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8、将相和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8、将相和

ID:918640

大小:17.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将相和教学设计学校:凤庆县腰街中小学校姓名:熊瑛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多角度去感受和发现人物形象。学请分析: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叙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经过。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还应就此生发出去,让学生去了解名著。 就学情来看,学生对历史题材的文章,尤其是英雄人物的,非常感兴趣。但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趋于空洞,缺少自己独特的看法。教学重难点: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就由我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将相和》。都说“课题是文章的一扇窗户”,看到课题,你对于文章的内容一定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将军(廉颇)与丞相(蔺相如)和好的事情”。(板书:廉颇蔺相如,并适当讲解蔺的写法) 2、背景介绍。了解了历史背景会有利于我们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在咱们的中国历史上,继周朝以后有一个时期叫做春秋战国。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中国有一百多个国.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不断地发展,一些小的国家合并,只剩下了十几个国家,而在这十几个国家中有七个国家最为强大,被称作“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这个韩并非现在的韩国。“将相和”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战国时期。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和”的手势,体会和之前必定有一个分(不和)的阶段;这样我们就大致的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过程那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的过程。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不和,最后又为什么和好了呢?现在就来默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2.师: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有点难,但只要你完成了这道填空题,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出示填空题——学生思考——指名口填——师引说(将相不和是因为……;将相和好了,是因为……)三、研读“完璧归赵”。  1、文章是两个人从不和到和过程,那文章当中哪一段文字描写了两个人的不和呢?(生读第16自然段)“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说这话时,廉颇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不服气)请你把这滋味送进句子中来读一读。(个说个读)指导学生朗读。 2.过渡:那么,蔺相如真的如廉颇说的那样,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吗?(熟读课文) 3.师小结过渡:影片可以给我们留下大致的印象,但要想深刻了解人物,还得用心潜读书本。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的找出文章当中那些自然段是在讲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 4.师:这个故事的起因源自一块叫“和氏璧”的宝玉。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理解“无价之宝”——和氏璧如此珍贵,难怪秦王要以十五座城来换和氏壁。 5.然而,面对秦王要以城换璧的信,赵王和大臣们都怎么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心急如焚……)这时候,有人举荐了蔺相如出来。那人举荐蔺相如的理由是什么?板书:勇敢机智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勇敢机智?(是)。在第一个故事中,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第8自然段) 6.学习第8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一段,读的时候拿起笔,找一找、划一划:在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开始!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开始!(你读出了什么?)谁再来试试读读这句话?(个别读——师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突出蔺相如的那份勇敢?撞)板书:撞对于蔺相如的这一撞,你想问些什么?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板书:真?假?——边默读,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重点看第8自然段。——指名说。(分两种情况去分析)观点——假撞吓唬秦王。凭什么认为蔺相如这一撞,可以吓唬秦王呢?(知道秦王喜欢璧) 你从哪看出来的?那为什么要吓唬秦王?(秦王不肯交城) 他怎么看出秦王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的?(绝口不提)是啊,秦王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璧却在他的手里,蔺相如的心里是多么着急啊。他着急,但他却表现得很平静。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看。”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把璧拿回自己手里。)在紧急的时刻突然想到办法,这叫“急中(生智)”。蔺相如的机智在这里显而易见。四、回顾小结       1.回顾: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廉颇对蔺相如的评价,读!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2.小结:是啊,蔺相如很有能耐,不是光靠一张嘴。他勇敢机智,就连秦王也拿他没办法。       3.结课:同学们,你们说,秦王没有得到这块和氏璧,他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秦赵两国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爸妈货同学听。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  1、师:孩子们,还记得那个流传千古、令世人称颂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18课。  2、打开手中的课文,快速浏览并回忆一下,将相之间在什么情况下是和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和的呀?二、品人物言行,走进相如、廉颇。  师:我们一起来看,同朝为臣的将相之间,却是分分合合,就此,你有什么疑问吗?  自学提示:默读“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两部分内容,思考将相之间“和”、“不和”、再到“和”的原因是什么?(一)学习“和”。 问题:在渑池会上,将相之间“和”的原因是什么?能结合他们当时的表现来谈谈吗?【句子: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1、紧抓“拼”字。  师:一个拼字,舍弃的是自己的性命,维护的是却是赵国的尊严。 2、创设情境。  师:咱们一起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两个人相距只有五步的距离,可谓是很近了,而他们的身份却是一君,一臣,这种情况下,蔺相如要想既使秦王击缶,又不至于激怒秦王,除了高声厉喝?还有不同的读法吗?(二)学习“不和”。  问题: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官在廉颇之上,这时将相之间就不和了,他们不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想想如果换作是我们,听了廉颇的话,面对他的百般刁难,会怎么想,怎么做?(三)学习“再和”。 1、师:廉颇心生妒忌,将相之间失和,换作常人势必会与他针锋相对,一决高低,可是蔺相如却不同,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后来他们怎么又和了呢? 蔺相如 【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就要乘机来打我们了。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廉颇【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三、评价两人物,激发阅读兴趣。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啊,任时光飞逝,任岁月百转千回,也难以抹去它所闪烁的熠熠光辉,故事读完了,在你的心灵深处,廉颇和蔺相如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四、再读小故事,感悟内在联系。  师: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三个小故事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回首本课题,品味“和”之文化。 师:中国有句古话“家和万事兴”,我们现在也在提倡“和谐社会”,也是这个意思啊。板书设计:将相和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爱国廉颇:知错就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