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文/郭沫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1942年10月31日
教学设计石山中学周柱 白鹭作者郭沫若 教学简介: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课文分为四段,是总——分——总结构。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仔细领悟课文的语言,并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内化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以增加语言积累,并渗透观察并描写一种动物的方法,写出它的独特之处来。目标预设: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1、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意思。设计理念:在学生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总——分——总结构,通过具体语境来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学习如何具体诠释中心句的,从中汲取围绕中心句写物的方法,感受白鹭和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巧妙地引,积极地促,张扬学生的个性,自主学习课文。设计思路:抓住中心句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该部分主要写什么?是怎样写的?通过反复朗读领悟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作者语言优美如诗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边读第二段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白鹭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课文最后一句话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进行细细揣摩、领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 郭沫若先生的散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散文简介:1.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议论。论理等方式表达。2.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将散文分成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3)、写景散文;(4)、哲理散文。3.散文的主要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3)、语言优美凝练,富有文采。三、作者简介: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生平著作很多,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作《蔡文姬》、《屈原》等,因《女神》的发表,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四、朗读感悟 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齐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思考问题。 (1)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参考答案:本文以比喻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又以比喻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参考答案: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3)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参考答案: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五、品读思考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 1.提问,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比喻,作者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开头比喻句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处的两句比喻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参考答案:“实在”、“韵在骨子里”,“实在”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即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3)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参考答案:进一步说明了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 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 2.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是如何将“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相融合的? (参考答案:诗有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意蕴,这跟白鹭相似。) (2)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参考答案: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找出全文主旨句。(参考答案:第四段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总之,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六、感悟美点 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由赞美白鹭美在自然,进一步联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的人,同样具有美的闪光点。 (做题注意:借物抒情的散文往往由赞美物到赞美人,对物的感情其实就是对这种人的感情,回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联系这一点。) 七、课堂总结 郭沫若先生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来表现歌咏对象——白鹭,又巧用衬托比较的手法,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等比较,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在白鹭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感受到白鹭那种“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八、布置作业 整理自己关于散文《白鹭》的感受,形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白鹭常见————---被人忘却的美—————赞美。(美)首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呼应觅食栖息飞行
精巧的诗尾韵味无穷的诗平凡的事物————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