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谈起
加入VIP免费下载

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谈起

ID:925231

大小:6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谈起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蔡新虹、户、.刖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上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名叫巴特的小男孩,写出了他生命中的第一首小诗,慈爱的母亲喜形于色地夸赞“精彩极了”,而严厉的父亲却皱着眉地批评“糟糕透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孩子成长历程中并存的两种声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两种声音,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同样存在,同样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案例阐述和分析: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公开课,这位年轻的语文教师选择的不是自己最拿手的阅读精品课,而是选择了有关人物形象描写的阅读欣赏课。在课堂上,教师并没有提供给学生整篇的语言材料,而是画轴式地提供了一系列的语言片段,通过这些片段,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中外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首先,教师以猜一猜的形式(看图猜人名,看文字猜人物),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认出了鲁莽粗壮的李逵、风流儒雅的孔明、富贵可爱的宝玉、神通广大的悟空。再以读一读的方式,出示了一系列片段,字里行间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相貌美丽的茶花女、外形丑陋的敲钟人、瘦弱病态的枚少爷、胖得出奇的胖子、健康开朗的老水牛爷爷、悲剧人物祥林嫂,(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朗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画),并进行展示和评议。接着,教师让学生交流了课外搜集的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最后小组讨论,口头描述一位同学的外貌,猜猜说的是谁,比比谁说得像。这堂语文课,教师尝试着把名著引入语文课堂,作为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回应。对于这样的一种新课型,也引来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如下表: A说B说教材内容学生生活中有许多熟悉的人物,如樱桃小丸子、流川枫、哪吒等,为什么要选择中外名著中的人物呢?显然是拔苗助长,不切实际。文本选择得太好了!把文学名著引入课堂,具后/、可低估的意义,为学生打开了文学宝库的一扇小窗,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相信他们课后会去广泛阅读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否获得情感体验,值得怀疑。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情感体验很到位。审美教育教师有误导的嫌疑。如卡西莫多,提供的材料中他那么丑,其实他的心是善良的,是美的。课件的空白处较多,要注意和谐、匀称,注意渗透审美的情趣。新课程的体现新课程的改革/、是随心所欲的,这是蛮干。新课改仍需保留语文教学的特点,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双基”训练。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课程内容开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起于课堂,但不止于课堂,课堂拓展无限延伸。教与学的方式语文教学应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重视“双基”训练。课堂上语文特点丢失了,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小组学习的方式,既给了学生选择材料的权利,又给了学生选择伙伴的自由,创设了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学习习惯当学生情绪高昂时,应引导他们注意倾听。激励策略写得好就奖给他一张读书卡,会让他变得爱读书总评糟糕 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是统一的课本教材,那么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便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就成为了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当然,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也就不同了,从上表可以看出,A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课堂教学的当前效益。所以,这节课教了些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这语文课是否姓“语”,有没有进行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便成了评价的主要标准。首先,教学内容学生能接受吗?其次,..情感体验学生能到位吗?还有学生对美丑是非的理解正确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多少语文知识,形成了哪些语文技能?如果没有得到多少,甚至教师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这种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为准绳的评价方式,往往就课论课,易忽略课堂教学的其它环节,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等等。B关注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包括自学)的深远影响。在看待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看的是学生在这堂课上,是否因为教师别具一格的选材,涌起想要打开文学宝库的强烈冲动,从而爱上阅读。对教与学的评价,也把目光投放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他觉得小组学习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合作,这才是学生学习的永恒能力。同时,凡是对学生学习有一定影响的其它细节,如注意倾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荣誉的激励措施,审美情趣的渗透等都给予了关注。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对于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两者也产生了碰撞,如A认为新课改不是教师随心所欲一下子就改了,还得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其实这句话还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B则认为该课程内容开放、自主,教师、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得以体现,完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观念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同,势必会产生评价倾向 的不同。如果说A关注的是学生今天学到了什么,那么,B更重视今天之后学生会怎样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