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搭石是一种怎样的桥,体会搭石和山村生活的自然和谐美。2.理解词语“协调有序”;理解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热情谦让、尊老爱老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4.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与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习惯于能力。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第一阶段:初读课文,畅谈感受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课件(出示山乡、树木、小溪、搭石的图片并配乐)。2.同学们看,这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美丽而有平凡的搭石。(学生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2.幻灯片出示自读要求:(1)读懂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二阶段:合作探究,披文入情一、细读课文,感悟美好心灵1.什么是搭石?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2.交流:哪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搭石?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横线把这句话标出来。课件出示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1)齐读句子。(2)体会搭石的重要。人们为什么要摆搭石呢?你能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吗?3.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子: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1)理解“挽”“脱鞋挽裤”。(2)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人们收工就必须——()
人们赶集就必须——()人们访友就必须——()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二、感受美(一)通过“搭石”,感受协调美。1.幻灯片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2.你脑子里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说)3.读后交流。理解“协调有序”的含义。什么叫“协调有序”?在这段话中,哪些词句在解释“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刚抬起脚来,后面的就紧跟上去,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就叫协调有序。4.课文里有的词语的意思,下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5.你的脑子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有节奏的“踏踏声”,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好一幅美丽的图画。)
6.这儿描写的是乡亲们通过搭石的情景(有序通过)。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和谐美好的画面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吗?7.(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范读、齐读)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二)通过“搭石”,感受心灵美。1.幻灯片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2.引导学生抓住“总会、止步、理所当然”体会人们谦让助人的精神品质。
(1)这里你读出了什么?从那个词可以看出来?(2)什么叫“理所当然”?(3)“人们”指一个、两个人呢?现在,你从“理所当然”一词里读懂了什么?第三阶段:巩固梳理,拓展运用升华延伸。1.出示图片。2.写一写生活中的美:我见到的美。3.赠送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