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杜甫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羁旅行役诗。
背景分析:“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抒写自己的情怀。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诗歌内容分析1、前四句写了哪些意象?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大江。(近景)(远景)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给人什么感觉?细草、微风——渺小;独舟——孤单、渺小,听凭大自然摆布。小舟的命运就是诗人命运的写照——伶仃孤苦、颠沛流离的凄怆。首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内心的凄苦
第二联的景色有何特点?给我们什么感觉?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雄浑、阔大。这种境界与上下文是否不一致?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颔联有什么作用?运用反衬的手法,用雄浑、阔大的意境,反衬诗人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悲怆心境。
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反语的表现手法。声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愤懑,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
联系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二联描写宏阔、宁静的江边夜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第二联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大气非凡。因为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多病漂泊的凄苦情景的,因而诗中的辽阔平原,浩荡大江,灿烂星月,表明天地之大,自己的归宿所在,尚不可知。联系尾联,可见第二联如此写景,是为了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反衬作者多病孤苦的形象和凄苦难受的心情。
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比喻。作者用悲愤的心情描写了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无一处可为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中飘泊,无处寄身的自身。以沙鸥自况,表达漂泊孤零的感慨。
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