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据题质疑。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2、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三、深入局部,探究体验1、重点理解: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交流感受,引导学会抓住“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关联词语感悟家乡老人可亲可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学会朗读的轻重音变化,读出感情。(2)学生有感情朗读。2、重点理解: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找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2)指导学生发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引导体会画面的美。(3)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体会和谐相处,互相照顾的纯朴乡情。3、
重点理解: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引导探究,怎样才能读好本段?(2)学生通过默读思考,并交流所得,学会抓住“总会、总要”、“理所当然”等词语想象画面,体会互相礼让,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四、总结升华,提高认识1、指导联系课题,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对“搭石”的更深层次理解。2、朗读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