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
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官大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726年),辞去官职。后又任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天宝末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但是他并不愿意,曾作诗表达了心迹。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因此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的生平★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地位: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重要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以其籍贯襄阳,故世称“孟襄阳”;以其一生未仕,隐居鹿门山,故世又称“孟山人”。生平:少有大志,然仕途潦倒困顿,以隐士终身。人格: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刚直不阿,卓然独立;独善其身,清白高尚。
体裁:擅长五绝和五律。题材:山水田园之美,隐居之乐,羁旅之愁。语言:清淡质朴,含蓄隽永。意境:清远幽美,自然平淡,超凡脱俗。诗风
孟浩然的雕像孟浩然故居--鹿门山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鹿门山庞德公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请找出诗中所描写的意象。(黄昏)钟声鱼梁渡头行人(争渡回家)烟树月亮岩扉松径
烟树、月亮、岩扉、松径。2、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我们可以把这些意象分成哪两个场景?(黄昏)钟声、鱼梁渡头、行人(争渡回家)。黄昏江边之景月夜山中之景
对比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尘世纷繁佛门清静沉缓的钟声嘈杂的人声比较这两个场景的特点?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尘杂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此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争渡的人们,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同是乘舟,两个方向。归宿不同,心境不同。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船儿,却是回到我隐居的鹿门。黄昏江边之景,侧重写世俗。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世人向江村我亦归鹿门
诗中所写“乘舟归鹿门”的“归”途实际上是在写归向何处?你能体会出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么?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隐逸的道路。情感:欣喜沉醉迷恋
本诗前两联既有静谧的场面也有喧嚣的场面,既写了向江村的人也写了归向鹿门的自己,两相比照暗示了诗人的什么志向情感?世俗的喧嚣世人向江村归心似箭钟声的悠然我亦归鹿门潇洒超脱两种归途,两种选择对比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怡然自得的心情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夜登鹿门山,到庞公栖隐处,感受隐逸之妙。此二句,写上鹿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耀着树林,朦朦胧胧,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禁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原来这就是庞德公的隐居处,这两句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用典
月夜山中之景,侧重写隐居。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此二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隐居鹿门,心慕先辈。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营造了一个非常清幽的自然环境,但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人在活动,“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就使人在这幅高士隐居图中,除了感受到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外,还感受到在这种情趣的下面,藏着诗人进仕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
山中之景有何特点?烟树:树影朦胧婆娑夜月:皎洁、清冷(开——破)(使原本朦胧的树影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岩扉:石门门虽设而常关人迹罕至幽深偏僻寂寥松径:茂盛芜杂人烟稀少优美清幽安谧总体特点:静景寂优美清幽寂寥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渔梁争渡动热闹喧哗尘世生活鹿门隐居静宁静寂寥隐居生活自在闲适的隐士生活对比
①前四句中,“山寺”句以钟鸣衬托隐居地环境的清幽,而这又与争渡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四句人“向江村”,而我却“归鹿门”,更是表现了诗人与世人的相异之处。②后四句中,静态的环境描写与动态的人物描摹形成对比,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表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诗眼”题型对“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争”字写得好。(2)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争”为“争夺”之意。(3)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争”字描写了诗人听到山寺传来黄昏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面。(4)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安详闲适的心境。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并非泛泛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
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喻“一去不返”之意,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图画傍晚野外的秋景图。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对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加以渲染,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悲苦。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且含有闭门谢客之意。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感情趋向冲淡平和。尾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
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通过描写途中所见景色,抒写作者细微复杂的心情。退隐是一件闲适的事,流水、归鸟也同我回来隐居的心情一样。回来了,闭门谢客,余生清闲,何等自在。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决心归隐的悠然的心情
相同点:意境优美恬淡,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和闲适自得的心情。不同点:孟诗着墨轻淡,多用白描,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色彩光泽更为丰富。夹杂了尘世的喧嚣突出自己的超脱与潇洒,幻想和期望,但“惟”句也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王诗意境充满变化:归山之始的悠然自得,归隐途中的黯淡凄凉,归到嵩山的恬静澹泊。主要借助自然的景观,寄托归隐的悠然自得,决心归隐的冲淡平和。
第二季土壤的主要性质四.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土壤中主要的还原体系体系物质状态氧化态还原态氧体系O2O2-有机碳体系CO2CO、CH4、还原性有机物等氮体系NO3-NO、N2O、N2NH3…硫体系SO42-SS2-H2S…铁体系Fe2+Fe(OH)2…锰体系MnO2、Mn2O3…Mn2+Mn(OH)2…氢体系H+H2Fe(OH)3、Fe3+、Fe2O3…
1.土壤氧化还原强度指标1)氧化还原电位(Eh)氧化还原电位是长期惯用的氧化还原强度指标。它可以被理解为物质(原子、离子、分子)提供或接受电子的趋向或能力。物质接受电子的强列趋势意味着高氧化还原电位,而提供电子的强烈趋势则意味着低氧化还原电位。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可用下列通用公式表达:Eh=E0+lnRT___nF[氧化态][还原态]________能斯特(Nernst)公式
将各常数值代入能斯特公式,在25℃时,并采用对数,则有:Eh=E0+•log[氧化态]/[还原态]的比值决定了Eh值高低。比值愈大,Eh值愈高,氧化强度愈大;反之,则还原强度愈大。2)土壤氧化还原强度指标及其与数量因素的关系氧化还原数量因素是指氧化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的绝对含量。由于土壤物质体系的复杂性,测得的氧化还原数量往往难以直接与Eh联系起来。______0.059n[氧化态][还原态]________
大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的还原性物质越多,其氧化还原电位越低。氧化还原强度因素与数量因素有着不同的实际意义:前者决定化学反应的方向,后者则是定量研究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时的依据。两种指标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2.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特点1)体系的多样性2)反应的复杂性3)决定氧化还原电位的体系4)还原顺序5)氧化还原平衡的变动
3.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土壤学中,常把+300mV作为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分界点。也有学者根据Eh值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进行分级:
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因素上述诸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控制着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1)土壤通气状况通气状况决定土壤空气和土壤溶液中的氧浓度。通气良好的土壤与大气间气体交换迅速,土壤含氧浓度高,氧化作用占优势,Eh较高。2)微生物活动通气土壤中,好氧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消耗土壤溶液与土壤空气中的氧气,活动越激烈,好氧越迅速,趋于使Eh值下降。3)土壤中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土壤中易分解的有机质越多,耗氧越多,Eh降低的趋势越明显。4)土壤中易氧化或易还原的无机物状况土壤中易氧化的还原态无机物质愈多,则还原条件愈发达,并且抗氧化的平衡作用也愈明显。相反,土壤中易还原的氧化态无机物质愈多,抗还原的能力就愈强。5)土壤pH值6)植物根的代谢作用植物根分泌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根际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一般植物根分泌物往往导致根际Eh值降低,很多植物根际的Eh值要比根外土壤低几十至上百毫伏;湿生植物的根系往往分泌氧,使根际土壤的Eh值较根外土体高几百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