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2006年第1期总第22期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ofHainanRadio&TVUniversity2006No.1GeneralSerialNo.22苦难与生存:解读《平凡的世界》茹益龙如孟玉此(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立足于特定的时间(1975--1985)和空间(陕北黄土高原),全景式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陕北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从苦难中自我救赎,寻找生存之路。文章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别剖析苦难的生成,并理解主人公在苦难与生存间的救赎,从而把握这部现实主义巨著的精神内涵。关键词:苦难;生存;变革;土地;农村;城市;救赎;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43(2006)01—0012一04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路谣是极其独特的一个。他结合自己在贫瘠的陕北农村生活底层挣扎奋斗的经历和体会,创作出一大批有浓郁的陕北地域文化气息,揭示时代下苦难生存状态的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其中,《平凡的世界》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巨著。雷达评价它是“诗与史的恢宏画卷”、“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在这部作品里,路遥以时代和历史为大背景,以空间为铺垫,在一个封闭落后的陕北小山村展开故事情节,以一系列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示了人们生存中的苦难以及苦难下的挣扎与奋进,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一从时同的维度看苦堆路谣曾说:“我不会用政治家的眼光审视这些历史事件。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来观察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或者说条件)下人们生存和生活状态”。的确,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对人们苦难的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思考及剖析无不扎根于1975—1985年这一时代历史大背景。作品一开始是:“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潆潆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作者突出了“一九七五年”这一时间,让读者从一开始就进入黄土高原“尚未解冻的冬季”,去感受严寒中弥漫着苦难的陕北大地。作品中最先出场的主人公是孙少平。可以说,孙少平的个人奋斗史就是整个陕北大地上青年一代苦难的缩影。他所经历挣扎的苦难的十年是最值得思考的。小说中的孙少平在校园中登场,随之而来的是等级森严的食堂饭菜。在“欧洲”、“亚洲”和“非洲”这样的等级菜谱前,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孙少平是挣扎在生存的边缘。这也很容易让读者想到路遥在另一篇小说中到处洋溢着浓厚的,在苦难的岁月里支撑人们坚强地生存的亲情。作品中所描绘的孙玉厚一家是贫穷的,却又是富有的,因为他们拥有浓浓的亲情。一种能治疗灵魂深处创痛的最好药剂。他们正是依靠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才能从苦难的生存中得到救赎。路遥把孙少安塑造成了一个亲情观念十分浓厚的乡村青年,是亲情、父母之情、兄妹之情、邻里之情和夫妻之情维系着他的人生轨迹。是亲情不断给他以力量,使他总是能重新鼓起勇气,继续不屈地与苦难抗争。无论何时,他都把照顾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作自己的责任。时刻被苦难包围着的孙少平是不幸的,却又是幸福的。无论走到哪里,他的一颗率真的心换来的都是亲情的笼罩。无论是黄原的曹书记两口子,还是煤矿的王世才一家,都与他建立起了浓厚的亲情纽带。的确,在艰苦的生活路上,如果没有这些好人,他的日子必定更加艰难,要走出生存的困境必定更加不易。亲情给予那个时代下的人们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勇气。一回又一回地支持着他们走过生命的坎坷,最终实现了自我人生的救赎,也完成了家人的生命救赎。除去亲情,《平凡的世界》中还描述了另一种珍贵的情
万方数据感——爱情对苦难下人生的救赎。在众多的人物中间,孙少平的爱情历程无疑是最为曲折痛苦的,具有代表意义。与郝红梅的“初恋世界”,刺痛了他稚嫩的心,却又曾经支撑了他抗争与生活的勇气,变的更加成熟和坚毅。与田晓霞的相爱让孙少平获得了理想中的爱情,让他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田晓霞在一定意义上一直是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和生活脊梁。她专一而执着的爱时刻在启导、激发和鼓励着孙少平,让他能在承受生命苦难的同时仍饱满着生活的热情。正因为如此,当田晓霞意外地死去后,孙少平在悲伤之后依然能昂起头,迎接未来的生活。孙少平与顾惠英之间,也许更多的是亲情而算不上是爱情。共同的生存状态使他们紧紧地贴在一起,最终亲情的馈赠还以爱情的回报。这种在责任感和使命感背后产生的爱情,让孙少平挺起男子汉的胸膛照顾顾惠英和她的儿子小明。我们有理由相信,孙少平和顾惠英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支持下必定能在未来的日子摆脱生存的苦难,共同得到救赎。除了孙少平,作品中还有很多人物同样在爱情中实现了生存的救赎:如田润叶和李向前;如郝红梅和田润生爱;当然还有孙少安和秀莲。他们都是在爱的抚慰下,找寻到了生活的新天地。在作品中,爱情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每一个人在生命之旅上披荆斩棘,抗拒苦难,踏上自己理想的人生之路。路遥曾经说过“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的确,生命总有缺憾和苦难,人们的种种挣扎和奋斗就是为了弥补这些缺憾和苦难。而个人的精神和意志、生命周围的亲情和爱情无疑在作品中成为挣扎和奋斗的支撑点,是最后走出苦难,完成救赎,诞生灵魂之歌的基础。《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历时六年艰辛完成的现实主义宏篇巨著。这部源自生活的作品以平朴真挚的语言毫无保留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所承受的生存苦难,真实地记录了哀绝、彷徨、迷惘、愁恨、凄苦和伤痛等生活的真实存在,最为珍贵的是它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指出了一条苦难的救赎之路。“作品要有巨大的回声,这回声应响彻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路遥的创作理想,《平凡的世界》正是实现了他的这种理想。相信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接受这部作品的精神洗礼后,都能受到生活的启迪,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以更好的精神和激情去创造自我不平凡的人生。参考文献:[1]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王嘉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E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43章庆炳.文学理论教程l-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1-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任遂虎.中国文化导论1-M'I.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4.[7]畅广元.神秘黑暗的窥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8]张德林.审美判断与艺术假定性1-M'I.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9]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103陕西百科全书EM3.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11-]李永建.流浪和归家——文化视野中人的困境和出路EM3.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12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3李继凯.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J].文艺争鸣,1992.1-14-1靳原.价值的迷失——读张承志、路遥、张炜的小说EJ-1.文艺评论,1992.[,15-1晓雷.路遥故乡行I-J].文学世界,1994.口6]胡潇.世纪之交的乡土中国I-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17]韩子勇.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1-M-1.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181高建群.扶路遥上山,星的陨落——关于路遥的回忆1-M-1.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责任编辑:张玉秀)·15·
苦难与生存:解读《平凡的世界》作者:茹益龙,RuYi-long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刊名: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HAINANRADIO&TVUNIVERSITY年,卷(期):2006,7(1)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8条)1.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19992.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20033.王嘉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44.章庆炳文学理论教程19985.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20046.任遂虎中国文化导论19947.畅广元神秘黑暗的窥视19938.张德林审美判断与艺术假定性19939.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198810.陕西百科全书199211.李永建流浪和归家--文化视野中人的困境和出路19991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200013.李继凯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199214.靳原价值的迷失--读张承志、路遥、张炜的小说199215.晓雷路遥故乡行199416.胡潇世纪之交的乡土中国199117.韩子勇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199818.高建群扶路遥上山,星的陨落--关于路遥的回忆1993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严光德苦难的衍生与超越——论余华小说中“生存意识”的叙述走向2004该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一、从叙述视角出发,通过"视觉感知"的"看"的重复来营造一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如梦般的生存氛围.这种"视觉感知"式的生存关注重点揭示的是人在生活中的麻木和孤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残忍、惶恐、荒诞,整个表现了个人生存的虚空,这是余华小说创作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作者切入其生存探索的一个突破口.二、从主题研究的角度出发,重点剖析与挖掘余华作品中除了表现暴力、死亡、血腥、人性等"显性主题"外暗含的某些"隐性主题"——"寻找"与"逃离",它们不仅仅是某种动作姿态的展现,也从深层意义上体现了人物在精神方面缺少某种寄托的"无名"(复旦大学陈思和语)状态,更内蕴着人物生存的茫然态势和生存困境的尴尬与无奈,从而体现了某种生存目的的缺失与寻找.三、从时间与回忆的角度进一步关注其"生存意识"的探索,着重剖析作家的独特生存经历,以揭示其与作家创作的联系.余华童年的"血"的体验一方面联系着其在小说中大量暴力恐怖的阴冷述说,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作家对暴力死亡的莫名恐惧,但时间和回忆的净化性质使其在《现实一种》、《往事与刑罚》和《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之中以某种诗意的笔法来叙述了暴力死亡的存在,而这正是作者之笔墨所向.四、论述余华后期创作对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意识"——生存苦难的承受、反抗与超越,并集中阐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长篇小说.在此,作者所关注的是人物对生存的苦难承受和反抗能力以及如何借助黑色幽默等方式使苦难得到了某种消解甚至超越.2.期刊论文唐勇.TANGYong苦难困境中生存意识的窥探——论叶紫小说的生存意识-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叶紫的小说通过对人的生存困境、生活苦态的深切关注和审美叙述,不仅揭示了在沉重苦难与死亡边缘中生命存在的苦楚与叹息,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人们在超越苦难时所进行的形式各异的自我救赎,渗透出执著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3.期刊论文廖倩于苦难中求生存——论余华《活着》的生存策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5)余华的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度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能力.本文拟通过探析小说主人公富贵在极度苦难的生存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生命承受能力,来分析支撑其坚强生存理念背后的精神源泉:对命运的顺从与认同,亲人间体现出的脉脉温情,以及富贵深厚的家庭情结.富贵所持的那种面对苦难而活着的"在世"态度,不仅是一个农民的生存体验,也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4.学位论文吴永强论鬼子的苦难书写2006鬼子是当代文坛上关注底层生存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一直关注现实社会种种问题,坚持对底层人民的苦难生存的书写,是一个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作家。鬼子小说关注的底层人民包括农民、农民工、乡村教师、城市低收入群体、下岗职工,以及打工群体等等。鬼子努力表现底层人民物质上和精神上承受的苦难,表现他们在权势压制下的艰难出路。鬼子通过一系列人物的悲剧命运,构筑了一个让读者震撼的现实:底层苦难生存的人们,无论是顺从或者抗争都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鬼子以独特的角度反映他们的生存命运,冷酷地叙述着他们的苦难,在平静的语气中隐含了作家对现实不公不义的憎恶和愤怒,同时也体现了作家对底层人民的深切悲悯。鬼子的底层立场和悲悯情怀与他来自底层的生存体验密切相关。贫困拮据的处境和进城艰难的历程,是鬼子难以忘怀的记忆,也构成鬼子小说创作关注底层的写实基调。鬼子有意识地贴近现实社会生活内容,在人物的命运遭遇中注入各种社会因素,借以达到清醒而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目的。在当下商业化和欲望化的写作潮流中,这种坚守现实主义的立场,直面现实的勇气是难能可贵、有独特意义的。另一方面,鬼子一直试图突破现实主义传统的创作模式和叙述手法,寻找一种他个人的叙述风格,而作品缺乏一种对自我生命体验的深入发掘,小说主题有时给人生硬的感觉。这导致他在突破中顾此失彼的缺憾。鬼子的小说题材紧扣当代社会弱势群体所遭遇的种种社会问题,以清醒而冷酷的态度揭示现实的阴暗现象,批判不公不义的社会现实,以悲悯的情怀叙述受难者的生存困境和生命状态。这是鬼子创作最有力量、最值得肯定的艺术价值。本论文首先分析鬼子苦难书写的构成;然后探寻鬼子的现实生存经验对其创作的影响,分析其苦难书写的独特性;最后是鬼子小说的当下意义和艺术缺憾的探讨。5.期刊论文崔雪蕾生存困境与生存苦难的取向及变迁——浅论余华小说的创作主题-法制与社会2009,""(2)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人类的生存困境与生存苦难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作品的两大主题,在前期作品中,"人性恶"是导致人类自身陷入困境的根源,人类只能经由暴力和欺诈走向死亡.在后期作品中,表现了人的生存苦难是由不可知的宿命造成的,我们看到人性回归及温情所在,表现了作家余华对人类终极命运和人类本性灵魂的终极关怀.6.学位论文龚祝义丰饶的苦难:李锐小说的人性透视2005本论文主要从人性的角度论述了李锐小说中所呈现的人的生存世态,这世态下的苦难以及从这生存世态中透视出来的美学内涵。李锐的小说总是将人放到苦难的环境中去展示他们的人性,并通过这种展示来反衬他们的苦难生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性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一种生存表象。在生存、性、死亡的人性自然生存表象背后,是人们深重的生活困境和心灵受难。他们善良、真诚、淳朴的人性美和他们惰性、奴性、封建、保守、愚味的人性丑相互糅合,他们所具有的民间道德力量与虚妄的社会理想共同存在。它们生成于苦难,反过来又造成新的苦难,这是他们难以走出苦难怪圈的原因。李锐小说的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被摧残、被窒息的悲剧美,具真情、具淳朴的朴素美,甘奉献、甘牺牲的崇高美。7.期刊论文赵佃强当下小说中的底层关注与苦难叙述-时代文学2009,""(23)近几年来当代小说开始对苦难进行了较大的关注,苦难叙述成为创作的内容和技巧.所谓的"底层文学"是苦难描述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表现为生存苦难与心灵苦难的描述与展示.深刻体现了文学对现实的关注与表现.增加了当代小说的悲剧精神和历史厚重感.8.学位论文张景艳新时期审美文化中的苦难意识研究2008苦难意识是人生意识的重要组成元素,它着重探讨人的生存境遇,人在其中的生命态度及人生情怀等问题。新时期审美文化中有关苦难主题的书写随时代变迁,侧重点有所不同,创作者的苦难意识也因此有所殊异。前人对此研究一般着眼于个案分析,且多站在肯定性的立场上,对其系统性的概述与局限性的分析较少,或者不够深入。本文力图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苦难意识”在新时期审美文化中的表现及重点分析,来进一步彰显这一人生意识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所应含纳的理性品格、生命态度及人生情怀等。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苦难意识"的内涵及美学价值。首先,对“苦难意识”这一人生范畴进行内涵分析及美学价值的思考,这为全面分析新时期审美文化中有关“苦难意识”表达的主题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从三个方面重点探讨“苦难意识”的美学价值。它使得艺术家在素材的选择上着眼于人的生存境遇等现实或精神世界的问题;它的艺术化展现使文本在风格上往往呈现厚重的、严肃的、深沉的特征,这是人生沉重的母题使然;在审美感受上,也往往给人们带来悲婉的情绪体验,并促使人们思考人生境遇、人生态度、人生情怀等问题。第二章: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性初步解放后的苦难意识。首先,梳理这个历史阶段中与"文革"苦难主题相关的"感伤"、“反思”审美文化,从中剖出创作者在这样的人生遭际中的态度选择、情感反应及理性认知程度。对于“感伤”系列,创作者倾诉苦难,指控文革罪行,并在对清官戏的钟爱里,渴望一种失意心理的补偿。在“反思”系列中,创作者重点探入历史进程的深部,反思这场劫难在当代中国上演的政治性根源。其次,对创作者在此时期审美文本中所流露出的苦难意识进行分析,重点指出局限性:对外倾诉、对外反思的心理思维机制抵消了自我追思的能力;清官救世的代偿心理遮蔽了现实的、制度的、人性的等因素导致的苦难真相,不利于一个真正清明社会的构建。第三章:80年代中期,文化寻根派的苦难意识。首先,梳理文化寻根派中揭示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审美文化,它们与民族的落后、地区的贫穷、人性的扭曲等苦难事实不无关联,从中窥出创作者对人生的苦难根源作出的文化性理解,合理性自不待言,重点探讨创作者一味展示传统文化鄙俗的漏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障碍与文化影响存有关联,但不是根本的,而且,创作者大肆渲染文化鄙俗,对于民族自信心的构建是否起着瓦解作用有待考虑。再者,梳理创作者褒赞传统儒道佛人生智慧的审美文化,从中窥出其在人生困境中的人生态度:选择消解的轻,拒绝正视的重。传统生存智慧具有合理性与现实意义,但若偏执地褒扬老庄精神,不免陷入阿Q的自欺;一味地认同儒家精神,不免遗弃了鲁迅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仁义吃人本质的揭露与批判精神。第四章: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苦难意识。首先,梳理受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影响,表达人们生存苦痛的先锋审美文化,从中窥出创作者在描述不幸场面时的冷静和残酷态度。分析这种叙事态度对于人类生存之"真"的揭示相当深刻,但并不意味创作者可以丢弃道德判断,对充斥其中的血腥、暴力场面无动于衷,这是违背苦难意识的人生关怀要义的。其次,梳理受西方现代主义哲理观念和表现形式影响的审美文化。中国的现代主义者们表达人物的精神苦痛、迷惘与困惑具有深刻性,但同时注意到,由于受本土化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无论他们如何表达一种存在的苦痛,总不可避免地要在历史的,现实的土壤中尘埃落定,并不能像西方的现代主义者们真正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高度表达存在的苦痛。第五章: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苦难意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解构和狂欢。首先梳理带有解构特征的新写实小说,它旨在叙述世俗人生中“小人物”在“吃”和“住”这两大基本物质窘况中的灰色生活和灰色精神。创作者展示人们的物质苦难无可厚非,但被一味地铺展、渲染,将其放大至前台,是否反应了创作者乃至一个民族在其面前的不堪重负和基本的素质问题呢?再者,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审美文化上带有消费性、游戏性、狂欢性的特征,文化人也多多少少带上了“中产阶级”的气质和特征,这种文化氛围使许多现实人生的、社会的问题被遮蔽,文艺创作者也流露出了漠视他人苦难,不愿发现,也不想正视身边苦难的态度,这就使得他们普遍遗忘了一个创作者所应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可否认,游戏精神、人生幸福的必要性,但并不意味着因此可以丢弃一个艺术家的人生关怀精神。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在这种现实文化时空下,还是存有保持冷静头脑,选择"惊动视听"的方式表达底层生存境遇的审美文化,创作者行走在社会的特殊领域和生存地带,为真实人生提供一份心灵的标本,而且,他们立场下倾,在平等的叙事态度里,展现了一个艺术家体恤、悲悯、尊重不幸生命的情怀。余论:打工文化领域中的苦难意识。主要展示时下被文艺界热度关注的“打工者写”的审美文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先在东莞、珠江三角洲,后又扩展之全国范围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汇聚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在繁重艰辛的工作之外,用自己的画笔绘出了心灵的图景和对个体生存境遇的思考。打工者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得其创作带有强烈的真实性和现实感,他们通过文笔展示个体的生存状况和生命体验,表达个体对现代工业文明下诸多不文明、不人性、不合理事实的思考,使文本走出了简单“倾吐苦难”、一味“切近苦难”的表达方式,这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份个人例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现实意义。9.期刊论文徐红妍实在的苦难与边缘的生存--评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红河学院学报2004,2(3)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10.学位论文张锦新时期小说“苦难”主题研究2004
该文在结构上主要由序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组成.序言陈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这一研究的重大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第一章从哲学和宗教意义上明确"苦难"一词的意义指向,着重指出构成"苦难"的最核心的涵义是苦难意识.该章在对"苦难"主题的历史进行溯源之后,对"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中"苦难"主题重现之因进行审视.第二章集中于对新时期小说"苦难"主题表现手法的多元化进行观照,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目不忍视的血泪景观~~苦难生活的原色写实",指出新时期小说接续了现代文学书写农村农民苦难的传统并发展深化,除此也触及了其他阶层人们的苦难,如知识分子、领导干部、小市民等.第二,"以笔为旗~~超越苦难的浪漫之旅",以浪漫主义作家张炜、张承志二人作品为研究对象,指出他们直面苦难探寻精神家园的执著与坚定.第三,"生存之难与存在之苦~~苦难本体的现代触摸",本节对以余华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诸多作家的作品中所渗透出的"生存(命运)之难"与"存在(灵魂)之苦"加以阐释,并着重指出生存的苦难意识在现代主义小说中,并非仅仅表现为生存的处境,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人的精神痛苦的揭示.第三章探讨新时期小说中"苦难"主题的救赎路径,采取对比的方法,重在从"忍耐:为活着而活着"、"逃离:超然于宗教中"、"反抗:悲剧英雄出场"三个角度展示主人公的受难态度,并以此为基点深入探讨苦难与悲剧的关联,指出悲剧的美正在于这种抗争冲动中显示出的强烈的生命力和人生价值.第四章以新写实小说和新生代小说相关文本为研究对象,解剖造成"苦难"主题失重转换的原因.作者认为原因应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追寻,主要有三:一为悲剧意识的缺失,本节从中西神话的对比着手,论述几千年中国文学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过于注重"实用理性",严重欠缺悲剧意识,这种耽于实际的人生哲学在当下商品文化的冲击下又一次明显影响着当下的中国文坛;二为世纪末思潮裹挟,本节指出市场化改革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世俗化,作家面对多重利益的纠结与诱导,已越来越无法找回自我坚定的艺术信念和必要的自省能力,忽视了对存在背景的焦灼与疼痛的深思;三为文学中心旁落.第五章重在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和文本内容角度来阐释当代作家重审"苦难"的意义.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gbdsdxxb200601005.aspx授权使用:浙江师范大学(wfshzjsf),授权号:9b16ff50-3d06-4e91-9d6d-9e5e0123847c下载时间:201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