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中文系06级4班宋金红0601424摘要:文章讲述的是漂泊的乡村人到现代都市寻梦的悲惨遭遇。着力塑造了祥子这一悲剧形象,其悲剧命运主要根源于个人自身缺陷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文明病两个方面。文章追问的是在传统文化解体,道德颠覆的年代里,真诚、善良之人如何生存下去?关键词:祥子;悲剧;个人因素;城市文明病老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非常熟悉底层贫民生活的艰辛和悲剧命运,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是一部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成就最高,影响深远。作品塑造了祥子这一典型悲剧形象。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1]刚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祥子,是一个有生气充满进取精神,勤劳、善良、朴实、忠厚,能任重致远的具有“骆驼”性格的形象。但是,在他几经城市生活波折之后,他已丧失了原来的美好品质,没有了进取心和人生的理想,最终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这部力作里,老舍以其独特的视角,着力挖掘了以祥子为典型的车夫们身上所蕴蓄的深刻悲剧性因子。同时,作品的深层意图不只在表现祥子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更在揭示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究其原因根源于个人因素和城市文明病。一、个人因素《骆驼祥子》有一个明显的意图,即竭力把祥子的悲剧写成社会的悲剧,但这毕竟是外部因素,我们知道外部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从祥子自身来看他的悲剧。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同样,祥子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祥子的命运。在作品中,老舍独具匠心,精巧构思,先扬后抑地安排了人物性格变化轨迹,通过前后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着重突显了人物自身性格矛盾,让形成这种矛盾的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对立贯穿始终。[2]5
祥子是一位破产的农民,早期的农村生活赋予了他憨厚、质朴、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天性小农意识,似乎没有人否认祥子这纯洁美好的一面。然而,细究起来,这些美好的品质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美好的品质需要人类自身弃恶扬善和对自身处境不断地反省。遗憾的是祥子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来的是可怕的麻木,自始至终抱着糟粕的传统意识不肯放手,哪怕是死路,也要一拱到底。他认谁了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乡间有了地一样。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最终还是一无所有。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中作者还描绘了另外两个人力车夫的形象,一个是老马,另一个是二强子,前者是一个已被生活压榨得异常衰弱、窘迫的老人,后者则是一个性格被扭曲的人物,他们都有过自己的车,他们都是祥子羡慕的独立劳动者,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有车而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同样家破人亡,他们是祥子生活的一面镜子。然而,这些都无以唤醒他的麻木和唤起他的思考。老马曾劝慰祥子说:“你想独自混好吗?谁不那么想呢?可是有谁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落到现在这样!”[3]这一席话很显然在暗示祥子拉车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独自”一词在提示靠个人奋斗的道路更是行不通的。但是祥子并没有醒悟过来,在他的思想里,从未涉及到自己一再碰壁的原因,而是“车”和“钱”,高妈让祥子把钱放出去,可祥子认为是在冒险,不肯轻易撒手。在他的眼里,“人是被金钱管着的万物之灵,有了车,就足以抵挡一切。”车子和钱与他的生命是融为一体的,他对车和钱表现出的特殊感情,是他替意识中对土地和农上占有的狭隘的热诚,这种狭隘的小农价值观,也必然导致祥子这类个体劳动者互不相顾,最终各自陷入了孤独的泥沼,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正是对祥子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狭隘、麻木、无知的思想,传统古典性格悲剧的深刻概括,也是个性缺陷造成的人生悲剧。然而,祥子身上还存在着人性的弱点——自私,任意地屈服于人性。他太要强,太关注自己,只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关心别人。5
这种自私在对待小福子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小福子为了养活父亲和弟弟,牺牲了做人的尊严,这已尼使他承受了精神的压力,而祥子对小福子的爱是多么的自私,他怕小福子的父亲吃定他,最后离开了小福子的身边,小福子仅存着的一点活下去的信念也被祥子给带走了。而他同虎妞的结合这件事上,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虎妞身上,恨虎妞千方百计地引诱他,恨她布下圈套算计他,其实如果不是他自己意志薄弱,抵制不住性欲的诱惑,怎么会发生那样的事,他也就完全可以逃避那段让他厌恶的婚姻。他更是抵御不住金钱对自己的诱惑,只想着赚钱,以至自己丢了车,同其它同行抢生意,不得哥儿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真真切切做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在整个悲剧中的作用。祥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不管是自身性格的缺陷还是人性的弱点,狭隘、觉悟意识差、自私。不仅是祥子个人的弱点,整个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有的弱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性格的某些弱点,对这种弱点的揭示,就使老舍小说纳入了“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总题中。我们并无意于声讨祥子的缺陷,而是以博大的心,宽容的胸怀去看待他的缺陷,因为这并不是祥子一个人的错,而是整个人类的软肋。[4]二、城市文明病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他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文化”的蜕变。祥子他在来城市之前,坚守着一种道德理想和君子人格,心中存在着一种信念,那就是以道德为支撑,公正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乌托邦式的情绪。但他却进入了一个“地狱”,这个“地狱”是当时动荡黑暗的社会。是那个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沦丧的社会,也是被金钱所腐蚀了的畸形人伦关系。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他在城市中生活,必将受到“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小说一开始,关于祥子的描写,拉车的刻画,写得很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劳动的赞歌。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了祥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碰坏了,摔伤了主人,他引咎辞工,情愿把钱退给主人作赔偿,表现出作为一名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严冬夜晚小茶馆里,他给老成祖孙两人买羊肉包子充饥,又倾注着对苦难伙伴的关切和同情。然而,这样一个有理想,有道德观美好形象不断受着“城”的生活方式的浸染和社会的吞噬。5
在作品中,强大异己的社会环境成为包围祥子的天罗地网。对祥子的打击,第一辆车被北洋军阀的逃兵夺走,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分子孙侦探敲诈去了。这些打击并没有影响到祥子一辆车的人生目标,只是对自己心目中的“城市”有了重新的认识,这里并不是人间天堂,并不是秩序井然,安居乐业,更多的是一些农村所没有的喧闹嘈杂和勾心斗角。他向命运继续博斗,向城市生活挑战,一切不良之风全向他拢来,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副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的自杀悲剧,都发生在他身边。他如同走进了一个大染缸之中,而当他走出这个染缸时发现自己已是五颜六色,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他变得懒惰、打架、占便宜、逛窑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这样,他才渐渐入了车夫的“辙”,他每奋斗一次,都要沉沦堕落一层,也愈来愈接近最黑暗的地狱层,就等于真正进入了现实社会法则,只有使他改变自我,才能找到这个社会中的我。在一个以金钱、利益和人际关系两轴构成的生活场与传统文化塑造的古典人格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对立之中,祥子作为文章中的主人公,承受着自我和外界的双重磨难,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他善良、要强、上进,以“骆驼”和“树”作为其性格和品德的象征,骆驼象征吃苦而S劳,任劳任怨,树则象征自由独立,自然生长,这两者构成了传统文化培养塑造出的奉行自然经济原则的“君子”之格,他拼命地奋斗,一心想拥有自己的一辆车,他确实像一棵树,坚壮、沉默,又有生气,但是他毕竟不是“树”,他不是生长在大自然之中,而是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都市社会,农村自然经济与城市商品经济,就在于后者是以金钱为目的,以竞争为手段的,而不是道德维系的传统社会,在这种社会中,道德已悄能作为提高个人生存质量的筹码。[5]在城市生活的驱使下他给自己的道德灵魂泼上了污水,最后破罐子破摔,彻底沉沦,被物俗欲模流的社会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这就是城市化对传统文化、道德的颠覆与消解。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为一个行将逝去的文化的挽留。一个日益城市化、世俗化的社会,是容不下独立特行,纯洁如初的个体人的,它必须把君子变成小人,把洁白践踏为污秽,他想向命运搏斗而终于向命运屈服,他的沉沦,是一个古典人格生存在现代都市社会的必然结局。三、结语5
祥子的悲剧,可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凝聚体,是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缩影,借助他,我们看到了旧社会贫困交加的底层人民的无奈、辛酸和悲楚、窘迫,以及由此造成的美好人性的毁灭丧失,揭示了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隐藏的污浊与兽性。”如果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祥子的悲剧莫过于对他美好信念与高尚道德的颠覆。祥子的沉沦是对社会和生命的绝望,人生信念的坍塌和生命意义虚无而产生的绝望,他最终愿意放弃人生、放弃生命,因为他彻底对这个世界绝望了,完全看不到生存的意义何在?完全看不到真、善、美、正义的存在,从而解构了祥子内心深处的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中渊远流长的道德乌托邦情结,所以,祥子的悲剧是精神的悲剧。作者所采取的从人性和社会,文化方面挖掘个人悲剧根源的艺术水准相当惊人。《骆驼祥子》是批判现实社会同时又是试图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文章让人深思的是:在传统文化解体,道德失范的年代里,真诚、善良之人如何生存下去?参考文献:[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13.[2]朱勇.对《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尝试深析[N].湖南治余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8卷第1期.[3]老舍.骆驼祥子[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4]张天云.从祥子的性格看其悲剧成因[D],文学长廊:滨州学院.[5]王玉宝.对道德理想主义的颠覆与消解[D],名作欣赏:河南洛阳大学,20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