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坚韧执着………………………………………………………………1二、朴实善良………………………………………………………………3三、自甘堕落………………………………………………………………5结束语………………………………………………………………………6参考文献……………………………………………………………………77
我眼中的骆驼祥子摘要: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作品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尤以贫民为主要写作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穿透力和温情人性的渗透性。《骆驼祥子》是老舍的著名小说,写的是旧中国北平的一个年轻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生活状况。祥子是一个破产的青年农民,他的生活习性和内在心态都保留着农民的烙印:诚实,质朴,木讷,保守。祥子在农村没了生活出路,来到城市发展。于是他到北平闯荡,认准拉洋车这一行。他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子,“可以不再受拴车人的气”。于是祥子开始了他三起三落的生活,第一次,他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有了一辆自己的的车,可是没有拉上半年,车子就被大兵抢去了;第二次,车子还没有买上,积攒的钱又被敲诈走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钱买了车,没拉多久,又因埋葬虎妞而被迫卖掉了车。祥子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生活打击,他努力使自己振作起来,一次次与生活搏斗,显示了他的坚韧执着,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到底滑向了堕落。关键词:坚韧执着奋斗堕落读老舍的《骆驼祥子》,主人公骆驼祥子让人难忘,祥子的自身条件足以让他过上好日子,他“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如同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结结实实,年轻力壮的农民形象,有的是力气,靠力气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的壮实和勤劳并没有让他过上好日子,连起码的温饱和平安都保证不了。我眼中的祥子,他坚韧执着,他朴实善良,他却终于滑向了堕落。一、坚韧执着祥子的亮相很漂亮,他像一棵树,青春而有朝气,充满活力,一股纯洁和傻劲,很可爱。按常规来说,当官怕下马,经商怕破产,当农民最稳当,有地种,有饭吃,不会饿肚子。不过,那要看什么时代了,祥子的时代他7
当农民就当不成了,他破了产。本来的几亩薄田没了,又没有了父母,好在他已经18岁了。最根本的生存依靠——土地没有了,那就意味着农村待不去了。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向城市进军,到北平闯荡。被迫的。祥子试着找工作,他觉得最适合自己的还是拉洋车。从此,他认定了洋车这行。要拉洋车,还要买洋车,有可能的话,还要跟洋车行的老板们一样,自己开车厂子,免了“受拴车人的气”。祥子选择拉洋车这行,他觉得拉车就象种地,稳当而相对有些自由,他的不复杂的思维和过剩的体力也很适合干这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想开车行不是没有可能,按照他设计的路线,他能买第一辆,也能买第二辆,以此下去,买第N辆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是,意外频频,他的理想最终只是个梦。祥子是个上等车夫,人壮车好,活相对也好。为了能有自己的车,他像个机器人,拼命拉车,拼命干活,不知道累。狗热得抻长舌头,枝条也懒得摆动,有体弱的车夫一头栽到发火的地上,永不起来了,即便是这样,祥子也要出去。“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烈。好歹地拉到了地方,他的裤子全裹在了身上。”“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象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人们在烈日下不敢出门,车夫在暴风中不愿拉车,有车夫一头栽到了发火的地上,死了,钱没有赚到,还要赔掉棺材钱,真有点不值。如果那个死在烈日下的车夫知道自己那天出车会被烈日毒死,说什么他也不会出车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每天少挣点,也是细水长流。没有人想找死,为了生存,生计所迫。祥子自信自己的身体和体力,烈日下也出车,暴风中也拉客,细细想来,这么苦,这么难,有丢性命的危险,也挣不了几个子,客座也不会多给一分,冒生命之险实在不值得,不过,这是我们的思维,祥子不是这样想的,自己身强力壮,闲着干啥,能挣一个子就多一个子,干着比闲着强,别人不敢出车,你出车等于多赚了,多赚总比少赚强。所以,多毒的烈日,多暴的风雨,祥子都挺过来了。祥子的思维路线很清晰,拉车,挣钱,攒钱,买车。为了买车的梦想,他超人的坚韧和执着,一般的车夫吃不了他这个苦,他吃尽苦中苦,为的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为了多攒一分钱,祥子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当然更不嫖女人,他能省则省,从不乱花一分钱,也从不多花一分钱,甚至从茶里饭里省。7
身边的车夫们,男人们的恶习他一样也没有,虽说他是为了一个钱字,可透出的韧劲非同一般,他的坚韧为着一个执着的信念。天道酬勤,三年的辛苦努力,祥子攒足了100块大洋,100块大洋啊,他终于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了,他激动得哭了。祥子拉车的底气更足了,劲头更大了。他用简单的1+1=2的道理,告诉自己,照此下去,第二辆车、第三辆车很快就会有,开车行也应该不成问题,他信心百倍,感觉良好。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好景不长,祥子的新车,刚拉了半年不到,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拉客到了一个错误的地点,兵慌马乱,他冒险拉客到清华门,半路上,碰到一群败兵们,祥子被十几个败兵们连人带车都抢了去。给兵们扛或推东西,挑水,喂牲口,忍着,“怎么欺负人到这个地步?”他就欺负你了,你能怎么的?黑暗的时代,想太太平平过日子,不容易,遭抢,也正常,你没地方说理,更没地方打官司。在败兵们一片混乱之中,祥子瞅准了机会,逃了出来,且顺手牵羊,牵了败兵们的三匹骆驼,且用之换了35块大洋。从此他由祥子变成骆驼祥子。大不了从头再来。他咬定洋车不放松,打算再攒钱再买洋车,计划东山再起。祥子虽有些动摇,但没有气馁,反而雄心勃勃,还买了个存钱罐,挣一个攒一个,准备再从第一辆车干起。他的确攒了一些钱。可是又在一个很平常的也很意外的天,他的钱又被敲诈干净了。孙侦探告诉祥子说:“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这个孙侦探就是带败兵抢祥子的那个孙排长,他好象认准了祥子,他那专横跋扈的话,说得理直气壮,他还真有底气说那话,他能从排长摇身变为探长,他能抢你祥子,也能抢别人,能敲诈你祥子,也能敲诈别人,谁拿他也没有办法,祥子握紧的拳头松软了,暴出的青筋消失了。祥子的第二辆车只是个梦。祥子和车较上了劲,和虎妞结婚后,虽说虎妞宣称不想一辈子做车夫的老婆,但祥子认为,不偷不抢,凭自己的双手挣钱,踏实干净且光荣。他仍然干拉车这行。祥子没有太复杂的思想,遇事不会往深处去想,他认准了拉车,就执着一生,在拉车上栽过也跌过,其间有过动摇,但最终把梦定格在拉车上。他的吃苦精神无人能比,他吃了苦中苦,却并没有苦尽甘来,到头来,是无尽的苦。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努力和付出与结果不一定成正比,因为那是个黑暗的社会,是个没天理没王法的社会。不过尽管一次次被抢被诈,但是祥子工作的过程透出的是他的坚韧和执着。7
二、朴实善良祥子的思维没有摆脱农民的模式,祥子的性格也没有丢掉农民的朴实善良。祥子给饿昏的老马祖孙端上热气腾腾的馒头。他的热情真诚洋溢出最质朴的同情。他送人以温暖,回报的是亲切。“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祥子的行为,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车夫们没人把祥子当外人。馒头不值钱,可情义无价。这正是祥子的善良之处。祥子和虎妞的婚姻不存在任何感情基础,是虎妞一手导演的,可以说是一场婚姻骗局。虎妞大祥子十多岁,他是人和车厂刘老板的老姑娘,相貌丑陋性格泼辣,是他老爹的好帮手,三十七八没嫁。虎妞不是想害祥子,她是看中了祥子。可这桩婚姻的门户年龄都不配。虎妞首先诱骗祥子喝酒,酒醉后上床,然后去找祥子说自己怀孕了,还给祥子出主意,腊月二十七,是她老爹的生日,叫祥子去拜寿,讨好老人。祥子去了,挨了骂。刘老板不想把女儿嫁给祥子,怕祥子以女婿的名义继承财产,当然更嫌祥子是个车夫,低贱。祥子完全可以不接受虎妞的安排。首先虎妞大自己太多,又丑又泼,虎妞不是理想的老婆,虎妞家的地位还可以,好嫁的早嫁了,三十七八没有嫁,对于虎妞来说,那是路边的李子,没有人摘定是苦的,祥子配不上虎妞家的地位,虎妞个人的长相性格配不上祥子,总之他俩不般配。再则刘老板当众辱他,作为男人,男子汉,就算是维护自己尊严,也完全没有必要娶个大自己十多岁的毫无感情的女人。可是虎妞说自己怀孕了,男人还是应该有点男人味,得有点责任感。况且虎妞为了自己已经和自己的亲爹闹翻了,要对得起人家。这种思维和行为本来都是一种善良。真结婚了,得知虎妞并没有怀孕,祥子只是内心里厌恶虎妞,行为上并没有对虎妞不好,当虎妞计划说把自己的几百块钱用完后再回去和老父亲和好时,祥子以为不妥。虎妞的父亲把事真做绝了,人和车厂不存在了,他老人家也不见了。虎妞的计划泡了汤。祥子朝天拉车,养活着好吃懒做的虎妞。虎妞真怀孕了。虎妞难产死了。祥子从来没有奢望过虎妞家的钱,他的生活没有改变,他依然选择拉车,他老老实实地维系着这个家,对虎妞尽着丈夫的责任,其实虎妞对祥子还真好,她从祥子这儿补回了自己的青春,可她改变了祥子的生活,也有点改变了祥子的性格,祥子的消极和厌世的情绪在慢慢地滋生。祥子倾家荡产埋了虎妞后,已是身心交瘁。祥子的家不存在了,一切又回到了原点。7
小福子,被其爹卖了,过不下去后,回来后又卖身。好多人嗤之以鼻。可祥子能理解,小福子是个好姑娘,只是她亲爹朝天喝酒,挣的钱养不了家,小福子卖身是为了养家。完全是生活所迫。祥子埋了虎妞之后准备搬出大杂院,小福子来送他,表示愿意和祥子共同生活。其实祥子也早已喜欢小福子,眼下刚埋了虎妞,祥子实在养不起小福子一家,他向小福子承诺,“等我混好了,我一定来娶你”。等他再想起小福子,向曹先生请教主意时,曹先生答应,让祥子到曹府拉车,也让小福子不帮忙时,真是曙光在前。可等待他的是小福子不堪为妓生活上吊的消息。祥子当然没有回曹府。在那个守旧的时代,祥子能理解小福子,并真心接纳小福子,对小福子不仅没有半点歧视,还爱上了她。这也正是祥子的善良质朴的表现。三、自甘堕落虎妞的死让祥子的生活回到了原点,可身体回不去了,思想也回不去了,祥子消极厌世的情绪在慢慢滋生。小福子的死对祥子是个天大的打击。他生活的精神支柱完全没有了,祥子彻底地垮了。祥子昏睡了两天后,一个人们不认识的祥子的出现了。“身量还是那么高,可是那股正气没有了,他不再要强了,刮风下雨他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一歇就是两三天。染上了抽烟、喝酒、打架的陋习。对车座儿,他绝不客气,讲到哪里,拉到哪里,一步也不多走。在巡警眼里,祥子是头等的刺儿头。”“年轻的夏太太引诱祥子,使祥子染上了淋病”。“身上有点酸痛,一歇就是两三天”,曾经在烈日和暴风雨中拉车的祥子不见了。那个从茶里饭里省钱的祥子再也不会有了。“抽烟、喝酒、打架”,那个身边男人的所有恶习他都没有的祥子也不见了,现在是身边男人的所有恶习他都有,且有过之无不及。对车座一步也不多拉。曾经送人热气腾腾馒头的祥子再也不会看到了。巡警眼里的“刺儿头”。一个对生活无所需求的人对什么都没有怕意。人命能换钱,还有什么不能做。祥子的心被人家摘去了。祥子没有了心。没心没肺的祥子象一具行尸走肉,他厌世,衰败,破罐子破摔。没有生活追求的祥子什么恶习都有了。吃喝嫖赌,无所不会,性病也得过,人命也害过。同是一个祥子,前后差别怎这么大了。其实不难想象,我认为祥子不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车夫。祥子努力过,挣扎过,奋斗过,他曾经很纯洁可爱,积极阳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有理想,有追求,莫明被抢,又突然被敲诈,连爱情都是被人家骗成的,好不容易有一个可心的女人7
两情相悦,却又同时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了,媳妇死了,爱人上吊了。生活已经没有意义了。一个一个的打击,一个一个陷阱,他感觉到自己吃了亏,却说不清道理,只觉窝火。最终这窝在心里的火爆发了,别人能这么待我,我也能这么待别人。他没有是非观了,他没有人性了,一切都无所谓了。祥子终于滑向了堕落。结束语祥子的一生催人思考,发人深省,一个勤劳的有骨气的劳动者变成了淡而无厌的混世闲人;一个正直善良的青年变成了懒散的吹鼓手和刁滑的刺儿头;一个憨厚的无不良嗜好的男人变成了烟鬼酒鬼;一个健壮的年轻车把式变成了早衰的小老头。祥子的变化充分地揭示了他所身处的环境对底层劳动者的既是身体层面的也是心灵层面的压迫和摧残。然而,祥子对此却毫无认识,“凭什么”,“我招谁惹谁了?”把阶级的罪恶,误认为是这个人与那个人过不去,把社会的必然灾难,看成是人为的偶然事件,这深化了祥子艺术形象的悲剧性。7
参考文献[1]吴怀斌、曾广灿编:《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出版社,1986年出版。[2]王锦园:《〈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上海广播电视,2005年12月。[3]张少康编:《中国历代文化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4]傅赢:《老舍小说的人物性格》,沈阳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5]李玲;《论骆驼祥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0年第1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