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歌词]一剪梅[词牌名]:一剪梅[词牌名][一剪梅歌词]一剪梅[词牌名]:一剪梅[词牌名]篇一:一剪梅[词牌名]:一剪梅[词牌名]-简介,一剪梅[词牌名]-格式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词谱》以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一首与吴文英“远目伤心楼上山”一首为正体,周词上、下片各三平韵,吴词各四平韵。又列别体五种。一剪梅_一剪梅[词牌名]-简单介绍,)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名《玉簟秋》。一剪梅_一剪梅[词牌名]-格式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词谱》以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一首与吴文英“远目伤心楼上山”一首为正体,周词上、下片各三平韵,吴词各四平韵。又列别体5种。正体一剪梅周邦彦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中中中句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韵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中平中句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韵一剪梅吴文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蛾鬟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剪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押韵,宋、元人俱如此填,惟汪元量词,前后段起句“十年旧事漫咨嗟”,“玉人劝我酌流霞”,与此平仄全异,恐非定格,不便参校。别体又一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卢炳灯火楼台万斛莲千门喜笑素月婵娟几多急管与繁弦巷陌喧阗毕献芳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乐与民偕五马贤绮罗丛里一簇神仙传柑雅宴约明年尽夕留连满泛金船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此词前后段第五句,俱押韵,宋词无别首可校。又一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两叠韵张炎剩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不是花村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叠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叠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可似桃根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平中中中仄中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叠仄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叠此词前后段第二、三句,第五、六句,俱叠韵,有程垓、刘克庄、刘擬、方岳、欧良、虞集诸词可校,但刘克庄词,换头句“阶衔免得管兵农”,与此平仄全异;又,宋无名氏词,前后段第二、三句,第五、六句,俱用量字韵者,系独木桥体,因词俚不录。又一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六平韵蒋捷一片春愁带酒浇江上船摇楼上帘招秋娘容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筝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此词每句用韵,与第二、三句,第四、五句用叠韵者不同。又一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曹勋不占前村占瑶阶芳影横斜积渐开水边竹外冷摇春一带冲寒香满襟怀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管领东风要有才频移歌酒上春台直须日日坐花前金殿仙人同往同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此词前后段第二、三句,作七字一句,与诸家异。见《松隐集》,无别首宋词可校。
又一体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赵长卿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真情一点苦萦人才下眉尖恰上心头仄仄仄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一剪梅_一剪梅[词牌名]-词作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1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之际,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1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赏析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出时间是在1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1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显然,同是7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1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前两句是倒装句。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作者这么写,看似乎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怨言。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具体生动。单说“谁寄锦书来”,未免显得抽象。作者借助于雁能传书的传说,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这就通过大雁翔空,形象地表达了书信的到来,使人可看得到,摸得着。虽然这种写法,并非自她始,但她的云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飞雁传书,显然画面更为清晰,形象更为鲜明,这种点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三、它渲染了1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在这夜景里,即使收到情书,无疑是高兴的。但光是这样理解,还不可能发掘“月满西楼”句的真正含义。雁传书信,固可暂得宽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其实,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月满西楼”句和白居易《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都是写月夜思妇凭栏望远的。但李作较之白作似乎进了1步,关键在于“西”字,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所以,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开展了:花自飘零水自流。
有人说,这是写李清照慨叹自己“青春易老,时光易逝”。要是这样,那么,下面“1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其实,这一句含有2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含义很深。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称,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2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唯其如此,所以底下两句:1种相思,两处闲愁。就自然地引出来了。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她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她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1类文字。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
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情感。“才下”、“却上”2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说:“然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胎出,李特工耳。”诚然,李作比之范作已胜一筹。“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总不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么形象地反映李清照愁眉变化的情景,怪不得成为千古绝唱。由上看来,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这种题材,在宋词中为数不少。若处理不好,必落俗套。然而,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仍不失为一篇杰作。其特点是:一、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象蜜一样的甜,也象水一样的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明。三、李词的语言大都浅俗、清新,明白如话,这首词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1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若非铸词高手,难能做到。一剪梅刘克庄束蕴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赏析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
诗人这次是到广东潮州去作通判,好友王实之在风亭为他设宴饯行。它完全抛开了临歧泪眼相看的儿女情长,绘声绘色的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豪放激越,深沉忧愤,表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对于友人的饯别,写得形象生动,有人物活动,有情节发展,并着重从人物动态中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始而愁苦,继而激愤,最后慷慨奔放。以狂放之言语,把剧情推向高潮,避免了直接议论。在刘克庄的词中,这是很有特色的一篇。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赏析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上片写景,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蚕喂得饱饱的。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
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下片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先自离怀白不甚”一句,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回忆增添了离愁,已使人不堪;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既不能“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则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聊以慰情。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作者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篝灯”,用竹笼罩着灯光,即点起灯笼。“锦书”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之旋图诗寄丈夫的典,这里说明信是妻子寄来的。“强”字入妙:盖此家书,看一回即引起一回别意愁情,心所不欲,但思家时又忍不住要翻出来看,故曰勉强看之,矛盾心情如见。歇拍两句“人在江南,心在江南”,一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同时呼应了上片的景物描写,使之带上了更加浓烈的感情色彩。一剪梅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赏析上片起首,“一片春愁待酒浇”,词人漂泊在外,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思归之情更是难以抑制。坐在船上行驶在江中,看到岸边酒楼的酒旗正迎风招展,招袜顾客,心中不由地想借酒浇灭这浓浓的思归之情。船儿渡过了秋娘渡与泰娘桥,偏偏又遇上这“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恼人天气,更加增添了旅人的春愁。下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有人给自己洗客袍,调银字笙,烧心字香,何等地美满惬意唉,现在还不能回去,还是独自一人漂泊不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匆匆而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挑,绿了芭蕉”,时光远远地将人抛在后面,岁月不饶人啊!不信你看那红红的樱挑和绿绿的芭蕉,春天即将逝去,夏天就要到了。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二句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生动形象深受后人喜爱。从情调上看,这首词是宋亡以前作者早期漫游时所作,写的是暮春时节的羁旅情怀。首句直从“春愁”写起,这春愁实际上是因春而起的羁旅之愁,春光老去,而“燕归人未归”,满怀落拓愁绪,只有借酒来浇,二三两句“江上舟摇,楼上帘招”就是紧承“酒”字来写,行人在舟中,看到岸上酒楼旗帘在风中飘舞,似乎在向他招手。“帘”是酒店前挂的旗子,一般称“酒帘”。“招”字既可作飘舞解释,又可作“招手”理解,正与上句“待酒浇”之“待”字相应,可谓一语双关,给人以联想。秋娘渡与泰娘桥,是2个地名。作者因思酒而见酒帘,但又没有真的停下来上酒楼上喝一杯,舟都还在摇,人都还在行,所以一会儿在秋娘渡,一会儿又到了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暮春黄梅雨季,到处是绵绵不断的轻风细雨,这是写景,也是写情,进1步泻染愁的气氛。一剪梅_一剪梅[词牌名]-佳词欣赏明夏完淳《一剪梅?咏柳》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现代滉滉《一剪梅?中秋》
丹桂留芳玉露凉梦入蟾宫,仙子霓裳玉笛笙磬酒飘香谁解吴刚,伐树之殇千里归程路渺茫心系高堂,不见秋黄此时明月寄愁肠浅墨辞章,巾短情长篇二:一剪梅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