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示儿》第二课时育才小学陈德信一、导入复习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古诗两首》,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谁愿意为大家背诵一下?(男女各一人)2、检查一下填空--3、集体诵读一遍。二、读题、解题1、出示公元1210年,一位老人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在临死前,他给儿子写下了一首诗作为遗嘱,千百年来这首诗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传诵。这首诗就是,齐读课题—2、知道题目的意思吗?示:示儿:是的,意思是写给儿子看。三、初读感知,要求:自由地读诗句,把音读准,把诗句读通,注意节奏。(指名读、齐读,交待:这是七言绝句,一、二、四句押韵)四、认识作者、了解时代背景1这首诗的作者是陆游,谁能给大家读读陆游的简介。出示——2、时代背景出示当时,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北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国家从此山河破碎。皇子赵构逃到临安建立了南宋王朝,南宋不少大臣不想着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是一味地苟且偷生。陆游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所以屡遭那些投降派的排挤、打击,经历坎坷。但他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示儿》。五、理解内容。(一)逐句理解1、“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元:万事空:这句话意思是:本来就知道死了什么都没有了。2、“但悲不见九州同”但:九州:同:九州同:这句话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3、“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定:中原:这句话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1、“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乃翁:这句话意思是:家祭时不要忘了把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4、现在大家可以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诗的大意是:本来就知道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五、体会情感。1、出示15同学们,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是啊,别人临死前也许会牵挂儿女,也许会分配财产,可爱国诗人陆游只惦记着祖国统一。这件事,是陆游毕生的希望,可惜的是,他临终之时还没有看到。此时诗人心情如何?从哪里最能看出?是,悲伤,从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中能看出来。2、壮志未酬,陆游心中是有悲伤之情。除此之外,他心中还有什么情感?读读后两句,你体会到什么?是呵!诗人心中还有收复失地的信心!所以才有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小结这首诗的主旨,出示——六、感情朗读同学们,诗人临终之时,记挂的只有祖国统一的大业,虽然悲伤,但存有必胜的信念。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吗?1、自由读2、怎样才能读好呢?出示——读《示儿》语速宜慢些。朗读第一句时,“元”、“空”二字要读得强劲有力,以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的心情。第二句中的“悲”字是句眼,朗读时,可轻读首字“但”,以突出“悲”字。“见”字后要停顿长一些,然后一字一顿地读出“九州同”三字,表达诗人的悲怆心境。一、二句要读出无奈与遗憾。第三句要以流畅而充满信心的语调朗读。最后一句,“忘”字要增强力度,适当延长,以表达诗人不忘中原光复的强烈感情。“乃翁”要读得庄重沉稳。三、四句应读得语重心长。3、请大家试着用这种方法朗读。
4、找人来读。5、同学们,通过朗读品味,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悲壮又充满信念的情感。下面,咱们把这首充满了爱国情怀的诗背下来好吗?六、比较写法。同学们,这一课中的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出示相同点在于都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不同点是:《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虽然两首诗歌一喜一悲,情感不同,但相同的是诗人的那颗爱国心。这两首古诗被后人传唱至今,是因为作者诗写得好,也是因为他们的爱国心,感动着一代代的读者。让我们再一次吟诵这两首诗,感受一下他们的赤子情怀吧。七、拓展阅读(陆游在68岁时写下的两首诗)(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看注释;2、读译文;3、听解说;4、齐读全诗。(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看注释;2、读译文;3、归纳主旨;4、齐读全诗小结:陆游写的这三首诗都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八、作业填空——出示九、爱国诗句集锦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