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圆明园的毁灭龙城第二小学——黄琳妹【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设计理念】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以小练笔促进小学生‘和美’发展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听说读写的训练,以篇带说,以段带写的指导学生进行练笔。让学生在品、悟课文后有言必发,有悟必言的课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新词。2.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模仿句式写一段话。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2、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新词;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第二课时: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模仿句式写一段话。【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116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圆明园毁灭的情景,激发仇恨的情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比赛读等方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效率,及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理清课文的条理。】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和归类整理问题。】五、总结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课外好好讨论,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设计意图: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语文带到生活中去。】六、作业1、必做题: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2、选做题: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设计意图;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课时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迁移到文本中。】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并用“有……有……也有……还有……”说话。(用ppt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也可以写你们生活中见闻或所感。)【设计意图:模仿文段进行练笔从不同角度去写排比句。】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⑧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设计意图:通过品味语句体会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对侵略者的仇恨。同时又领会第三自然段的并列写作方法。】(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有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设计意图:通过句式的变换来训练学生的说话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⑤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侵略者的罪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法联军的痛恨,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理解第一自然段①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三、总结全文同学们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四、拓展延伸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五、作业必做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就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教学反思】1、抓重点词语的教学。如;课文中的多音字“不可估量”的“量”字的读音,应读第二声;“玲珑剔透”的“剔”应读第一声。重点词语的理解“众星拱月”要结合课文来理解,这个词概括出圆明园的结构布局。词的字面意思是“拱:聚集、环绕。像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教学时我问:文中的“星星”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许多小园”。这里的月亮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这个词语的意思在本段的意思就是: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环绕着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的周围。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而且对圆明园的布局也了如指掌。2、理清课文的脉络。这篇课文的调理十分清晰,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口头说说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把意思相联系的自然段合为一段。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发现,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相呼应的。而第二、三、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教给学生布局谋篇的方法。3、结合资料和观看圆明园辉煌和毁灭图片,又结合文本的重点语段的品读,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告诫学生勿忘国耻,振新中华。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4、练笔的渗透教学。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说写;教学第五自然段时让学生用“……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更没有了”。最后还设计了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以此来激发学生说、写的欲望。不足之处有:学生搜集资料只满足于抄、念,不会取舍巧妙运用,交流起来很生硬。朗读重点语段不够到位,缺乏感情朗读,读不出欣赏、赞美、自豪、惋惜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