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初著名大词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为“满清第一填词真人”。
写作背景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时路上写的。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词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程:道程,路程。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名。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词语解释
更:gēng,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聒:guō,嘈杂搅人。故园:谓京师。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词语解释
【全文翻译】:一路上跋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种声音。
山、水、风、雪,均为实写,不着一字修饰。一程的重复出现,见出跋山涉水旅途的漫长,同时渐行渐远意味着离家乡也越来越远。空间的转换突出了行程中的动感。词作赏析
一更的重复出现,显示出风雪的肆虐。长夜不绝,关外风雪来势猛烈。时间的流动,展现出长夜漫漫无休无止的绵长感。词作赏析
上阕写山水行程。说“身”,诉诸视觉,在空间上展开。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词作赏析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过渡自然。写出了深夜不寐时的思乡之情,说“心”,诉诸听觉,在时间上展开。词人身为侍卫之职,一生多鞍马劳役。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对家中的温暖的无尽的思念。词作赏析
写作特色:1、写景叙事,作者通过描写他随君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将叙事写景完美融合,表达出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2、《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诗文赏析:“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
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下一阕,强调“心”,在思念故园,身心对仗,“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
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的?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思考问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