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温庭筠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徐敬东
导入新课想一想,这些古诗文佳句写的是哪些美女?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刘兰芝杨玉环林黛玉
菩萨蛮温庭筠导入新课读一读温庭筠的《菩萨蛮》,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美女?
诵读感知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人简介他,才思敏捷,然性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而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词人简介他,会写诗,其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他,会作词,其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词人简介他的词多写闺情,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词风“绮丽香艳、婉约柔媚”,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被称为“花间鼻祖”。
词人简介他就是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
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花间词派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人词作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最能体现温庭筠“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表面看来,这首词写的是女主人公从睡醒后到梳妆打扮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却充分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做到神情毕现。闺怨之情,含而不露
视频欣赏
思考:前人评价其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词作用了那些意象?各有何意蕴?把握意象全篇选取“小山、金、鬓云、香腮、雪、蛾眉、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故曰“意象绵密”。
把握意象小山:眉毛,古代妇女的眉型之一。明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峯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金:即额黄,一种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花黄”。因以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而得名。起源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把握意象
把握意象北朝《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李商隐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宋代彭汝励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曹雪芹《红楼梦》写警幻仙姑:“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小山重叠金明灭首句写女子晨起,昨日之妆容呈半残状态,故曰“小山重叠金明灭”也,即:早晨醒来,昨天画的小山眉重重叠叠,深浅不一,涂抹的“额黄”也明暗不均。晨醒
鬓云:鬓发如云。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把握意象
把握意象腮:即脸颊、脸面、脸蛋。香腮雪,从嗅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曹雪芹《红楼梦》写贾迎春:“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李清照词:“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鬓云欲度香腮雪有学着认为:“‘度’字生动,含有飞动意,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理解。“度”即飘度,飘拂,纷披,形容头发蓬乱,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在词人的联想中,“云”字乃从“鬓”字生出,“度”字又从“云”字生出。词人再于“度”字前添一“欲”字,就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生动地展现了女子晨醒时鬓发散乱、面容俏丽的慵懒娇弱模样。炼字晨醒
鬓云欲度香腮雪清晨,刚刚睡醒的女子有意无意间将头轻轻一动,那蓬松散乱的长长鬓发像乌云一样,将要拂过那香扑扑的雪白脸颊……晨醒
把握意象蛾眉:即娥眉,指女子细而弯的秀眉,鲍照诗有:“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娥眉系古诗文传统意象,以对女子眉毛美好形状的形象刻画,来代指美女的整体气质,常有美丽、美女、美德之意蕴。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苏轼《渚宫》:“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娥眉。”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娥眉马前死。”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睡醒了,却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腾腾,意迟迟。炼字句中“懒”“迟”用得妙?有何意蕴?这两句写女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一“懒”一“迟”,透露出她情绪不高,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因为她的心上人不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其慵懒、倦怠、惆帐、空虚、孤寂之情,生动可睹,展现了她早晨起床化妆时娇慵万分又百无聊赖的迷人风情。晨起梳妆
把握意象花:头上的花饰。面:俏丽的面容。镜:女子梳妆用的铜镜。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照一照新插的花饰,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暗寓女子对镜时自赏自怜之意。自赏:人面如花;自怜:盛年独处!花面相映图照镜簪花
把握意象罗襦:绸制短衣、短袄。鹧鸪:古诗词常见禽鸟意象,因其叫声悲惋凄切,似“行不得也哥哥”,故有离情别绪、忧伤惆怅、凄苦悲凉等愁苦之意蕴,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又因其喜爱雌雄对啼,故也借其来描写男女情爱,象征爱情和美。这里两者兼而有之。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对镜的时候,看见自己美貌如花,不免兴起盛时独处、顾影自怜的伤感。穿衣的时候,看见衣上的对对金鹧鸪,又触动了物双人单、情何以堪的哀愁。穿上新贴图案的绣花丝绸短袄,那图案上是成双成对的金色鹧鸪。“鹧鸪”这里和“鸳鸯”一样,有归宿圆满、鸾凤和鸣之意。作者这里借成双的鹧鸪反衬孤单的闺中女子,抒写了一个孤独的女子没人赏爱的寂寞心情。“愿做鸳鸯不羡仙”“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穿衣
人物形象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深闺少妇形象?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慵懒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她正处盛年,貌美如花,却独处深闺,形单影只,因而慵懒倦怠,连梳妆打扮也提不起兴致。她时而对镜自赏自怜,时而穿衣愁肠满怀。她是那样的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敏感失落、惆怅忧伤。
内容回顾菩萨蛮韦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肖像:女子晨醒,昨日之妆容呈半残状态。神态、动作:女子晨起,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心境慵懒倦怠、孤独寂寞、惆帐无聊。肖像:宛如乌云般的蓬松鬓发衬托出女子香艳白皙的美丽容颜。动作、神态:女子对镜簪花,花面相映,美丽异常,自赏自怜之情生动可睹。动作、神态:女子穿衣,物双人单心境孤独寂寞、忧伤愁苦。
视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