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茅盾及其《子夜》(1896——1981)
一、生平与创作综述茅盾生于1896年7月4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1916年茅盾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因家境窘迫,无力继续求学,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
茅盾在新文学运动中努力提倡现实主义,茅盾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东西;不论它是客观的描写事物,或是主观的描写理想,总须以人生为对象”,主张为人生的写实主义的文学。
与此同时,茅盾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茅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他的文艺思想有显著的发展和变化。在1925年发表的《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中,他强调文学的阶级本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来论述无产阶级艺术的问题。
1925年底,茅盾和恽代英等被选为左派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留广州工作,在毛泽东任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1926年底去当时大革命的中心武汉,任《民国日报》主笔,从事革命宣传工作。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7月,汪精卫集团在武汉举行反共会议。茅盾离开武汉准备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抵九江后因路途阻塞,返回上海。他遭到国民党的通缉,在上海景云里的家中整整躲了10个月。
在这10个月中,沈雁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蚀》三部曲。《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主要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由于轰轰烈烈的革命的失败给茅盾以极大的震动,使他陷入了苦闷与彷徨。因此,《蚀》情调低沉,色彩暗淡,是作家当时痛苦消沉思想情绪的自然流露。在《蚀》这里,茅盾第一次使用“茅盾”这个笔名。用一句话概括《蚀》的主题,便如书中一个人物所说:“失望,失望!在这时代,无论事之大小,所得的只有失望!”
1928年7月,为了避开国民党的通缉,茅盾去了日本。在日本期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虹》及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作等。
《虹》的主人公梅行素的苦闷,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仅仅基于“自我价值的认识”或是“生活意义的追求”而进行个人奋斗的知识青年的共同的苦闷。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参加了“左联”,和鲁迅来往亲密。1936年2月,当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鲁迅与茅盾发出致中共中央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1932年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等。这些作品反映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经济面临崩溃,社会动荡不安,在此环境中,各个阶层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了吴荪甫、林先生、老通宝等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形象,显示了左翼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的重大实绩。
1939年至1945年,茅盾写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以及剧本《清明前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在1966年以前,茅盾是仅次于郭沫若的重要文臣。
留在50、60年代文学画廊中的,是茅盾逐渐走低、激流而退的形象。事务的繁忙使茅盾基本停止了小说创作,改以文学评论为主。这并不是茅盾愿意的。
“爸爸本来就不想当文化部长。还在建国之初,周恩来动员他出任文化部长时,他就婉言推辞,说他不会做官,打算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后来,“爸爸曾两次向周总理提出辞呈,都未获准。”(韦韬、陈小曼:《父亲茅盾的晚年》)
有人指出:“茅盾对文化部长的职位是充满矛盾心情的,在1957年大鸣大放中曾有‘有职无权’的感慨。他曾多次有过辞职的念头。”(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
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当时茅盾是文化部部长,周扬是常务副部长兼党组书记。但周扬还担任党中央宣传部分管科学和文艺的常务副部长。换言之,他表面上是茅盾的“副手”、“下级”,协助茅盾工作,在党内职务上却实际是茅盾的直接领导,夹在这种尴尬境地中茅盾的处境和心情可想而知。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恳切地向党提出:“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荣耀。”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茅盾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二、《子夜》细读“《子夜》即半夜,既已半夜,快天亮了。”——茅盾《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瞿秋白
(一)《子夜》的内容《子夜》反映了1930年左右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在题材的选择上,注重时代性和重大
《子夜》的结构朱吟秋工人群体屠维岳林佩瑶徐曼丽李玉亭农民群体张素素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吴老太爷雷参谋韩孟翔
多条战线同时作战的吴荪甫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家庭纠纷工人罢工与实业资本家的竞争农民暴动军阀混战局势动荡
(二)《子夜》的人物形象吴荪甫:是一个悲剧英雄,一个“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全书以他为一切事件和人物的联结点和矛盾斗争的中心。作者抓住吴荪甫经营民族工业由发展兴盛到失败衰落的过程,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1、吴荪甫出生于封建家庭,同时接受了西方文明的熏陶,他既具备经营实业的本领,也养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志向。他会“用一只眼睛望着政治”;而“用另一只眼睛注视着经济上的事”。他性格中的首要特点是果敢、自信、敢作敢为、刚愎自用,有发展民族工业的热忱。他不仅在家乡双桥镇经营电厂、米厂、油坊、当铺、钱庄,希图建成一个“双桥王国”,而且在上海开办了裕华丝厂、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兼营公债市场上的投机生意。益中公司成立后,便毫不迟疑当即吞并了八个小厂,并接办了朱吟秋的丝厂和陈君宜的绸厂。在其资产大大增加后,他所经营的范围也迅速扩大,除了丝织工业外还有灯泡、热水瓶、玻璃、橡胶、阳伞、肥皂、赛璐珞等。当他的野心逐步得到实现时,他对未来充满着憧憬:“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他不由得微微笑了。”即使在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时,他的野心仍然不死,还想尽一切办法与赵伯韬斗争。
同时,吴荪甫性格当中也有凶狠、残酷的一面。当家乡双桥镇的农民起来暴动时,他除了动用地方武装外,还打电报请政府火速调动保安队前去镇压。当他把自身的危机转嫁到工入身上工人起来斗争时,他气得“脸上的紫疱一个一个都冒出热气来”。为了镇压工人,他施展各种阴谋诡计:收买“忠实”总管,收买工会;在工人中安插工贼;并动用大批军警宪特等。在对待那些实力不如自己的同业小厂时,他摆出一副“正要攫食的狮子的姿态,一个个吃掉它们。他为了做投机生意,和蒋汪两派军阀来往密切:他既和汪派政客唐云山结成“莫逆之交’,贩卖军火,和汪派反动军官黄奋保持密切联系,还和蒋派军官雷鸣维持着一定友谊。
2、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充满恐惧和敌对心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镇压工人农民运动。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这也是民族资产阶级固有的两重性。
3、吴荪甫形象的意义:吴荪甫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民族、时代个性的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子夜》通过吴荪甫的艺术塑造,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表露了他们两重性的阶级特征,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而驳斥了托派的谬论。
(三)在结构上,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将纷纭复杂而具有重大历史社会意义的生活现象通过谨严宏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来,是茅盾最值得重视和学习的地方。小说的第一章,安排吴老太爷因逃避农民的暴动而来上海,以吴老太爷的死象征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已经结束,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悲喜剧开始上演。小说的第二、三章,通过给吴老太爷办丧事,让主要人物全部出场,进而铺开各种矛盾。小说的第五至八章,写吴荪甫同时与三条线(工人、农民、买办资产阶级)作战,以胜利告终,情节上出现一个“松驰”。第九至十二章,写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第十三章至十六章,写工人运动把吴荪甫置于两面作战的困境中。第十七章至十九章,写吴荪甫在债券市场上背水一战,最终失败。
(四)生动传神的人物心理描写,也是《子夜》突出的艺术成就。茅盾注重“心理解剖的精研”,善于用不同的笔法刻画不同的人物,比如,《子夜》中对吴少奶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矛盾刻画,是细微而动人的。她置身在资本家华丽的客厅里,成为吴府的主妇;但她的内心里,总有着“缺少了什么似的"感觉。作家用那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揭示了她逝去的青春梦幻,而现实的少妇处境又使她对过去“怀念不已”。对吴荪甫的心理活动,也同样是体察入微的。在整个作品中,作家时刻捕捉着人物在典型情境下稍纵即逝的心灵特殊点。十七章后半部,吴荪甫回到公馆后发泄他内心烦躁的情节,这里描写他对家里的人与事的暴怒,“好像要对什么人咬一口似的”,以此来揭不人物心理活动的复杂状态及其社会内容。对卑俗不堪的冯云卿,作者则在他触景生情之下用漫画式的粗犷笔法勾勒出一种怪异的幻象。在第八章中,作者将他眼前的几盆杜鹃花和一缸金鱼神奇幻化为“他女儿的笑靥”和“十缸的大元宝”,将他脑子里女儿的漂亮、金钱的可爱和老赵容易上钩这三个意念联成一个幻觉的图像,夸张地表现出这个土财主的贪婪、卑鄙和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