙述风格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为小说注入了充满生活气息的“上海气质”。关于上海日常生活情态最明显、最集中的描写,即是开篇充满上海地域特色的第一章。在女主角王琦瑶出场之前,《弄堂》、《流言》、《闺阁》、《鸽子》四节以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撷取了老上海最典型的几个意向,作了一个一万多字的铺垫,勾勒出这座城市与这个故事的初步肖像。对弄堂的描写,是这幅肖像的第一个注解。被称为“史诗”的《长恨歌》,讲述的既是一个女人的历史,也是一座城市、一种文化的历史。作者王安忆谈过她自己的历史观:“我个人认为,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我觉得无论多大的问题,到小说中都应该是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9)因此,在讲述这段跨越四十多年、历经巨大社会变革的历史时,小说几乎没有从正面描写政治环境、历史事件,没有任何宏大的叙事,而是着眼于平凡5 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的、琐碎的日常生活,将人物、城市乃至民族命运的历史变迁揉在了具体真实的柴米油盐中,而浸透着老上海记忆的弄堂正是这种日常生活的见证与载体。晨雾里精致乖巧的老虎天窗、屋披上细工细排的瓦、窗台上细心细养的月季花、晒台上滞着不动的隔夜的衣衫、锈红色的砖与山墙上的点点绿苔„„这些寻常百姓家的景象,无不透着浓郁的、精致的、日常的老上海风味。正如小说开篇提及的:“它(弄堂)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10),弄堂既是上海的背景,也是小说故事开始的背景。在作者眼中,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种种、声色各异”而又“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是“有着触手的凉和暖、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11)是王琦瑶所代表的上海女人就是从这样的弄堂里走出来的,走过十里洋场,也走过世道沧桑,随着尘世沉浮的一生中,不变的是弄堂赋予她们的这种“烟火人气”与细密韧性。可以说,弄堂是王琦瑶的出身地,也是这部小说的出身地。即使后来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弄堂里日复一日的生活还会继续,带着上海烙印的生活方式也会继续传承下去,这座城市渗透在弄堂一砖一瓦中的精神魅力也渗透在王琦瑶的血液里,渗透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尽管年轻的王琦瑶走出了弄堂,甚至离开了上海,却也挣脱不了这种魅力对她的召唤,不论面对的是灯红酒绿的繁华还是田园牧歌的宁静,王琦瑶最终还是要回到上海,回到曲折深长的弄堂平安里。为了讲述好这个发生在由弄堂构建的城市角落里的故事,《鸽子》一节的描写显得独具匠心。徐德明在《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一文中提出,《长恨歌》采用了一个从上空俯视的“鸽子视点”。(12)鸽子作为“城市的精灵”,不断在制高点的天空与贴近世俗的屋檐间徘徊,了解着城市的秘密与真谛。鸽群成为一种既“出世”又“入世”城市见证者,既冷眼旁观,又充满人情味,“是王安忆作品中审视生命的智慧态度”。(13)这样的视角赋予了鸽群冷静超脱却又充满民间智慧的气质,这样的气质,恰好是王琦瑶与上海共同拥有的,如果说王琦瑶是上海的象征,那么鸽群便是王琦瑶精神的诠释。同时,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的视角也渐渐与这些时刻观察着这座城市的鸽群融为一体,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既是置身事外、阅尽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又不免感同身受、为人物的命运扼腕。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宏观地获知整个时局的动荡、城市的变迁,又总能在细枝末节处看出一个人、一座城的点点情思。这种既与叙述对象保持距离又心灵相通的叙述视角,使读者获得了更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之下的感伤不再流于肤浅,而是渗透了智慧的温情与人性的关怀。6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可以说如果没有鸽群的描写,小说便缺少了一点灵性。在以鸽子般的视角讲述弄堂里曲折的故事的过程中,细节化、生活化的叙述像流言一般弥漫开来。王安忆曾表示《长恨歌》试图书写的是一个城市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而女性是这个城市的代言人。(14)小说里说,流言是带着“女人家气味”的:“流言总是带阴沉之气。这阴沉之气有时是东西厢房的薰衣草气味,有时是樟脑丸气味,还有时是肉砧板上的气味。”(15)这种既抽象又感性的特质,一如小说的叙述风格——潜心于细节,不惧生活点滴的琐碎,仿佛气味般无孔不入,而流言的真假难辨又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一点难以捉摸的神秘与传奇色彩。如此看来,构筑了整个城市骨架的弄堂、女孩们成长的闺阁、闺阁间滋生传播的流言、阅尽这一切的鸽子„„对这些意向详尽而优美的描写,使得《长恨歌》的文本出现了某种奇异的特征:散文式的抒情和分析大量地填塞于人物动作的间隙。人们不妨想象,这部小说即是由人物的命运和一系列以城市为主题的散文、随笔连缀而成。(16)尽管有人认为这样冗长的铺垫会消磨掉读者的耐心,但王安忆觉得自己的“写法是最传统的”,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托尔斯泰的作品都是如此。“小说写人,人是需要有背景的。”这篇小说的人物命运是和城市命运并行的,王安忆曾说过:“这个女人是这座城市的影子,不是通过女人来写城市,而是直接表现城市。”(17)上海是一座独特的城市,它独有的文化、风俗、历史与精神都与王琦瑶血脉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描写城市就是在描写王琦瑶。正是这种水乳交融般的联系,才会将小说以对弄堂、流言、闺阁、鸽群等背景环境的描写开头,也使得小说迂回折叠的结构显得十分贴切。这四段看似与小说情节无关的描写,实际上一纤一毫地交织在整个故事里,既为王琦瑶的登场渲染好气氛,也为人物的命运、故事的推进埋下了伏笔。在依据小说改写的电影、电视剧和话剧文本中,因其自身的表现特点,自然不可能像小说一样安排如此大篇幅的“散文诗”作铺垫。删减了这些极具上海精神内核的内容后,虽然并不会改变主线情节的展开,却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故事的感染力与地域特色。3、主要情节安排整本小说以时间顺序划分为三部,对应了王琦瑶一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部讲述年7 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轻的王琦瑶当选“上海小姐”以后成为“金丝雀”的生活,是她由女孩走向女人的过程;第二部则是李主任死后,王琦瑶与邬桥阿二、康明逊等人的感情纠葛,在这段经历中,王琦瑶成长为了一个母亲;第三部中,王琦瑶与女儿薇薇的朋友结交朋友,有了一群忘年交,还和怀旧青年“老克腊”谈了一段“忘年恋”,最终被飞来横祸推向了生命的终结。每一部中的王琦瑶,都有着新的友情与爱情,形形色色的人们走进她的生命,却无一例外的离开,看似热闹的人生背后是驱之不散的孤独:她有过几段感情,却不曾得到婚姻;交过各种年纪的朋友,但都慢慢疏远;生养了一个女儿,长大又远走高飞。繁华落尽,陪伴她的只有青春年少时得来的一盒金条,而偏偏因为这些金条失去了生命。这三段故事的场景几乎都集中在上海,仅第二部的第一章例外。骤然得知李主任死讯的王琦瑶搬离爱丽丝公寓,在紧张的时局之下半逃难半散心地来到外婆家——水乡邬桥。这是一处与上海截然相反的所在:没有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没有纸醉金迷、夜夜笙歌,有的只是小桥流水、栀子花香,是个“典型的江南小镇”。如果黄浦江里翻滚的是欲望与刺激,邬桥小河里流淌的就是安宁与恬淡,上海是世俗的,邬桥却像个世外桃源。小说里说“邬桥这种地方,是专门供作避乱的”,王琦瑶来这里就是避乱的,既是避外世之乱,也是避内心之乱,她和许多人一样,“动乱过去,旧事也缅怀尽了,整顿整顿,再出发去开天辟地”。(18)邬桥之于王琦瑶,既是暂时的栖身之所,也是心灵休憩的港湾。在邬桥的短暂时光里,王琦瑶的生活变得简单,她在这里邂逅了少年阿二,经历了一段似是而非的感情。阿二是孤独的,他的身上带有的是邬桥的气质,恰如王琦瑶是上海的代言。阿二对王琦瑶的迷恋,正是上海强大吸引力的体现:“王琦瑶的传说是海上繁华梦的景象,虽然繁华是旧繁华,梦是旧梦,可那余光照耀,也足够半个世纪用的。”(19)令阿二的心“活跃起来”的这段话,在后来追寻旧上海风度的“老克腊”身上再一次体现。这是王琦瑶和上海经久不衰魅力。“邬桥是我们母体的母体,因与我们隔了一层亲缘,所以便看它们陌生了。”(20)作为外婆家出现的邬桥,带着些许老人家的慈祥与温暖,然而即使能给心灵带来再大的安慰,年轻人终究会离开外婆的怀抱,投进更熟悉、更张扬的生活中去,正如王琦瑶在遭遇挫折时听到了邬桥“祖辈的召唤”,但终究要回到上海,因为那里有她的灵魂。王琦瑶的外婆知道,“人心最经不起撩拨,一拨就动,这一动便不敢说了,没有个到好就收的。”(21)能够撩拨着人心魂牵梦萦,这是“上海那地方的危险,也是8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一、小说原著的写作特色罪孽,”(22)更是充满魅力的致命吸引力。除了在电视剧中有所保留外,后来改编的电影、话剧文本中,都删去了邬桥这一片段,而阿二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在两个改写文本中消失了,甚至在小说中也没有再次出现。由于不影响情节主线走向而更像是一段插曲,在改写中删去这一段内容可以使得叙事节奏更加紧凑,一如小说开头四节的背景渲染。但是,从整部小说的角度来看,邬桥一章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它是王琦瑶由“金丝雀”走向成熟的转折。如果说李主任的突然死亡是促成这一转折的导火索,邬桥发生的一切则为这样的改变创造了条件,在这里,王琦瑶有时间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思考,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原来的王琦瑶虽然早熟,但难逃小聪明的嫌疑,邬桥归来后的她多了一份坚忍与厚重,也多了对生命的感悟,可以说是邬桥的经历促使王琦瑶在精神上由女孩成长为了女人。9 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2005年,小说《长恨歌》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屏。影片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郑秀文、吴彦祖、胡军、梁家辉等人主演,获得了该年威尼斯电影节欧洲艺术交流奖。与小说原著相比较,电影尽管依旧以叙述王琦瑶的一生为主,却在人物、情节、叙事角度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变动。在已有的学术著作、论文中,对小说文本的评价普遍最高,体现出小说作为原作明显的优越性,对于电影版本的评价毁誉参半,有认为电影改编浓缩了精华的,也有认为这一版本失去了原作的“灵魂”。在文本的电影改编过程中,长篇小说的改编难度无疑是最大的。因为它有着严谨的叙事结构、复杂的人物关系、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并且在文字之外有着更广阔的延伸空间。这一切都给有时间限制的电影的文本改编带来了难度。同时,学者李欧梵认为:“第一流的名著很难拍出第一流的影片,但二流的文学作品反而可以拍成第一流的电影佳作。当然,何为一流何为二流,也是主观判断,大抵而言,一般‘二流’作品只靠情节和人物吸引读者,而一流小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23)小说《长恨歌》正是在情节之外蕴含了诸如海派精神、历史宿命、人性关怀等“许多其他因素”,这些因素给电影的改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事实证明,电影《长恨歌》对整部小说的改编,最大的着力点停留在对故事主要情节的重现上,而忽略了整个故事乃至这个城市深层的精神内核,许多与上海精神血脉相通的细节被改写,使得影片在效果上形似而神不似,在表现力与厚重感上远远逊色于原著小说。1、情节删改较之其他的改写文本,在对故事情节的处理过程中,电影作出了比较大的删改。选取小说中几个代表性事件,跳跃地展现小说的主要情节,并加入导演对小说的个人解读成为电影《长恨歌》的创作特点。许多重要的情节如片场试镜、与蒋丽莉的交好及分道扬镳、与严家师母及萨沙等人的交往、与女儿薇薇的生活、蒋丽莉的婚姻生活与患病等都被删减,却加入了王琦瑶与李主任面对枪林弹雨、怀孕后嫁给一个傀儡丈夫、程先生的“文革”插队生活等情节。对于这些大胆的改动,导演关锦鹏说:“我10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相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一样的上海,我的‘上海’一定不是王琦瑶的‘上海’或者王安忆的‘上海’。正因为可能小说中呈现的上海和电影中的有所出入,所以事情才会显得有趣。我一直觉得电影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原,它可能是在一部分还原真实的基础上,添加创作者个人所想要传达的东西,你说是作者论也好,其他什么也罢——真实与他个人的想象空间永远是混淆在一起的。”(24)尽管如此,电影文本的改写始终没有抓住原著文本的灵魂。电影情节的改写改变了小说原著的叙事节奏,重塑了一套叙事逻辑,王琦瑶的的几个人生阶段衔接得缺乏过渡,使得电影情节显得跳跃甚至琐碎,没有阅读过原著的观众会难以理解。同时,简化的内容限制了影片对王琦瑶心路历程的探索,单纯地讲述人生经历,叙事流于表面,削弱了原著中的“史诗”感与心灵的震撼力,更无法像小说一样诠释一座城市的历史与风韵。(1)政治情节的添加小说故事情节始终集中在女主角王琦瑶的身边,渗透在日常的生活中,浩大的社会变革、政治风云被弱化。在电影中,政治元素被明显加强了,甚至出现符号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尤其体现在有关李主任和“文革”的情节改动上。在讲述王琦瑶与李主任交往期间的故事时,影片的叙事明显带有港式黑帮片的风格。王琦瑶不再是小说中小鸟依人的金丝雀,而成为陪同李主任出入社交场合、应对“暗战”的“战友”形象。在暗流涌动的舞会中不惧威胁、默契合作之后,两人在夜幕下并肩离去的背影,配上背景音乐中“走遍人间,历尽苦难,要寻访你做我的人生旅伴”的歌词,颇有些“革命伴侣”的情谊了。加上片中拔枪、暗杀、逃亡等情节,以及主演郑秀文的港式普通话发音,观众仿佛穿越到了《上海滩》的场景中去,不见了海派的小情调,却充满香港对上海的程式化的想象,无形中切断了影片与海派文化的血肉相连。实际上,在小说中,李主任只是一个有着模糊政治背景的人,他的形象是一个给王琦瑶提携、金钱以及心理依赖的有妇之夫,而其参与的政治活动与小说以及王琦瑶并没有太直接的关联,他对王琦瑶的影响,并不在于并肩作战,更不在和黑帮势力的角力上。小说为李主任安排一个政治要员的身份,无非是为了给推动王琦瑶命运发展提供顺理成章的条件:捧红王琦瑶、得到王琦瑶、死别王琦瑶。因此在有关李主任的章节中,从未明确地描写李主任的身份、工作内容甚至行踪,所有与李主任11 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有关的情节,都是王琦瑶自己经历到的。而在电影中,为李主任添加的政治争斗的情节,把李主任推向一个硬汉英雄的形象,在为这个角色大赚人气之余,于王琦瑶的人物成长、故事情节的推进并没有实质意义,而这个阶段性的人物平白占去电影不少的时间,让王琦瑶的人生历程显得愈发仓促。在大肆删减、压缩了许多故事情节的情况下,如此加戏令人不解。对此,可以用陈林侠的观点作为评价:“关锦鹏则在传奇式想象中完全认同了40年代的上海,这实际上抛弃了原作韵味十足的日常生活,也拒绝了作家对城市历史的理性沉思。„„上海在影片后半部分模糊不清,完全失去了特有的城市面貌:显然,关锦鹏对上海主题的阐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25)片中另一段符号化的情节添加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描述”。程先生没有如同小说中一般不堪重负,成为“一九六六年夏天最早一批自杀者中的一员”(26),而是响应国家的政治号召,去了一个云南小镇支边。作为主动支边的“进步人士”,程先生积极劳动,与人为善,俨然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劳动模范;然而,在大家学习语录的时候,他又悄悄地找来一台留声机,想听靡靡之音。这样的反差很容易让观众迷惑,只能做出推论:电影让程先生支边,是为了给没有自杀的他安排一个去处,但是为了显示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的“摩登”都市与政治运动的格格不入,安排了上海人程先生偷听留声机的“叛逆”举动。这一点,从远在上海的王琦瑶身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小说中的王琦瑶在这一时期几乎与外界政治隔绝,始终谨小慎微地过着封闭的生活,而到了电影中,她居住在被高音喇叭播出的政治宣传包围的环境里,却仿佛超然世外,甚至有心思“整一整”别人,还有闲情逸致做蛋清面膜。这些符号化的描写,带有导演的明显的主观臆想,很重要的原因是关锦鹏没有在上海生活的经历,更没有对40年代上海以及“文革”时期的切身体验,难免在描述时大量运用想象,参考其他作品对类似时期的文本呈现,甚至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李主任与程先生所占的篇幅明显增加,不可避免地压缩了展现王琦瑶的时间,甚至有平分秋色的趋势,主角地位受到威胁,不仅对王琦瑶人格特征、内心世界的展现产生影响,甚至令“长恨歌”“恨”的主体模糊不清。而在情感上,电影对于类似情节的添加,既难以令观众产生共鸣,也未能对展现《长恨歌》“恨”之主题有所帮助。(2)感情经历的改写王琦瑶一生的经历,可以以几个男人为节点划分:程先生带她走上舞台,李主任12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令她成为女人,康明逊使她变成母亲,而“老克腊”间接地送她“碧落黄泉”。电影文本流水式地交待了王琦瑶的几段感情经历,却总是忽略感情萌生的契机与过程,仅机械地、无铺垫地切换恋爱对象,仿佛王琦瑶一直在几个男人中迅速游走,显得水性杨花。实际上,在开始每段感情之前,王琦瑶都经历着不同的心路历程。对程先生,是少女享受被追逐过程的骄傲与小虚荣;对李主任,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半推半就;对康明逊,是年轻女子对正常爱情与家庭生活的渴求;对“老克腊”,则是告别青春的女人的落寞与孤独。对待生命中的这些男人,王琦瑶或暧昧、或依附、或牺牲、或眷恋,每一段感情都受到当时境遇与心态的左右,都离不开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渴望。她经历过几段感情,辗转于多个男人,却并不是一个轻浮的女人。然而电影带给观众的观感却是,王琦瑶身边的男人如走马灯般,毫无预兆地来,又突然地离开,而王琦瑶每一次都能很快地找到下一个男人,并爱得疯狂。这无疑对王琦瑶的形象是有损的。对感情萌发契机的省略,也使得这些爱情故事少了许多美感。与李主任邂逅时的懵懂、弱小与小心机,与康明逊、“老克腊”确定关系前的矛盾与徘徊,都是女人在面对爱情时最真实的写照。尤其是与康明逊的对话:有一次,只有他们俩时,王琦瑶便问:康明逊何日婚娶呢?康明逊笑道:有谁家女儿肯嫁我这样无业的游民?王琦瑶也笑道:这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呢!康明逊这样的人品、家底和门第,谁家的女儿娶不到?康明逊就说:那么王小姐替我介绍一个。王琦瑶说:与你相配的人家,可不是我辈能够结识的。康明逊便也学了她先前的口气道:这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呢!像王小姐这样的仪态举止,一看就是出自上流的社会,倒不是我辈可攀比的了。……再有一次,也只是他们俩在,康明逊问了同样的问题:王小姐佳期何时呢?王琦瑶也学着上回康明逊的口气:谁能娶我这样的。……康明逊就说:你这样的又怎样呢?王琦瑶反问:你说怎样呢?康明逊说:锦上添花。(27)康明逊终于出口的一句话是:我没有办法。王琦瑶笑了一下,问:什么事情没有办法?康明逊说:我什么事情也没有办法。(28)“王琦瑶和康明逊的问与答,就像是捉迷藏。捉的只是一门心思去捉,藏的却有两重心,又是怕捉,又是怕不来捉”,(29)犹如四人下午茶时,房间里忽明忽暗的炉火,隐晦又含蓄,像极了旧上海的老弄堂,明知不可为的压抑、不动声色的心事、相13 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互试探的智慧、曲折迂回的上海风情,都在这一问一答间弥漫纸上。至此,王琦瑶与康明逊挣扎、飞蛾扑火般的感情有了更厚重的质感,也为后来康明逊的离去、王琦瑶的未婚生女做了铺垫。故事的推进显得顺理成章。电影中的康明逊竟变成了对王琦瑶一见钟情,初见几秒后的镜头就切换到了两人执手夜行,如此神速的感情进展不仅没有了小说原著中暧昧的魅力,更是让不明就里的观众一头雾水。王琦瑶为李主任的离去歇斯底里地大哭仿佛还在上一秒,怎么瞬间就与另一个男人伉俪情深了呢?原本隐忍的爱恋被处理成了纨绔子弟与交际花的勾搭。而与“老克腊”间遭受更大内心考验的禁忌之恋,甚至没有给两人一个独处的画面就水到渠成,更遑论开展每一段感情前复杂的心理挣扎。如此跳跃的剪辑,不仅扭曲了王琦瑶与她的几段爱情经历的形象,更是扭曲了整个故事的时间感,跨越几十年的事件仿佛发生在一夕之间,《长恨歌》“长”之质感无处寻觅。2、角色设置与人物命运的改写导演关锦鹏对小说原著的改动之大是空前的:不但许多人物合二为一,连一些重要人物的基本样貌和个性特点也作了翻天覆地的修改。他对这种大刀阔斧的改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真是很困难,不得不做出选择。这些人物太繁杂了,我只能把他们的有些部分合并,无暇一一细述„„”(30)(1)李主任与王琦瑶在电影里,李主任除了变得更具体、被塑造成乱世枭雄之外,也连带着改编了王琦瑶的形象。被打造成李主任患难战友、左膀右臂的王琦瑶,在小说中绝没有这般能耐:“政局和公务是她不懂也没兴趣的。„„李主任就是喜欢她这浑然不觉不闻不问,里面是有女人的自知之明,也有着女人的可怜。”(31)此时的王琦瑶,还是个刚刚脱离市井踏入灯红酒绿的女孩,虽然有几分早熟与慧黠,却摆脱不了涉世不深的单纯。她没有被训练成女特务一般的存在,她与李主任的互动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等”。甚至,她的金丝雀身份是隐秘的、仅仅停留在“流言”层面的,李主任曾“正色”告诫她“对谁也别承认她与李主任的关系。”(32)这正是李主任对她的保护,使她免于像电影中一样被威胁、被盘问,也为后来王琦瑶在平安里寂寂无名地低调过活创造了可能。这也正是王琦瑶与李主任真正的关系:依赖与被依赖、保护与被保护。在这段关系中,他们并不是平等的,王琦瑶对李主任的“恩爱也是从等里面生出来的”,更14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多的是一种依附。比较于后来与康明逊的旗鼓相当以及被年轻的“老克腊”依恋,这段关系既表现出李主任的不同之处,也是王琦瑶成长的开端。作为一部讲述王琦瑶人生历程的作品,这样的开端显得十分必要。电影中,清纯的女学生在一眨眼间变成了女战士,缺乏铺垫,既突兀也少了历史赋予的张力与厚重感。当然,观众可以理解为是李主任将她教导、磨炼成了这样,因为小说原著中促使她心灵成长的邬桥一段被删减了,电影作出这样的安排倒也合情合理,但显然破坏了小说中阶段式成长的构思,不如原著巧妙有韵味。最后,李主任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在小说中,李主任不辞而别,只是说“一架北平至上海的飞机坠毁,罹难者名单上有位叫张秉良的成年男性,其实就是化名的李主任。”(33)一则短短的报纸新闻结束了李主任的故事,而王琦瑶甚至不一定认识张秉承这个名字,李主任相当于人间蒸发了,留给王琦瑶的是一盒金条和漫长的等待。这样带着些不了了之意味的结局实际上是很符合当时乱世的时代背景的,也为李主任其人、王琦瑶的这段经历、甚至整部小说增添了一抹神秘,为王琦瑶心灵的巨大震荡与迅速成熟作了铺垫。至此,李主任这个角色承上启下的任务也就圆满的完成了。电影的改编为李主任的逃亡增添了刺激的黑帮式情节,安排了程先生去通知王琦瑶李主任离开的事实,在多年后还有人通知王琦瑶李主任还活着的消息并给了她地址,甚至王琦瑶死前的心神不宁也是为了李主任。如此细致有交待、首尾呼应的安排,把与李主任相关的这段情节丰富得更加重要了,俨然有整部电影主要感情线的架势,把李主任推上了王琦瑶“真命天子”的地位。这一点从两人互动间出现过的婚纱、“结发”、共同招待朋友等夫妻间才有的细节可见一斑,而这样的设定实际上是违背小说原著的本意的,甚至使得整个故事的叙事视点发生了偏移。王安忆就曾对电影“把重点放在前面40年代,选美,三角恋,金屋藏娇”的做法表示不认可:“事实上,从我自己来说,如果没有第三部,我绝对不会来写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在写脆弱的布尔乔亚和壮大的无产阶级。”(34)(2)程先生与蒋丽莉程先生、蒋丽莉与王琦瑶的三角关系,被电影大大简化了。在小说中,三人的纠葛非常复杂,程先生自始至终爱慕王琦瑶,却也在失意时与蒋丽莉谈过恋爱,两人一度在心理上互相折磨;蒋丽莉真挚地想与王琦瑶做朋友,又热切地爱着程先生,因为15 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发现二人的暧昧而与王琦瑶反目,却始终对王琦瑶爱恨交加;王琦瑶对程先生更多的是感动,对蒋丽莉带有一点利用,都并不是真心的爱,却又免不了挂念。这样充满芥蒂的情感关系,在电影中变成了单纯的三角恋,二人的命运也不似小说中悲惨。蒋丽莉与吴佩珍合二为一,与程先生谈了一段简单的恋爱后移民去了香港,虽然也没有得到程先生的爱,但最终自然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虽然曾因为程先生吃过一点醋,却始终是王琦瑶的朋友。从后来她的儿子口中得知,她的婚姻生活还是很舒适美满的。程先生也一直默默守护王琦瑶,虽然一次次因为王琦瑶伤心,却从没有自暴自弃,甚至结婚有了妻子,三人在多年以后还可以谈笑风生,带着家眷聚餐起舞。相比于小说中,蒋丽莉被程先生伤得心灰意冷,嫁了一个闹革命的粗人,过着粗糙脏乱的生活,最终死于病痛;程先生万念俱灰、自杀身亡的结局,电影的改编显得仁慈得多,也减轻了原著的绝望感与对命运无常的唏嘘。蒋丽莉与吴佩珍的合并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减少了许多戏剧冲突,但对主要情节的走向没有太大影响,反而节省了角色与情节内容,使剧情紧凑简洁,干净利落而不突兀。比小说稍显温情的人物命运,也对电影的气氛转换、张弛有度产生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程先生陪伴王琦瑶直到她去世,成为始终在她身边的精神依靠,这一点削弱了小说中程先生早早自杀带来的震撼,也减轻了王琦瑶生命中重要的人不断离开带来的世事无常的无力感。(3)“老克腊”与“长脚”王琦瑶晚年忘年恋的对象“老克腊”被改写得面目全非,他身上更多的是小说中另一人物“长脚”的影子。在小说中,“老克腊”是一个怀旧情结浓郁的年轻人,他从王琦瑶的身上看到了老上海的遗韵,进而迷恋已是半老徐娘的王琦瑶;而“长脚”是王琦瑶的忘年交张永红的男朋友,是一个混迹于黑市买卖、满嘴谎言的骗子,最后为了抢夺王琦瑶的金条将她杀死。经过电影改造的“老克腊”成为了与“长脚”的结合体,是张永红的男朋友,背地里却与王琦瑶偷情,在和张永红合伙做黑市买卖被欺骗后,向已经分手的王琦瑶请求收留不成,走投无路之下将王琦瑶杀害。经过改编后的“老克腊”,没有了对旧上海风情的痴迷情结,爱上王琦瑶的原因就显得很牵强;加上这部电影对感情戏一贯仓促的处理,观众在两人互动极少的情况下,还没看明白他们如何结交的,就已经到了分手的阶段,不仅不能理解两人重压之下禁忌的爱,也16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无法体会晚年王琦瑶内心深处的孤苦与无助。从电影导演关锦鹏的自述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改写是他刻意为之:“我没有要表现出‘老克腊’的上海味道,他被王琦瑶吸引是因为她曾是‘上海小姐’,他们就是瞬间有了感觉,很生理的那种。我让他只是姓克,朋友们叫他‘老克’,到了上海就成了‘老克腊’。”(35)面对关锦鹏对“老克腊”如此的重塑,小说作者王安忆并不满意:“电影、电视更加过头,连长脚都没有了。他们(影视编剧)觉得这个结尾太不罗曼蒂克。本来是一个伤感而美丽的故事,却死在这么一个人的手里。总之,他们不喜欢这样一个非常煞风景的结尾。”(36)然而,正是这个“非常煞风景的结尾”赋予了王琦瑶的一生和整部小说一声“长恨”的唏嘘。小说中的王琦瑶因为不愿交出金条,又神使鬼差地叫凶手“长脚”去自首而被杀,寂寥地死在家中。可以看出,经历了一次次失去后,老无所依的王琦瑶在当时已经接近歇斯底里,“在这睡思昏昏的深夜,人的思路都有些反常,所说的话也句句对不上茬似的,有一些像闹剧。”(37)曾经的上海“三小姐”却死得如此荒诞,凄凉的结局与过往的辉煌形成鲜明的对比,方显示出绵长的“恨”来。而电影中的结局改写是不符合王琦瑶的人物性格的,她一生追求爱,对爱过的任何一个男人都不曾绝情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些男人们一个个抛弃了她。当康明逊要离开时,她保全了康明逊独自承担世俗的非议,能作出这样牺牲的的女人,不会在“老克腊”走投无路时还苦苦相逼。电影中王琦瑶心绪反常的理由是得知了李主任的死讯,而不是经年累月的孤寂带来的心力交瘁,这样的改编再一次剥夺了影片深度探索王琦瑶内心世界的机会,是对王琦瑶的又一次误读。(4)其他人物在电影中,大多数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康明逊在书中是暧昧的,在电影中却是模糊的,惊鸿一瞥地从王琦瑶的生命中走过,小说原著中复杂的生世经历、矛盾挣扎的内心世界根本无暇展现,如何出现、如何离开都是一笔带过,仿佛他出现的意义就是为了留下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也变成了路人,除去襁褓中及幼儿时道具般的露面,长大后一出场就已出嫁,没有了原著中与母亲王琦瑶暗中较劲的复杂情感,却是直接为了要金条大吵一架。同时,王琦瑶的家庭被简化为只有一个母亲,母女俩的关系始终是相互包容、理解、扶持的,不像小说中先是“断了联系”,后来又因为未婚生女的事情闹翻脸的一波三折。作为王琦瑶与康明逊“间接媒人”的严家师母也消失17 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的无影无踪,小说中充满上海世俗情致的女人间的明争暗斗、麻将局、茶话会更是无处寻觅。而作为康明逊“替罪羊”的混血儿萨沙被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替代。在原著小说中,王琦瑶为了把腹中的孩子“诬陷”给萨沙,设计勾引了他,虽然内心也曾有过愧疚,但最终还是自私地算计了他,可见王琦瑶并不是一个品格很伟大的人;而电影中怀孕的王琦瑶花金条找来一个垂死之人结婚,是一笔你情我愿的买卖,道德上反倒又高尚了一些。这些情节的删减,减去了许多展现王琦瑶丰富的内心与海派韵味的细节,一刀一刀将一个立体丰满的上海女人的形象削弱得平面、单薄,伴随一生的孤独无助与痛苦无处体味,少了原著触及心灵的震撼力。3、叙事手法的变化(1)叙事视角的不同电影中,程先生取代了鸽子视角,成为整个故事的叙述者。他以王琦瑶爱慕者的身份见证了王琦瑶的一生:为她被李主任、康明逊夺爱而悲愤,为她嫁给身患绝症的假丈夫而无奈,更为她与“老克腊”的畸恋痛心不已。通过画外音对王琦瑶经历的讲述,程先生取代了小说原著中王琦瑶的城市见证者身份,成为串联整部电影的线索人物。这样的处理,一方面紧凑地梳理出了整个故事的脉络,使故事的讲述更有条理,适应了电影文本的表达特点;同时,尽管影片安排程先生作为叙述者,叙述的内容却聚焦在王琦瑶身上,她与李主任、康明逊、“老克腊”等人的私生活不可能被程先生获知,此时镜头呈现的又是全知的鸽子视角,这种矛盾使得影片的叙述带有不自然的痕迹。而以程先生的画外音来讲述王琦瑶的一生,不可避免的造成叙述视点的偏移,限制了影片对王琦瑶精神世界的探索,割裂了王琦瑶与上海精神的内在联系,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够鲜明饱满,甚至使观众对王琦瑶的形象产生误解。可以说,将程先生作为叙述者的改编,是对原著小说解构的一次大胆尝试,却没有取得超越原著的表达效果。对此,著名学者李欧梵认为:“小说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叙事——用不同的角度、口吻(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和观点叙事。电影也有所谓视角(POV,pointofview)和旁白,但还是很难表现心理小说中思潮起伏的主观心态,文字的魔术还是独一无二的。”(38)这也可以看作是小说相较于电影这种表达方式天然的优势。18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2)叙事策略的变化《长恨歌》的篇幅对电影文本叙事策略的改写造成了限制:作为长篇小说,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成为电影改编最需要关注的部分,很容易牵制篇幅有限的电影的深度表现,限制电影对原著思想深度、精神内核的探索;同时,长篇小说庞大的叙事体系、严谨的叙事结构和平实的叙事策略令电影的的改编很难创新,这也成为长篇小说改编共同的难题。电影《长恨歌》最突出的叙事策略是运用字幕来结构影片。在画面的中心,语句凝练的字幕缓缓出现,将影片概括为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四个时间段。这样的处理手法恰好与小说的构思类似,采用诸如“在自己的城市看不见城市,然而在错误的年代,却总碰到以为对的人”,“过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然后一个、接着一个,人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城市”这样诗化的语句,使得电影中跨越四十余年的故事脉络清晰、切换自如,同时为观众提纲掣领地点明每一阶段故事的感情基调与人生感悟。尤其是影片开场时,简单昏黄的画面配上时钟“嘀嗒”作响的背景音,缓缓出现的“长恨歌”三字,瞬间营造出时光流逝的历史怀旧气氛,奠定了整部影片“长恨绵绵无绝期”的基调。除去这一组类似小标题的字幕,片中人物死亡的时间地点也以字幕的形式进行报告。颇有纪录片的意味。这样的处理,简单扼要地交待了人物的结局,为电影省去了许多时间,但是字幕的形式显得过于写实、生硬,有些次要人物的死亡与王琦瑶的命运并无直接关系,他们只需要悄悄地离开王琦瑶、离开上海,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过分刻意有始有终的交待显得画蛇添足,反而消解了小说中这些人物的离开带来的触动。王安忆在小说里苦心营造的基于时世变迁的厚重与人生无常的慨叹在电影中似乎被冲淡和遗忘了不少。尽管关锦鹏在叙事策略上作出了探索,但始终受到小说原著时间叙事的局限。受到篇幅的限制,电影不得不放弃很多深度的挖掘,而是停留在对每个重要时间段的重要时间的展示上。电影没有充分利用本身“以画面叙事”的特性,而是过分专注于主题情节的推进,在渲染背景、气氛的空镜头的运用上十分欠缺,画面绝大多数集中在室内,除了精美的道具略可以显示出一些怀旧之情外,这个故事的身上很难寻觅到旧上海的风情。电影画面的拥挤而跳跃,甚至不如小说原著的画面感强烈,因而显得急功近利,仿佛很着急地把王琦瑶经历的几件大事罗列出来,美的享受大打折扣,在意19 二、电影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蕴上的缺失很令人遗憾。“在叙事策略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是长篇小说改编的一个通病,大量名著改编难以令人满意,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改编的立场往往局限在普及、图解小说内容,而忽视了怎样传达的叙事策略。”(39)这也正是电影《长恨歌》的改编被认为失去“灵魂”的重要原因。20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小说《长恨歌》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时,也引起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极大兴趣。在其精心打造之下,“大型海派风情话剧”《长恨歌》于2003年4月首演,并在此后远赴北京与爱尔兰等地演出。话剧版《长恨歌》由苏乐慈导演、赵耀民编剧,筹备耗时一年多,将王安忆笔下的老弄堂、“上海小姐”王琦瑶的生活搬上话剧舞台,再现了一幅新老上海的风俗画卷。话剧《长恨歌》2003年问世之际,就已历经了三版修改,到2006年5月再度修改登台。由于剧本版本众多且版本间改动较大,本文仅以正式出版的《变奏:赵耀民剧作选》中收录的三幕正剧剧本作为研究对象,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剧本撷取了小说中最关键的几段内容,分为三幕展开,分别展现了王琦瑶与李主任、康明逊、“老克勒”(小说中的“老克腊”)三人交往时期的故事,恰好与小说的三部结构对应,比较忠实地还原了小说原著的情节与精神。王安忆就曾表示:“话剧是最像我的小说的。”这种摘取主要情节、删减次要情节的文本处理方法与电影十分类似,却因为表现形式本身的差异及对每段情节的叙事策略的不同,在表达效果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1、人物关系及命运的改写在人物角色的设置上,话剧没有作出太多删改,人物的出场顺序、关系、结局基本与小说原著一致,但在主次关系上作出了调整。(1)程先生与薇薇戏份删减不同于电影中大量增加程先的生戏份,甚至充当起时代悲剧见证者的重要角色,话剧中的程先生出场减少了许多,他不仅没有在王琦瑶身边守护几十年,反而成为从她生命中离开的第一个男人。在话剧中,程先生被塑造成一个王琦瑶的爱慕者,在以为王琦瑶即将和李主任结婚的情况下离开,也不知道是否跟着蒋丽莉去了香港,从此从这个舞台消失。没有了复杂纠葛的三角恋戏份,也没有了对王琦瑶的默默守护,更没有晚年的绝望,程先生的戏份变得简单了许多。小说中关于王琦瑶、程先生与蒋丽莉近一百页的三角感情纠葛被大大削弱,只是从三人的态度上隐约可以察觉。同时,小说的中的程先生是贯穿王琦瑶生命最久的一个男人,他陪伴王琦瑶一步一步蜕变,21 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一心只爱慕王琦瑶,甚至一度担负起薇薇父亲的角色,却偏偏始终与王琦瑶保持着朋友的距离,什么也没有发生,是王琦瑶的几个男人中,为她付出最多却得到最少的一个。这些颇能体现造化弄人的情节被删减是十分可惜的。但是,这样的简化其实并没有太过忽视程先生的形象,一直到第三幕他还被“老克勒”提起,而他为王琦瑶拍摄的众多照片既是把王琦瑶送上舞台的推手,也成为了最后“老克勒”离开王琦瑶的导火索。因此,程先生的提前退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这一角色的悲剧色彩,使角色形象不如小说中丰满感人,却也能贯穿全场,丝毫不显突兀,是一处不错的改动;从舞台效果来看,这样的处理也很符合话剧的舞台特性,大胆地修剪了旁支而突出主干,既能巧妙地继续推动情节的发展,又不影响主角的主体地位,显得干净利落。虽然都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一些内容,但话剧主次分明的筛选相较于电影试图面面俱到却只能点到即止的处理方法更胜一筹。同样,“成年薇薇”这一角色的消失也令故事主线更加清晰。小说中的薇薇,与母亲王琦瑶的互动多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时间、空间跨度都非常大,情节显得十分琐碎,暗流涌动的母女“斗法”又充满复杂的心理活动,表面上的矛盾冲突反而不易察觉,这样的特点很不适合在话剧舞台上演绎,又不构成王琦瑶一生悲剧的主线,将其删减并不影响表现薇薇离开带给王琦瑶的空虚。但是,成年薇薇始终没有出现,令作为薇薇同学与王琦瑶交好的张永红等人的露面缺少过度,显得有些突兀,没有读过小说原著的观众可能难以理解这段“忘年交”。(2)康明逊角色的改写在主要人物中,康明逊这个角色的改动也比较大。话剧中的康明逊,是通过找王琦瑶打针认识的,用一支“苏联进口营养针”自然而快速地引出了萨沙这个角色,省去了小说中冗长的叙事与复杂的场景转换,很适合话剧节奏明快、空间单一的特点,是一处成功的改编。但是,话剧删减了王琦瑶怀孕后准备堕胎、最后诬陷萨沙的情节,突然就转换到了康明逊去看望王琦瑶与薇薇的场景:康明逊(走前一步)让我看看孩子。王琦瑶不许看!康明逊为什么?22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王琦瑶不许看就是不许看。你离远点。[康明逊没奈何,只好离床远远地站着。婴儿不哭了,轻轻摇动摇篮。康明逊让我看看嘛……王琦瑶不许!康明逊(坐下,停了停)她叫什么名字?王琦瑶薇薇,蔷薇的薇。康明逊姓什么?王琦瑶(朝他一瞪眼)姓王![停顿。康明逊到底为什么不许我看?王琦瑶因为不是你的孩子。康明逊不是我的孩子是谁的孩子?王琦瑶萨沙的。[康明逊低头无言。(40)话剧中的这一段情节,与小说的描写是高度一致的。但是,没有不能在一起的家庭阻力与下决心保全康明逊名声的铺垫,王琦瑶“不让看”孩子的行为就很突兀,而话剧中萨沙与王琦瑶从始至终就没有过暧昧,孩子“是萨沙的”又从何说起呢?铺垫的缺失令这一段非常忠于小说原著的对话显得莫名其妙,也少了许多辛酸。最后,康明逊的结局被改写成解送到甘肃农场劳改,后来死于饥荒。令他的离开成为了完全的身不由己,小说中以其内心的懦弱来反衬王琦瑶的坚强与不畏世俗、执着追求爱情的表达效果无形中遭到弱化,虽然给了人物结局一个明确的交待,却使得人物形象显得苍白。2、情节的特色加工尽管在情节上没有大的创新,话剧文本的改写依然带有编剧对小说的个人解读。“王安忆同志是用浪漫的心和笔写了一个‘世俗’的故事;我是用‘世俗’的心和嘴讲一个‘世俗’的故事„„”编剧赵耀民在一次访谈中扼要地说出了戏剧语言表述和小说语言表述的巨大差异。作为一名男性,赵耀民在解读、再现这个讲述女人的故事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更为现实与犀利的“黑色幽默”元素,加强了话剧的戏剧冲突23 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与张力,张弛有度地调节着观众的观感。更加“世俗”化的叙事,为在环境表现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渲染上海风情作出了巨大贡献。(1)悲剧中糅合“喜剧性”以“恨”为感情基调的《长恨歌》注定不可能是一出喜剧,但是演出时观众席上仍时不时传出的笑声证明它也绝非单纯的悲剧。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原本是一部悲情的风俗长卷,她通过女性作家的角度从老上海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了《长恨歌》悲剧的审美特质,这是女性敏感、缜密、细腻、小资情调和欲望结合的产物;赵耀民却以男性剧作家的角度解读发现了悲剧命运背后隐藏着的“喜剧性”,他认为《长恨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喜剧性的一面。他以一贯辛辣的嘴讲述着一个“世俗”的故事,赵式“黑色幽默”在自嘲的同时针砭时弊,让人会心一笑。这种夹杂了眼泪的欢笑带给观众的,是更深刻的心灵体验。例如第二幕对平安里四人麻将场景的描述:[王琦瑶去拉窗帘,严师母将毯子卷轻轻放到桌上,小心地揭开,露出—盒麻将;她打开盖子,拿出一只麻将牌。严师母(两眼放光)这麻将,你模模看。(抚摸着牌,像抚摸着流逝的年华)多少日子了,没过过瘾了……(突然想起什么,紧张地)这件事可千万不能让我家严先生知道,他最小心谨慎了,人民政府禁止的事情,他是绝对不敢做的,这一副麻将还是我瞒了他藏下来的。王琦瑶只要你自己不说。严师母,毛毛娘舅叫来的朋友,不知道可靠不可靠。严师母就是他的桥牌搭档,帮他买营养针的那个,可靠的、可靠的……对了,这条毯子厚,铺在底下,这样洗牌的声音可以轻一点,免得隔墙有耳,去报告派出所……对了,你这里晚上会有人来打针吗?王琦瑶很少有的。严师母哦,对了……我要说什么来着?王琦瑶(感到好笑)你呀,又害怕又吵着要搓麻将。严师母(不好意思地笑笑)搓还是要搓的,搓还是要搓的。[响起敲门声,严师母浑身一紧张,迅速卷上毯子,藏起麻将。……[四个人东南西北坐下,八只手伸出,开始洗牌……大家都不说话,有一阵沉默24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严师母还是紧张,手有些抖,只顾低头抓牌。康明逊表姐,你怎么手都抖了。严师母好长时间不搓了,我有点紧张……哎,九在手,我作庄。[四人渐渐平静下来专注着抓牌、打牌。严师母(慌张地)啊,我做相公了。康明逊表姐,你放松些,大家都是陪你玩玩的。(41)严师母语无伦次、抓牌“手抖”等一系列反常的表现,把人物内心的紧张与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夸张的反应令人忍俊不禁。四人从此时的忐忑不安到后来欢快地接唱《麻将经》,再到最后约诊的中年人突然到访,严师母再度“惊慌”,“急欲藏牌”,整个过程张弛有度,人物情绪跌宕起伏,观众的注意力被吸引,随着剧中人物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力。尤其是“不速之客”中年人看见麻将后的反应,再一次引起观众的笑声:中年人(看见一桌的麻将,两眼发直)麻将?严师母(急忙地)我们是随便玩玩的,不来钱的!中年人搓麻将不来钱有什么搓头?(决定地)王护士,我是69号里亭子间的,你去打针,我来替你打麻将,你放心,保证不让你输!(一屁股坐到位置上,伸手就去抓牌)好久没搓麻将了,谁作庄?[众人意外,一时无措。严师母看着康明逊:“谁作庄?”暗转。(42)这些充满趣味的改写,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情态,形成了对小说原著的升华甚至超越,把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上升到对整个时代的调侃与嘲弄,在荒唐的时代背景中,个人的辗转挣扎和随波逐流都显得十分无奈,甚至带有几分可笑。演员们的表演轻松自如,巧妙地编织进了沪语的台词,充分展现了编剧的喜剧才华,也释放了演员们的喜剧天赋,一次次博得观众会心的开怀大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大笑之余,这样的黑色幽默,却带给观众对《长恨歌》之“恨”更深的思考,“笑中带泪”的处理是对《长恨歌》的新解读,也是对其表现效果的新探索。(2)贯穿全剧的“婚纱”与电影相似,“婚纱”在话剧舞台上也有着突出的地位,在全剧三幕中,“婚纱”出现了三次,成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25 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话剧中的“婚纱”首次出现在第一幕第二场,参加上海小姐选美的“王琦瑶一袭婚纱坐在梳妆台前,等着决赛的上场”,(43)也是王琦瑶与李主任首次见面。李主任“赞叹地”说:“真是情景中人啊,有娇有羞,连出阁的那份怨也有了”。(44)随即,两人展开了全剧首次互动,可以说,“婚纱”是王琦瑶跌宕起伏的命运的开端。在随后的第一幕第四场中,“婚纱”作为一个戏份颇重的道具再次出现:王母(拿出那件婚纱)这不能放到太阳下面晒的,挂在房间里吹吹就可以了。[王母顺手将婚纱挂到衣架上,张妈捧着衣服下。王母(看着婚纱,感叹地)电影厂试镜头,你穿过婚纱;选“上海小姐”,你也穿过婚纱,到真正该穿婚纱了,你却没有穿。(45)由一件婚纱,引出了王琦瑶母亲的感慨,而这段感慨,恰巧是小说原著中王琦瑶与李主任初夜时心中的“惋惜”:“她想她婚服倒是穿了两次,一次在片场,二次在决赛的舞台,可真正该穿婚服了,却没有穿。”(46)话剧却把这段暗藏在心中情思借王琦瑶母亲之口说出来,虽然不似小说中含蓄,却也适应了话剧重外在表演的特点,顺利道出了王琦瑶一生的悲剧所在:追求爱情,却始终没有得到一段婚姻。同时,这件婚纱又成为程先生下决心放弃王琦瑶的导火索:[程先生恍如梦中般地环顾四周,看到衣架上那件婚纱,触电般地一震,目光定住了;蒋丽莉怀着幽怨看着他。……程先生(走向门口,又看见那件婚纱)你什么时候举行婚礼?王琦瑶(一怔,瞥了一眼衣架,迅即微笑)哦,快了,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喝杯喜酒。程先生以为王琦瑶将要嫁给李主任,终于下定决心与王琦瑶告别,成为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而“王琦瑶松口气,一步走到衣架的,一把扯下那件婚纱”,随后训斥了张妈:“谁叫你把这挂客厅里的,现世啊?”心烦气躁的王琦瑶又紧接着得知了吴佩珍结婚的消息,发表了一番感慨:王琦瑶哦。(一笑)吴佩珍,还是我妈说得对,我们三个同学中间,你最有福气,我和蒋丽莉都不如你。蒋丽莉大概要做老姑娘了。我呢,是妻不像妻,妾不像妾……只有你,嫁得如意郎君,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手指甲越划越快,快要断了一样)(47)26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在这一段戏中,“婚纱”成为一次次戏剧冲突的契机,将王琦瑶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留给观众无尽的唏嘘。“婚纱”本是爱情与婚姻的象征,而剧中的王琦瑶,一生都没能留住爱情,更没能得到婚姻,美丽的婚纱伴其一生,触手可得,婚姻却总是如镜花水月,成为王琦瑶一生的缺憾。这件婚纱由程先生设计,却导致了他的离开;见证了王琦瑶与李主任的初遇,也目送着李主任离去。让一件婚纱成为王琦瑶坎坷情路的见证者,不由得在伤感之外,徒增了些许讽刺与悲凉。然而,最震撼人心的是在第三幕第三场,全剧结束时婚纱的出现,见证了王琦瑶的死亡:[王琦瑶拿出钥匙,打开衣橱,捧出那件四十年前的婚服,把它挂到灯下,婚服静静垂着,像一个无言的故人,一个幽灵。[长脚像没听见,目光停留在橱内,停留在那个木盒子上。……[长脚一只大手捂住了王琦瑶的鼻嘴,她发出呜呜的声音,接下来便没了声息。长脚一撒手.王琦瑶倒在地上。长脚抱起木盒准备离开,一眼瞥见那件婚服,不由打了个寒战。他一把扯下婚服,扔在王琦瑶身上。长脚去你的婚服,寿衣!(抱起木盒下)[静场。曙光从窗外照进来,照着横尸在地的王琦瑶。(48)婚纱陪伴王琦瑶走向了生命的终结。王琦瑶一生的传奇,自婚纱起,至婚纱终。舞台上的王琦瑶披着婚纱死去,洁白耀眼的婚纱既是对命运无常的慨叹,也是对其一生“长恨”的诠释。相比较于小说原著中王琦瑶被杀的场景,话剧巧妙地增添了“婚纱”的戏份,使得剧情前后呼应、干净利落,“婚纱”这一道具的象征意义得到深度挖掘,也创造了极佳的视觉效果,颇具冲击力的剧终场景使得故事震撼人心、回味绵长。用一件颇能体现主题的婚纱,串联起三个被割裂的故事,使得整部剧的内容连贯呼应起来,是这部话剧改写比较成功的一处创新。3、叙事手法的变化在话剧文本改写的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既适应了话剧表演特点的需要,也为故事文本的演绎提供了新的方式。(1)心理活动通过对白展现话剧是一种具体的、集中的舞台艺术,而《长恨歌》小说原著的书写带有散文的27 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气质,两者的巨大差异为话剧文本的改写带来很大的挑战。诸如王琦瑶学习打针并以此为生的情况、公私合营的时代变迁、康明逊复杂的家庭状况、“长脚”真实的生活状态等等小说原著中娓娓道来的背景式的描述,被以剧中人物对话的形式点明,清晰迅速地向观众作出了交待。同时,为了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重新把小说中潜在的戏剧冲突表现出来,话剧必须对小说原著中大量细腻含蓄的心理描写做出改动。因而,许多关键性的心理活动被以对白的形式呈现出来。除去前文中提到的王琦瑶母亲对婚纱发表的感慨,话剧的文本改写中还有多处此类例子:小说将李主任看中王琦瑶的原因归结为:“王琦瑶唤起他的不是爱美的心情,而是怜惜之意。”(49)并对此做了详细而客观的解释。然而话剧中,李主任直接向王琦瑶道出了这一点:“女孩子分两种,一种是天生要摆到场面上,让人追、让人捧,用来出风头、撑场面的;还有一种,天生是要小心翼翼地放在家里,让人疼、让人宠,用来过日子、享受欢爱的。你是后一种。”(50)又如话剧中的“老克勒”直接向王琦瑶表明“我觉得,我只爱你的过去、你的影子„„或许这不是爱,是迷恋”,(51)取代了小说原著大篇幅的对“老克腊”内心复杂痛苦的挣扎的描写„„尽管话剧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将原本内敛的内心活动直白地通过演员之口展现出来,有利于在舞台表现力有限的情况下带给观众更明晰的叙事,但难免令人物形象少了些沉静之美,显得过于活泼,增加了过多入世的俗气和刻意,少了些小说原著中“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含蓄与矜持。按照小说中的描写,第三部中王琦瑶的形象是大气沉着的,有着几分阅尽世事后的淡然与老派,这样的形象才会与“老克腊”、张永红、“长脚”这一代人代表的时代背景呈现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与“老克勒”的对手戏中,话剧版的王琦瑶表现得很冲动,这显然不符合她含蓄留白话中有话的风格。事实上,经历丰富、年过半百的王琦瑶陷入忘年恋,是不会像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表现得患得患失、缠着情人不放的,她的内心即便暗流涌动,表面上看还是波澜不惊,时刻做好了再次失恋的准备。小说原著中王琦瑶对“老克腊”最后的恳求,也只是“想叫他陪陪她,陪也不会陪多久的”。(52)面对“老克腊”的追求,王琦瑶的心中始终是矛盾的,带着一种超然的距离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情不自禁的宿命感。如此层次丰富的内心世界,用小说文本来表现可以十分传神,但在话剧舞台上却很难仅仅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来呈现,直接通过对白语言来表现成为必然选择。在表现“含28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蓄美”与“讲故事”之间寻求平衡点,是《长恨歌》话剧文本改编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可以说,以对白表现心理的改编虽然对文本与人物的韵味有所损伤,却是由话剧自身特点所决定的。(2)选取典型但结构完整话剧《长恨歌》采用三幕的结构安排,恰好与原著小说中的三部结构相对应。小说里的不绝如缕、絮絮道来的叙述,被精简成了王琦瑶一生中三个彼此断裂的、清晰的时间段。话剧选取了三个历史时期相对独立的生活场景,分别演绎她与三个男人的感三场情纠葛。三幕相对独立的故事由一件从没有穿在王琦瑶身上的婚纱与一个盛着金条的盒子串联起来,显得干净利落。和小说原著叙事隐晦而复杂的时间性内容相比,话剧虽然被简单化了,同时也被明朗化了。同时,相比较于电影对情节尤其是细节大幅度的删减、很多不符合原著精神的情节的添加,以及人物关系的巨大调整导致的整个叙事过程跳跃而散乱,话剧中尽管三幕情节相对独立,时间跨度很大,但主要情节的结构都十分完整,故事的讲述也十分连贯,没有让人措手不及、一头雾水的情形。与小说、电影、电视剧不同,话剧这种舞台媒介的表现形式是比较特殊的。为了适应话剧表演在时空表现上的局限性,剧本在进行三幕划分时已经订好了历史的分割线,三幕中的王琦瑶,分别身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恰逢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改革开放三个转折性的重要历史时期,话剧跳跃式地呈现了属于这几个历史背景的故事,弱化了重大事件的具体年份。与此同时,因为舞台空间大小与布景转换能力有限,话剧只保留最重要的主要情节,对许多细碎、繁杂的日常生活细节有所省略,而把对日常情态的表现通过布景和道具来表现。在展现主要情节时,话剧很注意每一小段故事的起承转合,使得每一幕的情节完整而具体。尤其是对三段感情的处理上,剧本在小说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以更直白、简洁的形式表现了相恋的整个过程,有始有终。选美比赛中与李主任由“不安”到“狡黠”的对话,巧妙地将小说中跨越饭店、汽车等多个时空的互动移植到选美后台,集中地给了两人丰富的交流机会。在第二幕中,阁楼麻将、炉边关于“嫁娶”的试探,以及第三幕中“老克勒”的“转世轮回”理论„„几段描写王琦瑶与三个男人相恋开端的文本,将暧昧萌动的情愫表露无遗,既简练明朗又不失含蓄韵味,是对小说情节传神的再现,成为比较精彩的改写。这样29 三、话剧与小说原著的文笔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的处理既符合话剧演出时间、节奏与呈现方式的要求,又很好地保留了小说原著的精华,弥补了电影文本碎片式的叙事在表达效果上的不足,不会像电影一样给观众带来对王琦瑶人品的误读。(3)充满上海风情的视听效果《长恨歌》讲述的是上海女人王琦瑶的一生,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四十几年的沧海桑田。话剧为了原汁原味地再现上海风情,可谓费了不少心思。由于表现空间的限制,话剧不可能像电影、电视剧一样大量地展现上海的建筑、街道、风景等许多宏观的场面,在相对固定的舞台场景中,话剧发扬了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舞美的处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经典又不乏精致,铜床、八仙桌、梳妆台、屏风、竹壳暖瓶、旗袍等充满时代与地域特色的布景、道具为舞台带来了浓浓的海派生活气息,将记忆中的旧痕遗梦一一还原,蕴含着“身在里弄怨里弄,离开里弄想里弄”的特殊情感,酿造日醇一日的伤逝情绪,诉说一段无言的独白。加上演绎过程中,演员普通话里夹杂的沪语,“做啥哇啦哇啦”、“白相相”、“瘪三”这些方言味道极重的台词非得用上海话说出来才地道,才能融入感情,也使得观众更加贴近旧上海这样的时空背景。除却对舞台布置的用心,话剧的配乐也是相得益彰,堪称一出交响乐版的《长恨歌》,“长恨”之主题贯穿始终,在王琦瑶黯然陨命的前一刻,“长恨”的主题被推向极致,最后只留下单个弦乐哀呜终了,叙述着王琦瑶一生的悲欢坎坷。同时,在每个大的乐章中,大的时代背景主题与“长恨”主题的交错叠现,形成了音乐的戏剧性矛盾,使王琦瑶不仅“生活”在一个可看见的现实环境中,更生活在一个可以感知的心灵世界中。30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小说《长恨歌》在2005年由蒋丽萍执笔、赵耀民编剧丁黑导演,改编为三十五集同名电视连续剧,由黄奕、张可颐、谢君豪等人主演。同年出版发行《电视小说》,为电视剧的文本比较提供了文字参考。电视剧较长的篇幅与灵活的表现形式为长篇小说的文本改编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小说《长恨歌》讲述的是一段跨越漫长时空的复杂、传奇的故事,这为电视剧文本的改写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持,而电视剧直观的画面呈现与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利于观众消化理解小说原著的精神内涵。可以说,比较于时间有限的电影和话剧,电视剧这种表现形式在改编长篇小说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只要处理得当,小说中优秀的故事情节都能得到保留的空间。但是,从小说《长恨歌》的叙事风格来看,王安忆采用了连篇累牍的环境描写、绵密细致的心理分析以及十分抽象的比喻,这些文字包含的风情、气韵与内涵,要借由电视剧画面来传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在,电视剧本身轻松、休闲的“合家欢”定位对剧情思想深度的要求并不苛刻,本身并不肤浅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情感纠葛与养眼的画面即可为电视剧《长恨歌》的收视率保驾护航。此外,与电影、话剧大刀阔斧的删减不同,电视剧《长恨歌》保留了小说原著中绝大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扩充,许多新的角色与情节穿插其中,给观众带来许多新的体验。在时代背景方面,电视剧对时代的侧重点有着重大的调整,与小说原著对新中国成立、“文革”等时期简略的描写不同,总计三十五集的电视剧中,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这二十几年时间所占篇幅明显增加,达到十五集之多。而在对于剧中角色,除了保留小说原著中的主要人物外,一系列原创角色为电视剧添加了许多新的人物关系。1、人物的增删与人物关系的改写(1)人物及关系的拓展除了小说原著中丰富的人物,电视剧增加了玛丽、杨飙、秦医生等新人物,为许多情节的开展以及人物性格的多面化塑造提供了更详细的说明,很多在小说及电影、话剧中作为背景出现的情境有了前因后果的补充,例如王琦瑶学习打针、成为护士的31 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契机与过程,就由秦医生的出现作了解释。这样的处理令故事更加详细、浅显,利于观众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理解。同时,人物与情节的添加,扩展了故事原本的厚度和广度,为观众构建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环环相扣的世界。王琦瑶的家庭背景被扩充,父母、弟弟戏份的增加加重了电视剧的家庭性。而王琦瑶为蒋家操办家庭晚宴的情节扩充,表现出她的聪明与能干,也刻画出她的清高心气。这段情节中,保姆和佣人这样的小角色,也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性格,进而更深刻地衬托了王琦瑶的人物形象。同时,这场晚宴还巧妙地展示了老上海上流阶层的生活方式与交往习惯,具体而生动。其他人物也不再仅仅是王琦瑶的陪衬,多了许多关于自身社会活动的内容:程先生与学界相关,康明逊代表商界,李主任属于政界的国民党,而程先生的朋友杨飙则是共产党。不同阵营、不同身份的人们被串联在一起,他们的命运折射着整个时代背景。整个改写文本视域的宽广,使得电视剧不仅讲述了一个女人、一座城市的故事,更展现了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被着眼于细处,编织进这批人物日常的生活中去,见微知著,贴近观众,不狭隘也不故弄玄虚,这既是对小说的内容的扩充,也是对小说精神的升华。(2)对王琦瑶恋人的改写对于王琦瑶的几段恋情,电视剧作出了比较温情的修改。最明显的就是程先生。在小说中,程先生于1966年跳楼身亡,在各个改写文本中,程先生尽管没有自杀,却也没有能与王琦瑶修成正果。而电视剧中的程先生无疑是最幸运的,最终得到了王琦瑶的白头之许。此外,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甚至带上了小说中“老克腊”的影子:他的穿戴、家居布置都精致而怀旧,他的做派也充满了小资情调,他会在去王琦瑶家吃饭时带上一支红酒,会在食品短缺时期去黑市找来黄油和馒头做成三明治,会在“文革”时收藏“四旧”物品„„他的身上根植着老上海的影子,也折射着时代交替带来的动荡。而程先生与王琦瑶的爱情不再是从暗恋走向默默守护,而是有了无限连续性,两人丰富的互动穿插剧中,可以说是谈了四十年的恋爱,两人的爱情过程也成为电视剧的情感主线。相较于与程先生直指婚姻的感情,王琦瑶的其他恋情就显得更像一段段插曲了。作为影响王琦瑶一生的转折点,与李主任命运的邂逅在电影、话剧文本中都有着不同32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程度的改写。小说里,李主任看中了舞台上王琦瑶的清纯与楚楚可怜;电影里与话剧里,两人的初次互动被提前到后台,属于传奇式的一见钟情;而在电视剧中,李主任与王琦瑶的互生情愫成为渐进的、缓慢的日久生情。在朦胧的月光下初见、傍晚并肩散步聊天、家人朋友有意无意的参与„„种种平淡的交往细节给两人的相爱增添了许多日常生活的味道。电影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局被电视剧日常的烟火气彻底淡化,展现给观众的不再是高官对交际花的“包养”,而是少女与成熟男人纯真甜蜜的恋爱。同时,电视剧还添加了李主任妻子的角色,这个在原著小说中只是隐约存在的人物,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了屏幕上,还导演了一场“鸿门宴”。席间,她拔出手枪对准王琦瑶说:“你的梦永远不会实现的。”而这句话一语成谶,成为笼罩王琦瑶几段感情经历的魔咒。这个情节是导演丁黑在听一位上海老阿姨讲述了当年中产阶级的大老婆是如何联合姐们们斗争外室的故事后,移植到电视剧中的,传奇却真实的情节在带给电视剧刺激的同时,很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强调,更容易为王琦瑶塑造一个符合大众价值观的形象,也更贴近观众的真实生活,却无形中削弱了小说原著对当时时代环境的审视与讽刺,使得内容在浅显化的同时肤浅化了。同样,电视剧文本对康明逊、“老克腊”家庭情节的添加,为电视剧增添了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将原本抽象的情节变得具体,也不可避免地冲淡了小说原著中怀旧的浪漫主义情怀,显得保守、中规中矩。2、故事情节的改写由于电视剧篇幅的扩充,剧本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有了许多扩充与改写,例如用王琦瑶为蒋莉莉家操办家宴的情节取代了许多抽象的、琐碎的内容,以王琦瑶准备、安排晚宴以及完美解决突发状况的具体过程,表现出她的聪明才干与强烈的自尊心,具体地刻画出了她的性格。同时,通过这场晚宴生动地为观众展示了那个年代上海上流社会的社交与生活习惯,形象地为剧集添加了些许海派风情。此外,除了一些配角、支线情节的添加,许多对原有内容细节的拓展令电视剧的剧情更加丰满,也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生活与审美趣味。(1)戒指意象的突出与婚纱同为爱情婚姻象征的“戒指”在电视剧文本中被突出,戏剧性地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在小说原著中,戒指仅在少女王琦瑶与李主任车内交谈中出现,李主任将33 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自己的宝石戒指送给了她。而在电视剧中,戒指以更具有承诺意义的“钻戒”形象出现,成为两个男人都为她准备了的爱情信物:第六集中,程先生定做了一枚刻着王琦瑶名字的钻戒,准备向王琦瑶求婚。然而,在程先生手握钻戒独自等待时,王琦瑶却戴上了李主任的钻戒,强烈的对比之下,钻戒成为了三人感情纠葛的见证,戒指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在电视剧的最后一集,程先生因病倒下,再次掏出了当年为王琦瑶准备的这枚钻戒,对王琦瑶说:“这个戒指啊,这个戒指我早就想送给你了,但是就是没有这个机会,今天也不是最好的机会,谁知道开刀之后,会是什么结果呢?”最终,王琦瑶收下了这枚戒指,并与程先生约定了未来,钻戒又成为王琦瑶最终感情归宿的缩影,为整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幸福温情的句号。发自肺腑的深情与迟到二十年的钻戒,无不加深了观众对命运无常的唏嘘与对两人爱情的感动,也增强了对王琦瑶爱情经历的理解与认同感,成功地克服了电影中王琦瑶丰富的感情经历曾引起的争议。(2)打麻将情节的扩充电视剧更加强大的时空表现能力为“阁楼麻将”这一经典情节的传神演绎提供了保证。在原作描写的基础上,电视剧添加了打麻将前众人搬桌椅、关窗户、拉窗帘等一系列动作,严师母对气窗开关的过分纠结、打牌时发抖的手、慌乱的神色无不将气氛渲染得紧张起来,让观众在忍俊不禁之余也为他们的“叛逆”行为捏一把汗。此时,曾在话剧中大放异彩的“打麻将”情节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延续,话剧编剧赵耀民添加在剧本中的略带戏谑的《麻将经》,得到了蒋丽萍的认可与借鉴。在电视剧第19集中,康明逊再度唱起这首歌,并带动了其他三人的合唱,渐渐冲淡了紧张尴尬的气氛,高压环境之下苦中作乐的市井形态颇具感染力,而上海风情浓郁的唱腔也为电视剧的地域文化特色抹上了浓重的一笔。就在众人逐渐放松、开始享受打麻将的快乐时,严先生被安排出场了。他以政治背景警示者的形象出现,斥责了严师母“顶风作案”的行为,这一情节也由电视剧原创。而后来严师母依旧我行我素、悄悄抱着麻将盒去组牌局的情节,又多了些喜剧意味,也使得剧情更加富有戏剧性及贴近生活的日常气息。这种平凡的市井生活图景、细腻跌宕的心理变化描写、渴望冲破束缚又只敢悄悄反抗的小叛逆,极易引起电视观众的共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剧在获得观众表层情感上的认可的同时,对原著小说以封闭空间的四人麻将来表现对时代背景的疏离的深层意味被舍弃了,因而少了34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几分含蓄内敛的人文意蕴。3、结局的改写与电影、话剧相比,电视剧文本对小说原著情节的还原度可谓最高,然而,电视剧结局的安排却与小说截然相反。王琦瑶不再是死于非命,而是与程先生携手,许下白头之约。对于这个结局,小说作者王安忆是不认同的。她曾明确表示:“我肯定是要写她被杀的。这个结果是无从改变的,然后才有了前面的一切。”(53)这个结局的灵感来源于旧上海曾经红极一时却在晚年被杀害家中女明星蒋梅英,王安忆曾表示自己是因为偏爱这个结局才创作了这个故事。电视剧中皆大欢喜的结局显然比小说原著中残酷的结局温情许多,更符合大多数观众喜闻乐见的结局模式,但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小说表达出的宿命感与悲剧摄人心魄的力量,使得原著小说的思想深度大打折扣。除了王琦瑶,电视剧对其他人物命运的描写变的细致具体,许多小说没有涉及的人物结局被创作出来。小说的叙述着眼于王琦瑶的命运,其他角色只是推动她命运发展的过客,因而很多人的结局是模糊的,并没有清晰准确的交待。例如在邬桥一段中昙花一现的阿二,在王琦瑶离开邬桥后就没有再被提及;康明逊在薇薇长大后便没有再出现在王琦瑶母女的生活中;“老克腊”在离开王琦瑶后过着怎样的生活、“长脚”在杀害王琦瑶后是否受到法律制裁、薇薇去美国后生活得如何„„这些人物的命运在离开王琦瑶的生活后就被忽略了。然而电视剧在剧终时,以全知视角打出了一串串字幕:“1964年春天蒋莉莉病逝”、“王琦瑶的母亲于1968年病世”、“王敬堂,王琦瑶之父,于1948年病世”、“阿二改名换姓,从此没有人见过他”、“1991年严先生去世,严师母随严小弟移居海外”、“改革开放后,萨沙一直做着中俄贸易”、“老克腊,仍居上海”、“薇薇,1985年移居英国”、“康明逊,永居加拿大”„„配着对应人物的黑白默片画面,穿插在满地落叶、程先生躺在王琦瑶怀中的旋转俯拍镜头中间,如走马灯般闪过,系统地交待了人物的结局,也带着观众回顾了整部剧集中的重要人物。对于篇幅与放映周期都比较长的电视剧来说,这样集中的、回顾性的交待结局,是对之前情节的呼应,也是对这一段悲欢离合了三十几集的故事的总结,使得长篇故事显得有始有终,结构完整,并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情绪缓冲的过程和回味的空间。这是一处适合电视剧自身特点的成功改写。与同样运用了字幕交待人物结局的电影相比,电视剧的处理方式取得了更好的效35 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果。电影将字幕穿插在对应人物的最后一次出场之后,一方面说明人物结局,同时为时代交替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维持故事的完整性。但是,本文第二章中已经分析,这样的字幕处理显得突兀,在叙事的连贯性上不如电视剧的处理效果。最后,在以年轻王琦瑶的笑脸结束对人物命运的盘点后,电视剧又给了平安里一个结局:“一年半以后,平安里被整体拆迁”。平安里是老上海市井生活的象征,也是王琦瑶半生经历的发生地,这里阅尽世间悲欢、人生起伏,最终被时代的脚步湮没,消失在新上海的繁华之中。这样悲凉的结局是平安里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传奇落幕,在引人唏嘘的同时,也突出了故事的主题:不论繁华还是落寞,终将被时代的车轮碾过,消失在尘埃里,归于时光。这一段情节的添加,是对小说的补充与升华,使得故事在更趋于真实的同时,产生触及观众心灵的感染力。4、叙事手法的变化得益于其本身比较宽松的时空限制与丰富的表现空间,电视剧《长恨歌》在叙事手法上也有着与其他改写文本不同的特点。(1)戏剧性的增强戏剧性是影视剧叙事最大的特征。电视剧《长恨歌》为了吸引观众,制造了更多误会、巧合、悬念来增加戏剧冲突。例如,王琦瑶当选“上海小姐”的同时,父亲却发生车祸,不禁让人产生祸福相依、命运无常的感叹。另外,“老克腊”被王琦瑶的老态所震惊的情节被以倒叙手法呈现,先放出他神色慌张地离开王琦瑶家的画面,使人心生疑惑,继而揭开谜底,原来是“老克腊”乍见王琦瑶“老妇人”的样子受到了惊吓。这样的叙述,很好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使其在好奇心被激发的同时自然地产生代入感,疑惑之余对王琦瑶的担心,在获知真相之后,又感同身受地理解了“老克腊”的离开。这些注重戏剧性的处理,如同一剂调味品,增添了电视剧的趣味,防止长篇幅的剧集带给观众冗长枯燥、波澜不惊的观感。(2)形象的环境描写电视剧的视听性令画面的表现力显得尤为重要。原作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连篇累牍的环境描写,曾为整个故事背景、基调、意境甚至内涵意义的表现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些文字性的描述含蓄幽深,需要读者调动各种感官加以想象,运用日常的生活36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四、电视剧与小说原著的文本差异及改编效果经验,将这些被艺术加工过的间接的叙述呈现在脑海中,可以说,每一个读者看到的弄堂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在电视剧中,这些抽象的描述被具象的画面还原,例如电视剧第一集中呈现的“福寿里”弄堂,红色的砖墙、古旧的路灯、晾着衣物的竹竿、王琦瑶家的天井„„种种小说中提及的颇具上海特色的景象展现在电视屏幕上,而运动镜头带来的纵深感生动地表现出弄堂里吵杂热闹的市井生活气息,光影的运用、全方位的拍摄角度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直观的、实体化的观感给没有海派生活体验的观众带来了理解上的便利,却也少了些再加工创作的乐趣,而小说原著中着笔墨描绘的“流言”这样暧昧无形的意象,更是无法由镜头表现出来,这也是文字无法被影视手段取代的独特魅力。尽管较小说原著而言缺失了许多人文内涵,但电视剧文本对环境描写的处理效果无疑是优于电影与话剧文本的,这也得益于电视剧体裁本身较长的篇幅、灵活多变的拍摄空间以及制作团队对上海文化的细腻观察与理解。(3)默片形式的运用相比于电影、话剧等同样以画面重现故事的改写文本,电视剧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默片镜头的运用。电视剧中,小说原著闲散的叙事结构被明确的时代分隔、顺叙所取代,夹杂其中的黑白默片担负了润滑剂的作用,既点明了时代环境,又呈现出浓郁的旧上海风情。这些情节中默片画面的出现,成就了电视剧粗中带细的结构脉络,细节性地表现出人物不易被察觉的心理活动。例如王琦瑶在蒋莉莉的生日宴会上被推举参选“上海小姐”时,一连串静止的默片镜头展现出了王琦瑶复杂的心理活动:蒋莉莉母亲的笑脸、“七妹”的鬼脸、程先生的凝视、“七姐妹”互相交谈„„这些画面既是派对上的景象,也是她对于别人对自己态度的揣测。这样的处理紧凑而新鲜,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同样,在第二十七集中,对薇薇幼儿成长过程的展现也通过默片来完成,先定格在两人的黑白合照,继而转到和照片中相同打扮的薇薇独自玩玩具的镜头,以此交待时间的流逝,完成两个时期的平稳过渡,既省略了许多次要情节,也使幼年薇薇的出现合理而不突兀。37 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纵观小说《长恨歌》的电影、话剧、电视剧改编,文本间差异明显、各有特色:电影故事传奇、节奏跳跃,话剧内容凝练、笑中带泪,电视剧情节丰富、温情市井,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样化的。小说原著文本本身的改编难度、不同体裁自身的表现特点、目标受众的审美趣味、编导人员的个人经历与创作风格等都是影响文本改写效果的重要因素。1、原因分析(1)不同体裁的表现形式各有特点各文本间的改写差异,最直接地源于其体裁本身的特点。在阅读小说原著时,文字带给读者再加工的体验,产生了更为丰富的想象与诠释空间。同时,文字隐晦、内敛的叙述风格难以带给读者直观的、身临其境的效果,读者对作品精神内涵的理解极大地受到自身分析能力与人生经验的限制。因而,产生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王琦瑶”的阅读效果。相反,电影、电视剧、话剧采用直观的画面、影音再现小说原著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带给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的导向,更加直接地呈现了这些抽象的文学场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多的是接受,而进行深度思考与艺术想象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对故事情节内涵的精神内核的探寻也受到限制,不同的观众往往因为相同的画面而产生一致的故事体验。再此基础之上,话剧较前期摄录、机械放映的电影、电视剧而言,有更多的与观众交流、调整演出细节甚至剧本的空间,因而同质化程度有所降低,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影视剧内容类型化的倾向。但是,话剧表演本身受到舞台空间以及演出时间的局限,过于细腻或庞大的情节都无法完美呈现。因而,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局限,以最佳状态实现小说原著的改编与重生,成为电影、话剧、电视剧文本改写的努力方向。其中,电影是一种运用电影胶片记录信息的传统媒介,它在传播信息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视觉性和逼真性。(54)电影《长恨歌》的制作班底充分利用大荧幕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烈的优势,在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的刻画上下足功夫,导演关锦鹏就对影片的布景效果津津乐道:“张叔平为少年王琦瑶营造出的梦幻空间,是一个哥特式券顶起勒的室内建筑。本来那样的建筑语38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言对于少女来说是似乎严苛而近乎宗教感了,可是张叔平又很矛盾地为那个房间穿上了一层艳紫色的壁纸。从监视器里看过去,穿着黄褐色旗袍瘦弱朴素的郑秀文站在图穷匕见的亮紫色券顶房间里,整个人好像就快要让背景给融化掉。„„王琦瑶的房间呈现更多的则是女人式的野心和对未来几乎掌控不住的憧憬。至少在环境营造上,张叔平的功课已经做足。”(55)但是同时,没有处理好影片有限的时间与丰富的原著故事间的平衡,成为电影《长恨歌》的致命伤,也是其情节跳跃难懂、遭受观众诟病的直接原因。话剧文本则是克服这一缺陷,将原著庞杂的内容去芜存菁、撷取典型,与有限时长与舞台局限成功调和的成功范例。随着当代影视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话剧已经蜕变为一种比较小众的休闲活动,也成为一些先锋艺术的试验场。因而在话剧文本的改写过程中,编剧可以大胆地去除与主线关联不密切的人物与情节,甚至在表演风格上作出创新尝试,一如本文中分析的《长恨歌》悲剧故事中添加的黑色幽默元素,事实证明这种尝试取得了有别于其他改写文本的不错的演出效果。与事先拍摄剪辑好的影视剧不同,话剧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演的真实性与互动性,一场场的演出过程中,剧本、演出处于一个持续的调整过程,话剧《长恨歌》的剧本三易其稿,终于由争议走向好评,正是得益于此。而其真人现场演出的模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普通的荧幕演出无法比拟的,目前3D电影越来越受到欢迎的现象无疑是一个力证。同时,现场表演所带来的每场演出的唯一性、不可逆性也对演员的表演与剧本的吸引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否持续吸引观众的兴趣、顺应观众的认知过程让剧本的改写受到诸多限制,加上舞台、时长等的局限,编剧赵耀民对剧本的编写得出了这样的体会:“写剧本和写小说不同,没办法跳来跳去地叙述故事,也没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依靠角色的动作和对白来带动剧情,所以说,编剧是一门限制的艺术。„„我就喜欢在限制中创造,在限制中挑战自我。”(56)正是因为对话剧特性的透彻理解与准确把握,《长恨歌》的话剧改写才能取得叫好叫座的成功。对于《长恨歌》这样时间跨度很大的长篇小说,电视剧充裕的篇幅成为文本改写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具有视听兼备、真实性和现场感强烈、更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等特点,其传播速度快,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很容易感动人。电视剧《长恨歌》用三十五集的篇幅从容地演绎了小说原著中繁杂的故事情节,甚至有空间添加许多新的人物与故事支线,大大丰富了戏剧冲突与娱乐性,成为对小说原著还原力度最高的一个39 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改写文本。而电视剧灵活的时空转换,既全面地展现了人物的命运多舛,又形象地再现了上海几十年间的沧桑变迁与生活风俗,细腻的刻画有力地调动着观众的情绪,相互呼应的小细节和象征意象使得故事耐人寻味„„这些改写使得剧情完整而不冗长,充分利用了电视剧的体裁优势。同时,在诸多大众传播媒介当中,书籍传播延续的时间最长,电影杂志次之,报纸居第三,广播、电视的延续时间最短。(57)其中延续时间长的传播工具更适合用来传播观念性、思想性的内容的,因而小说、电影在深层内涵、人文精神的挖掘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延续时间较短的电视剧因其通俗娱乐化的特性,文本与小说原著相比难免显得浅显世俗,多了几分市井烟火气,而少了许多悠长深沉的人文意蕴。(2)不同体裁媒介争取的受众群体不同受众(audience),是传播对象——受传者的集体概念。(58)从受众的分类来看,主动选择阅读小说或入场观看电影、话剧的往往是一些比较主动、稳定、专注的标准受众,有着比较相近的群体特性,而电视剧的受众往往呈现出被动、随意性的潜在受众的特点,是一个更为广泛、结构更加复杂的群体。在市场经济日渐壮大的今天,兼具“商业化功能”的大众媒介将市场效益摆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长恨歌》的文本改编过程中,目标受众群体的偏好与观赏习惯成为左右改写风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本“史诗”级的小说,《长恨歌》的目标受众是趋于高文学素养的。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与鉴赏能力的支撑,《长恨歌》深沉的内人文涵与悠远的韵味就无从体验。加上书籍媒介的受众主要通过断续的文字阅读来获取文本信息,拥有着较长的阅读周期,小说在吸引读者注意力方面的压力并不大,而是有空间娓娓道来。小说采用了闲散的叙事结构,语言写意,无需追求前后关联性的缜密,故事在散文般的叙述中缓缓展开、收放自如。这样的叙事风格给读者带来轻松的阅读节奏,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为细细品味内涵深意提供了便利。相反,受众对电影、话剧、电视剧的接受都是通过时间性很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对影视剧文本的接受方式与小说文本差异巨大,使得文本改写差异成为必然。在受众群体特点方面,除去话剧受众更为小众之外,电影受众与其较为相似。受众对电影、话剧文本的接受,都由主动选择产生,并在影院或剧场内集体观看,整个过程主观意识较强且忠诚度与专注度较高。因而,在剧本改写的过程中,文艺化、风40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格化的自由度要大于电视剧,并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更多创新的手法。这一点在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镜像的巧妙运用、气氛的渲染、诗化的字幕无不透露出怀旧、文艺的情调。但是,单纯文艺片的定位对于市场化的商业电影来说有着比较大的票房风险,许多文艺片都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为了争取更多的目标受众,实现更好的商业收益,导演关锦鹏添加了黑帮片的元素,为影片增加了许多增强视觉效果与冲击力的卖点。尽管这样的改写并没有赢得广泛的好评,影片最终的票房成绩也并不优秀,但这一改写的出发点无疑是出于争取受众的考量。“经验告诉我(关锦鹏),电影不应该老是同一样风格。要求变,要去否定自己的东西,去寻找一个新的面貌,老板才喜欢,观众才爱看。”(59)而话剧表演将自我定位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采用简单明了的叙事结构,削减了小说原作文本所具有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上演了一出声情并茂的都市言情剧。其尊重原著的“保守型”改写与戏谑元素的巧妙结合,既获得了许多原著读者的支持,也为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讲明白了故事,而充满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表演特别吸引了一大批本土观众以及充满“上海情结”的外地观众,取得了可喜的票房成绩与上座率。电视剧的受众是一个最为庞大、复杂的群体。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之一,除了一批主动守在电视机前、主动选择节目的受众之外,许多被动的、下意识地观看电视的“潜在受众”也接受着电视节目的影响。因而努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争取将更多的潜在受众发展为固定受众,同时充分考虑复杂的受众构成,使播放内容老少咸宜成为影响剧本文本改写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约·克拉伯认为,受众在接受媒体信息时具有“选择性注意”的特点:受众往往接受与自己固有观念相近的信息,而对不相近者加以排斥;往往接受地理位置接近或心理距离接近的信息。(60)而电视剧是家庭休闲时观看节目的主流形式,人们看电视通常只是为了“娱乐”。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到受众的注意,必然要努力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或者观念,因而《长恨歌》的电视剧文本改写也就添加了许多世俗化的内容。例如对程先生与蒋莉莉感情纠缠、蒋莉莉与其丈夫老张的婚姻生活情节的加强,迎合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受众的观看喜好;而结局的改写,程先生与王琦瑶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也比较符合观众的期许与好人好报的世俗道德,蒋丽萍也以“一个陪伴了观众那么多天的女一号死于非命,观众会受打击,电视毕竟需要温情”的说明来证明了迎合受众心理的重要性。此外,电视剧《长恨歌》能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41 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于:它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剧情跨越了近四十年,时代背景不断变迁,人物也在不断变化。相比较与小说原作对王琦瑶主线的单一描写,电视剧添加了许多新的情节,围绕配角们展开的故事也被刻画得丰富多彩。加上对时代洪流、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渲染,观众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可以看见许多不同的东西:年轻人感叹于老上海的怀旧风情,中老年人回味记忆中的峥嵘岁月,感性主义者陶醉于一段段美丽的爱情,理性主义者开始思考人性与命运„„在各自寻找到兴趣点的同时,电视剧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与收视忠诚度,收视率也就获得了保障。(3)不同媒介受到外界限制的程度不同除去体裁与目标受众群体偏好本身的限制,电影、话剧、电视剧三种媒介形式也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直接导致三者对文本改编的侧重点与表达效果产生差异。审查监管的限制在这几种媒介形式中,书籍、电影与电视剧是当代主流的大众传播媒介,而话剧作为公众传播的一种形式更偏向小众。此外,它们的传播形式与范围有所不同,电影与话剧定时定场次放映或上演、由观众购票观看,而电视剧在公共电视频道无差别放送,综合影响之下,导致了相关政策对其监管时有所区别:我国政府在报刊、图书编辑出版中实行“总编终审制”和出版机构审批制度;在电影、电视艺术创作中由专门的电影、电视审查委员会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检查,决定是否颁发许可证;而在剧团取得相关许可证、剧本符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的情况下,话剧剧本无需额外审批。其中,传播范围更广、受众到达率更高的大众媒介,肩负着社会“决策”的导向功能,其任何倾向性的意见都可能促成大众的意见选择,(61)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被称为“舆论机关”、“舆论工厂”,对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层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传播学研究先驱拉斯韦尔认为,大众媒介是环境的瞭望者、正常的维护者、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精神的调剂者。(62)针对影、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有观点认为:“一切媒体俱在体制内而非体制外,这种非民间的媒体构成,严格地说,是不应该叫做‘大众传媒’,而应称为‘体制传媒’。”(63)在政治体制和票房需求的双重挤压之下,影视剧的改编必然会受到更多制约。特别是电视剧,因其在电视台面向所有观众无差别播放的“合家欢”性质,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影响力更大,在舆论导向、社会42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教育的功能愈发突出。在美国学者格伯纳(GeorgeGerbner)看来,电视展示的是虚幻的内容,这一内容介于“虚构”和真实之间,并有周期性的表现形态,长久以后,人们会接受电视所虚构的世界,而与现实中的真实世界相结合,形成个人“脑中的画面”。因而,电视成为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64)剧本对色情、暴力甚至残酷程度的控制都要明显严于电影,使得电视剧的文本内容最为积极向上、健康美好。例如对结局的改写以及程先生个人命运的大量描写:不同于小说中与时代背景相对疏离的形象,程先生带着观众们的目光一次次身不由己地投入到时代浪潮中去,因为党派争斗成为阶下囚、换过许多“无产阶级”的工作、挖煤“支援农村”、被抄家跳楼,始终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在这里,程先生被抽象为一个道德符号,由他的经历来叙述一段历史,而他的坎坷境遇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继而顺利引导观众对这段历史产生批判心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相比而言,得益于香港较为健全的分级制度,IIA级(儿童不宜级)电影《长恨歌》在尺度的把握上有了更灵活的空间,影片中许多裸露、挑逗性的镜头得以保留,残酷直指人心的情节也为增加电影的刺激性与深度提供了便利;即便是在分级制度暂缺的中国大陆,电影审查制度也正在日趋宽松。同时,电影与话剧需要主动购票入场观看的模式,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其影响范围,尤其是话剧本身的小众性特点,直接导致审查力度的相对温和。个人经历的限制除去外部的制度制约,创作者的个人素质与经历也直接影响着文本改写的效果。在电影、话剧、电视剧三个文本的创作班底中,电影的香港团队无疑是距离上海最远的,而电视剧与话剧的编剧蒋丽萍与赵耀民都是上海人。电影导演关锦鹏是香港人,他没有在在上海生活过,只能靠努力收集资料,建立一个有情有理的基础。“觉得电影有机会去还原一个风貌,除了真实度之外,还有想象空间在里面”(65)因为没有切身体验,他必须添加许多自身对上海的想象,而这些“想象”的影子在电影中不难被发现:黑帮枪战情节显然是《上海滩》等一系列港片带给港人的想象;而没有经历过、甚至没有直接听说过文革的港人,对文革情节的描绘也只能流于想象,而对此有过近身体会的电视剧编剧就比较贴近生活地讲述了这一段历史。同时,郑秀文、梁家辉、吴彦祖等香港演员明显的港式普通话,始终无法诠释出海派风情,而电视剧及话剧中带着吴语口音的台词甚至直接用上海话说出来的对白,言语间就将人带进了43 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上海里弄。此外,尽管电视剧导演丁黑是北方人,但是由蒋丽萍与赵耀民合作编剧,既有着对海派生活的积淀、精于上海方言与风俗,又借鉴了话剧文本的部分成功改写,加上上海籍的主演,整部剧集中的上海味道十分浓烈细腻,有着准确的上海特质。王琦瑶一句“姆妈”,声调中就释放出上海人的“嗲”和吴侬软语的撩人;王琦瑶母亲的一句“那程先生顶多是个底”,又一下子让人看出上海人的世俗与现实;还有上海人精致的生活做派:蟹粉小笼要吃王家沙的,跳舞要去百乐门,读书要进私立学校,要有前途最好出国留学,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要在腐乳里加上一点麻油„„编导对于上海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体味,是电视剧文本改编成功很重要的因素。《长恨歌》是一部城市的史诗,它的字里行间浸透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气质。“它(小说)不像别的东西,比如电影,结合了很多很多因素,如它(电影)这种近代科学的产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大众、市场等的要求。我觉得小说是一个绝对的心灵世界。”(66)而对文化诠释,必须建立在对文化的心灵体验上,否则文本的叙述就只能浮于表面,无法深入观众的心灵。这也是电影始终给人游离感,而话剧与电视剧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原因。2、文学作品改编的启示纵观小说《长恨歌》的电影、话剧、电视剧文本改写现状,在评论比较其成败之外,还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教训,由点及面,以分析《长恨歌》的文本改写为例,获得一般文学作品影视剧改编的启示。(1)改写要符合逻辑影视剧对小说文本的改写,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对情节与人物关系的增删,这点在《长恨歌》的电影、话剧、电视剧改写中均有体现。其中,话剧的人物略有删减,但是主要人物担负的叙事使命没有受到影响,情节的删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电视剧增加了许多新的情节与角色,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与丰富性;电视剧采用了跳跃式的叙事节奏,大幅删改了人物与情节,是与原著最不相似的改写。当“忠于原著”不再被当作评判文本改写优劣的标准,改写文本本身是否精彩、严密变得非常重要。当脱离原著小说来观看这些改写文本,不难发现,话剧与电视剧文本结构完整,内部环环相扣,可以自圆其说;而电影突兀的场景切换、理想化的情节添加显得混乱、割裂,44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对40年代的过分扩充又让整部影片显得头重脚轻,不看原著很难理解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与影片表达的内涵。可以说,逻辑不连贯、表现重点模糊是电影《长恨歌》文本改写的一处硬伤,严重影响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陈林侠在著作中指出:“影视艺术人物的表现重心在改编中值得导演注意,尤其是在长篇小说改编中,需要理顺原作的人物谱系、突显人物重心,一旦做出了改变,必须要通盘考察人物关系;在增戏方面更需要格外慎重,因为它使增加戏份的人物性格、行为复杂化,不仅导致其他人物表达分量的减轻,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而且将改变人际关系,使原本谐和的群体发出多重的异声。”(67)而这正是电影《长恨歌》忽视的部分。(2)改写主题要明确当理清了原著情节的主线、人物关系,在内容上整体把握、分清主次之后,要实现对原著精彩、“神形兼备”的文本改写,必须深层次地体悟原著的精神内涵。编剧只有充分地理解了原著的主题与内在精神,才能在再加工时不破坏原著的精髓,甚至使其获得提升。比较《长恨歌》的三次影视剧改写,话剧基本忠于小说原著“恨”的主题,特别突出王琦瑶对爱情与婚姻的渴求而不得,还原了原著的悲剧意味;电视剧最终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削减了原著的“恨”与“悲”,但主题依旧是明确围绕王琦瑶一生的爱情经历;而电影由于对故事情节的大量删改,主题定位变得模糊,将传奇、爱情、怀旧、哲思等主题糅杂在一起,在多个主题间徘徊不定,特别是上海黑帮、文革支边等情节的添加,使得整部影片时而像动作片,时而像谍战片,时而像爱情片,时而又像文艺片,含混不清,反而使观众显得迷茫,失去了兴奋点。(3)改写要适应影视剧自身的特性最后,在对原著的“形”(内容)与“神”(主题)都明确把握之后,要将其以一个新的文本呈现出来,必须要结合影视剧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电影的时间最短,但是制作经费高、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性强,因而选取主线情节、场景布置精美、选用大牌演员都是明智之举,电影《长恨歌》效果不佳是因为在情节选取与演员选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领悟到原著的“上海精神”,流于导演对上海的想象,只顾着“讲故事”,浪费了电影本身展现深层思想的功能。这一点话剧的处理就成功得多,同样是45 五、造成文本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时间有限,空间又受到舞台的严格限制,话剧本身更注重较为夸张的现场表演与戏剧冲突的节奏安排,通过与观众近距离的交流产生更强的冲击力。话剧《长恨歌》中诸如“麻将歌”等现场气氛热烈的情节添加,为舞台效果增色不少。而电视剧在时间、空间上比较自由,几十集的篇幅可以将原著中的情节娓娓道来,甚至有空间添加新的人物与故事,创造出更多支线情节,有效地开拓了故事的宽度,增强了可看性与娱乐性。因此,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应该建立在对原著系统、宏观的把握之上,在将其改写为影视剧语言之前,必须先领悟其精神内核,梳理出故事的主线与结构,再根据具体的影视剧体裁进行再加工。取舍原著情节、调整叙事手法、兼顾自身特点,力求在较好地还原原著的主要情节的同时,利用影视剧本身的优势升华其精神气韵,使原著在改写中获得新生。46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结语结语小说、电影、话剧、电视剧,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演绎。《长恨歌》的一次次文本改写反复验证了小说原著的经典性与可读性,也不断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学形式正不断遭受其他媒介形式的冲击与挑战,而在这些冲击与挑战之下,经典的文学作品又会因一次次改写重获新生。当今社会,以小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学作品成为电影、话剧、电视剧剧本的重要灵感来源,影视剧艺术对小说文本的改写屡见不鲜。这些不同的的演绎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电影的艺术性、话剧的现场感、电视剧大限度的时空自由,都令它们的文本改写各有特色,为小说原著文本作出了新的注解。在影视剧作品热播的情形下,人们对小说原著的关注也再掀热潮,小说在文本改写的过程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力。然而,文学作品文本的影视剧改写是一把双刃剑,一系列的局限性让影视剧在人文精神、史诗气魄等方面的表现难以与小说原著媲美。在叙事过程中,小说以抽象的文字呈现,读者经自己思维的再加工后获得对小说内容的认知,较长的阅读周期与较强的阅读自主性令读者有了更深入地体会作品精神内涵的可能性。而影视剧作品以直观的影音演绎内容,故事直接诉诸视听,将小说内容加工后具象地重现在观众眼前,丰富表演与拍摄手法、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与视听兼具的表演形式带来了更优秀的视听体验,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单向的传播路线以及对抽象元素、心理描写等内容表现能力的局限性使得作品在思想深度上有所欠缺。同时,文本改写建立在改写者(编剧)对小说原著的理解与重建之上,这直接导致误读原著精神与引发小说原著读者争议的现象出现。以小说《长恨歌》的改写为例,话剧、电视剧文本取得了受到观众认可的改写效果,电影则因其模糊的定位、跳跃的叙事节奏与符号化的演绎引起较大争议,直接影响了票房成绩。因而,对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需要遵循“形神兼备”的原则,从改写体裁本身的特点出发,尊重原作的精神内核,作出符合逻辑、主题鲜明、定位明确的改写,实现传统文学与电影、话剧、电视剧艺术互利共赢的局面,也为文学作品的推广与焕发光彩开拓更广阔的平台。47 注释《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注释(1)王德威.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M].台湾麦田出版社,2008.2,P383-402.(2)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P1.(3)刘震云:电影与文学可以“狼狈为奸”[OL].雅虎,2008.1,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80130/1/8egy.html.(4)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P34.(5)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P22.(6)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封底.(7)重建象牙塔[A].王安忆访谈: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P157.(8)吴义勤,王志华,胡建玲.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忆访谈录[A].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P72.(9)王安忆访谈: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N]文学报,2000年10月2日.(10)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3.(11)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4-6.(12)徐德明.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A],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P245.(13)徐德明.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A].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P245.(14)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J].作家,1995{10}.(15)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7.(16)南帆.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A].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P175.48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注释(17)吴义勤,王志华,胡建玲.我是女性主义者吗?[A].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P58.(18)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13.(19)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22.(20)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16.(21)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18.(22)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18.(23)李欧梵.文化六讲,文学与电影:经典的改编艺术[OL].凤凰网,2012.7.30,http://v.book.ifeng.com/read/chapter/ts/vip/2/31115/2287372.htm.(24)陈汉泽.独家专访《长恨歌》导演关锦鹏[OL].外滩画报,2005.9.6,http://yule.sohu.com/20050906/n226878172.shtml.(25)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P252.(26)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228.(27)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65-166.(28)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74.(29)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66.(30)关锦鹏回应质疑:看《长恨歌》最好别看原著[OL].解放网-新闻晨报.2005.9.9.http://yule.sohu.com/20050909/n226908435.shtml.(31)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02.(32)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04.(33)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110.(34)王安忆,张旭东.理论与实践文学如何呈现历史——王安忆、张旭东对话下[J].文艺研究,2005{2}.(35)关锦鹏回应质疑:看《长恨歌》最好别看原著[OL].解放网-新闻晨报.2005.9.9.http://yule.sohu.com/20050909/n226908435.shtml.(36)王安忆,张旭东.理论与实践文学如何呈现历史——王安忆、张旭东对话下[J].文艺研究,2005{2}.(37)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338.49 注释《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38)李欧梵.文化六讲,文学与电影:经典的改编艺术[OL].凤凰网.2012.7.30,http://v.book.ifeng.com/read/chapter/ts/vip/2/31115/2287372.htm.(39)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P256.(40)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62.(41)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44.(42)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48.(43)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20.(44)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21.(45)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27.(46)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84.(47)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323-324.(48)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85-286.(49)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76.(50)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23.(51)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P278.(52)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P331.(53)吴义勤,王志华,胡建玲.我是女性主义者吗?[A].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P58-59.(54)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9,P187.(55)陈汉泽.独家专访《长恨歌》导演关锦鹏[OL].外滩画报.2005.9.6,http://yule.sohu.com/20050906/n226878172.shtml.(56)从“愤青”到成熟作家[OL].新民晚报.2005.11.24,http://ent.sina.com.cn/x/2005-11-24/1417906471.html.(57)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9,P193.(58)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9,P227.(59)吕剑红.历史〃诗意〃现实——与香港电影导演关锦鹏对话[J].当代电影,1996,{04},P93.(60)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9,P243.(61)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9,P202.50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注释(62)H.Lasswell.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CommunicationinSociety[J].TheCommunicationofIdeas.NewYork,Harper’s.1948.(63)邵建.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J].小说评论,1998{5}.(64)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9,P307.(65)陈汉泽.独家专访《长恨歌》导演关锦鹏.外滩画报[OL].2005.9.6,http://yule.sohu.com/20050906/n226878172.shtm.(66)吴义勤,王志华,胡建玲: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忆访谈录[A],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P75.(67)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P249.51 参考文献《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参考文献(1)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8(2)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9(4)赵耀民.变奏:赵耀民剧作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5)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6)陈林侠.文化视阈中的影像叙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7)蒋丽萍.长恨歌:电视小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8)吴义勤,王志华,胡建玲:王安忆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52 《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朝花带露夕拾香——浅析《朝花夕拾》中童年反顾散文的人文魅力,镇江高专学报[J].2011{02},P38-39,P49.53 致谢《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致谢毕业论文是我硕士研究生学习经历的重要见证,从选题到写作再到修改,历时近两年,其间不断斟酌、打磨,力图使之更加完善。论文的顺利完成,并非全凭一己之力。首先我要感谢硕士阶段的导师王尧教授,他是一位态度认真、治学严谨的老师,他的学术修养和对学生的负责让我非常感动。在论文写作期间,从选题的确定到材料的筛选,王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到论文框架,小到句读语法都有老师细心的修改。第一次系统地写作一篇4万多字的论文,我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一步步摸到门道,都离不开王老师的指点,在他辛勤的指导下,我的论文才得以完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一如既往地按照老师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我要感谢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所有的任课教师,他们在课堂上的教诲让我在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受益匪浅。感谢三年来共同学习的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小集体中,一起探索,一起成长,度过了难忘的岁月。感谢我的父母,这么多年来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养育我成长,培育我成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最后感谢所有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亲朋好友!我的论文也许还不够完善,请各位老师、专家批评、指正。谢谢!5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