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二单元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
高考导航
(2014年高考天津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要抓住诗中表现“暮春”的意象来分析。“芳事阑珊”“落花”,表明花儿开始凋谢,是暮春;“三月”,暮春时间;“柳绵飘白”,“柳绵”就是柳絮,春末特有景物;“东风”即春风,东风已老,可见是暮春时节;“子规”即杜鹃,它会在春末啼叫着“不如归去”。(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是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只是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抓住两首诗的意象特点,就能把握其感情异同。《暮春》写了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因暮春引发的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桃花凋谢涧水香,描绘了一幅幽美静谧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答案】(1)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2)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3)《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命题立意】(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意象)。鉴赏意象的方法:①注意意象本身的特征。有一些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具有普遍意义,要理解常见意象的含义。②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来的整体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回答意象题,一般要回答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等;②表现手法,如烘托、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③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等;④结构手法,如开门见山、重章叠句、卒章显志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①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②明确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③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传达诗人情感或凸显主题方面的作用。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把握诗歌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题目,看诗词内容;弄清诗句含意,特别是“诗眼”的含意,把握意象特点;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明确与诗歌有关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生平、思想背景;体味诗歌的感情色彩。本题主要抓住意象特征来把握情感。要注意不同意象代表的不同感情。如“柳绵”暗含时光飞逝之意。子规啼叫,暗示一种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这首诗歌,体味诗的语言、节奏之美;2.体味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
课前预习
3.走近作者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曾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却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惟一人,又被称之为孟山人。擅写五言诗,有《孟浩然集》,收诗263首,多抒发个人感想情怀和描写山水景物。诗风清新简朴,生活气息浓厚,读来倍感亲切。代表作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赠张九龄)以及《早寒江上有怀》《过故人庄》和《宿建德江》,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春晓》。
4.了解背景孟浩然居住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水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40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课后互动
(一)自主思悟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写了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2.诗人选择归隐鹿门,他在归途中见到了什么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陶醉于大自然之中,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似乎忘掉一切。
(二)深入探究1.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写景和用典的好处。“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径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两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
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以至于忘乎所以。末两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唯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2.如何理解“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的“亦”?诗中所涉及的“人”和作者的归途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是说世人回家,而作者却要到先贤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去归隐田园,所以用一“亦”字。这是两样的归途,两样的心境。表明作者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随堂练习
3.下面对诗歌开头两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B.“争”字写出了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的场面,这种场面使诗人厌恶,这也是诗人要归隐的原因之一。C.山寺的僻静与渡口的喧闹形成了对比。D.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静观人们争渡回家,而他要归鹿门,暗示了诗人的隐逸身份。【答案】B(“这种场面……之一”不对)
4.下面对“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是写诗人在山中所见之景。B.“烟树”是说被雾霭笼罩的山树的朦胧;而被月光映照,雾霭散去,树影尽现,愈加迷人。C.用“开”而不用“照”字,多了一份动感,更能体现月光皎洁明亮的情态。D.“忽”是“忽然”的意思,表示自己来到庞公栖隐的地方是出乎意料的,并非自己本意。【答案】D(表现诗人沉浸于大自然美景中,似已忘乎一切,不知不觉来到了庞公栖隐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5.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手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6.“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孤 雁崔 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7.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以孤雁自喻,借孤雁寄托自己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8.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是托物喻人,二是运用了心理描写,三是以景物渲染了凄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