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乐韵——《春江花月夜》【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我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的写作手法和“换头合尾”结构特点,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与我国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并通过古典音乐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变,增进对我国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感情。【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吟唱,诗、乐吟诵等学习途径,学会欣赏我国优秀经典名作《春江花月夜》。2.在《春江花月夜》主题吟唱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的写作手法和“换头合尾”结构特点。3.并通过对古曲《春江花月夜》历史演变的了解,增进学生对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感情。【教学重点】在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乐曲中所描绘的意境,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与我国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教学难点】在优秀经典名作《春江花月夜》欣赏体验中,如何更好地领悟《春江花月夜》音乐、诗歌所赋予的艺术魅力。【教学过程】一、导入过渡语:首先老师给大家播放上周艺术节上预备年级部分同学表演的舞蹈(视频)片段,请大家看看,这段舞蹈用的是那首乐曲做伴舞音乐的?它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春江花月夜》——引入课题——春江花月夜。二、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一)1.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过渡语:《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名曲。全曲共分十段,每段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这十个小标题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声。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其中的几段进行赏析。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让学生区分乐曲的引子部分和主题部分过渡语:我们先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一般器乐套曲都由它的引子部分和主题部分等组成,《春江花月夜》的第一部分就是由引子和主题两段构成,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春江花月夜》的第一部分,当你觉得音乐的主题部分出现时,请举手反映。3.欣赏乐曲引子部分,注意乐曲主要用了哪些乐器?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过渡语:我们先来细细地品味引子部分。注意这部分的乐曲主要用了哪些乐器?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琵琶,洞啸,古筝等。琵琶轻轻弹挑,摹拟出阵阵鼓声;古筝的琶音,摹拟春江的阵阵涟漪,表现出一种安谧深幽的意境;洞箫吹奏出轻巧明丽的波音,如同映照在江面上的夕阳余辉。这段引子部分,后来人们为它起名为“江楼钟鼓”二、古曲《春江花月夜》的历史演变(一)1.关于《夕阳箫鼓》其实《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就是根据这样的意境,也就是暮鼓送夕阳,箫声迎圆月的意境,当时起名为《夕阳箫鼓》。琵琶曲根据表现内容和风格一般分为文曲和武曲,以后我们要欣赏的《十面埋伏》就是属于武曲。《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主题富于江南水乡情调。2.关于《浔阳琵琶》后来(晚晴),人们在收集整理时,根据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将《夕阳箫鼓》改名为“浔阳琵琶”3.简要了解白居易《琵琶行》的蕴意1)白居易《琵琶行》诗意的领悟过渡语:接下来我们看看白居易《琵琶行》究竟写些什么,他的诗给我们怎样的意境,诗的意境是不是和《夕阳箫鼓》所赋予的意境相吻合?白居易《琵琶行》有个序,讲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职至九江做官。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他送客人到湓浦口时,船上传来了琵琶声。听那声音和白居易在京都做官时听到的声韵有些相同。于是问这个人,原来这人长安的歌女,曾经向长安的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便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又让她叫畅快地弹了几曲。弹完之后,妇人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妇人的这些话触动了白居易,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了六百一十六字的长诗赠送给她,题为《琵琶行》。2)朗读白居易《琵琶行》的几句,品味一下《琵琶行》的意境。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首诗通过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做官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诗中流露出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整个诗给人一种失意、沉痛、伤感。三、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二)过渡语:《琵琶行》是给人这样的意境,那么《琵琶行》的意境与乐曲主题的意境是不是比较吻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欣赏乐曲的主题部分。1.欣赏作品的第二段(主题部分),思考欣赏主题后的感受,主题又描绘了怎样的意境?音乐意境:一轮明月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的美丽景致。乐段标题揭示:这段音乐后来人们为它起名为“月上东山”2.试唱作品的主题,给旋律分句,分析其旋律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过渡语: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乐曲的主题,在学唱时请大家注意下乐曲可分成几个乐句,句与句之间有什么特点,(用唱提醒,突出一句)(每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和下一句的第一个音相同)在这里我们叫他“同音相连”,民间的俗语叫“鱼咬尾”。(简要说明“鱼咬尾”)作用:给人平稳,和谐的感觉,起到过渡自然的作用。3.音乐的旋律手法与古诗文音韵手法的比较,让学生去发现重章叠句的音韵。过渡语:这种的旋律手法在中国的古诗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手法,在古诗文中称之为“重章叠句”,这在我国的诗经中尤为明显,比如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请大家看看诗中那些句子是属于“重章叠句”,就像我们古曲中的“鱼咬尾”?……4.欣赏乐曲的第三段,注意这段的旋律与前一段主题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结论:结尾都采用了同一乐句我们把这种中国古典音乐的典型结构手法称之为:“换头合尾”。其实中国好多古典名曲也都是这样的结构手法,如《二泉映月》。6.学生试唱这句,乐段标题揭示:这段音乐后来人们为它起名为“风回曲水”
7.欣赏乐曲的第六段“渔歌晚唱”,注意这段音乐的结束句是不是也是?乐曲给人怎样的意境?假如结束句也是那句,那么这种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论:采用同样的结束句。意境:洞箫奏出的悠扬的旋律,如同是从远处晚归的渔舟中飘来的渔歌声。接着是乐队合奏,速度变快,音量增强,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表现渔人们兴致勃勃地返航归来了。作用:《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此曲音乐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落到了同一乐句上,听起来十分和谐。这种“换头合尾”手法,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8.与古诗文结构手法的比较这种旋律手法在中国的古诗文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手法,比如诗经《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种手法就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作品的意境,深化作品表现的内容。9.小结:从以上的赏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古曲与古诗文在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上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10.交流:这首曲子的主题音乐给人的感受,及乐曲描绘的意境。乐曲的意境和《琵琶行》的意境是不是相吻合?(优美如歌,柔美和谐,表达宁静祥和情绪,平静、开朗……,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四、古曲《春江花月夜》的历史演变(二)1.关于《春江花月夜》也就是因为乐曲的意境和《琵琶行》的意境不相吻合,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上海音乐家们将它改编为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据说借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起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2.乐曲的意境和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比较,讨论乐曲的意境和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是不是相吻合?诗的意境: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绮丽景色,讴歌了人间纯洁友情,及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而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而邈远的意境。欣赏到这里我们更感到乐曲主题音乐的意境和【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更加吻合。3.在《春江花月夜》主题音乐的伴奏之下,朗诵【唐】张若虚的诗篇《春江花月夜》。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古典名作《春江花月夜》诗、乐的赏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古曲与古诗文在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上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也从《春江花月夜》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春江花月夜》是经过几代音乐家千锤百炼的音乐艺术精品。这首千锤百炼的音乐艺术精品,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最后我们一起欣赏由中央民族乐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实况片段,同时在音乐的伴奏下,吟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