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中杂诗》教学设计

ID:920877

大小:3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中杂诗》教学设计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五中学曹丽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二、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2.学习“一诗四读”法,并迁移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2、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导入明确学习任务:吟读—解读—研读—说读二、吟读1.生初读诗歌。2.师提出吟读的要求:①声调要抑扬顿挫。②要读出节奏。3.听范读。(两遍)体会吟读与朗读的区别。4.师指导吟读。5.生个别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6.师小结并板书“知诗美”。三、解读1.简析题目。2.物象。问题: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引出“物象”知识。物象: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本诗物象: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檐上、云、窗里共同特点。(清净、清幽、自由、远离大自然)生结合图片描述看到的画面。(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中偷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3.师小结并板书“品诗意”四、研读(一)交流讨论1.沈德潜说这首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你觉得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点?(提示:观察角度,写景顺序,动静结合,景中有人。)2.“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倾向于怎样的心境? (二)小组代表展示教师明确:1.观察角度。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窥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于寻常的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像是摄影家,摄取同一物象,各人有各人的角度,成功的摄影作品,总能选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模山范水也正是如此。2.诗歌前两句,“山际”、“落日”是远景,“飞鸟”、“云”是近景;前者是窗外,后者是窗内。“山际”、“竹中”、“檐上”、“窗里”是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3.诗中的修饰语“来”与“出”、“落”与“飞”,两两相对,错落有致,动态变化表现逼真,与“山际”、“竹中”、“檐上”、“窗里”的精致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4.如前两句中的“见”“窥”二字,说明在景物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地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5.这首诗在写景中在动静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暗示了诗人山居的情景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师小结:五、说读与诗人面对面交流1.啊!诗人,你看那(),我感受到了你()。2.和一首诗。例:1.啊!诗人,你看那(傍晚归巢的鸟儿轻快地飞向檐间),我感受到了你(悠闲快乐的心情)。2.师和一首诗。帘下芭蕉雨潇潇,山间溪水潺潺绕。心境淡泊宁静处,我自风流自逍遥。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飞扬神思,与诗人相遇,和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我们和诗人在一起,体会诗人的生活。通过吟读—知诗美,解读—品诗意,研读—悟诗情(板书),说读—书师怀(板书),这实际上是读古诗的“一诗四读”(板书)法。六、学以致用运用“一诗四读”法赏析王维的《竹里馆》。七、作业运用“一诗四读”法继续赏析王维的《竹里馆》。八、板书吟读知诗美解读品诗意一诗四读研读悟诗情说读书诗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