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

ID:924180

大小:1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慈母情深》说课稿冕宁县泸沽小学:刘明芳一、说教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与略读课文各两篇。整个单元的训练目标是“以情立意,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要求;在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在第四学段提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可见新课标既显示了略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略读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二、说教法以读为主以情促情从读学写 《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说:“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所以我围绕着本单元训练重点(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以自己的视角,用自己的心灵去揣摩与感悟那博大而深远的母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语文意识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桥梁和阶梯。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就要构建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就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教师就要起主导作用。我们还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教学中我多次知道学生的语文意识。三、说学法课前先学课中探究课后拓展在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阶段性目标中也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因此,我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现有学习水平,设计了课前“先学”的自主学习单。让学生从读通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以此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去读懂课文,学习表达。四、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忙碌、攥着”等词语。2、抓重点句段,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3、课堂练笔,深化学生对慈母情深的理解,初步学习运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来表达情感。五、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六、教学设计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概览全文,了解大意;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再加上事先学生预习过这篇课文,故我先检测学生有关字词的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认为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大致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紧接着提出“你通过读文,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课文又是怎样体现情深呢?”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引出了统领学习的主要线索。第二环节:捕捉、交流重要信息;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出于名家之笔,确属“阅读精品”,深受学生的喜欢,作为教师的我们也难以割舍。于是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一课时的安排,变成了两课时、三课时,还觉余兴未了。精读与略读混为一谈,没有主次,没有差异,可谓是“并驾齐驱”,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千方百计挤时间,匆匆忙忙赶进度。因为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所以本环节我大胆放手,有取有舍地进行教学。到底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慈母情深?让学生动笔划出有感触的语句,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对母亲外貌、行动、语言描写的语句的朗读,解决了一个中心问题“作者是如何表现慈母情深的?”体会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敬仰。在此环节中,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围绕重要训练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紧扣描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让学生沿着作者情感发展的线索,去抓住几个有代表性的镜头,读一读,品一品。 镜头一:“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句中的“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头凑近”将一位承受生活重担,辛苦劳作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镜头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镜头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抓紧工作,不辞辛劳。镜头四:“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人间真情,这些句子是课文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教学中我就是这样让学生通过仔细品味、多层次地朗读,从而不断丰厚母亲的形象,在读中悟、悟中读,体会出作者笔下流淌着的真挚感情。第三环节: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根据人教版试验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的教学正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只有在“写”中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而“写”也只有在“读”中才得以发展。此环节,我让学生先分享自己身边的母爱故事,再运用刚才读文中学到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慈母情深”第四环节:阅读拓展,课外延伸1、读“阅读链接”中冰心的诗《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对母亲的深深眷恋。2、推荐阅读。①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小说原作《母亲》。②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这个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多角度感受母爱。让课堂的余温在课外延伸,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文章中心的浓缩,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板书中我抓住单元训练重点“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情感”,彰显课堂教学的两大途径——读与写,并折射出“慈母情”和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这样的板书简洁而生动,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