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R·七年级语文下册横林初中朱春华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代表作】《定庵文集》。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的他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七绝,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今天我们学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感情。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的马鞭。落花。疏通大意
大意: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细读感悟
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诗以“落红”自喻,抒发了诗人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满腔热情和献身精神。课堂小结
思考探究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如果要你在写作中引用这句诗,你会用在什么情况下?
比一比,看谁能背得既快又准确?背诵竞赛
1.用楷书默写这首诗。2.摘抄积累诗文名句。随堂练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