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学期我执教了校际公开课《珍珠鸟》,有很多遗憾,也有一丝得意。遗憾一:朗读指导不够。如第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用气音读出作者的小心翼翼。因为自己看轻自己的朗读水平,所以竟未给学生范读。老师羞于读了,学生必然放不开。朗读效果当然不理想。遗憾二:词语教学嫌罗嗦。教师首先在屏幕上打出教师认为重要的词语,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仍然不认识的字,最后让学生选取至少三个词语连词成句。这个程序平时上课我经常用,但在公开课上显得占时间过多,使后面的有些教学环节显得很仓促。遗憾三:在让学生为“小鸟趴在人肩头睡着了”这一画面拟标题时,我刚布置完任务便有几个学生举手。我便没有再给学生留时间思考,开始提问。事实证明效果并不好。得意之一:课堂设计还不错。在参考了很多名家关于《珍珠鸟》的教学实录后,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老师与学生同读课文,让学生完成问题,扩写一个句子,这是一篇写珍珠鸟的……的文章。第二步赏读课文,让学生勾画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并用“我喜欢……
是因为……”的句式来说一两句话。第三步质疑解疑,告诉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第四步仿句练习,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信赖,—————————————。仿写要领:A句子结构要相同B要揭示出信赖的意义得意之二:学生质疑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这节课在学生们朗读赏析了自己喜欢的段落后,我让学生自由质疑解疑。有的学生用置换词语的方法推敲了词语,有的学生问道,怕人的鸟为什么信任人了呢?还有的学生问道12段中,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一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还有的学生及时纠正老师总结疏漏的地方。学生们学习很投入,问题回答得很精彩。《珍珠鸟》一文中大鸟对人信任吗?这个问题学生未涉及,我便适时地询问学生。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课文第8段当小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时,“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课文第13段“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大鸟缘何“生气”,缘何“再三呼唤”呢?难道大鸟没有读懂作者那颗友好的心吗?可插入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在澳洲的东部,生活着一种小鸟,当地的人们称之为“锦花鸟”,意为“锦上添花”,可见人们赋予了它们更多的美丽。它们羽毛艳丽,五颜六色,体态娇小玲珑,叫声细柔,清脆。它们常常躲在繁花绿叶当中,和着春风,歌唱春天,歌唱生活。它们生性胆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树林里,悄悄的探出小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吱”的一声钻进了树林里,洒落一片歌声。这就是美丽的珍珠鸟。珍珠鸟是如何从澳洲的密林到了作者的笼里的呢?为什么对作者不信任呢?引导学生想像。此时学生异常活跃。生1:被人捕捉到时,这种生性胆小的鸟又受了太多的惊吓。受尽凌辱,无力逃脱。生2:它从此失去自由,任人宰割了。生3:它失去了它的美丽的家——森林了。
生4:它肯定目睹了它的同伴的死。生5:它肯定不满宠物鸟的命运,幻想逃跑。生6:它肯定看了无数人丑恶的嘴脸,比如捕鸟的,运鸟的,卖鸟的。生7:它肯定不愿做被人观赏的宠物。那么被人作为宠物怜爱一下是绝对不能让大鸟对人产生信赖的。通过对人与大鸟信赖关系的探讨,有效地深化了本文的主题。正像一位老师所认为的:教育如果拨动不了学生的心弦,就不会奏出辉煌的乐章。我认为本课最成功的地方便是充分尊重信任了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提问题,于是也创造出了课堂上美好的境界《珍珠鸟》教学反思《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在的环境,使它们与“我”
越来越亲近,从而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其思维在互动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华。(一)以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感受中学习。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大胆质疑,生成问题。然后再围绕学生生成的重点问题,探索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要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学生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