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通惠小学尧菊香一、反复诵读《长相思》 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3、 (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评价: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再来一遍,预备起。 4、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1)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2)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你们听出来了吗? 教师小结,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预备起。再来一遍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5、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 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 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读《长相思》 6、读词也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5
谁来读一读《长相思》?读出你的味道、你的感觉来。注意听,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师预设: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 师预设: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齐读)7、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同学们,带着你的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齐读)二、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1、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地长相思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请大家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吗? 2、默读《长相思》。按要求思考词的大意。 3、现在尧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没有。(板书“身”)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了,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身在前往山海关外。前往山海关的路上。身在山海关。崇山峻岭上。 教师小结: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在“身”后面写“在征途”。) 4、请坐。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板书“心”)纳兰性德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那儿? 5、用课文里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纳兰性德的心在故园)(板书:在“心”的后面写“系故园”。) 6、孩子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们连起来,(板书: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7、5
好,一个远离,一个牵挂。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长相思。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己读一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生(自由读《长相思》。) 好,咱们一起读一读《长相思》生(齐读)三、展开想象,读出词情1、(课件播放一段音乐后,在音乐声中师有感情朗读长相思。)2、一起来,预备起。生(齐读) 3、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稍作停顿朗诵)。 3、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 师小结:你们都看到了,你们看到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4、生(伴随着乐曲《琵琶语》,想象写话。)(在学生的写话过程中插话。)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遍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那还可能是…… 5、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进纳兰性德的故园。我们去看一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 6、故园的生活真是其乐融融啊!但是,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板书: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面写个大大的“碎”。) 7、 师:谁再来读读《长相思》?(1)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生(朗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5
(2)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相偎在一起的那一份温暖,那一份的幸福,这里只有—— 生2:(朗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你是在用自己的心读啊!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这里只有——我们一起读。生(齐读)(4)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生(齐读)四、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了,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2、孩子们,你们都问过了,是吧?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问过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过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样两句词,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课件呈现两句词。)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3、问得好,孩子们,请你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还有谁? (1)等一下,我们一起到一个地方去问,好吗?长亭外,杨柳依依,妻子站在送别的路上,问纳兰性德——生1:(朗读)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好一个深情款款的妻子啊!谁还会问纳兰性德? (2)长亭外,芳草萋萋,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朗读)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毕竟是儿子,感受还不是很深。 (3)5
你就是他的父亲了。长亭外,秋风瑟瑟,白发苍苍的老人问纳兰性德——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4)老父来日不多了,不知还能见儿几面啊!还有谁也会问纳兰性德? 长亭外,雨雪霏霏,兄长递上一杯酒,问道——问弟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4、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老父,他的爱妻,他的娇儿,他的兄长,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一起问一问纳兰性德吧: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生(齐读)5、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板书“轻”)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默读,《长相思》,你在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啊,我不是轻离别啊。生:(默读《长相思》。) (1)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一问我的老父。老父,你说我是轻离别吗?好一位深明大义的父亲。(2)我再问一问我的爱妻。你说我是轻离别吗? 师小结:好一位贤良的妻子啊,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啊,我是何等地重离别啊。可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我舍不得离开年迈的老父,舍不得离开温柔的妻子,舍不得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园啊!这一切的一切都已化在了《长相思》中。我们一起读! 6、生(齐读)长相思 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建功立业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课件出示题目并播放音乐。)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师: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齐读)长相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