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缩写) 审题指南针: 缩写就是在不改变原作中心思想、题材、体裁和顺序的前提下,把一篇较长的文章用简练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 缩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读全文,认真分析,准确掌握原作的中心思想和层次结构。 2.缩写记叙文,要搞清原作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情节,并分清它们的主次,从而决定取舍和详略。 3.缩写不能过分概括,也不可随意发挥。 4.缩写可用自己的语言,但一定要符合原意。 佳作展示台: 战国时候,实力强大的秦国经常侵犯别的国家。 有一次,秦王听说赵王得了和氏璧这无价之宝,就写信给赵王,说想拿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璧。 就在赵国君臣束手无策时,蔺相如挺身而出,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蔺相如见了秦王,知道他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威胁秦王,如果秦王不诚心交换,他就捧着和氏璧撞在柱子上。秦王只好假意答应条件。
蔺相如遣人偷偷地带着和氏璧先回赵国,自己也凭着能言善辩的口才巧妙脱身。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蔺相如生气地走上前,以性命相逼,请秦王为赵王击缶,也叫人记录下来。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抵御秦兵的准备,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再立新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这让战功赫赫的廉颇很不服气。蔺相如就避免跟他见面,处处让他。手下人不服气,蔺相如解释这是为了国家利益。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才让秦王不敢进攻。如果他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廉颇知道后非常惭愧,身背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从此,蔺相如和廉颇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一起保卫赵国。 彩笔头点睛:小作者缩写后,将相和的起因、经过、结果及主要的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在缩写之中仍清晰地可见经脉,这是缩写本文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渑池之会上,廉颇在边境上的准备也是一个伏笔,说明了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才让秦王不敢进攻。因此不妨简单交代,才不会让他在“负荆请罪”中的出现显得突兀。 小小评分员:主题:内容:
结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