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宗亚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城道中》宗亚婷

ID:924714

大小:746.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真神仙中人。——黄庭坚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陆游 新城道中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新城道中(其一)苏轼zhēngyān乐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妇人们煮芹烧笋,准备给田间春耕的人送去饭食。 1、首联作者不直接说雨过天晴,而说是风吹断了檐间的积雨声,这样的表述有何巧妙之处?2、颔联和颈联如何写景?角度有何不同?3、尾联写了什么内容?烘托出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首联作者不直接说雨过天晴,而说是风吹断了檐间的积雨声,这样的表述有何巧妙之处?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一方面是“东风”善解人意,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让诗人喜出望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急切期盼天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了。衬托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颔联和颈联如何写景?角度有何不同?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颔联写的是远景,颈联写的是近景,远近结合,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看到山中美景后愉悦的心情。 尾联从农妇的角度入手,写她们煮芹烧笋,为春耕的人准备可口的饭菜。烘托出了一片热闹的春耕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村人家朴实、热闹的劳动生活的赞美。尾联写了什么内容?烘托出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写作背景苏轼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在杭州任内政绩显著,得到当时百姓的赞扬,也为后世所称颂。此时的苏轼任杭州通判,正在杭州各属县视察春耕情况。如今看到在自己的管辖之下,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太平景象,心中有着满足和自豪,这种乐其实是________。与民同乐 熙宁二年初,苏轼自故乡还朝任职。此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苏轼因有不同的政治思想,不断上书反对变法,结果受到排挤。熙宁四年,苏轼在这场政治争斗中落败,被迫请调杭州。资料链接 为什么从本诗中读不出丝毫的苦闷与不平,反而觉得其中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快乐呢?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苏轼思想儒:积极入世、忠君济民释道:乐天知命,心怀淡泊,旷达洒脱。 1、四川省达县原县委书记陈光礼在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升迁后,开始谋求安逸生活的后路,两年内敛财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在职期间,陈光礼利用大权为开发商谋取利益并受贿。2、2013年,临湘市市委书记调离临湘,原临湘市市长龚卫国并未顺利补位,他自感怀才不遇,从此自甘堕落,在毒品中寻找安慰,吸毒甚至已到了成瘾的程度。3、彭光伟,原系荣昌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希望通过踏实工作来获得升迁,希望一次次落空后,他的心态发生巨大变化,仇恨单位和领导,最后竟用贪污公款的方式报复单位。最终携款20余万元公款出逃,并在赌博中挥霍一空。思考:1、这些人为什么会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他们和苏轼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思考:2、苏轼的人生态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课堂小结苏轼旷达情怀中难能可贵的是在三次贬谪、多次流放中仍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这份旷达,苏轼一生既能竭尽人事,又能随遇而安,无往而不乐,旷达而潇洒。在吟咏自然时,他能享受清风明月般的恬然自安;在躬自反省时,他能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通达事理,能使自己不陷于政治的漩涡、不沉于苦难的深渊,营建自得其乐的精神家园。 乐观进取不忘初心 新城道中其二苏轼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注:①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时所作。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耦耕,是指二人并耕。1、结合全诗,分析“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的妙处。(5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1、结合全诗,分析“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的妙处。(5分)“散材”、“疲马”,都是作者自况,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散材”,指无用之才,此处为作者自喻。“搜林斧”,比喻政敌的迫害。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2分)这两句表明作者对政治斗争、对复杂的官场感到厌倦,自己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所以,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①颔联,散材和疲马都是作者自况,苏东坡在朝廷激烈的党争中立足,自请外调,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以及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生活的惬意之情。(3分)②尾联,诗人向田园中的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了《论语》中孔子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归隐的想法。(3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