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车道峪小学郝慧芳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言行,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廉颇勇于改过的崇高品质,以及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2.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段,揣摩课文语言,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3.学习准确、全面、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并准确、全面地评价人物。教学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并准确、全面地评价人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文章中的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其中的将是指谁?相又指谁?2.快速浏览课文,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了“将”“相”不和?①学生的汇报16小节相关语句。3.廉颇认为,蔺相如被封为上卿靠的就是一张嘴,同学们,你们同意吗?那他凭的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深入地去了解三个小故事。二、细读文本,感悟人物形象(一)出示阅读提示,自主阅读。阅读思考: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内容做好批注,体会蔺相如、廉颇各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划出相关语句(二)集体交流反馈预设:
1.交流“完璧归赵”,感受蔺相如特点。(1)学生汇报,随机出示:①“我愿意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15座城来换,我就把宝玉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15座城,我一定把宝玉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抓住“一定”体会蔺相如当时的态度非常坚决、坚定、很有自信……)板书②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15座城,所以把宝玉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A通过“撞碎”你看出了什么?(勇敢)(板书:勇敢)B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会不会与玉同碎?为什么?(机智)C“理直气壮”这个词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他说话很有气势、是胸有成竹的……)D指导朗读,读出他的机智、大无畏。③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宝玉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15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和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3)指导朗读,生生评价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大智大勇。2.交流“渑池之会”,进一步感受蔺相如的特点。(1)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体会“拼”(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板书:不畏强暴)(2)学生读原文,教师评价。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3)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凭借他的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和赵王的尊严,赵王封他做上卿,这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不服气了,由此引发了廉颇的不满。3.交流“负荆请罪”,感受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1)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出示17小节,描写蔺相如语言的语句,体会语言描写,体现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品质。(板书)(2)朗读廉颇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预设:①廉颇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心里,而蔺相如是把国家的安危放在首位。
②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3)廉颇和蔺相如从此和好了,他们和好的目的是?体现了他们共同的?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忠贞与爱国。三、拓展阅读,深化主题。•读一读《田忌赛马》的故事。•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四、小练笔,升华主题。依据课本94页的插图,想象负荆请罪那一刻,蔺相如、廉颇、围观的人的语言、动作、心理……试着写下来五、板书设计将相和机智勇敢完璧归赵不畏强暴蔺相如渑池会见廉颇知错就改顾大局识大体负荆请罪忠贞与爱国
课后反思:《将相和》是小学阶段难见的长篇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在分析课文及学情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制定两方面教学重点:其一,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品质,关注学生言语表达。其二,自主地实践,正确评价人物,并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一堂课下来,我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体现长文短教,合理安排课堂结构。二、以训练为主线,突出运用语言训练。三、合理开发课外资源,提高课堂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