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4意;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4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学习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学习难点: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课时:3课时一、知识链接作家介绍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屈原作品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楚辞简介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二、诵读指导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五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三、参考译文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使我惆怅。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起波浪树叶降落。踩着白薠纵目远望,与佳人相约在今天晚上。鸟儿为什么聚焦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有芷草绿澧水有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却不敢明讲。迷迷糊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缓缓流淌。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在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边。我听说湘夫人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与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盖在屋顶上。用荪草装点墙壁用紫贝铺庭院,在厅堂里散布香椒。桂要做栋梁木兰为房椽,用辛夷装饰门楣用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做成帷幕,剖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地像云一样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我姑且从容自在地徘徊着。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熟读背诵课文第一、二段。2、熟练地翻译课文的意思。3、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学习过程一、自由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北渚目眇眇袅袅白薠骋望萃蘋中罾芷澧潺潺二、熟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3、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4
4、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5、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6、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三、再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眇眇骋望与佳期夕张愁予鸟何萃荒忽潺湲洞庭波兮袅袅兮四、背诵课文第一、二段。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熟读背诵课文第三段。2、熟练地翻译课文的意思。3、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学习过程:一、自由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麋何食兮蛟何为兮水裔? 江皋西澨 召予偕逝葺之 荪壁兰橑辛夷楣 罔薜荔为帷擗蕙櫋 芷葺缭之 建芳馨庑门九嶷缤二、熟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1、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2、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3、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4、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5、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6、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7、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8、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9、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10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11、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三、再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麋何食水裔 朝驰余马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偕逝 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擗蕙櫋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九嶷缤兮并迎四、熟读背诵文章第三段。第三课时学习重点:1、熟读背诵课文第四段。2、熟练地翻译课文的意思。3、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4、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5、思考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自由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捐余袂遗余褋澧浦搴汀洲遗兮远者骤得二、熟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1、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2、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3、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三、再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捐余袂遗余褋 搴汀洲将以遗兮远者 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四、整体感知(1)诗歌层次结构4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盼望湘夫人的到来,但湘夫人不至,湘君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第四段六句,写湘君离开约定地点的行为和心境。(2)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3)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4)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故事?(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5)如何理解:“鸟何”、“麋何”、“罾何”、“蛟何”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四、总结语言特色:1、大量运用楚辞“兮”式结构。2、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和优美丰富的想象!①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个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②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于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升到创作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五、课堂练习1、阅读杜甫《迟日江山丽》,完成后面的练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①诗中意象的色调是()A、灰暗B、昏黄C、鲜艳D、明丽②这首诗所写景物反映的季节是()A、初春B、孟春C、暮春D、初夏③作者在诗中表露的情怀是()A、烦闷颓丧B、兴高采烈C、安适欢悦D、无所追求2、对李白《独坐敬亭山》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A、一、二两句写天上众鸟高飞远去,孤云也越飘越远。B、开头两句是写“动”见“静”。“尽”“闲”描绘出“静”的境界。C、三、四两句写出了敬亭山对众鸟和孤云的依依不舍之情。“相”“两”指的是众鸟和孤云。D、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对敬亭山的喜爱。全诗平淡恬静,隐含着诗人孤独和寂寞的感情。3、对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A、首句实写客中寒食景色,尾句遥念故园寒食景色,一起一收紧扣诗题。B、“独”字是“空”字的延伸,又是“想”字的伏笔,“想”由“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二字对全诗有穿针引线的作用。C、第三句居全诗主位,借景抒情,运笔曲折而含蓄。D、尾句景中见情,透露了诗人的归思,表达了对诸弟和故园的思念。咏怀古迹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4、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诸葛亮“万世不朽”的英名和作者面对遗像的感受。B、三、四句概括诸葛亮的功业,赞扬他如鸾风高翔,独步云霄。C、五、六句赞扬诸葛亮有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不相上下的军事才能。D、七、八句慨叹诸葛亮难以改变汉朝灭亡的命运,赞扬他“鞠躬尽瘁”的精神。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 B、第四句中“何处”二字,与上句中“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中的“不知”。 C、颈联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咽”“冷”用得极为准确,分别描写“危石”和“青松”。 D、“薄暮空潭曲”中的“空”字,是“空阔幽静”的意思。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 B、诗中描写“钟声”、“泉水”打破了静谧清幽的气氛,与前句形成一种感觉上的对比,使人精神一振。 C、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晚年惟好静”的情趣。D、全诗采用了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4
逐步接近香积寺,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