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剪梅》为例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读书声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首先是情感,其次才是技巧,只有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了,再恰当地运用一定的语气和语调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乐共悲伤,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文时,我们既要重视对诵读的一些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更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诵读中,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和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下面就以李清照的《一剪梅》为例谈谈我是如何用情感来指导学生诵读的。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学生身上求知与求学的欲
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创设情境,是不少语文老师的选择,特别是在宋词的教学中,音乐能烘托、渲染美的氛围,让学生产生美妙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为此,我在诵读课上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词时,用多媒体播放了由《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那美妙的乐声,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美妙的情境之中,为诵读作了很好的铺垫。二、朗读指导,加强情感体悟这是一首倾诉相思、离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不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期盼丈夫早日归来。伊世珍《琅媳记》说:'‘易安结禍(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得具体可感。为了让学生体悟到李清照的这种微妙的心境和情感的细微变化,我在朗读指导阶段采取了如下做法:明确了本词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明白本词的朗读节奏和基本语速: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双
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个字。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③借助意象和韵脚(秋、舟、楼、流、愁、头)诵读,节奏如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然后,让学生朗读几遍,使学生对词意有大致的了解,说一说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体悟到应用缓慢而轻柔的语调去读,才能读出易安词的温婉而细腻。三、美读想象、加强情感共鸣这一阶段仍然以读为主,在读中去体悟和品味情感,但要求读出语气和语调,用自己的美妙动听的声音去装点文字,从而把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情感体验用声音表达出来。用这样的一个问题来贯穿课堂教学:这首词作中你最喜欢那一句?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来读,才能把它的感情读出来,获得打动人心的效果。以下是学生的回答举例:生1:我最喜欢''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一一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才一一却一一”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词人的感情短暂之中变幻起伏,真实形象,令人遐想。因而朗读时应前轻后重,这样才能把女词人温婉的闲愁,细微的心理变化形象地表达出来。
生2:我喜欢“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一句。这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独: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怎能排遣得了呢?独:一一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读''轻解罗裳”句,要轻轻地用极其温柔的语调去表现一个少妇害羞而又曼妙的闲愁。“独上兰舟”的“独”字要重读,如今一人独守空房,泛舟消愁,又怎能派遣得了孤独寂寞的情怀?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渐渐地走进了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开始了与词人的心灵对话。此时,可以适当地播放背景音乐或《月满西楼》的乐曲,使整个课堂笼罩在美妙的声韵、动人的情感之中。四、吟唱诵读,加强情感表达经过前三步的演绎,对这首词已经解读得比较透彻了。但是,经过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的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脍炙人口,精彩纷呈,不将其演绎到最高境界,总感觉意犹未尽。因此,我们还可以再推进一步,就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用优美的散文语言对词意进行创造性的演绎,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参透词的意境、情感和特色,同时,又能起到训练文笔的作用。按此思路,
我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反复吟唱,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自己的创作。以下文字仅供参考: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凉意,轻轻解下丝绸帔,独自登上木兰船。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儿啊该早日归来。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天各一方。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心里头却又想念起来。总之,“梅”香应自“诵读”来,诵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中读出诗词的韵味,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的声音去装点文字,这样的朗读才能将经典诗词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