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例鉴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将进酒课例鉴赏

ID:926307

大小:12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将进酒课例鉴赏 ————————————————————————————————作者:————————————————————————————————日期: 《将进酒》课例赏鉴——该课例获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第一名(淄博)执教/耿文超观察/厉复东    【课例实录】     师:同学们,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对李白曾有这样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多媒体展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第一课《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板书:将进酒     李白)     师:这节课有两个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     1.反复诵读,品鉴特色,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通过拓展对比深入体味诗人的感情     (多媒体展示学习过程:浅味→品味→深味)     师:“浅味”有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把全诗朗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看看哪些字音和词义还把握不准,待会儿共同交流     (“浅味”环节约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问题?     生:“主人何为言少钱”中的“为”是读wéi还是wèi?     师:我们先看“何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是“为什么”的意思     师:“为”是什么词性?     生:介词     师:对,是介词,“为”当介词讲时应怎样读呢?     生:除了表被动时,其余读wèi     生:“宴平乐”中的“乐”是读lè还是yuè?     师:你可以看一下注释     生:注释上说“宴平乐”是个地名,那应该读lè吧     (多媒体展示重点字音和词义)     (学生读词、释词)     师:字音和词义我们读准了,疏通了,哪位同学能试着读一遍全诗?其他同学做好点评的准备,点评时可以从读音、感情把握等方面来考虑     (一位学生读全诗)     生:我觉得她读得太快了     生:字音读得挺准确     师:感情表达呢?     生:还不错吧     师:听着挺勉强的(生笑)那你觉得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     生:我感觉应该用很豪放的感觉读,很有气场的样子     生:我觉得应该用一种喝醉酒的感觉去读     (学生大笑)     师:怎么才能读出喝醉酒的感觉?     生:就是该拖音的要拖音等等     师:那你能示范一下吗?     (学生示范读几句诗)     师:看来这酒量挺大,一时半会儿还喝不醉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应该把心中的那种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情读出来(读最后几句)     (学生鼓掌)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想试着读读全诗(读全诗)     (学生鼓掌)     师:我前段时间看《百家讲坛》,康震教授在《品李白》中说,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内心更显得丰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文本,一起去品味这首诗中到底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这个环节老师提一个问题: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提示:内容手法情感)     (“品味”环节约20分钟)     多媒体展示:             的李白     (板书:李白)     (学生分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想第一个发言?     生:我们小组读到了一位“自信”的李白,从“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能读出来这句是说即使我不做官了,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师:也可以说诗人即使被贬官了,也依然很自信那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抒情方式来表达的呢?     (板书:自信)     生:直抒胸臆     师:“直抒胸臆”有什么好处呢?     生:能更直接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感情更加强烈     师:记得文学评论家严羽曾经这样评价李白: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地写,李白只需张口喷出胸中之气即可,大概说的就是“直抒胸臆”的妙处吧     师:同学们谁能把这句诗中表达的“自信”之情读出来?     (学生读“天生我材必有用……”)     师:读这一句哪几个字应该重读?     生:“必有用”“还复来”     师:我们全体男同学挺直腰板再读一遍     (全体男同学大声读)     师:其他组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们组通过诗的前两句读到了一位悲伤与无奈的李白他运用比兴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写“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和“青丝白发”朝暮之间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悲伤和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     (板书:悲伤无奈)     师:诗人以什么起兴?     生: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兴     师: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兴,你还能说诗人悲伤吗?     生:虽是一开始写了壮阔之景,但下句却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我认为诗人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他本身是很豪放的,所以一开始用了这样的写法,但后来想到现实,就有些悲伤了     师:很好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得出这两句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应该读得高亢一些,“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该读得低沉一点我们找个同学试着读读这两句     (学生读)     生:我们组读到了一位“洒脱”的李白,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能读出来     (板书:洒脱)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得意”的感觉读出来?     (两个学生分别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生:我们读到了一位“矛盾”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句表达了诗人想一直醉下去,不愿醒来,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怀才不遇,把诗人的消极反抗和矛盾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觉得能读出消极,这里诗人痛饮狂欢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生:我不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我读到了一位“豁达”的李白,从“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可以看出他在金钱上很看得开     生:我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就是体现了一种消极情绪,对我们现在来说就像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生:我认为李白是一个“寂寞”的人,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能看出来满腔的热情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     (板书:寂寞)     师: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仅能看出他“寂寞”,还能看出什么?“钟鼓馔玉”代指什么?     生:功名利禄所以能看出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一个“蔑视权贵”的人     师:诗人既然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为什么在下一句却只提到了一个人——曹植     生:因为他们的经历相似,都是怀才不遇     师:曹植是遭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而李白也曾有“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样的感叹     师:我们根据同学们的争论来看一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同学们想一想,李白最“得意”的事儿是什么?     生:“喝酒”“写诗”“做官”     师:做官是为了什么?     生:报效祖国     师:我们说知人才能论世,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李白的人生经历     多媒体展示李白主要经历:     14岁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入长安,供奉翰林,“凤凰初下紫泥沼,谒帝称觞登御筵”     44岁被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     56岁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     62岁卒     师:通过李白的主要经历和我们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知道李白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和抱负,立志要报效祖国,那么大家想想,李白为什么说“与尔同销万古愁”呢?你认为他“愁”什么?这种愁为什么又会是“万古愁”呢?     生:他怀才不遇     生:他愁“人生短暂”     师:那为什么诗人说是“万古愁”呢?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如此之愁?     生:屈原     生:苏轼     师:苏轼是李白之后的人物,应该说历史验证了他这种说法     生:孔子他面对时光流逝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师:可见,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结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在貌似消沉的表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颗积极入世的火热的心所以,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板书:悲壮)     (教师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实,李白不仅借酒来消愁,而且赋予了酒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一起来看另外两首李白早期写到酒的作品,通过比较看看他喝酒的态度及感情的发展变化     (“深味”环节约10分钟)     多媒体展示问题:比较《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中诗人饮酒态度及感情变化     多媒体出示《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及写作背景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南陵别儿童入京》表现了诗人的激情洋溢因为这首诗是在他被唐玄宗征召入京时写的,他觉得理想能够实现了,所以很高兴最能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学生齐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     生:《行路难》是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时所作,感觉有一点愤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能体现他饮酒的态度,但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表达了诗人那种自信     (学生齐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生:写最后一首《将进酒》时作者被“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这时喝酒就是“会须一饮三百杯”了,感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尔同销万古愁”     师:从三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嗜酒的李白,一位感情矛盾而又复杂的李白     多媒体出示龚自珍对李白的评价: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世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 “聚”在了一起     所以,我们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出庄子般的潇洒飘逸,也可以读出屈原那样的倔强不屈他一生与酒如影相随,高兴时喝酒,彷徨中喝酒,失意后喝酒,但无论如何高兴,怎样彷徨,多么失意,他始终没有放下“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这就是我们的李白即便是被“赐金放还”八年之后,他也绝没有沉溺于酒池,更没有卑躬屈膝,充当权贵的走狗他喝酒喝得痛快,做人做得更坦荡,借酒挥洒才情,抒发愤懑,展现乐观自信,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下面让我们全体起立,尝试背诵全诗,再次去感受“诗仙”之才情,“酒仙”之豁达!     (学生全体起立背诵全诗)     师:下课     【执教感言】     这节课我本着“诵读与鉴赏相结合”的原则设计,通过“三味读诗法”(浅味→品味→深味),层层深入,使整节课贯穿了“文言基础知识教学”“诵读教学”“鉴赏教学”“对比教学”“情感教学”“拓展教学”等古典诗歌教学理念其中“诵读教学”贯穿始终,从一开始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初步把握感情基调,到通过分析文本加深对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之后的老师读和学生读,再到最后通过对比鉴赏,进一步透过文本,面向立体的李白的更深一层的理解之后的全体同学诵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另外这节课注重对诗歌鉴赏方法和规律的总结,重点教给了学生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内容手法感情),分析了解读诗歌意境的几种方法,例如比兴、夸张、直抒胸臆等艺术表现手法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以“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点拨、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个体思考、质疑,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在比较难理解和学生有疑问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表达,使学生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虽然通过辩论学生也没能统一意见,没有得到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教师出示“李白主要经历”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这节课的最后又通过对比鉴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加深了他们看待问题的深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在引导学生鉴赏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分析得还不是很透彻,学生理解得还不是很到位再者,受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预设”的问题多,而“生成”的问题少,这就使得课堂少了许多灵动,少了许多探索的意义和价值还有几个学生的讨论环节是否有必要,是否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论证例如,讨论“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这个问题时,学生是见仁见智的,如果每个小组只有一个代表发言,那其余同学的意见就被抹杀了     (耿文超山东桓台第一中学;256400) 【名师观察】 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     这次评课,评委以新课程背景下对一堂好课的认识为基础,提出了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三大评价原则我觉得,耿文超老师的课在体现这几个原则方面具有典范性     先说教得好     第一,教师对课题定位好学生学习这堂课的文化背景是此前他们已在必修课中学过《蜀道难》,对李白的思想、诗歌创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无须对文本背景、作者讲得太多,无须对文本内容句句串讲,条分缕析耿老师教学中通过对必修课的回顾自然导入,打通学生从必修到选修的思维通道这样,教学流程推进起来就显得轻松、自然,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     第二,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不明白、不理解,故在教学理念上只考虑自己怎么讲得深、讲得细、讲得全面,不顾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耿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从基础到文本内容理解,从文本理解到对诗人性格、思想的认识,都是以学生自主思考、理解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绝不越俎代庖,如对“为”“乐”读音的处理等从必修课中的精读为主,扶着走,到选修课中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学着走,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方式来学习,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选修课教学的基本特色     第三,教学思路简单清晰,易于操作,体现了诗歌教学的规律新课标关于诗歌教学强调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事实上,在理解中诵读,通过诵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学习的基本规律没有诵读就没有诗歌鉴赏诵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要务这堂课,耿老师根据诗歌特点确定教学思路,先浅味、深味,后品味、对比拓展,既清晰简单,又有层次,步步深入,符合诗歌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第四,教师教学行为得当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激励者《将进酒》教学过程中,耿老师的教学活动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特别是“参与”方面,如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后的概括可谓及时、必要,既肯定了学生思考的成果,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高和升华     第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得体有效有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起一个点缀作用我们认为,使用多媒体要根据文本学习的需要,用得得体、科学本堂课的多媒体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堂课容量很大,几乎是李白性格、思想的一次形象展示,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基础知识的落实、文句的理解,更有作者生活经历的补充、对比拓展学习等,多媒体的使用为教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再说学得好     首先是学生表现积极、主动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而是读思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体现了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浅味—深味—品味三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全由学生角度出发,学生读得多,思考得多,理解得充分     其二是学生课堂思维活跃,表现精彩,体现了新课程个性化鉴赏的要求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将进酒》中诗人思想、性格的认识方面对文本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对此,教师当然能有很多话可说,但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不是教师自己说,而是引导学生说,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学生思维异彩纷呈难能可贵的是,对此,教师没有简单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认识是全面还是片面,更没有简单地下一个“积极”“消极”的结论,而是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进而指出,“学习《将进酒》,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将进酒》中的李白:哀而不伤,悲而能壮”,从而把学生的观点很好地作了概括和升华     最后说说考得好     这一条准确点应该是说“不怕考”这堂课,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充分的诵读、理解、鉴赏,最后能够当堂背诵,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全方位的亲身体验;几个容易混淆的知识性问题,教师都引导学生进行了思考和学习,对诗歌阅读的方法,教师都进行了点拨指导从古代诗歌的考查角度来说,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设问,让学生达到“不怕考”的要求     (厉复东山东省教研室教研员,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