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代码10475学号104753140268分类号I206.2硕士学位论文魏晋《杂诗》研究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汉魏六朝文学申请学位类别:文学硕士申请人:毋军保指导教师:张亚军副教授二〇一七年六月
Studyof"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A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GraduateSchoolofHenan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LiteratureByWuJunbaoSupervisor:Prof.ZhangYajunJune,2017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01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01年月日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201年月日
摘要“杂诗”作为《文选》二十四类诗歌中收录数量最多的一类诗歌,是我国古代抒情诗歌成熟的标志之一。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魏晋时期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共58篇,其中以曹植《杂诗》七首、张协《杂诗》十首和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为代表,这些《杂诗》多数作于诗人人生后期,是其真情实感的抒发,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为后世文人抒情诗歌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将魏晋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结合历史背景,运用文本细读、纵向比较等方式方法展开研究,以期探究其独特的诗体特征和高超的艺术表现以及其在我国古代抒情诗歌传统中的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概况。第一节通过对古今历代文献资料的梳理,从中查找与“杂诗”相关的记载,综合各家看法,确定魏晋《杂诗》作为一种诗体存在的合理性,进而限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即魏晋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第二节主要从纵向发展来分析魏晋《杂诗》的发展过程,汉末是其发展的萌生期,建安时期逐渐成型,两晋时期深入发展,着重展现魏晋《杂诗》在不同时期的同异变化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诗体特征。第二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魏晋诗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自身生活经历不断丰富,因此,《杂诗》内容题材不断拓展,形成其多样的内容抒写,这也是《杂诗》“兴致不一”的外在表现。本章主要从行役思乡的哀愁、羁束戎旅的慷慨、孤影无和的寂寞、高志未骋的痛苦和陶觞为乐的超脱五个方面来分析魏晋《杂诗》的主要抒写内容,并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诗人内心复杂的真实情感。第三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抒情的纯粹性是魏晋《杂诗》的核心诗体特征,诗人以情感为全诗的统摄,在抒情区间、抒情方式和抒情色彩上共同形成了魏晋《杂诗》独特的抒情特征。魏晋《杂诗》抒情区间主要表现在“我”与故乡、“我”与“远方”和“我”与“南山”以及“我”与“岁月”四个方面;抒情方式主要集中表现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充分体现出魏晋《杂诗》感物而发、遇事即言的特征;抒情色彩则多表现浓郁的悲情色彩,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造成诗人内心苦闷无奈的悲情,而《杂诗》成为他们抒发悲情的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I
第四章主要论述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魏晋《杂诗》作为魏晋诗人情感抒发的主要诗歌门类,其诗歌的艺术表现为后世抒情诗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细腻的心理描写、敏感的节令时序以及丰富的意象借用共同形成了魏晋《杂诗》独特的艺术表现。关键词:杂诗;内容抒写;抒情特征;艺术特色II
ABSTRACTIn"TheSelections",therearetwenty-fourkindsofpoetry,inwhich"Zashi"isthebiggestkindandoneofthesymbolsofthematurityoflyricpoetryinancientchina.AccordingtoLuQinli"Qin,Han,Wei,Jin,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iespoem"statistics,therearefifty-eightpoemsthatnamed"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incluedingsevenofCaoZhi,tenofZhangXieandtwelveofTaoYuanming.Mostofthese"Zashi"waswritteninthepoets’laterlifeandexpressesedthetruefeelingsofthepoets.Atthesametime,itcontainsthepoet'srichlifeexperienceandsuperbartisticexpression.Thispaperwilltakethe"Zashi"astheindependentoftheobjectofstudy,toexploretheuniquepoeticfeaturesandsuperbartisticexpression,combinedwiththehistoricalandculturalbackground,throughclosereadingofthetext,longitudinalcomprasionmethodisstudied.Thispaperconsistsofthefollowingparts:Thefirstchaptermainlydiscussesthedevelopmentofthe"Zashi".Thefirstsectionfromtheancientandmodernliteratureintheeraof"Zashi"recordstoexploretherationalityofitsexistence,andthenlimittheresearchscopethatthe"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Inthesecondsectionmainlyanalyzes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e"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fromtheverticaldevelopment.TheendoftheHanDynastyistheinitiationperiodofitsdevelopment,andtheJian'anisthegraduallyformedperiod.DuringthetwoJinperiodisthedepthofdevelopment.Andontheonehand,itshowsthedifferencesof"Zashi"atdifferenttimes.Ontheotherhand,emphasizingitspoeticfeaturesthatformedinthedevelopmentprocess.Thesecondchaptermainlydiscussesthecontentofthe"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Becauseofthechangeofthesocialenvironmentandtherichexperiencesofthepoets'lifeintheWeiandJindynasties,therefore,thethemeof"Zashi"isconstantlyexpandingandformingitsdiversecontents.Thischapterismainlyfromhomesicksorrow,militarylifefeelings,thelonelythatnorealfriends,thepainthattheidealcannotachieveandthoughtdetachedfiveaspectstoanalyzethe"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maincontentandfromthespecificpoemsfeelthepoet'sinnercomplexrealfeelings.III
Thethirdchaptermainlydiscussesthe"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lyricalcolor.Purelyricverseisthecorefeatureof"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Poetsrelyonemotionasthekeytothewholepoem,inthelyricalspace,lyricalstyle,lyricalcolorformedthespecialLyricfeaturesof"Zashi."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lyricspaceismainlymanifestedinfouraspects,suchas"I"with"myhometown","I"with"faraway","I"with"Nanshan",and"I"with"time".Lyricalstylemainlyconcentratedindirectlytoexpressfeelingsandindirectfeelingstoexpress,andthisfullyreflectsthefeaturesof"Zashi",incluedthefeelingsexpressedbythefeelingsofthingsandwriteoutthefeelingswhentheyencounterunhappythings.Inthelyricalcolor,Mostofthepoemsshowthesadfeelingsofthepoet,especiallythecontradictionbetweenidealandreality,whichcausedthepoet'sinnergatheringdepressedhelpless.Atthispoint,"Zashi"isthewaytoexpresstheirfeelingsofsadness.Thefourthchaptermainlydiscussesthe"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artisticfeatures.Asoneofthemaincategoriesofthepoetstoexpresstheirfeelings,theartisticfeaturesof"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haslaidagoodfoundationforthelatercreationofLyricpoetry.Exquisitepsychologicaldescription,seasonaltimingsensitive,richimageborrowingarealltogetherformofespecialartisticexpressionof"ZashiintheWeiandJindynasties".KeyWords:Zashi;Contentdescription;Lyricfeatures;artisticcharacteristicsIV
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绪论.........................................................................................................................................1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7第一节《杂诗》释义........................................................................................................7一、古今学者对《杂诗》的界定...............................................................................7二、《杂诗》的诗体研究...........................................................................................9第二节魏晋《杂诗》的发展......................................................................................16一、萌生期.................................................................................................................16二、成型期.................................................................................................................18三、深化期.................................................................................................................20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25第一节行役思乡的哀愁................................................................................................25第二节羁束戎旅的慷慨................................................................................................27第三节孤影无和的寂寞................................................................................................29第四节高志未骋的痛苦................................................................................................31第五节陶觞为乐的超脱................................................................................................33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37第一节抒情区间............................................................................................................37第二节抒情方式............................................................................................................41第三节抒情色彩............................................................................................................44第四章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49第一节心理描摹............................................................................................................49第二节节令时序............................................................................................................51第三节意象使用............................................................................................................53结语魏晋《杂诗》的文学史意义.....................................................................................59参考文献...................................................................................................................................61致谢.......................................................................................................................................6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7附录.......................................................................................................................................69
摘要绪论魏晋《杂诗》是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重要门类之一,大部分《杂诗》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现,许多诗篇依旧脍炙人口,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杂诗》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在情感抒发、诗歌语言和艺术表现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诗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特殊地位。从研究成果来看,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文选》“杂诗”为中心的范畴,“杂诗”的概念界定、“杂诗”的诗体研究、“杂诗”的文本研究。本文酱紫啊第一章第一节中集中概述了古今贤士对于《文选》中“杂诗”的概念界定和“杂诗”作为一种诗体的种种观点,在此不再一一罗列。这里主要就近年来对于“杂诗”文本研究的现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理清近年来“杂诗”文本研究的基本方向和重点。近年来,对于《文选》“杂诗”类中的诗歌尤以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为中心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古诗十九首》对《杂诗》创作的影响赵丽《对魏晋南北朝的影响》(《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中,作者将研究对象集中在诗题为“杂诗”的诗歌作品,认为这些诗歌深得《古诗十九首》的神韵,在诗歌内容、风格和艺术手法上都与《古诗十九首》极为相似。就内容来讲,“人生短暂,感伤时变”和“游子漂泊,思妇怀人”是诗人们共同抒写的诗歌题材;在诗歌风格上,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杂诗》无论是写人生时事,还是写游子思妇都汲取了《古诗十九首》的营养,呈现出一种清远明丽的面貌;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杂诗》意象的使用多承袭《古诗十九首》,如“悲风”和“朝露”等等。总之,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杂诗》的创作吸取了《古诗十九首》的精华,在诗歌发展史上散发着清丽的气质,璀璨于广博的中国古代文学诗歌洪流中。张卓群《从意象的继承上看对曹植诗歌的影响》(《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则认为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对于曹植杂诗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把握二者的深刻内涵和诗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从诗歌意象使用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在意象传承上来论证曹植《杂诗》与《古诗十九首》中相关意象的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从意象叠加组合的角度,通过《明月皎月光》和曹植《杂诗》其一中意象组合1
魏晋“杂诗”研究地细致分析,认为曹植《杂诗》不仅在情感表现上的深邃含蓄与《古诗十九首》相似,同时,在诗歌中两者都将那些具体而真实的场景省略,只剩下一些原型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凄凉萧瑟的怀人场景,进而证明《古诗十九首》在诗歌意象上对曹植诗歌的深远影响,也让我们感受到曹植对于《古诗十九首》的推崇。而高政锐、张希玲《论陶渊明对的接受》(《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则并未从正面直接分析陶渊明《杂诗》对于《古诗十九首》的接受,而是从陶渊明诗歌的整体创作,如语言、风格、主旨等方面着重强调两者的同异,其中涉及到某些《杂诗》的创作。此外,言丽花《试论对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也属于此类。以上四篇论文重点在于强调《古诗十九首》在诗歌内容、抒情方式和艺术表现方面对于后世《杂诗》作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本文探寻魏晋《杂诗》的发生前提提供了重要参考。二、单个作家《杂诗》作品的集中研究由于在《杂诗》的发展过程中,曹植、张协和陶渊明创作的《杂诗》数量最多且艺术成就极高,因此近世学者对三者的《杂诗》创作极为关注,对他们诗歌作品中的创作背景、内容结构、情感寄托、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缪军在《走向心灵——曹植小议》(《广西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中强调曹植《杂诗》由于其环境、思想及感情的变化,其表达方式由前期创作的外向逐渐走向内心的展示,由群体走向了孤独。作者认为曹植在《杂诗》创作中将自己备受压抑的苦闷和悲伤杂糅于怀人、思乡、思妇以及烈士壮怀的抒写之中,展现了一个觉醒的个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艺术表现上,强调曹植《杂诗》刻画细腻,辞藻华美,整个诗歌呈现出沉痛而悱恻,凄伤而缠绵,委婉之中充溢着不满,悲愤之中又不绝企望的诗歌基调。而吴小如《说曹植三首》(《名作欣赏》,1988年第5期)和李景琦《“寓幽怨于缠绵,抒悲壮以慷慨”—曹植论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只是简单地对曹植《杂诗》作品结合其创作时的政治处境进行一一分析,探求诗歌背后曹植所寄托的情怀,突出表现曹植内在的真实感情,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曹植《杂诗》的创作动机提供了思考角度。张凯《张协〈杂诗〉十首的景物描绘及其特点》(《合肥学院学报》,2008年第52
摘要期)从宏观上对张协《杂诗》十首的景物描绘及其特点进行研究。其一,闲居逸处和田园山水景物的着意描绘,突出作者写景摹物的苦心经营。其二,典型意象的构筑,时代特征的表现与抒情喻理的奠基,表明张协将所要表达的情理,寄托于《杂诗》时代特征的景物描绘之中。其三,巨细结合的手法,精心锤炼的语言及情景交替变化的结构,凝练准确概括了张协《杂诗》的艺术表现特征。作者通过张协《杂诗》十首的景物描写让1我们充分感受到张协“文体省净,少病累,巧构形似之言”的诗歌特点,也体会到张协对于魏晋《杂诗》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陶渊明《杂诗》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多,齐益寿《伤老悲志中的省思———陶渊明前八首析论》(《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3期)首先认为伤老情怀是陶渊明《杂诗》前八首的主题,其次分析伤老情怀产生的原因,再次涉及其悲志情怀的成因,最后是对《杂诗》的意境风格和人生启示的总结。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得出陶渊明《杂诗》前八首自成体系,结构完整的结论,从八首诗内在的情感抒发反映出陶渊明对于人生本质和生存意义的省思。而祝菊贤《陶渊明诗歌意象结构管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则认为陶渊明《杂诗》前七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结构的主旋律就是时间和生命,并通过对诗歌中的意象分析,阐明陶渊明在七首《杂诗》中对时间和生命关系的认知。而卢洪昭《陶渊明十二首初探》(《抚州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和姚晓菲《陶渊明十二首论略》(《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两人则将这十二首《杂诗》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卢洪昭认为《杂诗》十二首整体呈现了一个胸怀“大济于苍生”之“猛志”但却“有志不获骋”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形象。姚晓菲则从诗歌内容推断,《杂诗》为一时所作,均是诗人归园多年后创作的,是诗人真实心态的流露,也是诗人晚年对于自己人生进行反思的产物。以上四篇文章都注重将陶渊明创作的《杂诗》以组诗的性质进行整体研究,通过作者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归隐之后对于时间和生命的认知变化,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起伏,更好地理解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的主旨内涵。此外,也有对于魏晋《杂诗》个别诗篇的研究,如徐传武《左思小议》(《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李军峰《试论陶渊明的艺术魅力》(《三峡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孙明君《挣扎在仕与隐之间的痛苦灵魂——读1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3
魏晋“杂诗”研究陶渊明其二》(《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2期)等,这些文章多从诗人单篇诗歌入手来解读诗歌背后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创作的艺术魅力。此外历来的硕博论文也都涉及到对于诗人笔下《杂诗》作品的分析,尤以曹植、张协、陶渊明为代表,在此不再赘述。三、《文选》“杂诗”类文本的整体研究首先是钱志熙先生的《魏晋“杂诗”》(《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在文章中,作者认同《文选》“杂诗”类中收录的《杂诗》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诗体,独有其创作宗旨。作者从建安诗人处理诗题的方式上,对于《杂诗》作为诗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即当建安诗人产生创作纯粹抒情诗的动机,以抒发其幽隐难言之情的时候,这样的抒情诗纯粹而难以取题,又因其多放弃直叙作法,采用象征、比兴之词,所以取题为“杂诗”。同时,作者也对各个时期《杂诗》的主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指出《杂诗》以表现诗人自身的思想感情为基本宗旨,多反映诗人难以解决的人生矛盾。最后,作者再次强调这些《杂诗》是魏晋文人抒情诗的代表性作品,体现了“纯诗”的精神,对我国古代文人抒情诗艺术传统的形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的观点极具启发作用,充分肯定了《杂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体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魏晋《杂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是赵超《汉魏六朝“杂诗”的诗史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1期),作者以《文选》“杂诗”类为整个研究对象,对“杂诗”界说之后,以《文选》和《玉台新咏》中“杂诗”作品为基础,通过诗题为“杂诗”和非“杂诗”两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汉魏六朝“杂诗”的创作及演进。同时,对于“杂诗”的艺术特色作者从三个方面集中概括,一是“兴致不一”、感情深沉婉挚;二是诗中的主体形象鲜明;三是“杂诗”的组诗性质。最后,作者强调“杂诗”的诗史意义,其脱离社会和政教功利,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样式、丰富的内容抒写都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深远。这篇文章比较全面的对“杂诗”进行了考察,观点客观,层次清晰,加深了我们对于汉魏六朝“杂诗”的全面认识。再者,张旭的硕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杂诗”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是目前唯一一篇对《文选》“杂诗”类诗歌作品进行综合研究较详细的硕士论文。其论文分为两章,第一章《“杂诗”考辨》,在对前人对于“杂诗”的注释论说的梳理之下,又单4
摘要独从“杂诗”作为诗题和“杂诗”作为诗体两个方面对“杂诗”进行了详细地考证,作者认为“杂诗”作为诗歌题目是中国诗制题发展由无到有,由粗率到成熟中间的一环,是一种概括化的题目,这种概括化的题目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诗作的特点是概括化地抒情而类似于“杂感”之类;题名“杂诗”的作品出现以后,这一类诗的特点强化着人们对“体”的观念的意识,而注重表现自身情感的纯粹在于抒情的作品在魏晋特殊时代背景下格外发达,到《文选》立“杂诗”门,“杂诗”作为一种“诗体”而确立。作者以发展的眼光来关照“杂诗”的发展与形成,对本文的写作具有启发作用。第二章《“杂诗”的内部研究》,作者从“杂诗”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和文学史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但是相对于第一章的细致,第二章略显概括化,“杂诗”的抒情方式、结构模式、语言表现和风格特征并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展现。12此外,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鄢化志的《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和饶3少平的《杂体诗歌概论》三篇专著集中研究杂体诗。他们认为杂体诗是古典诗歌正式体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韵等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如回文诗、离合诗、盘中诗、拆字诗、连环诗等。这里“杂”即为细杂、驳杂之意,对于“杂诗”的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重要门类,魏晋《杂诗》的研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过度关注对“杂诗”概念的界定,而疏于强调《杂诗》作为诗体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二、多集中于作家作品的个别研究,缺少对于《杂诗》诗歌作品的比较研究;三、对于《杂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抒情诗体,其整体呈现的诗体风格和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研究不够。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将从对《杂诗》的文学界定入手,首先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缩小研究的范围,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基础,集中对魏晋时期这些《杂诗》作品进行研究,概括其在魏晋时期的发展脉络和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诗体特征;其次,立足文本,对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加以整体而直观的审视;再次,以抒情方式为视角,概括魏晋《杂诗》的多种抒情特征;最后以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为研究重点,提炼其高超的艺术魅力。总之,围绕魏晋《杂诗》的诗歌文本,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2鄢化志:《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饶少平:《杂体诗歌概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5
魏晋“杂诗”研究尽可能地全面、细致地分析,得出切实的结论,认知魏晋《杂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文学史意义。6
摘要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第一节《杂诗》释义《文选》“杂诗”类共收录93首诗歌作品,相对于其他诗歌门类,“杂诗”不仅诗歌数量最多,而且收录诗歌的情况也非常复杂。“杂诗”以诗题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题名为“杂诗”(以下以《杂诗》称之)和题名非“杂诗”两类,自古以来学界对于“杂诗”的讨论从未停止,主要集中在“杂诗”具体内涵是什么?“杂诗”这一类诗歌能否单独作为一种诗体存在于我国古代的诗歌门类中?但是纵观古今学者对于“杂诗”内涵的讨论多集中于这些《杂诗》的诗歌作品,而很少讨论非题名为“杂诗”的作品,他们认为这些《杂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其相似的内涵。但是,对于“杂诗”的诗体研究却大多从整体上来讨论,很少将这些《杂诗》单独作为一种诗体来细致研究。而从《文选》的编纂者以及当时的文体发展状况来看,这些《杂诗》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一类诗体存在的可能性,其具有自身的诗体特征。因此,本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魏晋《杂诗》为研究重点,探求其单独作为一种诗体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其诗歌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古今学者对《杂诗》的界定1、古代学者对《杂诗》的阐释,主要针对《文选》“杂诗”类中的《杂诗》作品。最早对“杂诗”进行界说的是李善,他在《文选》“杂诗”类王粲《杂诗》题下注云:1“五言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同时,《文选》五臣注本中李周翰认2为“杂诗”:“兴致不一,故云杂诗。”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解释道:“杂诗者,古人所作,元有题目,撰入《文选》,《文选》失其题目,古人不详,名曰杂诗”3。杨伦《杜诗镜铨》“秦州杂诗二十首”一则当中引张谱语:“随意所及,为诗不拘一4时,不拘一境,不拘一事,故曰杂诗”。清代吴淇多承袭张谱之语,其《六朝选诗定论》1萧统编,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1987版,第546页。2同上3遍照金刚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9页。4杨伦:《杜诗镜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9页。7
魏晋“杂诗”研究在曹植《杂诗六首》下提到“诗不专指一事,亦不必作于一时,称物引类,比兴之义为1多,故题名曰‘杂诗’”。以上五种解释除了遍照金刚从题目上来解释《杂诗》之名外,其余皆从《杂诗》创作的动机、内容和形式的多变性来解释《杂诗》之名,侧面反映出《杂诗》是作为一种诗体而存在的。2、现代学者对《杂诗》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从《杂诗》抒情特征的角度讲,沿用古人“杂诗”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的观点,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云:“魏晋人多作‘杂诗’,盖即‘咏怀’或‘无2题’之流”;马茂元《唐诗选》之“沈佺期《杂诗》”题下认为:“汉魏以来,文人诗歌中多有用‘杂诗’标题的,其内容颇为广泛,一般都是描写人生感慨、离别相思等等,3它不同于宴游、赠答之各有专题,但又不袭用乐府旧题,故题为‘杂诗’”;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杂诗’是始见于《文选》所选汉魏人诗的题目,4意思和‘杂感’相近”;王叔珉《陶渊明诗笺证稿》:“杂诗者,盖随笔、杂感之类”5。由此可知,现代学界关注更多的是这些《杂诗》作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它们的共性特征。同时,这些观点一定程度上承袭和深化了李善、李周翰、张谱和吴淇等人的观点。(2)从“杂诗”作为诗题的角度讲,如余冠英认同遍照金刚的观点,在《三曹诗选》“曹丕《杂诗》二首”题下解释道:“用‘杂诗’两字做诗题最初见于《文选》所选的汉魏人诗。这些诗原先大概都有题目,后来题目失去了,选诗的人便称之为‘杂诗’”6。郑文则合并古人观点,其《汉诗选笺》“孔融《杂诗》二首”言:“作非一时,咏非7一事,集于一起,故名杂诗。亦有原题遗失,无从寻究,选者遂题为杂诗者”。(3)从“杂诗”诗歌内容的角度讲,袁行霈认为《文选》“杂诗”为难以归类的驳杂诗歌的集合。其在《陶渊明集笺注》《杂诗》十二首题下写到:“《文选》卷二九杂诗上,卷三十杂诗下,包括《古诗十九首》,以及题为《杂诗》(如王仲宣《杂诗》)或并不题为《杂诗》(如陆士衡《园葵诗》)者。李善注王仲宣《杂诗》曰‘五言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文选》按文体分为三十九大类,大类之下再按题1吴淇著,王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113页。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3马茂元:《唐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4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149页。5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02页。6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3页。7郑文笺注:《汉诗选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页。8
ABSTRACT材分为若干小类,‘杂歌’、‘杂诗’、‘杂拟’在诗类之最后,盖其内容难以列入‘补1亡’、‘述德’、‘祖饯’、‘游仙’等小类也。”同时,吴小如认为:“《文选》有‘杂诗’门。’王粲《杂诗》题下李善注云:‘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李周翰注:‘兴致不一,故云杂诗。’所选宋齐诗,绝大多数原有题目,因难于归入‘公宴’、‘祖饯’、‘咏史’等门类,故统列入‘杂诗’。所选建安、魏晋诗,不少即以‘杂诗’为题,其中有的可能作者原未制题,有的则可能原有题目,后来失传,2后人乃以‘杂诗’名之。”以上论者都以《文选》“杂诗”作为整体进行关照,认为“杂诗”是《文选》将内容上难以归类的诗歌归入了“杂诗”一类,并为对《文选》“杂诗”中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进行研究。3而房日晰在《“杂诗”考辨》中提出:“从诗歌发展史来看,中国诗歌是由无题发展到有题的”,“最初出现的‘杂诗’,原来是没有题目的,那些无诗题的诗,或因其内容近乎‘杂感’,或因其选家分类,逐渐被加上‘杂诗’的名称。后来有的诗人,把抒发自己隐忧与感慨的诗篇,题为‘杂诗’,则‘杂诗’由误传而变为正式的诗的题目了。”诚然,古今学者对“杂诗”概念的界定大致源于三个角度,一是感物即言,形式多样,但侧重于抒怀为主;二是诗歌题目缺失者,后人列为一类,命为杂诗;三是由于诗歌内容复杂多变,不能划归已有的诗歌门类,因此另立“杂诗”一类。但从魏晋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发展特点来看,第一种观点则为更多人接受。二、《杂诗》的诗体研究近年来对于“杂诗”诗体的研究依旧主要是以《文选》“杂诗”类作为整体研究的重点,其中有些重点讨论了其中《杂诗》的诗体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杂诗”不是一种独立“诗体”,持此论者徐国荣、颜余庆、张丽涛和赵坤。4徐国荣的《杂诗立类辨析》首先认为判断“杂诗”是不是当时的一个独立种类,需要看当时人的意见。而魏晋时并无任何资料直接说明“杂诗”的体类。《文选》立有“杂诗”类目,共收诗93首,其中题为“杂”的仅31首,非题为“杂诗”者621袁行霈:《陶渊明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5页。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5页。3房日晰:《“杂诗”考辨》,《学术月刊》,1984年第3期,第7页。4徐国荣:《杂诗立类辨析》,《古籍研究》,1996年第3期,第85-87页。9
魏晋“杂诗”研究首,这个数字对比,部分说明萧统在编选时不是将“杂诗”作为一个独立种类来看待的。其次,作者认为魏晋诗歌以言志为本,诗歌形式或以事述理,或感慨抒怀,因而情先于辞,为情造文,诗歌的情感基调从开始便已定下。而“杂诗”则多为感物而发,作者置身于一个具体的特定的场景,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发而为诗,他们自己也难以说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只是心中刹那间的感触和一种情绪,因而只能以“杂诗”名之。最后,作者认为萧统没有意识到“杂诗”有别于其他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意义。总之,作者认为“杂”并非一个专有名词而有驳杂之义,决不是一个独立的诗歌种类。1颜余庆的《杂诗的形成》则从后世别集编纂中对“杂”的使用角度着眼,通过别集编纂的研究总结,认为“杂诗”在宋以前基本上是一种编辑的手段和临时的指称,不具有诗学的意义,不成为一种诗体,也不指向某种特定的风格。《文选》设置“杂诗”类目,想必也是出于编辑的需要,将一些不好分类的诗作权且归入“杂诗”中。2张丽涛、赵坤的《中略论》则认为《文选》中的“杂诗”是合诗体之“杂”和主旨之“杂”为一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诗体之“杂”即以“杂诗”命名的“杂体诗”,比如王粲、曹植、张协等《杂诗》,和23类之外的“杂体诗”如《和诗》、《数诗》;主旨的“杂”即内容的繁杂,包括《古诗十九首》以及吟咏具体事物的诗歌。2、“杂诗”中的《杂诗》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诗体,持此论者有钱志熙、胡大雷、傅刚、洪顺隆。前两者从《杂诗》的具体内容及特征侧重研究,后两者则从诗体分类的角度探究《文选》中《杂诗》作品作为一种诗体存在的合理性。3钱志熙《魏晋“杂诗”》中明确表明:“‘杂诗’一体,实为魏晋诗歌中重要种类”,这里的“杂诗”专指其中的《杂诗》作品。作者从内在关系上简单说明了“古诗十九首”以及传为李陵、苏武所作的几首诗,实为魏晋《杂诗》的渊源所自。而曹植、张华、陶渊明以及谢朓诸诗,其体制性质与《杂诗》体相近,归入“杂诗”类中也是合理的。至于其他毫不相干的作品,作者认为这些诗歌是编者不能将其归入其他类目的诗,因此就都归于了“杂诗”类。从此,作者认为当时编者“虽然看到了魏晋人有不少题为‘杂诗’的作品,但对他们作为魏晋诗中独特之一体、独有创作宗旨这个事实,似乎已经不甚了然。所以只将‘杂诗’理解为‘杂’类诗。”整篇文章,作者以《文选》中《杂诗》为基础,进行细致论述,探究其创作宗旨和抒情特点,明确指出这些作品是“魏晋诗歌中1颜余庆《杂诗的形成》,《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3期,第26-31页。2张丽涛、赵坤《中略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68-69页。3钱志熙《魏晋“杂诗”》,《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第9-15页。10
目录一个独立重要的诗类”,“魏晋诗人凡是创作杂诗者对此都有明确的意识”,并非《文选》理解成的“杂”类诗,是“魏晋文人抒情诗的代表性作品,比较充分地实现了自觉的抒情”,对我国古代文人抒情诗艺术传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1胡大雷《文选诗研究》一书将《文选》“杂诗”类的诗歌分为两大类,即题名为“杂诗”与非题名为“杂诗”。作者集中分析其中的《杂诗》作品,认为两晋之前,《杂诗》的抒情指向虽说是明确的、具体的,但同时又是概括化的,这就是《杂诗》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在谈到张协《杂诗》时,作者写道“写景是张协《杂诗》的突出内容,但景物在诗人眼中并非浏览、欣赏的对象,而只是诗人抒情的背景,这也是晋时题名为‘杂诗’的作品的共同特点”,原因在于这些《杂诗》“注重情感抒发而不怎么注重具体的事件,可说是越来越概括化抒情了。”最后,作者认为“从抒情特点来说,情类作品多叙写的是题名‘杂诗’的作品所叙写的传统题材,其抒情方式是概括化,其入杂诗类当为正宗。”同时,作者认为“其他如赠答、咏史、物色、杂事类的抒情方式是非概括化的,是具体所指的,他们的入杂诗类,当时由于所抒之情驳杂的原因,杂体类也是因其杂而入杂诗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些《杂诗》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且具备了作为一种诗体存在的合理性。2傅刚《昭明文选研究》一书重点从“杂”字入手,认为“杂”在魏晋南北朝已经用来辨体。《文选》“杂诗”类中除了题名《杂诗》外,还有情诗、思友人诗、感旧诗、咏贫诗、读书诗、咏家园诗、酬和诗、甚至是赠答诗等,不像有什么深意,并且以《文献雕龙·杂文》篇类比,之处《杂文》一篇,专论“对问”、“七”、“连珠”三体,除此之外,还包括了许多未及详论的文本,刘勰总括其名,归于杂文。从而得出刘勰是将许多不能详论的小类文体统归一类。因此,对比《文选》“杂诗”类,其中包括“古诗十九首”、“苏李诗”、《杂诗》以及其他诗歌,可以得出,《杂诗》在当时也是这些不易归类的文体之一。3台湾洪顺隆《六朝杂诗题材类型论》指出:“《文选》诗歌有‘杂诗’一支类,其支类因传统文化积累的‘杂’概念而得名。其类群由个别篇什的内容、形式均杂而成立,是以‘杂’为类聚因素组合成的支类。《文选》以后,‘杂诗’成了诗歌的一个类体,遍布中国诗歌史。”文章着重区分《文选》“杂诗”类中的小群体为“杂诗”、“古诗”1胡大雷:《文选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272页。2傅刚:《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272。3洪顺隆:《六朝杂诗题材类型论》,《华冈文科学报》,民国90年第24期,第19-91页。11
魏晋“杂诗”研究和以“与”、“和”、“应”等概念限制而成的诗群,包括“赠答”、“祖饯”、“情诗”及其它等小群,而“其它”篇什群中,有可细分为许多小类。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杂”具有驳杂之义,《文选》“杂诗”类中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其中题名为《杂诗》的作品是一个小类体。以上所有论证,核心围绕“杂诗”作为“诗题”和“诗体”的研究,争论不休,各有偏重。笔者参考以上观点并结合自身理解,认为“杂诗”作为诗题长期存在于魏晋诗歌的创作中,并且随着诗歌创作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诗体,在魏晋诗歌发展史中有其清晰的发展脉络和鲜明的诗体特征。首先,“杂诗”一词最早出现在建安诗中,其作为诗题早于《文选》客观存在于王粲、刘桢、曹植的诗歌创作中,进而逐渐为以后的诗人所承袭,如西晋的傅玄、张华、张协和东晋的陶渊明等等。《文选》所收录有主名《杂诗》的诗人就有十五位,非“古人不详”,因此,《文镜秘府论》中所言不一定正确。建安时期是我国众多诗题的草创期,诗题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且大部分诗人创作诗歌作品的同时还没有诗体的概念和给诗歌归类的意识,因此当时大部分诗题不存在概括一类诗歌作品的功能,但是此时有些诗题已经具备了区别于其它作品的性质,如《言志》、《公宴诗》、《斗鸡诗》、《情诗》等等。而“杂诗”作为诗题,在当时也具备了区别于其它诗歌作品的性质。相对于那些“袭用乐府旧题”、“因事立题”、“因义立题”、“因人事而立题”这些简单明了的诗题创作方式而言,“杂诗”作为诗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就建安时期《杂诗》作品而言,诗歌以情感的抒发为主导,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露,以“杂诗”为题,一方面有别于当时诗歌创作的主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展现诗人内心复杂深沉的感情。其次,从整个文学发展观念来讲,魏晋时期,“杂”已经用来辨体,如上傅刚和洪顺隆所论证,客观上也证明了《杂诗》作为一种诗体存在的合理性。当“杂”用来辨体的观念成为当时世人的共识之时,则更有利于编纂者对《杂诗》整体进行研究和归类,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杂诗》作为一种诗体的认识。而从《文选》的编纂来看,“《文1选》是一部文章辨体选集”,萧统对“杂诗”的编选极为重视,体现了他极强的主观意识。我国古代各类文集的选录多采用归纳法,《文选》诗类以内容题材对诗歌进行分类,“杂诗”中《杂诗》有31首,占“杂诗”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谓是此类诗歌的核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12
绪论心部分。萧统又以《杂诗》的诗题作为这类诗歌的总称,可见萧统是在以《杂诗》的诗歌作品基础上对“杂诗”这一类诗歌作品进行的归纳总结。同时,正如钱志熙先生所讲,《文选·杂诗》中收录的《古诗十九首》、“苏李”诗以及其它与《杂诗》相关的诗歌与《杂诗》在内在情韵上具有一致性,由此也可看出萧统编选之用心。此外,最能体现萧统主观意识的是其对诗题的修改,萧统将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的其五和其七编入《文选》之后,改题名为《杂诗》,足以见得萧统对题名为“杂诗”的诗歌作品作为一种诗体的认可,主动将其他与这些《杂诗》内涵相似的诗歌作品归入“杂诗”,由此可见其在编选《文选》时的刻意为之。再次,任何一种诗体都是在发展中不断地形成和完善的,魏晋《杂诗》也不例外。当最初的《杂诗》作品与之后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时,诗人们便找到了一种倾吐自身情感的诗歌表达方式,进而大量创作此类诗歌。从建安曹植的《杂诗》七首到西晋张协的《杂诗》十首再到东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杂诗》内在情韵的一脉相承。诗歌作品的大量出现,必然为其成为一类诗体提供了基础。同时,魏晋《杂诗》从建安到两晋的创作发展中,其诗体特征也逐渐明朗化。第一、抒情的纯粹化、个性化特征。在萧统的《文选》中,“杂诗”类中的诗歌相对于“补亡”、“述德”、“劝励”、“公宴”、“赠答”等二十三类诗体来讲,没有具体的政治功利和社会功用性,“杂诗”类中的《杂诗》作品多为诗人个体情感的表达,是《文选》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类诗歌,极具个性纯粹的抒情特征。建安时期是魏晋《杂诗》的成型期,诗人情感的抒发整体呈现出由外向内,由群体向个体的1转变。此时《杂诗》不再以叙写“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为诗歌的主要内容,而是更侧重文人日常生活情怀和内在心志的抒发,诗歌感情真挚深沉,展示出诗人们个性丰富的内心世界。王粲《杂诗》中寄写忧思、曹丕笔下则抒写游子、征夫思归不得之情、曹植则将一生的激情倾注于诗歌中壮志满怀、誓死报国的“烈士”形象。两晋时期,《杂诗》取得长足发展和深化,时光流逝伴随着壮志难伸成为诗人们关注的重点,诗人们在《杂诗》中借慨叹时光流逝影射生命迟暮、理想破灭之悲,如张协笔下“人生23瀛海内,忽如鸟过目”,陶渊明笔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等等。同时他们也积极寻求解脱之道,张协抒写退隐后的养真修道,陶渊明畅叙归隐南山的其乐融融,但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6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13
魏晋“杂诗”研究看似解脱实则无奈,是他们面对生命将至的折衷之举。不管是建安还是两晋,这些《杂诗》都是作者内心情感最真挚的倾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性格各异的生命个体,而不同的抒情主体决定了《杂诗》抒情的个性化特征。第二、感物而发,借物传情。《杂诗》产生初期多是作者感物而发,作者常置身于一个具体特定的场景,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而抒发内在的情绪,因而情感表达的具体情态相对复杂,这是《杂诗》显在的内容主题。随着《杂诗》的发展,景物描写逐渐增多,诗人们善于借助景物来表情达意,抒发情怀,外在景物成为作者内在情思的外化。如曹1植《杂诗》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一个“悲”字极具诗人主观感情色彩,诗人内在的悲情由“悲风”一触即发。西晋时期,《杂诗》中景物描写比重逐渐增多,诗人更善于借助景物的描写为自身情感的抒发做铺垫。张华和张协部分《杂诗》中诗歌写景成分占全诗的三分之二,如张华《杂诗》其二,对随时间流转的景物的细致刻画,与诗人内在的情感相一致,为最后诗人直抒情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由此可见,《杂诗》在发展过程中,由无意识的感物抒怀,到有意识的借物抒怀的轨迹变化,而这也是魏晋《杂诗》区别于其他诗体的一个显著特征。第三、主体形象鲜明。由于魏晋《杂诗》以抒怀为主要目的,是诗人内心情感最真实的体现,因此,我们往往能够通过作者笔下的《杂诗》作品,深刻感受到诗中鲜明的主体形象。诗中出现的“游子”、“思妇”、“佳人”、“征夫”、“烈士”、“志士”、“隐者”、“农夫”等,还有无数“杂诗”中“我”的形象,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主体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主体形象的鲜明归于作者感情的集中抒发,每个诗歌形象都极具诗歌个性特征。同时,诗人善于借助自然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层层渲染、深入,使得诗歌形象如在目前,加之诗人抒发的愁绪为士人共识之感,因此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使得诗歌形象更深入人心。第四、文质并重。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传论中讲:“至于建安,曹氏基命,2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披质”,可谓道出了三祖陈王在词采华茂的情况下依旧保持文质彬彬的诗歌风貌,而这也是魏晋《杂诗》创作的基本原则。从建安到两晋,我国古代诗歌语言在文人化的过程中愈发优雅、精致、细腻,而许多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词采而忽略了情感,可谓舍本逐末。但是纵观魏晋《杂诗》,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作者浓浓的情意,而绝非华丽的诗歌语言。真情实感是魏晋《杂诗》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2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8页。14
绪论触动人心的基础,诗人笔下的《杂诗》每一句诗都充溢着作者满满的情怀,语言的雅化只能进一步促进诗人情感的升华。曹植和张协在《杂诗》中遣词造句极为细腻,陶渊明《杂诗》语言则平淡精炼而理性十足。但总而言之,在魏晋《杂诗》中,词采华茂的诗歌语言始终从属于诗人心中的那份真情。此外、《杂诗》具有组诗性质。曹植《杂诗》七首、张协《杂诗》十首、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作为魏晋《杂诗》在三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杂诗》基本都创作于人生的后半期,虽不是一时而作,也非刻意为之,但是从三人的《杂诗》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内在情感的一致性,也能略微了解到作者后期对于人生的思考。我们在《杂诗》中能感受到备受打击的曹植,依旧怀揣一颗誓死报国之心,执着坚守着那份理想,也能感受到张协在仕隐之间的纠结挣扎,感受到陶渊明在时间、理想和生命之间的苦闷,感受他逐渐走向“南山”的那份不易。由此可看出,《杂诗》具有成为组诗的可能性,也为后世一些组诗的创作提供了可能。总之,魏晋《杂诗》在不断地发展中,其外在诗歌内容与内在情感的和谐统一共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诗体特征,使其足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与其他诗体并行发展,共同存在于我国古代繁复多样的诗歌门类之中。综上所述,魏晋《杂诗》由建安时期作为诗题开始,便与其他诗歌门类有所区别,随着《杂诗》创作的繁荣,其诗体特征逐渐突显,进而发展成为魏晋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门类。近年来,对于“杂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杂诗”作为诗题或者是诗体的研究。即使研究这些《杂诗》作品,大部分也是针对单个作家作品的研究,很少有整体性、针对性的全方面对《杂诗》文本进行细致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主要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基础,针对其中魏晋诗歌中的《杂诗》作品进行整体研究,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这些《杂诗》的作品进行细致研究,从而探求其发展过程,为更好地证明《杂诗》作为一种诗体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魏晋《杂诗》的研究,展现其内在的诗体特征和艺术表现,进而肯定其在我国古代抒情诗歌史上作为一种特殊的诗体存在的文学价值。15
魏晋“杂诗”研究第二节魏晋《杂诗》的发展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魏晋时期,以《杂诗》为题的诗歌共561首,或为单篇,或为组诗。魏晋《杂诗》涉及17位作家,其中陶渊明创作数量最大,12首,其次张协11首,曹植9首,傅玄7首,张华3首,张翰3首,曹丕2首,王粲1首等。从诗歌发展的纵向来看,魏晋《杂诗》的发展有三个重要时期,即萌生期、成型期、深化期。一、萌生期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三中讲:“子桓《杂诗》二首,子建《杂诗》六首,可入2《十九首》,不能辨也”,可谓一语道出魏晋《杂诗》与《古诗十九首》外在形式与内在情韵的相似性。《古诗十九首》在内容主题、情感抒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促进了魏晋《杂诗》的产生,是研究魏晋《杂诗》发生的必要前提。首先,《古诗十九首》为魏晋《杂诗》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的抒写题材。《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游子之歌,一类是思妇之词,所体现出来的诗歌主题则主要包括生命主题、社会主题、爱情主题和思乡主题。生命主题一方面指对于仕途荣名,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士人仕途无望之后对年华短暂、时光易逝的反复感慨。纵观魏晋《杂诗》,生命主题的两方面同样相互交织贯穿于始终;社会主题主要表现在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揭露,同时也感叹世态炎凉之下,知音难遇的悲凉;爱情主题主要以夫妻离别相思为主,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坚贞不渝,但是大部分篇章多为思妇单方面的思念。魏晋《杂诗》承袭这一主题,不管是建安的曹植还是西晋的张协等诗人都有对这一主题的集中描写;思乡主题也是魏晋《杂诗》的重要主题之一,浓烈的思乡之情充斥于游子、征夫行走异乡的每时每刻,有怀念妻子的真情也有孤独失意的感伤。总之,《古诗十九首》的诗歌内容主题为魏晋《杂诗》的抒写奠定了基础。其次,《古诗十九首》为魏晋《杂诗》的产生提供了情感抒发的范式。魏晋《杂诗》在抒情色彩、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上深受《古诗十九首》的影响。元代陈绎在《诗谱》1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魏晋时期以《杂诗》为题目的诗歌多品共计62首,其中傅玄《杂诗》作品中有五首多是两句、三句之诗,疑为残篇,这些作品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9页。16
绪论1中写到:“(《古诗十九首》)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可谓切中肯綮,肯定了《古诗十九首》的抒情本质。汉末诗人群体在《古诗十九首》中集中表现了压抑在他们内心的悲愤与无奈的情怀,苦闷、忧虑、遗憾、怨愤等悲凉凄婉的基调,散布在《古诗十九首》的每一个角落。而魏晋《杂诗》的抒情色彩与《古诗十九首》一脉相承,不管是思乡悲愁,还是仕途受阻,亦或是时光易逝,其失落情绪都增添了诗体的悲情色彩;在抒情方式上,《古诗十九首》多采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同时,承袭《诗经》、《楚辞》的比兴之法,作者也善于使用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创造了许多固有的诗歌意象,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魏晋《杂诗》中许多意象都从《古诗十九首》化用而来,甚而胡应麟《诗薮》中提到:“子建《杂诗》,全法《十九2首》意象,规模酷肖。”可见曹植对于《古诗十九首》之熟稔。“蓄神奇于温厚,寓感3愀怆于和平”可以用来概括《古诗十九首》的抒情风格,其高明之处就在于诗人将内心复杂的情感以自然质朴但却意味隽永的语言融入简短的诗句之中,使诗歌浑然一体呈现出温丽和平的抒情风貌,以此来观照建安乃至整个魏晋《杂诗》的抒情风格,可谓无出二致。再次,《古诗十九首》为魏晋《杂诗》的产生提供了成熟的语言风格。在语言形式4方面,《古诗十九首》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的产生打破了两汉四百年辞赋独5盛而诗歌冷寂的局面,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这也奠定了魏晋诗歌“五言腾涌”的繁荣局面,对魏晋《杂诗》创作形式具有启示意义;同时,魏晋《杂诗》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而情思暗涌,情真意切且音韵铿锵,婉转流畅。大量叠词的使用以极为精炼之笔传达出客观事物的意志和神情,增进了情感的表达,显示出回环往复的音节之美,使得整个诗歌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且情意盎然,相较而言,这些诗歌的语言特征可谓与《古诗十九首》如出一辙;《古诗十九首》中许多诗句具有理深意浓的特征。有些简洁生动成为至6理名言,有些则平淡如水但却耐人寻味,“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魏晋《杂诗》诗歌语言多化用《古诗十九首》的诗句甚至模仿整个诗篇,同样也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使得整体诗歌情调和语言风格都与《古诗十九首》十分相似。总之,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魏晋《杂诗》在内容抒写、情感表达和语言艺术上与《古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7页。2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30页。3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6页。5同上6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17
魏晋“杂诗”研究诗十九首》的前后关系,这奠定了魏晋《杂诗》作为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歌的基础。同时,魏晋《杂诗》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并不断深化,诗歌题材更加丰富,诗歌语言更趋于文雅洗练,情感抒发更具个性化特征,深化了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歌的艺术表现。二、成型期魏晋《杂诗》在建安时期主要以王粲、曹丕和曹植的创作为代表,在承袭《古诗十九首》的诗歌风格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题材内容,情感的抒发更加个性化,并且更注重语言的锤炼,丰富魏晋《杂诗》艺术形式,是魏晋《杂诗》的成型期。首先,诗歌题材的拓展。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加之建安诗人不同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以及性格差异,造成其诗歌题材逐渐丰富。就《杂诗》而论,王粲寄写忧思,刘桢直抒对于文墨职事的厌烦,繁钦对世事的淡然,曹丕代游子怀乡以及曹植笔下的思妇、心中的功业,应璩的秋夜无眠等等,诗人笔下不再只有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更多的是遵从自我内心的情思感物而发,其中人生价值的追求成为建安《杂诗》的抒怀重点。就建安诗人来讲,诗歌中人生价值的追求,主要指的是诗人济世弘道和个人建功立业的人生志向。相对于死亡,汉末诗人反复吟咏的是时光流逝、生命短暂,而建安诗人则更忧虑自身价值的实现。立志高远,建功立业,不朽于世是建安诗人追求生命活动的永恒价值,而曹植是这种济世弘道精神的典型代表,在这个主题上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在《杂诗》其六中曹植塑造了自己理想中的“烈士”形象。“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1,作者向往成为“烈士”,鄙视偷安而自甘闲散的“小人”。“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2元”则直言自己以身许国的打算,表明其对国家的忠心,以期望得到皇帝的许可,杀敌报国。整个诗篇作者情感激烈慷慨,重义轻死的“烈士”形象成为曹植人生价值的集中体现。其次,抒情的个性化特征。《古诗十九首》与魏晋《杂诗》相比,前者更多的是汉末知识分子群体性的抒怀,是人们社会经验的普遍抒写,作品内容也多为群体共有的价值认知,诗人还未自觉地把个人和社会区别开来,所抒发的还不是纯粹的个人情怀。但是建安时期,诗人的情感抒发则由群体性逐渐向个体性转变,这也为魏晋《杂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自抒其情逐渐成为建安《杂诗》的主要抒情方式。曹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2同上18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1丕在《典论·论文》中强调:“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从理论的角度表明了理论上对于作家气质个性的重视,要求作家作品有自己的风格本色。从当时的文学作品来看,作家在文学创作时也十分重视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重视创作主体的个性特征。从建安诗人笔下的《杂诗》作品看,多为诗人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写,独具诗人个性特征。王粲的《杂诗》抒写其怀才不遇,理想难以实现的内在忧思,体现出《杂诗》在一定程度上情感的个人化特征。而曹丕《杂诗》两首都抒发了游子思乡情切之感,但是第一首缠绵悱恻,深曲婉转;第二首则激昂慷慨,略带悲怨。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描写更能全方位体现诗人的个性情感特征,更具真实性。即使许多诗人与曹植一样也2将“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曹植诗歌的个性化特征,因为其中饱含着作者自身独有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另一方面,从抒情色彩而言,汉末文人面对社会现实多采取消极的态度,“人34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悲凉中流露出的更多是哀怨,是作者在仕途失意后的孤独和绝望。而建安诗人则在悲凉中回荡着激昂慷慨之气,反映出建安诗人在政治上的不懈追求。以曹植为例,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诗人内心愁苦挣扎,却依旧以积极的态度来坚守自己的理想,《杂诗》其五、其六,笔势之凌厉劲健,节奏之明朗刚健,情感之慷慨激昂,形成曹植独特的抒情个性。再次,语言的雅化。汉末古诗到建安诗歌,是我国诗歌逐渐文人化的过程,诗歌语言无论在形式还是词采上都处于不断雅化的趋势。建安《杂诗》的雅化主要体现在以下5两个方面。其一,注重形式美。如“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俯视清水波,仰看678明月光”、“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江介多悲91011风,淮泗驰急流”、“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这些骈偶句式的诗句非作者刻意为之,且对偶有时并不是那么精当,但相对于《古诗十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20页。2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2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2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4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9同上10同上1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8页。19
魏晋“杂诗”研究九首》质朴自然的语言,这些诗句更加精炼文雅,体现出作者在诗歌语言形式上的用心,也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其二,重于炼句。诗人们在用字、造句、立意等艺术方面虽刻意求工,但却不着痕迹,其中曹植诗歌一向被看作“是建安诗歌文人化过程完成的标1志。”其诗歌工于起调和善于锻炼警句,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艺术,提高了文人诗直抒襟怀的能力。如其《杂诗》其一开篇便是“高台多悲风”,一个“悲风”既实指高台之风,也暗指作者内心的悲伤之情,以极其凝练的语言瞬间给人以凄凉之感,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而其《杂诗》其五中“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和《杂诗》其六中“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两句诗曹植将内心的情感追求全寄于此,早已成为2曹植诗歌的经典名句。锺嵘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者在情,后者在文,读其《杂诗》倍感真情与文采的统一,“建安之杰”非虚语也。作为魏晋《杂诗》的成型期,在建安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杂诗》的诗体特征逐渐显露,抒情的个性化和语言的雅化互为表里,使得建安《杂诗》具有文质并重的诗体特征,进一步丰富了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为两晋时期《杂诗》的深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深化期两晋《杂诗》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西晋《杂诗》以傅玄、张华、张翰、张协的创作为代表,东晋则以陶渊明为代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命迟暮与时光永恒的无奈,诗人们在慨叹年华易逝,理想破灭的同时进一步思考生命的出口,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不断深化了魏晋《杂诗》的思想内涵。同时,这一时期《杂诗》创作的艺术手法也不断得以提升,丰富了其艺术表现。西晋《杂诗》,一方面将玄思引入《杂诗》创作,一方面诗人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刻意求工而不露痕迹,形成自然生动、穷形极貌的诗歌风格,在继承《杂诗》固有的诗体特征后,进一步深化了《杂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西晋诗人对《杂诗》的深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玄思入诗。西晋时期,以老、庄之学为主的玄学思潮盛行于世,诗人常将玄1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2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17页。20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12思引入《杂诗》,如“安贫福所与,富贵为祸媒”、“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3“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等等,诗人们想借助玄思来缓解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但是西晋前期的诗人终不能求得内心的平衡。相较而言,面对仕隐的现实矛盾,张协在其生命的后期逐渐找到了重新审视生命价值的方法,内心趋于平衡,因此在其《杂诗》中,虽也有情感的起伏变化,但总体上少了几分左思的激愤,多了几分释然,呈现出一个深沉思索的智者形象,整体诗风深沉宁静,深化了《杂诗》的思想境界。张协年轻时也积极入世,以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一番功业,但是个人之力终究无法抗衡社会洪流。挣扎过后,思想温和的他决定弃绝人事,以固穷守节、隐逸山林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杂诗》其六虽为作者的行旅之思,但是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经阻4贵勿迟,此理着来今”则表明了其明哲保身,及时隐退的态度。《杂诗》其九中“重基5可拟志,回渊可比心。养真尚无为,道胜贵陆沉”则明显入于老庄哲理。在其他诗篇中张协也不吝笔墨,表现出他对道家思想的倾慕,如《杂诗》其三中“高尚遗王侯,道积6自成基。至人不婴物,余风足染时”,哲理所提及的“道积”、“至人”、“不婴物”、“无为”等都出于《庄子》、《老子》等典籍,而诗中所标举起仰慕的人格榜样,如长沮、桀溺、陈仲子、黔娄先生等,也都是遁世逸民的典型代表,体现其清真廉直、放达无羁的独善其身的精神。可见,在张协后期,老庄哲学成为其人生追求的理想人格,在这里寻得精神解脱之道。第二是贵于形似。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讲:“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鑽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7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刘勰道出了“形似”的本质即穷形写物。整个西晋《杂诗》作品都表现出了刻画细致、精于描摹的创作8倾向,尤其以张协为代表,其“文体省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内心的真情,丰富了《杂诗》的艺术创作形式和深层意蕴。一方面,张协观察细致,善于抓住景物的传神之处,精心描摹。另一方面则潜心于炼字琢句,精当传神,体现出其高超的语言能力。张协《杂诗》中写景之处,善于大量使用形容词、动词以及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0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9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6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7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页。8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21
魏晋“杂诗”研究叠词对自然景物进行穷形尽相的描写,文辞精巧而不见雕琢之迹,清丽、工整的语言传达出不能穷尽的美感。同时,作者在语言上的也刻意求新,充分体现出“情必极貌以写1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特征,如《杂诗》其三中“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寒花发2黄采,秋草含绿滋”,作者巨细交融、声色并重的描写手法在这两句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云之阔大与雨之纤细,花之黄采与草之绿滋,将云、雨、花、草这些寻常物象3刻画的动感十足,如在目前。又如《杂诗》其四中“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其中“雨足”一词可谓经典至极。“‘雨足’二字尤可玩味。雨急而密,一根根雨丝连接不断地落在地上,其状可见,其声可闻,正如人的步履,有声可闻,有迹可寻。诗人锤炼出‘雨足’一词,何等鲜明形象,又何等新鲜活脱,它平易而奇警,既见出诗人琢炼之45功,而又显得自然本色,启人联想”。由此可见,“诗家琢字炼句,始于景阳”。东晋《杂诗》以陶渊明为代表,诗人站在理性的高度,用富含哲理性但却抒情浓郁的诗句展现其深刻的人生体验,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现实生活的超脱,进一步深化了魏晋“杂诗”的思想内蕴。同时,诗歌语言凝练明净、风格古雅,提升了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能力。首先,陶渊明《杂诗》多迁逝之悲。从陶渊明《杂诗》整体来看,慨叹人生苦短和理想破灭是作者反复吟咏的主题,诗歌基调也悲凉厚重。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678、“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前涂当几许,未9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等,陶渊明《杂诗》善于从人们熟悉的日常事物入手表现时间的流变感,让人熟悉之时却有切肤之痛,引起人们的共鸣。其次,作者在《杂诗》中完成了其人生的超脱。与《饮酒》组诗相比,《杂诗》组诗没有大篇幅的表现作者旷达超然、醉心田园的那份淡然,而是在人生体验和不断的思10考过程中,逐步寻找到了生命的出口。“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点明此时的诗人已经在仕隐之间做出了抉择,“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便是自己未来生活理想的归属之地,在这里作者可以摒去物累,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杂诗》其四: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4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9页。5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32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5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22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1道!诗人的南山就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亲人相聚,子孙环绕,弦歌美酒,日日欢娱。在这里没有俗务绕身,可以早睡晚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像沉迷于世俗之士一样,为了追求所谓的“空名”内心如冰炭相遇般充满煎熬,丧失了最初的自我,百年之后都化归尘土,毫无差别。在这样的一个乐园中,又有谁愿意老去呢?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陶渊明态度的积极,同时,他也在南山田园中找到了对抗时间的武器,面对人生迟暮的现状,他选择以理性、豁达的态度来对抗时间的永恒,加深了《杂诗》的思想深度。最后,陶渊明《杂诗》十二首,整体呈现文体省净的诗歌风格。“文体省净,迨无2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是钟嵘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也突显了其诗歌语言的特点。陶渊明深刻的人生体验加之其对诗歌语言足够的掌握能力,使得陶渊明《杂诗》理味十足但却依旧清新自然、文体省净,为《杂诗》诗歌语言的发展开拓了新方向。一方面,3语言凝练,自然古朴。以其《杂诗》而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一个“掷”展4现了时间的无情;“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则巧妙的用冰炭意象的组合将士人内在5的矛盾展露无遗;“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以极其自然平实的口吻道出人生的多变性,体现出作者的一种生命体认。另一方面,诗歌语言哲理意味浓厚。陶渊明经常将生活中亲身体验到的生命情趣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运用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出来,6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化用《论语》:“四海之7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展现了作者心胸的广博,读之温情脉脉,可8谓经典至极。“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作者从年写到日,进而写到晨,将时间的轮回逐渐缩小,给人以无限的紧迫感,至此作者顺理成章道出及时努力以不负韶光的感慨,简单数语便足以唤起人们对时光的珍惜之情。以上可知,《古诗十九首》在诗歌题材、情感抒发和诗歌语言等方面为魏晋《杂诗》的发生提拱了前提条件;建安时期是魏晋《杂诗》的成型期,魏晋《杂诗》的诗体特征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2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36-33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5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5页。7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5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5页。23
魏晋“杂诗”研究在这一时期基本得以定型,诗歌题材不断丰富、语言不断雅化、情感抒发更具个性;两晋时期是魏晋《杂诗》的深化期,以张协和陶渊明为代表,诗歌语言不断精致、细腻,思想内涵不断深化。魏晋《杂诗》逐渐发展成为一类独具特色的诗歌类型,成为诗人抒发真情的表达方式。24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诗人生活经历不断丰富,进而使得《杂诗》题材不断拓展,形成其多样的内容抒写,这也是《杂诗》“兴致不一”的外在表现。综观魏晋《杂诗》,其内容主题大致包括:行役思乡的哀愁、羁束戎旅的慷慨、孤影无和的寂寞、高志未骋的痛苦和陶觞为乐的超脱五个方面,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各自的真情实感。第一节行役思乡的哀愁魏晋诗人在《杂诗》中注重抒写诗人离乡在外、睹物思人的情愫,不管是漂泊异乡的游子,还是行役远方的征人,念及故乡便沉忧掩面,只能于诗文之中表达其浓浓的乡愁。曹丕《杂诗》两首都是游子抒怀之作,其高妙之处在于作者能以自身的感受真切地抒写出他乡游子的心境,表达出这类社会群体的心声,这与《古诗十九首》的内在精神相一致,充分展现他乡游子缠绵深沉的思乡之情,如其《杂诗》其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1肠。此时前半部分写景,寄托了诗人殷切期望返回故乡的悲思。游子感秋夜漫漫,北风烈烈而引发自己的思想情绪,作者通过大量环境描写和比兴手法的运用,将主人公置于秋夜的大环境之中,着意描写其夜不能寐、徒倚彷徨、寂寞孤独的情态。然而当主人公听到草虫的悲鸣,看到离群的孤雁之时,再也抑制不住心中难以排遣的愁绪,一句“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画龙点睛,平淡之中蕴含万千思绪,诗人心中排江倒海之情思喷涌而出。只可惜道阻且长,情思难了,诗人无可奈何之余只能随风长叹,断绝中肠,可谓23情韵无穷。整首诗“景中情长”,“言外有无穷悲感”,营造了一个深愁难遣、孤寂无聊的游子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游子情真意切的思乡之情。又如曹植《杂诗·悠悠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2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3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4页。25
魏晋“杂诗”研究远行客》:悠悠远行客,去家千余里。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1起。“悠悠”道出时间之久,同时也暗含诗人悲叹气息,给人一种孤独飘荡之感。远行于万里之外的游子,面对前途内心矛盾丛生,外出则不知所往,归家也坐立不安,外在的形色匆匆、徘徊不定是内心焦躁不安的外现。浮云蔽日,悲风旋起,外在环境的变化更是给游子欲归不得的乡愁涂抹无限悲凉之色。相对于曹丕对于游子思乡情状之细腻刻画,曹植此诗篇幅短小,仿佛还未开始便戛然而止,但寥寥几语便将读者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给人以乡愁无处言说之感,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得整个诗篇韵味十足。羁旅怀乡同样也是征夫戍子经常抒写的题材,如张协《杂诗》其八: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闽越衣文蛇,胡马愿度燕。风土安所习,由来有固2然。诗人由于职务所需被调任戍边,羁束于戎旅之事,不得归乡。首句一个“羁束”便为全诗定下沉重的基调,表明自己对于军旅生活的厌倦。时光飞逝,当初来到这里的情形清晰可见,但不知不觉月亮已圆缺几度,询问之后,方知此时故乡已蝴蝶翩翩。诗人在此无意描述边地之时节,而是以家乡之景来表现时节的变化,诗句自然质朴但却情意隽永,暗示着作者愿意化为蝴蝶飞回故乡,其思乡之切,可见一斑。至此,作者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思,俯视流水,流水怀恋旧渊,仰观行云,行云思念故山,仿佛世间万物都沉浸在作者浓郁的思归之情中,缠绵不绝。蛇虫多生活于南方闽越之地,胡马多愿度过幽燕驰骋于北方。而对于诗人,自古以来便习惯于故乡的风土人情,而如今羁旅异乡,归期渺茫,心中顿生无限悲情。整首诗,作者于行云流水之中,寄予其急切的思乡怀归之3情,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耐人品味,尤其是诗歌后半部分“余情婀娜,逸韵无极”。此45诗“风神思理,一空万古”,其中“蝴蝶风南园”,“真不似人间得矣”,而“由来6有固然”收结,“如子晋吹笙,月明缑领”意味无穷。同样是行役远方的思归哀愁,相较于张协,王讚《杂诗》情感表达更直露,近乎呐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8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747页。3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57页。4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页。5同上6同上26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喊。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1心!2此诗“通首净甚,一结尤净!如片云在空,疑行疑止。”前两句“《十九首》风味,《三34百篇》兴体也。慨然而起,甚佳。”虽化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而来,却比之更真切更深沉,诗人直以边马思归以喻自己的思乡之情,感叹离乡之久、年岁渐慕。出行远方本非心志,无奈离亲别故,如商参一般,再难重逢。“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5吟”则习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昔对比更显寂寞难耐,思乡之情愈来愈浓。诗人一句“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从人和鸟的本性出发再次强调自己思归的不可抗拒性。可是即使人性如此,却依旧敌不过现实的阻隔,师涓已逝,再没有人能够弹奏出作者心中的无尽离愁。诗篇气脉流动,大量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行役远方却心系家园的征夫形象,寄托了自己深切真挚的怀乡之情。社会大环境造就了无数游子征夫被迫远离自己的家乡,有些游走在万里之外,有些则羁留军旅,归期遥遥。异乡的风土人情,更刺激了他们对于故乡一草一木的怀念,尤其是对于妻子亲人的思念,足以让他们夜夜难眠,愁肠百转。第二节羁束戎旅的慷慨羁束戎旅也是魏晋《杂诗》的主要抒写内容之一。曹植、张协、陆冲、陶渊明都有此类诗歌作品。只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曹植和两晋诗人诗歌基调上的截然不同。前者渴求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壮怀激烈;后者则身陷羁旅之苦,愁绪满怀。建安时期,士人多执着追求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6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是他们人生追求的目标,其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立功”是建安士人实现人生价值最主要的途径。士人们都希望自己可以驰骋沙场,建立金石之功,因此,常借助诗歌表达为国效力、征战疆场的决心,以期望得到施展抱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1页。2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2页。3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58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9页。5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842页。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88页。27
魏晋“杂诗”研究负的机会,曹植便是典型代表。他的《杂诗》中多表现自己渴求于戎旅生涯中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决心。《杂诗》多作于曹植政治失意之后,政治上的打压让他过着“毛褐不12掩形,薇藿常不充”的艰苦生活,但是即使如此曹植依旧愿意“捐躯远从戎”,来实现其人生目标,如《杂诗》其五: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3忧。4“情至之语,千载下犹为感激悲涕。此诗之正声,独有千古,不虚耳”,以此评语来形容这首诗可谓贴切至极。此诗是作者的一种空想,想象着自己可以星夜兼程奔向征吴之途,驰骋疆场,为国杀敌。他愈是把赴吴的心情写得急如星火,就愈足以显现出他急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回到现实却寸步难行。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缺少一叶“方舟”,于是大声疾呼表明心志,不愿闲居,希望可以为解除国患而赴汤踏火。现实生活中的曹植,虽处处受阻但风骨依旧,将内心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灌注于字里行间,使得整个诗篇慷慨悲壮,撼动人心。与曹植相比,两晋诗人多饱受仕途失意和羁旅战争之苦,形成了与曹植不同的情感抒写。陆冲和陶渊明笔下多写羁旅生活的不易、忧愁以及思归之情。张协则从另一角度表示了他对于战争的思考。张协《杂诗》十首多作于其归隐之后,曾经满怀壮志的诗人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对于生命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对于战争稍显厌弃。相对于曹植对羁旅远征,驰骋沙场的豪迈,张协则更多是对戎旅生活的一种理性思考,如其《杂诗》其七:此乡非吾地,此郭非吾城。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出睹军马阵,入闻鞞鼓声。常惧羽檄飞,神武一朝征。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舍我衡门衣,更被缦胡缨。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5楹。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作者羁旅异乡,心神如军中的旌旗一般飘忽不定,惧怕羽檄飞梭、长剑出鞘、烽火狼烟,这都预示着战争一触即发,士兵要脱去素衣,更换戎服,以戍卫边疆。诗歌前半部分突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4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0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28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显了征戍之士的紧张忧惧之情,后半部分作者从兵法入手,认为最好的制胜原则是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于杯酒之间斗智斗勇,而绝非血战沙场。同样,张协《杂诗》其1八则将故乡难归归罪于羁旅边城,直言“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可见其对仕途戎旅生活的排斥。相较而论,曹植身怀利器只是缺少机会,其内心对于建立功业的渴望超越了羁旅生活的艰辛,因此其诗慷慨抒怀,满怀激情;而张协则深知戎旅在外何其不易,有外在环境的恶劣,更有内在愁绪的萦绕,其诗愁绪万千。不同的诗风表现出不同时代士人对于戎旅生活的关照。第三节孤影无和的寂寞作为诗人内在情愫的外现,魏晋《杂诗》回荡着诗人孤独哀伤的愁情。面对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一次次搁浅,与之相随的便是年华的不断衰损,诗人们内心充满着苦闷与不安,可环顾四周,唯孤影相随,不觉悲从中来。曹植《杂诗》其一于秋日登高望远,顿生思亲怀友之情。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2心。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写道:“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3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义雅词丽可以看作是登高抒怀这类诗歌作品的一个审美标准。曹植此诗,登高远眺,情思暗涌,万事万物都饱含了作者的一片深情。开端两4句“兴象自然,无限讬意,横著顿住”,极具深意。“高台”、“悲风”两个意象的结合极为简练却极具深情,登高怀人却悲风凛厉,更突显诗人心情的沉重悲凉。所思之人在万里之外,而“‘江湖迥且深’则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盖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其身既远,他日归来更非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5更深一层。只写道路隔阔,已诉离愁别恨”足见作者愁思之深。而“方舟安可极,离思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6页。4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77页。5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页。29
魏晋“杂诗”研究故难任”,将无形的离思具象化,直击人心。诗歌后半部分以“孤雁”为线,孤雁南飞象征“之子”独孤地离开故土,哀鸣之声更触发作者内心的忧伤,希望这只南飞的孤雁可以给远在万里的“之子”带个音信,只可惜倏忽之间,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作者一人黯然销魂。整首诗笔调之深沉、情感之悲烈,建安诗人,非曹植不能为也。曹植感物而怀友,寄托了对友人的担心与思念,同时也强调了自身的孤独与落寞。而张华《杂诗》三首更是集中抒发了其孤影无和的寂寞之感,如其《杂诗》其一: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1应。永思虑崇替,慨然独拊膺。日晷随着日升日落记录着时光流转、四时代序,亘古不变。东壁星于黄昏之际显现于天空之中,冬夜寒气逼人,繁霜凝结,悲风呼啸,火光因寒气逼迫而幽蓝微弱,兰膏则于寒风中自然凝结,俨然一副肃杀之境。作者通过外在自然环境和具体物象极力突显毫无生机可言的寒冬,给人无限压抑之感。身盖两层棉被依旧暖意毫无,穿上棉衣则如怀冰。棉被和棉衣在漫漫寒夜本该给人以温暖之感,可在作者笔下则恰恰相反,增添了无限寒意。看似在展现冬天的冷,实则表露心中之寒,心灰意冷之际,重层衣被也徒然无用。伏卧枕上,辗转难眠,只可惜心中苦闷无人倾诉,感叹万物消长,兴废盛衰,只能独自拊膺长叹,悲慨万千。整个诗篇,作者由天道变化、肃杀寒节感慨生命盛衰,孤寂苦闷之悲,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任愁绪郁积于心,在寒夜黯然神伤。就连繁花斗艳、2荷叶田田的春夏美景作者也只能慨叹“谁与玩遗芳,伫立独咨嗟”,渴望与知己共赏美景,可悲的是知己已逝,留给作者的只有无限的伤感。如其《杂诗》其三:荏苒日月运,寒暑忽流易。同好逝不存,迢迢远离析。房栊自来风,户庭无行迹。蒹葭生床下,蛛蝥网四壁。怀思岂不隆,感物重郁积。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3翮。来哉彼君子,无然徒自隔。作者以日月运转、寒暑轮回发端,道尽岁月的无情,使人顿生迁逝之悲,从而奠定了诗歌悲凉的基调。接着写知己离别之感慨,庭院荒芜、窗户破败、芦苇丛生以及四壁蛛网,大量的景物描写为下文感物伤怀层层铺垫,作者睹物思人,伤感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游雁”比翼而飞,“归鸿”成群而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进一步突显出自己的形单影只。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30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于是作者内心呼喊,希望“同好”莫走,可越是渴望,越更显孤独。整首诗,外在景物的惨烈成为作者内在情思的外化,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有意识的借助外物之声貌为感情发声,把客观物象主观化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凄凉没落之情。陶渊明《杂诗》其二与张协《杂诗》其一在诗歌的抒写结构和情感表达上都极为相似,同样是在时光流逝中流出失意没落而又无处倾吐之孤独苦闷,只是陶渊明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更胜一筹。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1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西山,月出东岭,白日之万丈辉光转眼被黑夜之孤月取代,光阴与生命流逝于昼去夜来之间,同样也流逝于春秋代序的轮回之中。愁多才知夜长,只可惜满心苦闷只能摇动酒杯与月光下的身影倾诉,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可惜时光无情,生命有限,壮志未伸的诗人已垂垂老矣,敌不过时间的轮回,只能抱憾终身,这种无奈愁肠百转,彻夜不停。而这份哀愁,只能独自承受,尽显知己难求之无奈,何其可悲。最后四句,直抒胸怀,澹荡而深沉,将有志之士壮志难酬的悲怀展露无遗,更显苍凉。魏晋《杂诗》多抒发作者内在郁积之悲情,世人面对仕途之失意、理想之破灭、年华之迟暮,不免心生苦闷,愁绪万千。可知己全无,徒添悲情,陷入夜夜无眠,徘徊不定的焦虑忧伤之中,无法释怀。第四节高志未骋的痛苦从曹植到陶渊明,魏晋士人人生的苦痛多根源于高志未骋,其志大者,殄灭敌寇、平复边疆;其志小者,君子固穷、在约守贞,因此“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的无奈、悲凄、失望、痛苦成为了魏晋“杂诗”最基本的情感基调。曹植有一颗追求理想的赤子之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个真正的“烈士”,但是依旧抱憾终身,给人以悲壮之感,如其《杂诗》其六: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櫺(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31
魏晋“杂诗”研究1我慷慨言。作者登高远眺,周观千里,视野之开阔,气势之凌厉可见一斑。作者向往成为“烈士”,鄙视偷安而自甘闲散的“小人”,“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直言自己以身许国的意愿,表明其对国家的忠心,以期望得到皇帝的许可,杀敌报国。可现实则截然相反,曹植非但没有成为“烈士”,反而过着无所事事,自己鄙夷至极的“小人”生活,对于一个心怀济世大志的青年,现实何等残酷,又是何等讽刺,吞噬掉了曹植的理想乃至生命。可即便如此,曹植在余生之中依旧执着于内心的理想,也会适时积极地展露为国殉身之志,以期求得那渺茫的希望。整首诗,作者直抒胸臆,情调激昂,语言苍劲雄健,成分2展现了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的诗歌风格。曹植以下,激昂之调不复存在,更多的是抒发落寞悲怆之感,如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3慷。4这首诗李善注云:“冲于时贾充征为记室,不就,因感人年老,故作此诗。”贾冲攀附权贵,专以谄佞为事,左思不可能与之为伍,因而仕途屡屡受阻,壮志难伸。秋风之萧瑟,白露之凄冷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壮志难酬的伤感,曾经柔软的枝条旦夕之间已经变得僵硬,绿叶发黄开始飘零,好似自己的生命已近暮年,即将结束。明月从云边出来,月光如水一样凄清,照得诗人无法入眠,只好临窗望月,徘徊兴叹,彻夜无眠。一声南飞的雁鸣,更加剧了诗人心中的不安,回想曾经志比天高的自己,到头来一无所成,孤独终老,怎能不叫人焦虑忧伤呢?只是年华已逝,诗人只能于满头白发之际,慨叹一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这首诗不像其《咏史》诗一般悲愤抑郁,此诗情景交融,语言质朴雄健而富有气势,层层渲染诗人的岁暮之感,饱含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不可转逆的无奈。最后一句“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是诗人最无力但却最真切地呐喊。这种高志难施的悲愤是仁人志士的情感共识,岁月流逝但却代代不息,是我国古代士人知识分子反复歌咏的诗歌主题,如陶渊明《杂诗》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2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1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页。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0页。32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1住。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这首诗作于陶渊明生命的后期,丰富的人生经历给了作者得以回忆往昔的感触,青年时如大鹏展翅般立志高远,对人生充满了无限向往;如今随着时光变迁,气力渐损,当初那颗炽热之心已被现实打磨的黯淡无光,对于理想的实现已没有当初的那份强烈;未来如何,却无从知晓,只能驾一叶孤舟漂泊于江湖,内心忧虑无限。“时间的跳跃交错,生命的盛衰交替,情调的忧乐交织,使《杂诗》之五仿佛一个时间与生命的三重奏,展现了丰富而深沉的人生体验的过程。”只可惜“猛志”已在时间的大潮中搁浅,虽不曾放弃,怎奈年近岁暮已无力回天。作者将一生以极其简练的诗句概括,使得时间的流变感格外触目惊心,让人沉浸于时光易逝,理想破灭的无奈痛苦之中无法解脱。对于生命之短暂的清醒认识,进一步酿造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悲凉。此外还有应璩笔下的秋夜漫漫,彻夜无眠的贫士;张翰心中“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的忧伤;张协虽养真修道,却依旧不能忘却初心,要寄辞翰墨;陶渊明猛志逸于天下,可最终只能在南山一隅固穷守节,将四海之志藏于心中。理想与现实总是矛盾重重,诗人在理想的追逐中,有困顿、有苦闷但更多的是追逐和坚守,郁闷的诗篇下藏着诗人最炽热的赤子之心。第五节陶觞为乐的超脱魏晋《杂诗》的悲情与悲响显示出乱世文人忧戚的心态。诗人们在认知个体生命短暂的同时不得不陷入壮志难酬亦或仕途失意的感伤之中,与此同时,诗人们也积极地寻求生命的出口,找寻人生的终极关怀。纵观魏晋诗人,苦闷的灵魂多借助老庄思想誉为慰藉,或找寻理想的净土,借以舒2缓现实的矛盾。如傅玄笔下“安贫福所与,富贵为祸媒。金玉虽高堂,于我贱蒿莱”,借玄思道出贫与富、祸与福之间的辩证关系,直言自己蔑视富贵,安贫为乐的处世态度。同时,中下层文人受老庄思想影响,在失志之余也常纵情山水,用自然来对抗社会,在自然中寻求慰藉,以寻求精神世界的解脱。如陆冲《杂诗》其二:肆观野原外,放心希太和。景岳造天汉,丰林冒重阿。清芬乘风散,艳藻映渌3波。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0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8页。33
魏晋“杂诗”研究诗人通过大量自然景物的描写,原野、高山、丛林、清风、红花和绿波,营造了一份清新脱俗的环境,作者于此境中,求得内心的平和,灵魂的洗礼。到了张协笔下,作者在仕与隐的矛盾中,选择遁世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在归隐生活中体悟玄道,独善其身。其《杂诗》其六展示了其退隐的心迹。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朅来戒不虞,挺辔越飞1岑。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经阻贵勿迟,此理着来今。2《水经注》卷三十一描述:“鲁阳关,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足见其路狭峭深,山势之险峻,其间河水蜿蜒万余之长,合抱之树高达千寻。作者虽似于客观描述此地植被之茂盛,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压抑幽冷之感。猛虎长啸,飞鹤喧鸣,哀风回旋中百穴齐鸣,听觉上的刺激虽给人以感官上躁乱,实则进一步突显深山空林之死寂。作者行经于此,睹物感怀,陷入沉思,即使身处险境也应以平常之心迹对待。策马越过高山,像王阳一般面对自然险阻选择驱车返回,也想如周文王一般在岑崟之地躲风避雨。结合张协自身以及王阳和周文王之典故,我们可以窥测出张协之前对崇山险阻之渲染多暗指自己在官场生活的险恶,表达了自己希望独善其身,退隐山林的愿望。整首诗,作者写景、叙事、议论有机集合,顺畅自然地通过感物抒怀,表明自己对于仕途官场的厌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其《杂诗》其九,则为我们展现他心向往之的宁静天地:结宇穷冈曲,耦耕幽薮阴。荒庭寂以闲,幽岫峭且深。凄风起东谷,有渰兴南岑。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泽雉登垄雊,寒猿抚条吟。溪壑无人迹,荒楚郁萧森。投耒循岸垂,时闻樵采音。重基可拟志,回渊可比心。养真尚无为,道胜贵陆3沉。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这是一首招隐诗,却寄托着作者理想的生存之境。远离官场,回归山野,于荒僻幽深之境中建房耕种,感受风雨变化,有雉、猿相伴,有樵夫相随,一副超然世外的幽静之界。这首诗充分表明了作者追求真朴自然的人生意趣。作者于此境中“拟志”、“比心”,突出自己追求超脱高洁的人生理想。全诗作者用心经营,用山泽动物之乐来反衬自己摆脱官场回归本真之乐,用心描绘出自己欣然向往的归隐生活,“养真尚无为,道胜贵陆沉”,作者全用道家之语,表明自己内心的释怀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结如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2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25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8页。34
第一章魏晋《杂诗》的概况1不结,二偶语耳。飞舞之势,如鸾翔凤翥。”整个诗篇我们读到了诗人“属咏自娱”的愉悦,作者用道家所追求的归隐思想淡化了仕途的苦闷,选择用固穷守节来消释自己心中对于功业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作者清俊超脱的人格追求。从中我们可感受到张协诗中的玄理不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而是诗人自己鲜活的生活感受。归隐后的张协以闲居之态,来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追求,将自己的理想人格投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之中,寻得心灵的解脱。到了东晋,我们在陶渊明的诗中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生命与时间的和谐,品味到陶渊明陶觞为乐的超脱。如《杂诗》其六: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2置!这首诗前半部稍显凝重,感叹岁暮将至,人生去而不返。但是最后四句节情调积极轻松,大有人生得意须尽欢之意,在有限的时间里举家为乐,不再为生计而烦,不再为身后之事而发3愁。与《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前者是对待生命时消极的态度,而陶渊明则是思想上得以超脱,在固穷躬耕的4南山,生命与时间得以和解,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作为社会个体,诗人们敌不过现实的层层阻隔,时间的推移熄灭了他们心中的火花,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心中的焦虑之感,当诗人们意识到理想与现实,年岁与时光的不可调和之时,他们选择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找寻生命的出口,以消释内心的矛盾求得余生的超脱。以上五个方面是魏晋《杂诗》主要的抒写内容,不同的抒写内容多角度体现出诗人的所思所想,集中体现出魏晋诗人情感的个性化和复杂性特征,也正因如此,依旧还有一些《杂诗》难以划入其中,这也正是魏晋《杂诗》魅力所在。1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2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0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98页。35
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情感的抒发贯穿于魏晋《杂诗》的始终,诗人多以情感为全诗的统摄,不管是游子笔下的“故乡”、思妇心中的“远方”,还是诗人理想的“南山”,亦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浅吟哀唱,诗人们都通过独具匠心的抒情方式,将自身乃至整个时代的感伤情怀诉诸笔端,使魏晋《杂诗》整体呈现语短情长、悲凉慷慨的抒情色彩,共同铸就了魏晋《杂诗》独特的抒情特征。第一节抒情区间魏晋《杂诗》的抒情区间主要分为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空间方面主要指“我”与故乡、“我”与“远方”和“我”与“南山”之间的关系;时间方面则指“我”与“岁月”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区间,展现出作者不同的心理体验。时空交织,虚实结合,诗人们在不同的抒情区间中,展示出一个个鲜明可感的诗歌主体形象,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故乡”这个特有的地理区间,是任何漂泊在外的游子征人无不所思之地,在故乡面前,他乡的一切物象都充满了悲情,秋夜漫长、白露沾衣、草虫悲鸣、孤雁独翔、朔风阵阵等等,异乡之悲更足以唤起诗人对故乡之乐的向往,如曹丕《杂诗》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1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作者笔下,游子漂泊于“吴会”,这里的浮云如高耸的车盖般无依无靠、随风飘荡,暗示生命在被动中前行,充满了无奈之感。诗人自比“浮云”,强调自己身不由己,漂泊他乡孤独无依的处境,与曹植《杂诗》其二中“转蓬离本根,飘摇岁长风”有异曲同工之妙。“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是作者内心的呐喊,有对现状的厌倦和愤激,更是急于归乡的一种急迫。可情深意切终抵不住现实的残酷,无法归乡的“客子”早已惧怕他人问及自己籍贯之事,因为每问一次,都能触及自己强烈的思乡之痛。诗人以压抑的笔调结束全篇,给人以无可奈何的悲哀。再者如陶渊明《杂诗》其九: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37
魏晋“杂诗”研究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1篇。这首诗,作者虽言“一心处两端”,实则是一心怀乡。面对羁旅行役,他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奔赴远道,于东去的军船中望乡掩面。只是船行之快比肩时光,斗转星移之间,便与故乡千山万水,海角天涯。面对荒凉寂寞之境,诗人惆怅万千,思欲南归,只可惜路途遥远,无迹可寻。家书千重万阻,无法传达,只能寄怀此篇。整首诗突显了诗人对于羁旅生活的排斥之感,虽身不由己征于军旅,但却心怀家乡。作者前半部分着重写行船之快,离家之远,后半部分强调路途险阻,归乡之难,前后结构之巧妙,更突显作者内在情感碰撞之激烈,对于回归家园这个特定的抒情区间的无限渴望之情。“我”和远方,多叙写思妇怀人之作。空闺独守的思妇将情思寄于远方的佳人,以期消解心头万般愁绪。在这里的“远方”没有具体所指,游子所在之地便是远方。如曹植《杂诗》其三中的“织妇”: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2羣。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深闺少妇每天以织锦为业,锦缎缤纷多彩,可自从丈夫从军离家之后,精神恍惚,终日织锦却毫无成果。只能在漫漫长夜陷入无限的悲叹,化作长啸直至青天,足见其心情之沉重。等了三年,又过去三年,再等三年,九年的等待已经消磨了思妇曾有的耐心,平添了心中的郁闷悲凉甚至绝望。当看到失群飞鸟嗷嗷鸣叫以寻求伙伴时,更感受到自己的孤独无助。最后织妇突发奇想,希望自己化为阳光,向南方飞驰而去,与自己的丈夫相会,以此来消除自己的相思之苦。最后一句体现了曹植高超的艺术构思,把思妇刻骨铭心的相思,写到了无以复加的极端。同样是怀远之思,同为痴情的思妇,诗人在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则各具特色,如张协《杂诗》其一: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38
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1屋。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这首诗作者行文巧妙,写景-抒情-再写景-再抒情的叙述结构,体现出张协在诗歌创作上的匠心独运。秋夜凉风习习,闷热混浊之气逐渐为清爽之气所取代。对于独守空闺的思妇来讲,也许蟋蟀和飞蛾便是陪伴她度过这漫漫秋夜的伙伴,蟋蟀鸣于台阶之下,飞蛾绕明烛而飞,对自然物象的过分关注,更衬托出思妇孤独落寞的愁思。丈夫远出未回已不知多少时日,季候轮换,时光在佳人的盼望之中日日流逝。满怀相思之情的佳人百无聊赖怎会有心整理屋舍庭院,秋草疯长、青苔满墙、蛛网四壁,一切荒芜颓败都是她情思的蔓延。最后两句,作者总结上文,再次抒情,面对秋风之悲凉、家园之荒芜,对比自身之孤独,愁肠百转尽在目前。“故乡”和“远方”都存在于现实具体区间,“南山”则藏于诗人心间,诗人将自己的理想和生命都寄于此地。当陶渊明以理性思考人生后,直言“去去欲何之?南山有2旧宅”,可见他愿意将自己生命的终点停留于“南山”。陶渊明曾在《自祭文》中说:3“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本宅”即指这里的“南山”。“南山”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出现,这里是他的归隐之地也是他安度晚年之地,更是他消释内心矛盾、固守理想之地,如《杂诗》其四: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4道!诗人的南山就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在这里陶渊明参悟了生命与时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怒目金刚逐渐悠然自得。在他的“南山”中不用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必行役于心,无须案牍之劳,唯有家人相伴、子孙满堂、弦歌畅饮、日日欢娱,可以早睡晚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像沉迷于世俗之士一样,为了追求所谓的“空名”内心如冰炭相遇般充满煎熬,丧失了最初的自我,百年之后都化归尘土,毫无差别。在这样的一个乐园中,又有谁愿意老去呢?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陶渊明态度的积极,同时,5他也在南山田园中找到了对抗时间的武器,面对“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的现状,他选择以理性、豁达的态度来对抗时间的永恒,“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81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5页。39
魏晋“杂诗”研究1金,何用身后置”,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于理想的归属之地,摒去物累,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与“岁月”,是诗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区间与无限的岁月之间的关系,贯穿于诗人生命的始终。魏晋诗人面对岁月的流逝多采取无奈哀叹之举,如曹植“俯仰岁将23暮,荣耀难久恃”、傅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张华“荏苒日月运,寒暑忽45流易”、张翰“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现实阻碍了诗人理想实现的步伐,使得他们对于岁月流逝极其敏感。就魏晋“杂诗”来看,这种局面到张协和陶渊明笔下才有所改善,但即使是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张协《杂诗》其二中有对岁月流转的哀愁,也有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警惕。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浮阳映翠林,回飚扇绿竹。飞雨洒朝兰,轻露栖丛菊。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弱条不重结,芳蕤岂再馥。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6目。川上之叹逝,前修以自勖。本诗前十句集中于景物描写,太阳西颓之际竹林映阳,狂风摧残着绿竹,暴雨冲刷着兰花,菊花为寒露所浸润,炎夏被悲秋所替换,转眼便天高气寒,藤条无法生长,芳蕤也不复幽香,一片万物肃杀之感。物象的变迁瞬间引起了作者的迁逝之感,面对人生在世如飞鸟过目般短暂的现实,诗人决定以孔子为自己的榜样,鼓励自己不舍昼夜珍惜时光。而陶渊明《杂诗》其七中,面对岁月轮回,也能以积极的态度来直面生死,表现出无所畏惧的达观精神。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7宅。诗歌前四句作者将主观感情强烈投射于客观事物,仿佛“日月”、“四时”对自己生命的催逼正如同寒风劲吹枯树一般,落叶满阶,突显出自己暮年之状。虚弱的体质如同时运一道在减损,黑发早已白头,生命即将近于尾声。最后四句,作者将自己比作过客,家园比作旅舍,象征人的一生如匆匆过客般转瞬即逝,而自己将永归于南山那一片属于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9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7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40
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自己的墓地之中。这首诗体现出了陶渊明在面对生命流逝的积极态度,作者归隐南山,在这里求得了生命的解脱,同时甘心将这里作为自己生命的终点,使得时间与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和解。同样,《杂诗》其一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1岁月不待人”的激昂之语,跳脱出对于时间流逝无奈之口吻,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当人们开始以理性的思维正视人生与岁月的关系之时,总会寻求到消解生命与时间对立的良方。魏晋《杂诗》在不同的抒情区间中展示独具个性的诗体形象,我们看到了游子征夫的孤独,感受到了空闺佳人的寂寞,领会到陶渊明躬耕南山之志趣,也体会到人生与岁月的离合。情感的交织让诗人陷于无尽的挣扎痛苦,情之所至,诗之所言,诗人们复杂的情感在魏晋《杂诗》中得以全面的展现。第二节抒情方式魏晋《杂诗》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之分。直接抒情是指诗人以第一人称口吻直接抒发主观感受;间接抒情则指诗人以第三人称口吻或描摹客观景物,或显现季节时令的变化,或以具体语境渲染气氛等等,更好地抒发诗人感情,即感物而发,遇事即言。魏晋《杂诗》不管以游子或思妇口吻叙写幽情,还是作者直接抒情,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言说,表现的都是诗人自我的心理活动,“我”在诗歌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2如王粲“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发端便要抒写自己的忧思;曹丕笔下的游子彻夜不3眠,“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抒发了自己思乡情切之感;傅玄心中的“志士”,将4自己命运、愿望、恐惧的人生感悟糅合在“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一句诗之中,感5慨万千;张协“此乡非吾地,此郭非吾城。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直接表达出自己对于羁旅生活的厌倦;陶渊明“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6对于年少时心怀天下的回忆,读之令人振奋。可是,纵观魏《杂诗》,不以写景为衬,纯以情感为主的诗歌并不多,代表诗人是曹植和陶渊明。曹植一生诗歌作品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哀婉悱恻,一类则是慷慨激昂,《杂诗》其五、其六则属于后者,作者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4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9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41
魏晋“杂诗”研究1“直述壮怀”,以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决心贯注于诗歌的首末,给人以慷慨雄壮之感。其2五中面对悲风急流,作者无所畏惧,直言“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整首诗气势豪迈,读之令人振奋。其六作者登高远眺,俯视千里疆土,耻小人,慕烈士,渴望战死沙场,以身殉国。两首诗作者直抒情怀,诗歌内在情志一致,都表现了曹植不言放弃、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以及对理想不渝追求的决心。诗篇风调高雅,格力遒壮,极具慷慨悲壮之美。陶渊明的《杂诗》中也多直接抒情之诗,《杂诗》其一、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其十,大多是其对生命思考后的理性认识,但也有对生活不平之鸣,有其郁闷悲愤的一面。其《杂诗》其三中,陶渊明直写岁月流逝的感慨,内蕴着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虽理想十足,但依旧藏裹不了内心对于青春时光的感怀。如曰: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3央。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作者直言花之美艳不可久居,生命的繁盛衰颓也不可估量。往日三春之花,如今已化为莲蓬,浓霜凝聚于枯萎衰黄奄奄一息的野草之上,一片肃杀之景。反观自身,日月回转从未停歇,只是自己已不再年轻,趋于暮年。回忆起年少时的青葱岁月,让人恋恋不舍,可是,回忆短暂,更长的是不舍之后的无限哀伤,是对于生命流逝的忧虑甚至是恐惧。这首诗中,作者以“春蕖”“野草”来象征人生的青年与暮年,可即使花有落草有黄,但就如同“日月”一般,花亦有开草亦有绿之际,年年岁岁花相似,可岁岁年年人已步入衰损之年,再无少年,让人陷入无限的悲思之中。魏晋《杂诗》大部分的诗歌选择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首先,代人立言,抒发己情,曹植《杂诗》其四为代表: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4齿。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5王夫之点评此诗:“清迥纯净,然使李太白为之发蒙振落耳”,足见其艺术手法之高妙。此诗写法多从《楚辞》而来,但却更简练生动,情蕴丰富。佳人美若桃李,却朝游夕宿,奔波不停,奈何世俗无情高歌无用,俯仰之间岁暮将近,青春美貌难以永驻。美人迟暮1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5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50页。42
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的画面如在目前,让人心生怜悯。“此篇融合了屈原作品意境,以美人迟暮喻志士失意,1情态优美,幽深缠绵,有独到之处。”曹植此诗以佳人自喻,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诗中也暗含了抱怨之情。曹植才高八斗,志向远大。只是由于政治缘故,自己不再有建功立业的时机。空怀抱负无处可施,可时光无情,唯恐转眼暮年,荒废了一生。整首诗曹植借“佳人”之弃喻己之失意,层层深入,哀怨之情弥漫。其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是魏晋《杂诗》较为常见的抒情方式。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对于情景关系体会深刻,其言:“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关情者景,自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2悴之迎,互藏其宅。”这段话凝练地概括了诗歌中情与景相互依存之关系,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在魏晋“杂诗”中不断地得以发展成熟,逐渐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最主要的抒情方式之一。从建安到两晋,“杂诗”中的写景成分逐渐增多,诗人从开始的感物起兴到后来有意识的借景抒情,到南朝山水诗的出现,景物描写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最主要方式。魏晋《杂诗》中借景抒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物具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意志。当诗人对某些景物有所感触时,便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此时景物多是诗人主观情感的集中表现,如陆冲《杂诗》其一: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我行一何艰,山川阻且深。洿泽无夷轨,重峦有层阴。零雨淹中路,玄云蔽高岑。俯悼孤行兽,仰欢偏翔禽。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3音。羁旅淹留久,怅望愁我心。诗人通过“山川”、“重峦”、“零雨”、“玄云”的描写强调征途绵邈的艰辛,表现出羁旅生活的不易。同时,“孤行兽”和“偏翔禽”两个意象,突出表现自己旅途的孤独感。而“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音”,极富作者主观意志,声音何来“悲响”,流风何来“哀音”,这都是作者主观意识在客观景物之上的反映,好像此时的“空谷”和“流风”跟作者一样,长久羁旅在外,内心悲愤不已哀怨不断。整首诗,环境描写、意象选择都与作者的主观感情相一致,处处弥漫着作者羁旅生活的哀叹。另一方面,景物描写客观性十足。张协在景物描写方面创作艺术极高,情景交融的诗境耐人寻味。如《杂诗》其三: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1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2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8页。43
魏晋“杂诗”研究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1卜。2陈祚明认为此诗“情景旷越,有苍异之姿,开康乐风度”,可见,其对于张协着意写景之肯定。前两句作者描绘朝霞绚丽,旭日东升的壮观场面,“朝霞”、“白日”生机无限,结合后面的诗句,可知此句为春景;次写夏景,阴雨密布、大雨滂沱;再写秋景,草木凋零、寒霜满地;最后写冬景,叶尽林空、万物萧瑟。作者对四季景物的描写客观真实,但是诗人却通过四季特征景物的描写突显出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凄冷、冬的死寂,这是一个四季的轮回,很自然联想到这也是一个年岁的逝去,人生就是在这样的四季轮回中逐渐老去,由景物描写到情感抒发可谓天衣无缝。最后,诗人反观自身,已垂垂老矣,而壮志未酬的自己更感时光如逝,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学习司马季主避世而居,以遣百忧。由此可见,作者构思之妙,抒情之巧,看似单纯的景物描写实则情景交融,为作者最后的感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魏晋诗人或感物而发,或借物传情,时而慷慨悲壮直击人心,时而缱绻氤氲耐人寻味。他们善于将自己内在的情愫转化为诗歌中的审美对象,营造一种感伤的情境,求得内心压抑苦闷心情的抒发,形成魏晋《杂诗》情景交融,语浅情深的抒情特征。第三节抒情色彩魏晋《杂诗》多诗人感物伤怀之作,因此诗歌整体抒发作者的悲情。有时光迁逝之悲、壮志难伸之悲、有思归不得之悲、独守空闺之悲等,诗人内心充满惆怅,失落情绪的传达,加重了魏晋《杂诗》浓郁的悲情色彩。3所谓“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魏晋士人群体最关注的莫过于自身理想价值的实现与否,有些人超越了个人价值追求建功立业的社会价值,但却无报国之机;有些人执着于仕途的进退,苦闷迷茫,这些都造成了士人内心悲情的郁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成为他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如:4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杂诗》其五)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2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55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1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44
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1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曹植《杂诗》其六)2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其一)3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左思《杂诗》)4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张协《杂诗》其十)5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陶渊明《杂诗》其二)6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陶渊明《杂诗》其四)7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杂诗》其五)曹植有荆轲般视死如归的报国热血,可到头来却悲叹于无方舟之便,抱憾终身。前后对比更显悲壮;傅玄则在仕进之途上忧虑中挟带了几分恐惧,“常恐寒节至,凝气结8为霜”,通过外在景物的描写,突显内心沉郁沧桑之感;张协后期在仕途的进退中选择了归隐,虽暂避了仕途的纷争,但终不能将最初的理想变成现实。陶渊明更是如此,远离了仕途,但用尽后半生,也没有逃离自己对理想的固守,归于南山之后,也时常慨叹壮志的美好,牵挂一生。壮志未酬提升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敏感度,这个传统从《古诗十九首》沿袭至此,加之魏晋《杂诗》多作于诗人生命的后期,壮志未酬、仕途不顺已经让诗人惆怅不已,可岁月的催逼,更添无限愁绪。如:9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曹植《杂诗》其二)10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曹植《杂诗》其四)11秋日苦促短,遥夜邈绵绵。(应璩《杂诗》)12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张翰《杂诗》其一)13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张协《杂诗》其二)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9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7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0页。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1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7页。1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7页。1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45
魏晋“杂诗”研究1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张协《杂诗》其四)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其一)3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陶渊明《杂诗》其三)4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陶渊明《杂诗》其五)5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陶渊明《杂诗》其七)原本日月轮转、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笔下好似冷酷无情,摧残着诗人的容颜与生命。诗人在诗中尽写时间的无限和生命的短暂,强烈的对比给人时光飞逝之感,仿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命,瞬间如飞鸟过目般短促。在四时的催迫下,年迈的诗人只有在秋夜漫漫中回忆年少时的激情,慨叹荣壮俱逝的余生,悲从中来,不可断绝。魏晋《杂诗》除了以上两个主题内容的悲情之外,还包括游子思归不得之悲和思妇独守空房之悲。游子征夫羁旅他乡,对故乡的怀念、家人的思念,在孤独无望的路途中更显凄凉。如:6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曹丕《杂诗》其一)7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曹丕《杂诗》其二)8悠悠远行客,去家千余里。(曹植《杂诗·悠悠远行客》)9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张协《杂诗》其七)10风土安所习。由来有固然。(张协《杂诗》其八)11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王讚《杂诗》)12羁旅淹留久,怅望愁我心。(陆冲《杂诗》其一)13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陶渊明《杂诗》其九)去家千里之外的游子征夫,内心像风中的旌旗一般,漂浮不定,愁思百转。不习惯异乡的风俗,害怕被问及自己的籍贯,看不得孤雁飞翔,像客鸟思念故林般对家乡充满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5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8页。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7页。1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1页。1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8页。1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46
第二章魏晋《杂诗》的内容抒写了怀念之情,可越是思念越不可得,道路绵邈欲归无望,何其可悲!一端远在万里,一端独守空闺,但相思之情却超越了时空的阻隔。1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曹植《杂诗》其三)2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曹植《杂诗》其三)3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曹植《杂诗》其七)4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张协《杂诗》其一)思念成灾,闺中少妇已魂不守舍,无心于机杼,任庭院森森,青苔满墙,一心盼望良人归家,以解相思之情。可时光无情太匆匆,日日思君不见君,古人一日不见有如三秋之隔,此时的思妇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却依旧等不到与丈夫再度相逢。也许曾经一别,便是天涯,让人不忍卒读。在魏晋《杂诗》的世界里,雄心壮志的诗人黯然失魂、四季轮转的美丽太过短暂、美好热烈的爱情留给了等待……诗歌整体呈现悲凉的基调,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真实、苦闷、凄恻、悲哀的复杂感情。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8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47
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第四章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魏晋《杂诗》作为我国古代情感抒发的主要诗歌门类,其诗歌的艺术表现为后世抒情诗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细腻的心理描写、敏感的节令时序以及丰富的意象使用共同形成了魏晋《杂诗》独特的艺术表现。第一节心理描摹魏晋《杂诗》中,心理活动的刻画和传达是诗人构建诗歌主体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是诗人自己心理活动的直接呈现,有些则是诗人笔下人物内心的描写。以魏晋《杂1诗》为例,有游子“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的思乡情切;有曹植“愿欲一轻济,惜23哉无方舟”强烈的报国渴求;有左思“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对理想无望的失落;4有张协“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对于人生的慨叹;有陶渊明“眷眷往昔时,忆此断5人肠”对于时光倏忽的惆怅等等,诗人多借助心理刻画来抒发自身最真切的感情变化,而读者也可以透过诗句深入诗人内心,情感共鸣。曹植善写代言体诗,其《杂诗》其三和其七都是思妇之词,其对思妇的心理描写可谓细致贴切,准确地传达出思妇独守空闺的所思所想。其三中“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形象生动的将织妇对于丈夫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可谓巧妙至极。而《杂诗》其七则更是真实展现了思妇除了思念丈夫之外内心的另一个担忧。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6倾。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诗歌前半部分重写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独守空闺的寂寞和对佳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诗歌后半部分则侧重思妇的心理刻画,极为细腻地展现了思妇复杂的心理变化。思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458页。49
魏晋“杂诗”研究妇想到自己跟丈夫以前的欢聚不会再有,自己也不会像兰花一样再度容貌焕发,再联想到如今人人都喜新厌旧,不念旧情,不禁担心自己的丈夫还会像以前那样爱自己吗?带着这种不安与恐惧,思妇决定向丈夫表明自己的忠心,将自己比作菟丝和浮萍,将丈夫比作松树和流水,表明自己失去丈夫就无法生存,体现丈夫对她生命的重要性。同时,自己会更加谨慎地为丈夫穿衣结带,永不懈怠,以期得到丈夫的眷顾。曹植通过心理描写还原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更加真实的思妇形象,在这里思妇除了思念还多了分忧虑,惧怕自己被丈夫抛弃,所以自言自语,表白心迹,好像这样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就会听到一样。整个诗歌将思妇在长久的等待之后,微妙的心理变化真实的展现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陶渊明《杂诗》其八则真实展示了自己躬耕生活难以维系的苦闷心理,同样也耐人寻味。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1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这首诗是陶渊明《杂诗》中少有的叹贫之作。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为生活所迫下的忧怨之情。此诗开篇及以“代耕”暗指做官,“田桑”既指归隐,同时也指归耕田园。自己亲手耕种从未停止,只为饱食细粮、粗布御冬、葛布遮阳罢了,可到头来依旧食以糟糠,四季无布,着实令人悲伤。作者不禁发问,为什么他人皆有所得,而我却食不果腹呢?难道是因为我愚笨不堪吗?辩不过天理,只能举杯痛饮,借以排解忧愁。这首诗作为陶渊明对其归隐后躬耕生活的描写,其中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自我反问,体现出其归耕生活的不易,虽然饱含了作者对此贫困现状的不满之情,但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生活气息十足的陶渊明,情味十足。而自己仍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想到这里,心中悲情涌动,久久不能平息。诗中有对时光荏苒流逝的哀叹,更有对志不获骋的悲伤,作者通过自己心理活动的刻画巧妙地传达出了内心的这份悲情。心理描写是诗人表达内在情怀的主要方式之一,诗人通过心理描写细腻地展现了心中的苦闷、挣扎、忧虑和希望等丰富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更有利于展露心迹,使读者透过诗句探寻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表达。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50
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第二节节令时序魏晋《杂诗》多借助节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较集中的便是秋天。我国古代诗歌“悲秋”主题从宋玉开始一直流传至今,魏晋《杂诗》内在的悲情与秋季外在的1自然形态正相契合,“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萧瑟、衰败、凄凉的氛围在感官上更容易引起诗人感物而发的兴致。因此魏晋《杂诗》中大量出现描写秋天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时光的流逝、佳人的眷念等情思。“漫漫秋23456夜长”、“秋日苦促短”、“秋风乘夕起”、“秋风何冽冽”、“秋夜凉风起”、“朔78风动秋草”、“我行自凛秋”等,作者忧愁的笔端描绘出感伤性的秋景,其中有实写秋景,抒发感慨,亦有虚写秋景,述写情怀,反映出魏晋诗人“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朱筠在《古诗十九首说》中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9因此,大多数诗歌多从秋夜写起,如王粲《杂诗》其一: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繁星衣青天,列宿自成行。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箱。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10霜。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秋末的黄昏大雁南翔,清风阵阵中月亮于西方升起,繁星于清冷的天空自相成行,秋蝉在高树间嘶鸣,野鸟号叫于东厢,纤云在空中时隐时现,秋露沾湿了我的衣裳,一切都运行变化,北斗星也逐渐落下天幕。彻夜未眠的诗人,害怕早上寒气来袭,呵气凝结成霜,只是秋风扫落叶,如逝去的流光一般消失于世。整首诗,诗人用大量篇幅对眼前的秋景进行了详细地描写,营造了清冷的环境,联想起首句“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便可窥见诗人内心的焦虑和生命短促的悲哀,充满了人生的感叹。整首诗歌情景交融,形成了沧桑、悲凉的诗歌风格。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对此诗评到:“‘志士1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45-146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7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9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1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0页。9隋树森编著:《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三卷第54页。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9-570页。51
魏晋“杂诗”研究1惜日短’篇,凄婉清俊,亦颇脍炙人口。”再者如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2慷。作者感秋风而情思涌动,前半部分对秋天典型的物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秋风凛冽无比,白露凝结成霜,枝丫变硬,绿叶枯黄。明月从云层中露出,洒下如水的月光,打开轩窗面对前庭,早晨飞翔的大雁嗷嗷鸣叫。在诗人笔下好似是对秋景的客观描写,不掺杂自己的个人情感,但是诗歌后半部分直抒情怀,则与秋景暗中契合,秋风萧瑟、绿叶枯寂、大雁南飞等等秋天的物象瞬间与作者慨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情感互为表里,而诗中“冽冽”、“旦夕”、“日夜”、“嗷嗷”等词语的使用,在彰显物象特点的同时,更3暗含了诗人内在情感的起伏。最后四句“旷望高深,俯仰有会”,流动着诗人慷慨悲壮之情。同样,秋天也是思妇怀人之季,在萧瑟的秋风之中思君不来更显寒意无穷,如张协《杂诗》其一: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4屋。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张协开篇便点明节候,以秋夜为背景来营造清冷的抒情气氛,为下文佳人思君不得悲愁奠定了感情基调。秋夜凉风吹散了白天喧闹混浊之气,取而代之的便是微凉的清爽之气,这种微妙的变化,只能于夜深人静时敏感之人得以感知。蟋蟀窸窣作响,飞蛾绕烛飞翔,充斥着思妇的听觉和视觉,陪伴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而孤独的秋夜。短短四句景物描写,一个孤独寂寞、惆怅万千的思妇形象便跃然纸上。在万物沉寂的秋夜,佳人辗转不眠,在荒草丛生的庭院,青苔满墙、蛛网密布的屋中,细数年岁流转,虽物事人非,但思君之情却越发汹涌不可遏制,徒增心中无限悲凉之意。整首诗歌描写生动,情景交融,在凄清的秋夜极为细腻地传达了闺中妇人对行役君子的思念之情,凄婉动人。可见,秋天的节令特征所赋予自然景物的属性,在客观上更容易引起诗人内在失意情绪的感发,诗人由开始的感物而发,到后来逐渐懂得主动将自己内在悲情借助秋天这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页。3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48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52
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个特定的时节加以抒发,无数次循环重现于不同诗人的诗歌作品中,逐渐固化了“悲秋”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语境中固有的文化意蕴。第三节意象使用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对象的结合体,诗人外感于物,言动于心,内心的真实情感与大自然物象正好相契合之时,物象便具有了诗人所赋予的思想情感,随着这个物象在相似环境中不断使用,物象便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意象。中国古代的诗歌从《诗经》到《楚辞》,比兴手法早已成熟运用于诗歌创作,也创造了不少诗歌意象,一系列意象的组合、发展、转换贯穿于诗歌创作的始末。魏晋《杂诗》承袭《诗经》比兴手法且在古代抒情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诗中出现的大量意象也为后世诗歌意象的创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意象走近诗人的象征世界,探索诗人的心灵世界,寻找中国古代艺术的源头活水。荣格说:“每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1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魏晋《杂诗》中,诗人感物起情,在诗歌创作中善于使用“风”、“鸟”、“日”等诗歌意象,传达内在的思想感情。首先,“风”的意象在“杂诗”中以各种形式出现,如:2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杂诗》其一)3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曹植《杂诗》其一)4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曹植《杂诗》其二)5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曹植《杂诗》其五)6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傅玄《杂诗》其一)7闲夜微风起,明月照高台。(傅玄《杂诗》其二)8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张华《杂诗》其一)1荣格:《试论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引自叶舒宪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9-570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0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53
魏晋“杂诗”研究1微风摇茝若,增波动芰荷。(张华《杂诗》其二)2秋风乘夕起,明月照高树。(何劭《杂诗》)3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左思《杂诗》)4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张协《杂诗》其一)5浮阳映翠林,回飚扇绿竹。(张协《杂诗》其二)6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张协《杂诗》其三)7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张协《杂诗》其四)8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张协《杂诗》其六)9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王讚《杂诗》)10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音。(陆冲《杂诗》其一)11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陶渊明《杂诗》其七)12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陶渊明《杂诗》其十一)以上诸多“风”的意象,我们以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强弱为标准分成三类。一类是“悲”风,包括悲风、凄风、惨风、回飚。“悲风”意象与《楚辞》中的悲秋文化一脉相承,“以‘悲风’表达内心的种种忧愁感伤,也是先秦两汉以来文人所独具的忧伤之情的继13承和发展。”诗人直以“悲”、“凄”、“惨”、“飚”等极具主观色彩的形容词来修饰风,运用通感移情的艺术手法,以风之悲写己的悲,直抒情怀,感情强烈真挚,更能反衬出作者心中难以排遣的苦闷和忧愁。其中曹植用的最多,其《杂诗》中“悲风”有壮志难伸失意无奈之悲,也有自己内心的怨愤和压抑之悲。这类“悲”风是诗人内心情感强烈外化的一种表现,使客观物象—“风”具有了诗人的情感色彩。另一类是“凉”风,包括北风、凉风、长风、秋风、朔风、流风、寒风、轻风。这类“风”诗人多从自然之风的特征在诗歌中进行客观描写,但是魏晋《杂诗》笔下秋风和冬风都是重点刻画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9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1页。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8页。1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1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13吴建辉,马林:《论建安诗歌中的“悲风”意象》,《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93-94页。54
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的对象,因为这两个季节风所具有的萧瑟、寒冷的自然属性与诗人内在的悲情相一致,诗中的各种“风”,一方面为诗人的情感抒发营造了抒情环境,同时也折射着诗人的内心情感。曹植笔下的“北风”之凉,在体现游子漫漫秋夜孤独寂寞的同时也为其思归不得的心情增添悲凉之意;左思笔下的“秋风”,凛冽寒冷与其高志未骋、岁暮将至的悲哀互为一体;张协笔下“凉风”则为下文佳人思君不得的绵绵愁思营造了萧瑟清冷的抒情环境;陆冲笔下的“流风”将空谷的“悲响”贯彻山谷,哀音遍布,表现出羁旅生活带给诗人的不尽悲愁。最后一类是“清”风,包括金风、清风、微风。这些“风”都是舒适之风,但却是魏晋《杂诗》中出现次数最少的“风”。张华笔下的“微风”和张协笔下的“金风”确实表现了作者一种轻松的心境,但是张华笔下的“清风”虽塑造的是一幅美好的秋夜之景,但是结合诗篇的整体结构来看,能够体会到作者想通过对美好的景物的描写反衬出自己对于“良时无停景”时光流逝的哀叹。整体来看,魏晋《杂诗》中的“风”都与作者的情感相似具有悲情特征,这些“风”意象在魏晋以及之后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使得这些诗歌意象的内涵逐渐固定,为后人大量引用学习。其次,“鸟”意象的大量使用。由于鸟类群居的自然属性,在某种程度与人相似,因此它们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端,承载着诗人孤独寂寞之意,是魏晋《杂诗》经常使用的意象之一,如:1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其一)2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其一)3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羣。(曹植《杂诗》其三)4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曹植《杂诗》其七)5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张华《杂诗》其三)6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左思《杂诗》)7闲居玩万物,离羣恋所思。(张协《杂诗》其三)8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王讚《杂诗》)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7-458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0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1页。55
魏晋“杂诗”研究1俯悼孤行兽,仰观偏翔禽。(陆冲《杂诗》其一)2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陶渊明《杂诗》其十一)这里有“孤雁”、“游雁”、“飞鸟”、“归鸿”、“偏翔禽”、“边雁”、“客鸟”、“鸾鸟”等等,其中在诗人笔下主要寄托了诗人三方面的情感。第一,表现游子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情。行走异乡的游子独自在外,困难重重,不再有亲人朋友相伴就如同失群的大雁,内心充满着不安和恐惧,想急切地寻找到群体,让心中的归属感消释掉当下的迷茫,求得内心的平衡。第二,诗人借用“孤雁”来象征空闺独守,茕茕孑立的思妇,反衬出妻子对于游子征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承袭《古诗十九首》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而来,通过飞鸟对于故林的回归来暗示异乡之人对于故园的怀念,进而反衬出游子征夫思归不得的浓浓乡愁。有时候作者也常刻画群鸟飞翔,游雁比翼之状,仰目凝视,让人羡慕不已,可低头回味,则悲凉无限,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将内在的孤独无奈一览无余诉诸笔端,读之即生怜悯之意。总之,“鸟”的意象在魏晋时期已经是中国诗歌固有的意象之一,其固定的意象内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再次,时光流逝,生命哀叹也是魏晋《杂诗》的主题之一,因此,“日”的意象反复出现于诗人的笔端。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其一)4荏苒日月运,寒暑忽流易。(张协《杂诗》其一)5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张协《杂诗》其二)6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张协《杂诗》其四)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其一)8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其二)9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陶渊明《杂诗》其二)10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陶渊明《杂诗》其三)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8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9页。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5页。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6页。56
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1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陶渊明《杂诗》其七)2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陶渊明《杂诗》其九)3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陶渊明《杂诗》其十)这里的“日”意象一指太阳,一指时间,但是在魏晋《杂诗》中,它们更多的时候是合二为一,同指岁月和生命的流逝。前者以太阳下山来暗指时光匆匆,也暗指生命将尽,而后者则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日月”合用都直指时间消逝,且“日月”连用给人更强的紧迫感和压迫感,仿佛一生转瞬殆尽,言语间徒增万千悲伤。总之,意象的产生是人之情与物之状高度融合的结果,展示了中国文学的审美意蕴。意象一旦被创造出来并且为人熟知之后便超越了自身属性,逐渐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有些则变成了原型意象。魏晋《杂诗》中,诗人笔下的“风”、“鸟”、“日”等客观事物都和作者抒发的内心情感在性质上是统一的,使得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些意象的产生以及诗人们创作意象的方法都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7页。57
第三章魏晋《杂诗》的抒情特征结语魏晋《杂诗》的文学史意义魏晋《杂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类抒情诗体,处于古代抒情诗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歌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后世抒情在魏晋时期得以形成深化,为后世文人抒情诗歌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诗歌抒情艺术传统的形成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魏晋《杂诗》真挚的情感抒发促进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蓬勃发展。从诞生之日开始,魏晋《杂诗》便“不拘流例,遇物即感”,是作者内在情感在外物的刺激之下,随时随地引发的感怀抒情之作,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异于其他应制之作,这种抒情的纯粹性和个性化是魏晋士人个性意识觉醒的一种外在表现。魏晋《杂诗》中有诗人仕途不顺的失意、怀才不遇的悲怨、思归不得的乡愁、时光流逝的慨叹……诗人将心中苦闷、幽怨、挣扎的复杂心情,诉诸笔端,在一定程度上是魏晋诗人排解苦闷的一种文学表达,对当时和后世的诗人都影响深远。阮籍《咏怀》受《杂诗》影响很深,内在精神与建安诗人的《杂诗》最接近,同时唐代李白、杜甫、韩愈等大诗人也都有《杂诗》作品流传,而其他如“杂感”、“感遇”、“无题”等诗歌形式也颇受《杂诗》影响,共同促进了我国抒情诗歌的发展。其次,魏晋《杂诗》在诗歌题材为后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曹丕笔下的游子、曹植笔下的烈士、傅玄笔下的志士、张协笔下的思妇、陶渊明笔下的时光等我国古代抒情诗歌题材基本都囊括其中,无出其右。同时,我国古代士人最关心的人生矛盾贯穿魏晋《杂诗》始末,一是壮志未酬的不甘,一是年华流逝的无奈,在《杂诗》中我们感受着诗人内心情感由激荡起伏到渐趋平静的发展轨迹,从建安到晋末好似一个轮回,完成了人生的超脱。诗中所形成的无数人物形象,也都成为了后世诗歌中的经典。再次,魏晋《杂诗》艺术表现方式也为后世诗歌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魏晋《杂诗》善用意象来传情达意,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诗歌氛围,而大量的景物描写也逐渐开启了我国诗歌创作中对景物的关注,张协笔下的《杂诗》景物描写十分细腻,且逐渐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为南北朝山水诗歌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魏晋《杂诗》浓厚的抒情色彩、多样的抒情方式同样为后世诗歌所继承,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59
第四章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参考文献一、著作1、丁福保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方东树著:《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6、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王夫之等撰,丁福保辑录:《清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8、王士禛选,闻人倓笺:《古诗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10、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11、弘法大师著,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3、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4、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5、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16、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7、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8、陈沆撰:《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9、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20、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2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22、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3、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4、吴淇撰,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25、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6、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7、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8、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29、张玉穀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61
魏晋“杂诗”研究30、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1、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32、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3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34、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35、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36、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37、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38、胡大雷:《文选诗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9、饶少平:《杂体诗歌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40、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41、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2、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43、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4、徐师曾:《文体明辨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45、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6、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47、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8、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1983年。49、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50、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5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52、萧统编,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5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5、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6、葛晓音:《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7、鄢化志:《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8、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9、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60、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62
第四章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二、硕士论文1、王晓静:《张协研究》,厦门大学,2006年。2、王萍:《曹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3、孟英:《论的抒情艺术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4、张旭:《魏晋南北朝“杂诗”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5、聂丽娟:《张载、张协、张亢集校注》,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6、徐昕:《张协集校注》,四川大学,2006年。三、期刊论文1、卢洪昭:《陶渊明十二首初探》,《抚州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2、齐益寿:《伤老悲志中的省思——陶渊明前八首析论》,《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3期。3、孙明君:《挣扎在仕与隐之间的痛苦灵魂——读陶渊明其二》,《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2期。4、李景琦:《“寓幽怨于缠绵,抒悲壮以慷慨”—曹植论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5、李有鹏:《试论“杂诗”适志作品的编选—兼论萧统的诗体分类观念》,《六盘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6、李军峰:《试论陶渊明的艺术魅力》,《三峡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7、宋展云:《论张协与两晋之际文学新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8、张丽涛、赵坤:《中略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年,第2期。9、张凯:《张协〈杂诗〉十首的景物描绘及其特点》,《合肥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0、吴小如:《说曹植三首》,《名作欣赏》,1988年,第5期。11、吴承学:《论古诗制题制序史》,《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12、吴鹏:《论对“和诗”的划分—兼论“杂”在诗类中的辨体性》,《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期。13、言丽花:《试论对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14、房日晰:《“杂诗”考辨》,《学术月刊》,1984年,第3期。15、赵超:《汉魏六朝“杂诗”的诗史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1期。16、赵丽:《对魏晋南北朝的影响》,《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17、曹胜高:《论的浑雅之美》,《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63
魏晋“杂诗”研究18、姚晓菲:《陶渊明十二首论略》,《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19、祝菊贤:《陶渊明诗歌意象结构管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20、钱志熙:《魏晋“杂诗”》,《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21、徐传武:《左思小议》,《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22、徐国荣:《文选杂诗立类辨析》,《古籍研究》,1996年,第3期。23、董乃斌:《与中国文学的抒叙传统》,《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24、缪军:《走向心灵——曹植小议》,《广西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25、颜余庆:《杂诗的形成》,《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3期。64
第四章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致谢时光流转,春光依旧,生活了七年的河大,承载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走遍了这里的每个角落,看惯了这里的春夏秋冬,倏忽离别,万千不舍。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遥想大二那年张亚军老师在课堂上优雅地讲述曹植、阮籍、陶渊明和庾信的诗歌辞赋,依旧精彩至极。自己又是何等幸运,在研究生期间可以入于老师门下,继续跟着老师学习。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老师像照顾孩子一般给予了我太多的关爱和包容,小至生活点滴,大至为人处世,老师都会在无形之中教会学生许多道理,能够跟随老师学习,内心充满了感恩和幸福。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逐渐对古代文学有了一个更深的认知,慢慢懂得如何读书、做学问、写文章。说到文章,就会想起自己的每篇作业老师至少会修改四五遍,行文结构、思想深度、语言表述甚至是标点符号老师都会详细批注。同时,由于自己研二外出支教一年,论文的开题报告老师也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学生无以回报。回国之后,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一边耐心地指导,一边不断地给我打气加油,尽可能化解我心中的压力,精神上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老师对我的好,学生一定会铭记于心,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行。感谢王利锁老师、马予静老师、王宏林老师还有孔令刚老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喜爱和尊敬课堂上潇洒幽默,生活中平易可亲的王利锁老师,《史记》和《世说新语》的课程至今意犹未尽;感谢马予静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太多的鼓励和肯定,也感谢老师在生活中的嘘寒问暖,关爱备至;感谢王宏林老师在课堂上认真传授的研究方法,很怀念课堂上跟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的时光;感谢孔令刚老师把我们带入“选学”之门,犹记老师分享自己书写博士论文的不易与执着。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是学生今后学习的榜样,衷心地感恩三年来老师们的关心爱护,谢谢老师!感谢三年中跟我一起学习、工作、玩耍的杨志娟同学,感谢她在我出去的一年中帮我处理学校的各种事务,感谢三年来的加油鼓劲,相互理解;感谢米亚运、程永凯、范国兴等同学三年来的相互陪伴和帮助;感谢乔晓慧师妹、宋冠军师弟、刘伟利师妹以及其他师弟师妹们帮我处理生活和论文中的问题。最后,诚挚地祝福各位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无比幸福,万事顺心!三年太短,希望我们做一生的朋友!毋军保2017年4月2日于河南大学南门65
第四章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论张衡赋作“尊儒慕道”之趋向[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7).[2]〈芜城赋〉艺术特征脞论[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1).[3]〈史记·酷吏列传〉悲剧意蕴刍议[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4]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论曹植〈洛神赋〉的救赎性[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2).67
第四章魏晋《杂诗》的艺术表现附录附录一魏晋《杂诗》作品统计表朝代作者诗名页数数量总数王粲杂诗3641刘桢杂诗3721繁钦杂诗3871曹丕杂诗二首4012魏杂诗七首456-458曹植杂诗4589杂诗458杂诗472应璩2杂诗472杂诗三首569-570杂诗57116名作家傅玄杂诗57210共61首诗四言杂诗576杂诗四首576枣据杂诗5891西晋张华杂诗三首6203何邵杂诗6491左思杂诗7351张翰杂诗三首7373杂诗十首745-747张协11杂诗748王讚杂诗7611东晋陆冲杂诗二首9482陶渊明杂诗十二首1005-100812注:此表根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69
魏晋“杂诗”研究附录二魏晋《杂诗》作品汇总王粲杂诗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幷。刘桢杂诗职事相填委,文墨纷消散。驰翰未暇食,日具不知晏。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释此出西城,登高且游观。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安得肃肃羽?从尔浮波澜。繁钦杂诗世俗有险易,时运有兴衰。老氏和其光,蘧瑗贵可怀。曹丕杂诗二首其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曹植杂诗七首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70
结语魏晋《杂诗》的文学史意义其二:转蓬离本根,飄颻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其三: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其五: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其六: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其七: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倘终顾盼恩,永副我中情。曹植杂诗悠悠远行客,去家千余里。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71
魏晋“杂诗”研究曹植杂诗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帝王临朝服,秉此威百蛮。历刀不见贵,杂糅刀刃间。应璩杂诗秋日苦促短,遥夜邈绵绵。贫士感此时。慷慨不能眠。杂诗贫子语穷儿,无钱可把撮。耕自不得粟,采彼北山葛。箪瓢恒日在,无用相呵喝。傅玄杂诗三首其一: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繁星衣青天,列宿自成行。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箱。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其二:闲夜微风起,明月照高台。清响呼不应,玄景招不来。厨人进藿茹,有酒不盈杯。安贫福所与,富贵为祸媒。金玉虽高堂,于我贱蒿莱。其三:鹊巢丘城侧,雀乳空井中。居不附龙凤,常畏蛇与虫。依贤义不恐,近暴自当穷。杂诗朱明运将极,溽暑昼夜兴。裁动四支废,举身若山陵。珠汉洽玉体,呼吸气郁蒸。尘垢自成泥,素粉随手凝。杂诗习习谷风兴,回回景云飞。青天敷翠采,朝日含丹辉。杂诗旸谷发金曜,九日棲高枝。愿得并天御,六龙齐玉羁。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72
参考文献杂诗(四首)(一)浮萍蔽绿水,杨柳何依依,繁华正葳蕤。(二)浮云含愁气,悲风坐自叹。(三)团团三五日,皎皎曜清晖。(四)炎景时郁蒸,海沸沙石融。枣据杂诗吴寇未殄灭,乱象侵边疆。天子命上宰,作蕃于汉阳。开国建元士,玉帛聘贤良。予非荆山璞,谬登和氏场。羊质服虎文,燕翼假凤翔。既惧非所任,怨彼南路长。千里既悠邈,路次限关梁。仆夫罢远涉,车马困山冈。深谷下无底,高严暨穹苍。丰草停滋润,雾露沾衣裳。玄林结阴气,不风自寒凉。顾瞻情感切,恻怆心哀伤。士生则悬弧,有事在四方。安得恒逍遥,端坐守闺房。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张华杂诗三首其一: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永思虑崇替,慨然独拊膺。其二:逍遥游春宫,容与缘池阿。白蘋齐素叶,朱草茂丹华。微风摇茝若,增波动芰荷。荣彩曜中林,流馨入绮罗。王孙游不归,修路邈以遐。谁与玩遗芳,伫立独咨嗟。其三:荏苒日月运,寒暑忽流易。同好逝不存,迢迢远离析。房栊自来风,户庭无行迹。蒹葭生床下,蛛蝥网四壁。怀思岂不隆,感物重郁积。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来哉彼君子,无然徒自隔。73
魏晋“杂诗”研究何劭杂诗秋风乘夕起,明月照高树。闲房来清气,广庭发晖素。静寂怆然叹,惆怅出游顾。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露。心虚体自轻,飘遥若仙步。瞻彼陵上柏,想与神人遇。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张翰杂诗三首其一: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耽。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欢乐不照颜,惨怆发讴吟。讴吟何嗟及,古人可尉心。其二:东邻有一树,三纪裁可拱。无花复无实,亭亭云中竦。隟禽不为巢,短翮莫肯任。其三:忽有一飞鸟,五色杂英华。一鸣众鸟至,再鸣众鸟罗。长鸣摇羽翼,百鸟互相和。张协杂诗十首其一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其二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浮阳映翠林,回飚扇绿竹。飞雨洒朝兰,轻露栖丛菊。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弱条不重结,芳蕤岂再馥。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川上之叹逝,前修以自勖。74
参考文献其三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闲居玩万物,离羣恋所思。案无萧氏牍,庭无贡公綦。高尚遗王侯,道积自成基。至人不婴物,余风足染时。其四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其五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越。行行入幽荒,瓯骆从祝发。穷年非所用,此货将安设。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不见郢中歌,能否居然别。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其六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朅来戒不虞,挺辔越飞岑。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经阻贵勿迟,此理着来今。其七此乡非吾地,此郭非吾城。羇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出睹军马阵,入闻鞞鼓声。常惧羽檄飞,神武一朝征。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舍我衡门衣,更被缦胡缨。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其八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闽越衣文蛇,胡马愿度燕。风土安所习,由来有固然。75
魏晋“杂诗”研究其九结宇穷冈曲,耦耕幽薮阴。荒庭寂以闲,幽岫峭且深。凄风起东谷,有渰兴南岑。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泽雉登垄雊,寒猿抚条吟。溪壑无人迹,荒楚郁萧森。投耒循岸垂,时闻樵采音。重基可拟志,回渊可比心。养真尚无为,道胜贵陆沉。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其十墨蜧跃重渊,商羊儛野庭。飞帘应南箕,丰隆迎号屏。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阶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沉液漱陈根,绿叶腐秋茎。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环堵自颓毁,垣闾不隐形。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虽荣田方赠,惭为沟壑名。取志于陵子,比足黔娄生。杂诗太昊启东节,春郊礼青袛。鹰化日夜分,雷动寒暑离。飞泽洗冬条,浮飚解春澌。采虹缨高云,文虬鸣阴池。冲气扇九垠,苍生衍四垂。时至万实成,化周天地移。王讃杂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陆冲杂诗二首其一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我行一何艰,山川阻且深。洿泽无夷轨,重峦有层阴。零雨淹中路,玄云蔽高岑。俯悼孤行兽,仰欢偏翔禽。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音。羁旅淹留久,怅望愁我心。76
致谢其二肆观野原外,放心希太和。景岳造天汉,丰林冒重阿。清芬乘风散,艳藻映渌波。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其三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其四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其六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77
魏晋“杂诗”研究其七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其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其九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其十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其十一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其十二嫋嫋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叁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