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2.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重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特点。导入:【预习案】【预习自测】——我努力我充实(约5分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讲了哪几个小故事?【探究案】【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约10分钟)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概括第二、三个故事内容(提示:起因、经过、结果)【合作交流】——我参与我快乐(约20分钟)
(小提示:精读课文,对学或群学完成)二、再读课文第11~18自然段,思考:1.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2.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3.为什么蔺相如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时,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三、组内分角色朗读“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小故事,从中体会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点。【拓展延伸】(约5分钟)回顾课文,想想本文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训练案】——我成功我自豪一、填空。 腼腆 谦虚 1.她太( )了,一见陌生人就脸红。 2.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经常向别的同学请教,真是一位( )好学的学生。 爱戴 爱护 3.列宁十分( )书。
4.周总理是一位深受人民( )的好总理。二、将下列历史人物填到相应的成语旁边。 赵括 诸葛亮 祖逖 蔺相如 廉颇 勾践 曹植 荆轲 初出茅庐——(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 完璧归赵——( ) 草船借箭——( ) 负荆请罪——( ) 图穷匕见——( ) 煮豆燃萁——( )【课堂小结】【教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