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四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四篇)

ID:920445

大小:36.76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四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示儿》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首 古诗 。这首诗是 诗人 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陆游 在诗中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所以引导学生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作为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二、设计理念:以读为主,自主体悟,想象创新,情景交融。要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从而突出语文课程审美性的特征。因为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古汉语,言简意丰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热爱。 因此从开始上课到结束,这节课始终让学生处于古诗学习的氛围中,用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感受中,使他们从中了解古诗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培养了他们对古诗的热爱和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所代表的情感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意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适时进行德育、美育定渗透教育。这节课的目标是学会一首古诗,通过课外延伸古诗,同类比较达到对《 示儿 》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为了激发与诗词内容相适应的情感,力求让学生的情绪与诗词产生共鸣,因此导课时设计了“总理的遗嘱”这一内容。学生理解本诗后,就延伸到了课外各类爱国诗:如《题临安邸》相互参读比较升情;插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到学习中去;最后以“心声倾诉-给台湾小朋友说几句话”为本课的结束。教学中还运用了许多学习方法:如抓关键字眼,联系上下文,朗读法,展开想象等。诗句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明,栩栩如生的画面,有助于理解课内古诗《示儿》的情感和思想。三、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三)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四、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五、教学重点: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六、教学步骤。(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导课:1976年1月,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逝前已经昏迷中的他,要求所见的最后一个人是调查部长罗青长,了解对台湾工作情况。面对罗青长,总理未能把心中的话说完,便再度昏迷过去。邓颖超最了解丈夫的心愿,她把周恩来的骨灰盒先陈放在台湾厅一夜,后遵其遗嘱将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川江海。同学们,对刚才这番话,你是如何理解的?从中你读出了总理的心愿了吗?(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2、盼望祖国的统一,自古以来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797年前,一位85岁的老人,一个除夕之夜,临终之时,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国家统一的志愿没有实现,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提笔写下了遗书,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写的是什么呢?(板书课题:《示儿》)(二)、回忆、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咱们以前都学了不少古诗了,大家能说出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揭示学法:(课件出示)走进诗人、理解诗题;抓准字眼、明析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吟诵诗句、熟背诗文。(三)、循序渐进,学习本诗。1、走进诗人、理解诗题学生对于陆游应该比较熟悉了,所以可以让学生简介作者,解释诗题,教师做适当补充。(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2、抓准字眼、明析诗意(1)、自读古诗。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手中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2)、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刚才自学中的疑问,分。享你的学习收获。 (3)、汇报交流。讲解诗的大意,找准关键字眼。示儿死去无知万事空,--------国不统一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3、想象意境、感悟诗情听录音范读诗歌,学生闭目想像:陆游病危,但没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当时的情景,根据诗的内容把课文改成一段病床前的对话,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要有行动,语言,神态等描写)4、吟诵诗句、熟背诗文教师小结: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①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练习有感情朗读; ②指名读;齐读。学生练习背诵诗句。(四)、课外延伸。(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我想用一首诗来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课件出示林升的《题临安邸》)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2)那么,如何才能使国富民强呢?(课件出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4)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五)拓展总结----心声倾诉 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今天,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是,台湾的同胞们却远离祖国母亲。请大家对远在台湾的小朋友们说几句话,表达一下自己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尽可能的用上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示儿》教学反思: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往的古诗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把古诗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传授给学生上了;而学生在枯躁无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根本就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独有韵味美和意境美。本课选用的古诗《示儿》虽然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但学生对于这首诗已经都比较熟悉了。在这节课的开始,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讲述了“1976年1月,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逝前已经昏迷中的他,要求所见的最后一个人是调查部长罗青长,了解对台湾工作情况。面对罗青长,总理未能把心中的话说完,便再度昏迷过去。邓颖超最了解丈夫的心愿,她把周恩来的骨灰盒先陈放在台湾厅一夜,后遵其遗嘱将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川江海。”然后我问学生:“对刚才这番话,你是如何理解的?从中你读出了总理的心愿了吗?”从学生的表现中看得出来,学生听得很动情,理解得也很透彻,从而为本文的学习搭建了一座畅通的桥梁。 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总结出来的方法---“走进诗人、理解诗题;抓准字眼、明析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吟诵诗句、熟背诗文。”,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并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当时的情境描绘出来,加深学生对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的感悟。学生们对本诗掌握了以后,我又适时进行了课外延伸,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了一首课外古诗----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动员,事实证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最后,我安排了一项训练活动----心声倾诉:对台湾的小朋友说几句话。为了考查学生的古诗积累情况,我特意规定学生最好用上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一节课下来,同学们情绪激昂高涨,我自己也感觉效果不错。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上肯定也会存在不少应改进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指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二)学生活动设计:1.按预习提示初读《示儿》这首诗。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五、教学步骤。(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二)自由读这首诗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三)学习这首古诗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1、回忆学法。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2、自读古诗。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3、合作学习。(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板书: 15、古诗两首毕生的心事--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爱国之情无限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4、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四)、课外延伸。(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课件出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课件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4)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五)拓展总结: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课件揭示网站)(下课)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2、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祭、乃”等字,理解“九州、王师、家祭”等词语的意思。3、在理解古诗中字词含义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汉语中通假字。 过程与方法:1、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2、运用创设情境、激活想象、朗诵体味等形式去体会作者写下这份遗嘱时深沉丰富的感情。3.学生在情境中以陆游子孙的身份表述自己心中的话;联系今天祖国还没统一,深化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三、教学准备:1.音乐《悲魂曲》2.资料准备:教师收集陆游的生平资料、《题临安邸》诗文背景资料;陆游诗《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也。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这遗嘱就是《示儿》,这位老人就是陆游。(二)读诗,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示儿》,把这首诗反复读,读反复,一直把诗读顺口、读清爽。2、学生个别读,老师指出节奏。3、师生合作读,老师后三字,学生前四字。反之亦然。4、学生齐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三)再读《示儿》,理解诗意。1、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味道,更要去体会诗句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假如现在老师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2、谁来用“悲”字组词。3、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4、我们知道,作者面对生死大限极其豁达,他告诉儿子:人死之后,万事皆空,再无牵挂。然而,即使豁达如斯的出游,也仍然难以斩断最后一根情丝。 5、师过渡:诗人能对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唯独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在即将离开这个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世界时,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生的留恋,而是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他什么都放得下,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土里那望眼欲穿的遗民。(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老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1、学生自由读诗,用心去读,注意诗的节奏,体会诗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2、读着这样的诗句,此时此刻,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展开想象,闭上眼睛,伴着音乐,用心感受那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把感觉到的画面用笔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4、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军队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这一盼就是……5、百姓盼啊,望啊,等啊,一等就是65年,整整65年啊,同学们,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忍受多少的折磨啊——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承受多少的苦痛啊——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流下多少的血泪啊——6、此时,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份心情呢?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心情。7、学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师过渡: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靠谁呢?(王师)那些受苦受难、欲哭无泪的百姓需要谁去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呢?(王师)可此时的王师在做什么呢?老师出示《题临安邸》。 8、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诗,理解诗意并思考:这时的统治者在做什么?9、学生个别谈对诗的理解。10、老师出示当时的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11、就知道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此时,你的心情如何?12,学生个别质问统治者:西湖歌舞几时休?13、一起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14、带着这份愤怒读好:但悲不见九州同。15、生命即将结束,作者始终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师过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6、并且一再叮嘱,一再叮嘱,一再叮嘱……生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五)教师小结,升华感情。陆游去了,他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儿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一切的一切都伴着陆游长眠于地下,唯独留下一腔遗恨和满怀“悲”意的《示儿》。学生再读《示儿》,升华感情。 诗人的一腔遗恨化作不死的精气充盈天地,诗人的满怀信念,激励着后来的仁人志士为民族、为正义前赴后继,九死而不悔。一个民族总会有兴亡,总会有盛衰,然而只要这个民族的主体精神不灭,这个民族就不可战胜。陆游身后66年,南宋终于灭亡,我们不知道陆游的后人该怎样去告慰先人,中国历史有太多的无法源说,然而即使八百余年后,当我们再读陆游的《示儿》,却仍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先人对神圣事业的坚定信念、超越生死的精神意志和不畏牺牲的壮怀激烈。学生再读《示儿》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六)作业布置1、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句。2、试想:当陆游后人得知南宋终于灭亡时,在家里举行祭祀的时候会怎样告诉陆游?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设计教材背景分析: 《示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一首诗歌。本单元以“爱国”为主线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爱国者的形象。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学情分析: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许多诗文都流传千古,陆游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里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两首诗也是古诗中的名篇,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已经有学诗经验的学生,这时关注的已不仅是课文的外在语言,诗歌内在的魅力对他们有构成了极大的吸引。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并默写《示儿》。2、明白诗文大意,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学会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3、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树立爱国思想。教学重难点:1、明白诗文大意,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会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出示):1、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着千年的长河,今天,我们仿佛依然能够听见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见他们坚贞不屈的身影!2、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到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家中,听听这位85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最后遗言吧!(板书:示儿)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是陆游留给谁的遗言?对,示儿就是告诉儿子!范读3、了解陆游,检查预习4、(大屏幕出示)过渡: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临终之际,他独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绝笔,溘然长逝。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二、初读自由朗读,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来读1、交流,检查指名读(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再指名读——读一读《示儿》。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了吗?2、指导朗读:大家注意到,他在读“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时候在哪停顿了吗?齐读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再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3、指名读,反馈,齐读三、体会诗意,理解情感1、几遍读下来,知道老诗人为什么事情而死不瞑目了吗?同学们,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2、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首诗,读进诗的字里行间3、示儿,就是告诉儿子!作者在生命垂危之际,到底有什么要告诉儿子的?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然后试着去理解这首诗。4、理解“通假字”——元,、无理解古今字义不同——但5、请你大声地再读一读这份遗嘱,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绝笔诗的吗?(板书:悲)6、诗人在“悲”什么?让我们随着陆游一起,走进他的生活 7、出示材料:20岁时,他激情高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何等的壮怀激烈!(《观大散关图有感》)68岁时,他悲痛于北方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一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道尽多少辛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英雄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眼看青丝变白发,只能将满腹凄凉化为一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对朝廷夜夜笙歌,不想收复失地的悲愤,让他痛呼:“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老病僵卧之时他仍在梦中亲临前线,杀敌报国,收复北方失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他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的悲伤写照!(《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白了陆游的“悲”从何而来了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指名反馈(1)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2)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3)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4)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的悲悯。(板书:之切)这浓浓的“悲”其实源于一个深情的字眼——爱。(板书:爱)9、他爱什么?指名反馈(板书:之深) 10、小结:陆游一直渴望王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这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与盼望,让他熬干了心血!60年过去了,85岁的老人在最后一刻也未能见到“九州同”,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千年之后,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11、让我们牢记《示儿》,怀念永远的陆游!一起读!四、读写结合,体验情感1、同学们,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形容枯槁,不久于人世,眼神里却满含期待和信念,缓慢而深沉的对你交代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句的强调,无忘啊,无忘啊……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2、全班交流,评价。3、老师小结: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中原故土和北方遗民,明知“死后万事空”却还是坚信“王师北定中原”。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又是何等的悲愤!全诗字字如血句句如火!(板书:字字如血,句句如火)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人高尚的情怀!(回到文本,把积累的感情通过朗诵再次释放。)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陆游,那就是——忧国忧民(板书:忧国忧民,至死不渝)五、拓展延伸,情感内化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大大的“爱”字!(投影)就让我们在岳飞的这首千古绝唱《满江红》中结束本课吧!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板书:示 儿悲之切——爱之深字字如血句句如火忧国忧民 至死不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