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实验小学廖婷婷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7课*《桂花雨》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5、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体验摇花乐和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6、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看插图,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学法: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不懂的问题与同学合作探究解决,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感情。课型:讲授课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试着回忆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事吗?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2、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并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结合预习指名回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自学情况。A、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情况(开火车、小组、齐读)B、师指名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4、根据板书,找出文章中的相应段落并分段,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深入学文,品析感悟爱桂花──香A、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香)B、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C、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D、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摇桂花──乐A、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个字简单概括一下吗?(乐)B、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的句子来C、在描写描桂花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动作、语言)D、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的句子,体会桂花雨的多、美、香。思桂花──情A、作者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B、母亲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乡的桂花香呢?体会桂花已成为了母亲生命的一部分以及母亲的思乡之情。师:大家说得真好!这篇课文通过写摇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的桂花有着非常深的感情。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设计意图〕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味。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四、课外拓展
1、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从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热爱家乡、重视感情)2、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书,都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五、教师小结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六、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完成一篇习作。题目:《童年趣事》要求:①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的经过、有趣在什么地方。②不少于350字。板书设计:7.桂花雨爱桂花──香 摇桂花──乐 思桂花──情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初审人:牟燕林唐中学黄苇校级审核人:李光琴陈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