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德育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组成、一般、象征、苏州、诗情画意、宏伟、唐代、凡是、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3.情感道德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学生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圣境。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利用图片与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设计特点:
读中感悟──本文与现实存在着时空差距,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设计中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读:范读,引读,齐读,默读,指名读等,更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流动板书──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先后在黑板上板书圆明园的景点:有……也有……,有……也有……等,随着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老师又相应地把这些“有”全部擦掉,配合当时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心中形成强烈的反差,激起无比的悲愤,痛恨。五、教学预设: (一)一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二)再现辉煌──深化情感 感受昔日辉煌(1)默读2—4段,看一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2)谁能说一说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建筑宏伟,有无数珍贵文物)要求学生用“因为_____,所以圆明园举世闻名。”句式回答。建筑宏伟:①出示课件,展现圆明园布局。圆明园除了三个大园,周围还有许多小园,这就叫?――“众星拱月”。②圆明园内有些什么样的景观?读一读第3自然段。课文一共用了几个有?师引读,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然后学生再齐读。
③在圆明园内漫步,会是什么感觉?指名读,读出自己陶醉、自豪的感受④出示课件,展现圆明园部分景观图片,配以柔美的音乐,再指名读,齐读(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美丽、毁灭中圆明园的惨烈、毁灭后圆明园的肃杀,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而一次次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升华。)珍贵文物:①让我们再来看看圆明园内有哪些奇珍异宝吧。指名读第4段。②课件展示圆明园文物图片。(出示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二、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了解毁灭经过。(1)英法联军到底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段。(2)指名读,提醒学生把心中的感情读出来。(3)读了这段,你能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一下侵略者吗?(残暴、野蛮、无耻等。)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从“闯、搬、掠、毁”等词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4)英法联军简直不是人,你们恨他们吗?把你们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吧!齐读第5段。
(了解了圆明园的价值,再从课文中,在朗读中体会到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才会使学生心中的情感来得真实而不空洞,强烈而不肤浅。)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断。三、练笔抒情──升华情感1.课件展示,展现圆明园的辉煌及今天的残垣断壁,最后定格在残垣断壁画面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生答),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相应擦掉黑板上“碧辉煌的殿堂”几个字。同样擦掉黑板上其他板书,留下空白板书。(圆明园被烧得什么都没有了,而黑板上也什么都没有了。这样流动的板书设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更激起学生心中的愤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磨灭的印痕。回顾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有……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一读再读,一悟再悟,对比效果于是产生──而这一过程,也和语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在朗读感悟中激荡,为后面学生的练笔──情动辞发奠定了感情基础。)小练笔:假如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用笔写下来吧。板书设计众星拱月的布局勿忘国耻风格各异的景观---没有了---历史文物的珍贵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