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品味语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顾全大局、爱国的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3、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难点:1、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2、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朗读录音,导入新课,边听边想。(1)“将、相”分别指谁?(2)这篇文章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呢?【设计意图】从整篇文章入手,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首先有个完整的、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2、自由小声读课文,看看《将相和》是分哪几个小故事来写的?完璧归赵(1——10自然段)渑池之会(11——14自然段)负荆请罪(15——18自然段)教师小结: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将课文的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事件来对待,树立联系地看问题的观念。3、小组学习。(1)分别朗读每一部分,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互相纠正其中的错误。(2)小组长组织大家学习生字新词。
(3)质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二、了解时代背景。1、齐读第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设计意图】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将相和的历史意义。三、交流小组学习情况。【设计意图】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小组学习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设计意图】为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具体内容打基础。第二课时一、找准矛盾焦点,形成探究主题。1、板书课题,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学生回答:课题的意思是武将和文官和好。)2、提问:既然是“和好”,那说明“将”和“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呢?我们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1)学生读课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2)指导学生朗读廉颇说的话。读书要读得“声情并茂”,要求学生:边读边揣摩廉颇当时的心理,想象他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这样自然而然就读得“声情并茂”了,而且也就能找到“将”和“相”矛盾的焦点了。(3)通过师生的讨论交流,进行小结: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没什么真本事,竟然爬到他头上去了,心里就不平衡,不服气。那么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到底该不该给他升官?这就是咱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有“和”必有“不和”。引导学生直接切入到课文第十六自
然段廉颇的语言,在感情朗读中理清将相矛盾的焦点,形成探究主题——蔺相如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到底该不该给他升官?“牵一发而动全身”,力求收到“提纲挈领,百毛皆顺”之功效。二、紧扣人物语言,丰满人物形象。1、在引入本课的学习重点之后,带领学生一起来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话时表现的两个词语,做上记号。在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将自己找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理直气壮、大大方方)2、指导学生读“理直气壮”这个词语,要求学生读出词语的味道来。3、引读: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4、带领学生讨论:蔺相如“直”在哪里?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5、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设计意图】有人说,“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是基础。在这里,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替蔺相如摆理。理摆透了,气才能壮。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为下面的感情朗读以及对话的展开奠定了基础。6、师: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7、师:蔺相如真的撞了吗?没有。试想,秦王对和氏璧是“爱不释手”,蔺相如早已看在眼里。这就是蔺相如使的“金蝉脱壳”之计。8、师: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让学生接着读书,继续思考。)9、师:还有什么计?对!“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10、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
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11、师: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让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蔺相如料定秦王不会杀他,因为蔺相如早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12、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既然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说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13、在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14、师:是怎样的蔺相如呢?对!不畏强暴,机智勇敢。15、对这部分课文进行了总结: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厉害不厉害?【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教学由“理直气壮”和“大大方方”这两个关键词语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既避免了传统阅读教学逐段讲解的弊端,又增加了学生思维的跨度。在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同时,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三、回归课文开头,提升人物精神。1、师: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那么,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让大家读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2、师:课文中,蔺相如是这样说的:“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3、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4、提问:你们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5、通过交流,总结出:自信、胸有成竹6、师:“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不辱使命。
7、同学们,如果你是赵王,面对这样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要不要给他升官?答案是肯定的。(至此,蔺相如的人物精神得到了提升,一个大智大勇、不畏强暴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设计意图】由“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这一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同文本的更深层次的对话之中。在指导学生读、悟的过程中,将一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大智大勇、不辱使命的蔺相如展现在学生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