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a4)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a4)

ID:924281

大小:8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重庆市37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编号:4《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编制人:张航审核人:高2015级语文备课组包科领导:【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朗读,结合注解及知识补充了解作者后使用本学案。2.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学案,规范书写,独立完成。3.每次使用时间:20分钟。【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2.解读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的景与情。3.体会杜甫两首诗体现出的“沉郁顿挫”的风格。预习案一、作家作品(1)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登岳阳楼》。(2)“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漂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二、走近作者。(先欣赏“训练案”写苏轼之美文《肩膀》,学习写法,然后写出你心中的“杜甫”,自己命题,字数不限)第3页共4页2014年2月 重庆市37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编号:4探究案(一)《登岳阳楼》1.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2.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用何种手法)的呢?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旅夜书怀》一诗“书”了诗人怎样的“怀”?请简要分析。第3页共4页2014年2月 重庆市37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编号:4训练案【杜甫其他名句填空】会当凌绝顶,                              。《望岳》读书破万卷,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朱门酒肉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感时花溅泪,                             。《春望》烽火连三月,                             。《春望》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四首(其三)》迟日江山丽,                            。《绝句二首(其一)》尔曹身与名俱灭,                     。《戏为六绝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花径不曾缘客扫,                     。《客至》自去自来梁上燕,                     。《江村》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文章憎命达,                         。《天末怀李白》【课时测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阅读下面一首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第10小题)[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第3页共4页2014年2月 重庆市37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编号:4(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美文欣赏】肩 膀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厚实的肩膀承担起生命的重量……在这个有着惨白月色的夜晚,他独坐短松冈,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他一定是赶了好久的路才回到这里,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浮尘,来不及整理泛白的鬓角,他只想快快回到这里,再好好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他仿佛又看见她凭栏倚窗,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可如今,只有那棵棵松树掩映下的坟冢默默地回应他的呼唤,他的手轻轻抚过坟头,将清酒缓缓洒在坟前,深深凝望后毅然转身。这是怎样的悲痛!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但他没有沉沦,他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份悲痛,撑起他残落的家,用他的肩膀撑起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化作一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对亡妻的思念。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策马奔腾,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过平冈,他挽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霞光万丈,那是对他豪迈忠义的褒奖和勇敢无畏的勋章。他在军帐中端起一碗酒,二话不说干脆饮下,一擦嘴角,再度斟满酒。他的裣衽微张,全然忘了鬓角的银丝,他口出豪言——誓将大宋一统于吾王!他再一次用肩膀撑起报效祖国的铁胆丹心,用肩膀承担起统一大宋的豪情壮志,一杯酒,映着发红的双颊,将忠心与道义用肩挑!他泼墨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对祖国的忠心。他满腔的报效祖国的热血被群小破坏殆尽,他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他却执著地挂念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朝廷待他不好,但他从来却待百姓不薄,他把民生扛在肩膀上,兴修水利,解缓灾役,他如此坦荡的胸怀,没有装下半分钩心斗角的邪气,却将社稷与百姓放在比自己的宠辱还重要的位置。他用他的肩膀,撑起热爱生命、关怀百姓的爱民之心,用他的肩膀担起“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豪言壮志。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国计民生的大任。古代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很多,但拥有如此厚实肩膀的只有苏轼一个。陶渊明只愿躲进精神的桃花源,却把一片污浊留给世间,自己独享清闲;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慨叹的确沉重,但却放弃了用肩膀承担为民造福的重任;陆游和辛弃疾把挫折放在第一位,不免惆怅满怀,壮志未酬鬓发先斑,给人的感觉是肩膀弱不禁风……只有苏轼有如此厚实的肩膀,上关百姓国家,下系骨肉情怀。仰望苏轼的肩膀,那是一座山……第3页共4页2014年2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