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学反思《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应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有效地利用“地道”巧妙地与打击日寇,与敌人周旋,显示出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冀中的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地道战是冀中一带人民首创的斗争形式,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发挥了一定的特殊作用.由于当年的地道战毕竟距离现代的小学生生活很遥远,他们对地道的结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使学生学习课文受到了阻碍,仅凭课本中的文字是很难达成教学目标的.那么,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地道的结构特点和地道战的巨大作用呢?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三个亮点:一、布置有效预习作业.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首先布置了预习作业:1.认真观看电影《地道战》;2.结合电影《地道战》读课文;3.上网查阅有关地道战的资料.课前预习有诸多好处:第一,预习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课前进行弥补.第二,预习有利于听课时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明确哪些知识应该集中精力去听,便于理解和消化.第三,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第四,预习可以提高做笔记水平.由于课前预习过,上课时着重记录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内容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二、巧妙设计聪明问题.设计“聪明问题”,着力碰撞思维火花.“问题”设计尤为重要.歌德曾说:“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富有吸引力,就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这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十分有益.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重点让学生理解第三至七自然段,因为它阐述了地道战的产生和作用,以及地道的式样、构造及特点.地道的式样多,有一百多种,有大洞、小洞、出口、气孔、迷惑洞、孑口、厕所、住人处等,构造非常奇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我先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三至七自然段,详细了解地道里面的构造;然后设计了一个情境问题:“假设有一队日本鬼子进村并发现了地道,村民们将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日本鬼子”?学生兴趣盎然,展开深思,异常投入,回答问题十分恰当,再现了当年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精彩瞬间.三、让学生做导游解说“地道”.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特意安排学生当导游,对参观地道的旅游团队介绍“地道”,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们讲解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的确,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他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敌人扑个空;敌人走了,他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这真是一个“奇迹”.我认为,这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