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案例《长相思》是清代将军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整首词连同标点加在一起才44个字。之因为这首词的内容高度凝练,里面所蕴含的意思对小学生来说又是那样的深奥。执教此文时较难把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在一线的农村小学教师。但是严萍老师确把这首诗处理的很好,她首先让学生感受诗题——长相思。再通过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背景理解诗意所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师:谁来读一读课题《长相思》? (生读) 师:读得真好!谁能说说他好在哪里吗? 生:他读出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之情。 生:他读出了对亲人的长长思念。 师:是呀,让我们一起来学他的样读一读。 (生个个深情并茂)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相思”是什么意思? (学生笑,停顿了一会儿。)
生:相思就是思念。 生:相思就是牵肠挂肚。 生:相思就是对亲人的一种渴望。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相思呢? 生: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长相思呢? 生: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时间长。 师:是呀,离开家乡越远,离开亲人的时间越长,越是会对他们产生越深的思念。 师:你们也有亲人像作者那样的感受吗? 生:有,我妈妈就是这样。她在义乌打工,常常会打电话回来问长问短的。 …… 师:词的作者是清代将军纳兰性德。有谁知道他的情况吗? 生:看图知道他是个文武全才的将军。词写得那么好,还是个皇帝身边的贴身卫士。
师:你们对他这个身份怎么看? 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生:挺威风的。 师: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吗? 生:不会,皇帝的卫士要时刻保卫着他的安全,出了什么事情说不定还会诛连九族。 生:在行军打仗的途中,就更危险了。 生:他没有自由,皇帝到哪,他要跟到哪,很少有时间看望家人。 生:他只能凭借笔端写下对家人的思念。 (为文本的理解打下伏笔)【反思】课堂开始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体会相思,然后知道词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写这首词的。身在异地他乡的人们,是如何感受自己的生活的。然后带领学生走进学过的边塞诗歌,进一步体会《长相思》。
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严老师让学生想象作者家乡温馨和谐的画面。在音乐声中,她深情诵读这首词,学生闭起眼睛,构思着一幅幅别致幸福的场面。 有的说:“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说笑,好不热闹。小孩们在巷口玩耍嬉戏,姑娘们坐在门口绣花;放学归来的孩童放下书包,放起了风筝,有的还把花做成花环戴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有的说:“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群星闪烁,作者的亲人坐在窗前欣赏着明月,不远处时时传来鸟儿唧唧的叫声,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似乎也与作者的亲人一样,静静地期待纳兰性德与他们团聚。 她见学生热情高涨,继而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从而更加明确纳兰性德投军从戎,征战疆场的心声。作者为了壮志和理想,忍受着思乡之苦,饱受着思想的孤独和寂寞,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舍小家顾大家,赤子之心全都化作——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