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将相和》是历史故事,选自《史记》,课文篇幅较长,分为三个故事,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和廉颇。本课要求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总结阅读技巧,另外还能结合关键词复述故事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二)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词语。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体现出的美好品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2.感受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美好品质。难点:感受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美好品质。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本课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能抓住关键词了解词语,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 2.发现点拔教学法5
本课篇幅长,要让学生学会提炼关键词,能根据关键词总结故事内容,同时能根据关键词流畅、完整的复述故事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的语言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体会事件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 3.练习法 本课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安排了适当练习。主要是针对课文生字,重点词语听写,句式的仿写和阅读文段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达到让学生学用结合的目标。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同步教学多媒体课件。包括《史记》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三、说学法。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通过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查找《史记》的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完成本课课后练习。四、说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安排根据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内教学两部分组成。(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尝试提炼故事关键词,概括故事内容。 3.查找《史记》以及课文故事的背景,加深对故事内容的了解。(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板书:将相和5
二、学习生字词。1.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生字和词语,先自己读一遍,熟悉字音。2.课件出示生字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三、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课文第1-10自然段,这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这几段讲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一下。2.让学生找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了什么内涵。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3.让学生说一说蔺相如是怎样巧妙的保护和氏璧的。(重点看第9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学习第11-15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这几个段落,了解段落大意。第11-15自然段讲述的是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表现,展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外交才能,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没有让秦国占到便宜。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二、学习第16-18自然段让学生思考系列问题:1.为什么廉颇感到很不服气?2.蔺相如坐车出去为什么看见廉颇就回避?这表明蔺相如怎样的态度。5
3.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负荆请罪,这展现出廉颇怎样的品质?4.蔺相如见到廉颇负荆请罪,他有什么反应?5.结合前面两个故事,说一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2.说一说课文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3.让学生选一些词语或句子写在卡片上,看谁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内容。4.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①三个故事情节之间密切联系,②通过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四、课文主旨归纳5
五、板书设计将百战百胜(居功自傲)负荆请罪(勇于改过)将相和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相机智勇敢(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不畏强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