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县三宫乡东湾小学教学设计课题15.落花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生字,联系课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过程与方法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讨论中体会恰当安排详略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法让学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组织学生交流,体会父亲对子女的希望。学法自读自悟,对比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备课时间2015.9.22授课时间2015.10.13主备人马婷授课人马婷教研组长签字时间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2.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10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2.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二、整体感知,抓重点内容1.默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三、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1.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几次对孩子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诉孩子们什么。(2)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边读边思考。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1)赞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①朗读课文第7至第10自然段,想一想,大家谈论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②教学札记
出示父亲第一次议论花生的语句,思考: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学生填写表格,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说明及时花生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需要别人去挖掘、发现,因此父亲才得出以上的结论。)③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⑤投影父亲的话,尝试背诵。(2)学花生。“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①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父亲教育子女做心灵美的人,能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做好事。)②教师点拨。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③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背诵句子。(3)做有用的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①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话的理解。②感悟作者的理解,背诵句子。4.教师指导学生背诵有哲理的语句。四、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1.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什么?(借物喻人。)2.我们曾经还学习过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
3.你知道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无闻地做着奉献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地在为大家服务。)4.讨论交流。(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5.课文的内容安排很特别,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这样能分清主次。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他内容略写,但可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代的作用。五、总结全文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们再想一想作者的笔名,你明白他为什么叫“落华生”了吧!板书设计15.落花生好处很多不炫耀自己做个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
教学反思《落花生》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一、抓住重点,整体感知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并在无拘无束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二、读中品味,理解感悟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极有教育意义。我在设计时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蕴涵的哲理。这样一遍一遍的要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三、联系实际,情感升华《落花生》一课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别人没有用处的人。”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围绕这句话进行热烈地讨论。对于当今社会,你想做花生一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桃子、石榴一样的人?我在课上
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的目的是不干预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独立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无论他想做何种人,只要他的理由是充分的。学生课上说得非常精彩,并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的学生说想做落花生一样的人,对社会默默奉献。有的同学说想做苹果、桃子、石榴一样的人,也讲究体面,敢于表现自己,也能对社会有贡献。多数同学说要做花生、苹果、桃子、石榴两种结合的人,该默默奉献时奉献,该表现时表现。我真的为学生有这样的见解而感到高兴。并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实际谈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学生感悟到清洁工、教师、建筑工人、医生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这一环节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了升华。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