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教案广水一中付卫平2014.11.16【教学目标】1、鉴赏本诗的表现手法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的主旨3、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4、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教学重点】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复习上一课导入。二、(1)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2)追溯背景: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3)屈原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关于《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三、屈原作品及特色(1)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2)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四、关于“楚辞”1、关于“楚辞”名称的由来(1)指楚地的歌辞。(2)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3)“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宋黄伯思)(4)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5)“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2、“楚辞”在诗歌体制方面的创新(1)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2)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3)多用语气词“兮”字,起着表情作用,又有着调整节奏的功能,还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4)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5)《离骚》为其代表作。3、“楚辞”的地位:《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五、学生朗读,正音。六、初读感知。问1:诗歌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明确:湘君、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问2:《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湘君和湘夫人的苦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问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幽怨、哀婉七、分析课文。(一)赏析第一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译文: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译文: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晚上已经张设好了罗帐。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1、阅读第一段,说说本诗的开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对全诗起什么作用?明确:(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开头两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望而不见,情感有极大地落差,湘君心中充满愁思。(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三四句写沅湘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的凄凉、冷落的秋景,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怅惘、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融情入景)2、找出诗中使用比兴手法的诗句,说说它们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运用比兴(主要是“比”)的手法,鸟儿本应在树梢上,渔网本应在水草里,而这里用不合乎逻辑的现象来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用事物的错位,暗示湘君内心的焦虑,与美人的期约恐怕不能实现。3、本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在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表达了湘君虔诚的期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期待)第二课时(二)赏析第二段: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译文: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1、沅有芷兮澧有兰比兴(1)芷、兰象征高洁的君子,用来赞美湘夫人。(2)沅水有芷的陪伴,澧水有兰的陪伴,可是公子没有如期赴约,表达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2、本段讲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男水神没有直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愁思。(焦灼)(三)赏析第三段: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译文: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译文:我听到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一同前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译文:用荪草饰墙壁啊用紫贝铺砌庭坛。用拌着椒草的泥土涂墙。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屋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译文: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剖开蕙草做的幔帐已经安放。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译文: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译文::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1、课文研读:找出本段中使用比兴手法的诗句,说说它们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隐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2、湘君为何用这么多的香草来装饰房屋?如: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铺陈。尽力地装饰爱巢,极力渲染湘君对湘夫人炽热的爱恋。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侧面烘托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为迎而未得的失落作铺垫。香草代表美人,用来侧面烘托思慕对象——湘夫人的美丽高洁。3、第三层写湘君担心不可与湘夫人相见而产生了幻想。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呼唤,见到与湘夫人在水中宫殿美满生活的图景。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于是湘君一切的等待和期盼都化为了泡影。描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期待扣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幻想)(四)赏析第四段: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译文: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译文: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写湘夫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失落)八、主旨探讨: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湘君的“愁”源于爱而不见的爱情悲剧。除此之外,诗歌是否别有寓意?有人认为,《湘夫人》表现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从文中看到了屈原的影子吗?(知人论世)明确:湘君与湘夫人约期难遇的惆怅失落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哀怨痛苦。湘君在沅澧两岸徘徊、追寻屈原“行吟江畔”、“上下求索”,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九死不悔;湘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
屈原在人生坎坷路途中的宽解自慰。(屈原当时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湘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叠印着屈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这首诗隐喻了诗人不被楚怀王所知,不能返回朝廷的不幸遭遇。总结:本文讲述了湘君和湘夫人的苦恋故事,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没有等到湘夫人的忧愁、烦恼感情和一系列的心里活动。屈原在作品中,突出了神恋的真挚情谊,全文基调幽怨、哀婉。诗人借讲述这个哀婉、动人的故事,来表达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幽怨,借湘君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来表达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情愫。并显然渗透进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流放的忧伤情绪和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而这也正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所在。从结构上,它以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情感活动作为中心线索,把景物变化、人物活动都串连起来,既有曲折起伏,又能融会贯通。从情感上,整篇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九、写作手法:(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映衬,使用大量景物白描手法来侧面描写人物心理,情与景水乳交融。举例:“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本篇大量描述了湘君的幻想情景,其中就运用到了一些比兴手法。举例:“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而在«湘夫人»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植物来表达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这一主题。举例:白薠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通过全篇,我们可以认为湘君对真挚爱情、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寄托了屈原对政治理想的至死不渝,湘君期约遇难的悲剧反映了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的遭遇。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整篇作品情感深沉,如诉如泣,语言华赡,意象丰富,在修辞上又多用比喻手法和排比句式,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这一切对于后世的中国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十、文言知识1、一词多义荪壁兮紫坛(庭院)遗余褋兮澧浦(赠送)坛遗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土筑的高台)小学而大遗(遗漏、忽略)将腾驾兮偕逝(往,去)疏石兰兮为芳(散布)逝时不利兮骓不逝(跑)疏王怒而疏屈平(疏远)予为斯序,既痛逝者(死)以金龙进上,细疏其能(分条陈述)2、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