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创新教学设计课文导读《将进洒》创新教学设计口王珏李凤宏【设计思想】《将进酒》是李白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的劝酒诗.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对仗句点缀,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曲折回环,"词语迅快"(王安石评语),宜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来深入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激流.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低沉处还它个低沉,高昂处还它个高昂."情感还原是美读关键,因此要在明确每句诗所表达的情感后指导学生美读,在以声带情的美读中进一步加深对全诗情感的理解.《将进酒》把深广的忧愤与强烈的自信,苦闷的内心与狂放的举止巧妙结合起来,李白怀才不遇,志不得仲的愤懑之情是贯穿全诗的.如何理解字里行间的愤激之情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宜围绕诗中各个层次分别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探讨.并补充相关背景材料,适时点拨.通过知人论世的解读才能深入理解郁积在李白心中的沉郁愤懑'【教学目标】第一.在理清全诗情感变化线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并背诵全诗.第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
感情的复杂性.第三.欣赏诗中夸张手法.品味李白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教学难点】把握李白思想感情的复杂性,理清愤激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台湾作家余光中在《寻李白》一诗中形象概括了李白的个性:"滔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1:3一吐,就半个盛唐"(教师朗读).饮酒,赋诗,赏月是李白生活中三大快事,今天我们就一起鉴赏李白借酒抒怀的名篇——《将进酒》,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教学意图:以教师朗读余光中《寻李白》中诗句,营造诗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李白的热爱之情,为探究《将进酒》中诗人的情感张本.)二,欣赏美读静听濮存昕配乐朗读的《将进酒》录音.(教学意图:听名家朗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得到感情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为指导学生释放激情美读课文营造氛围.)三,指导朗读"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诵读时头脑中可想象黄河壶口瀑布的奔流壮景:"不复回"
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悲白发","暮成雪"极言人生易老,叹意极浓,"悲","暮"字当重读.这两联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境界阔大.应读出巨人式的感伤韵味."人生"一联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月"上."天生"一联是诗人对未来的自信宣言,在激愤中涌动着奋进的豪情,"必有用","还复来"应读得掷地有声"烹羊宰牛且为乐"宜轻读."会须一饮三百杯"是诗中第一个高潮句,要用升调读得豪气十足."三百杯"要逐字顿出重读,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岑夫子"以下六句语文天地201o年第8期课文导读是劝酒歌的引语."将","莫停","歌","倾耳听"要重读.节奏逐渐加快.以突出席上频频劝酒之意.读完稍作停顿."钟鼓"一句至结尾是劝酒词."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旨."不足贵","不复醒"当用极强音读出,以突出其憎恶鄙弃之深."古来"二句可见诗人盖世之气和狂放之态,"唯有饮者留其名"要重读,以表现出十足自信."陈'二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宜用叙述语调读出,"恣欢谑"重读.因为诗人借陈王自况.不过是怀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主人何为言少钱"旬宜轻读."径须沽取对君酌"句宜重读,以突出直命沽酒的豪放之态,诵读时头脑中可想象水泊梁山好汉喝大碗酒的豪爽情景.读完稍作停顿.为结尾的抒情高潮蓄势."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
顿慢速读出."万古愁"三字用夸张语调读出,"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高潮.须以强大声势显示出诗人的飘逸风格.(教学意图:以抒情脉络为线索将全诗分成四个部分.以指导朗读方式引领学生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四,研读赏析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赏析:第一,前四句直接点情的是哪个字?怎样理解"朝如青丝暮成雪"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点拨:抓住诗中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语是把握全诗情感的捷径.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才能准确理解"悲白发"的人生感慨.《将进酒》创作于大约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距其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李白时年51岁.而诗人25岁就"辞亲去国.仗剑远游"."以当世之务自负".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却功业无成..明确:"悲""朝如青丝暮成雪"用夸张手法.将青春至衰老的人生全过程说成朝暮问的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诗人年逾半百,却功业无成,加之政治失意,怀才不遇,回首往语文天地2010年第8期事,难免发出人生短暂之叹.第二."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六句中直接点情的是哪两个字?怎样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点拨:知人论世,联系李白参加平定安史余孽的人生经历才能深入理解李白的自信.以诗
解诗也是一种高效阅读方法.可引用李白表达其政治理想的诗句帮助解读明确:"欢","乐".说"必有用",可见"我材"未被用.李白虽然怀才不遇,但从未真正悲观消沉过.心中始终燃烧着建功立业的希望和热情.他曾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自勉"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东武吟》).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去世前一年已61岁,听说李光弼率军讨伐安史余孽.仍不顾年高体衰,请求从军,后因病中道折回.悲叹"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路歌》),第二年便病逝."有用"且"必",何等自信.何等乐观,这既是李白渴望用世的呐喊,更是肯定自我人生价值的宣言.第三."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比较"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拨:比较两篇诗歌的不同时代背景,《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因而以"安能"二句直截了当地说出心中的意愿;《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因而跟饮酒合在一起委婉地尽吐胸中块垒明确:愤激.内容上,虽都表现诗人鄙弃和蔑视权贵的态度.但"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于愤激中略见昂扬;而"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在形
式上,《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将进酒》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课文导读第四.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点拨:学生一般只知道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对其了解得不全面,可用幻灯出示关于曹植的补充材料.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补充材料: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虞,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犹豫不决),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曹操)大怒,由是植宠日衰.文帝(曹丕)即王位,植与诸侯并就国(离开京城去自己的封地).黄初(曹丕年号)二年,贬爵安乡侯,改封鄄城侯.太和(明帝曹敏年号)二年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摘引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明确:李白与曹植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志难酬而沉溺酒乡.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证.第五.怎样理解"与尔同销万古愁"中"万古愁"的含义?
点拨:运用新颖的比喻和高度的夸张来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感.是形成李白豪放飘逸诗风的原因之一."万古愁"是全诗用数字夸张的诗句(共有三处)之一,可列举出历代文人怀才不遇的经历.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万古愁"的含义,如战国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西汉的贾谊受权贵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宋代的辛弃疾,陆游等空怀抗金报国之志而不被重用明确: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愁的深广,"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则将来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足以当之...综上分析.全诗感情基调f指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1是愤激.开篇悲叹人生短促.实际是慨叹功业无成:接着写寻欢痛饮之意.实际是借酒排释怀才不遇之苦闷:然后借酒直抒其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将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达到抒情高潮.全诗感情线索是:悲伤欢乐愤激愁苦,豪放的外壳下包裹着炽热的愤激(教学意图:以抒情脉络为线索将全诗分成四个部分围绕四个部分设计的五个问题教学,从品析诗中情感关键字人手,以先朗读后探讨和再点拨,再美读的逐层螺旋上升的方式引领学生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并在解读情感和指导美读中教给学生知人论世,以诗解诗等高效阅读方法)五,拓展阅读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El,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试结合李白其他饮酒诗句谈谈自己看法?点拨:教师举例示范,以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可针对一首饮酒诗分析.也可针对几首饮酒诗纵向分析.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肯定.以分析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示例如下:饮酒是李白超凡脱俗,豪爽率真性格的真实写照.如《山中与幽人对酌》中"一杯一杯复一杯".接连重复三次"一杯",写出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我醉欲眠卿且去",直率的话语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双方"忘形到尔汝"的交情.颓然醉倒的诗人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那种挥之即去,招之则来的H气,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豪放洒脱,率语文天地2010年第8期课文导读《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及反思口罗玉琴《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着名的童话故事,作者安徒生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社会生活.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对故事情节一目了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时,笔者提出了以下设想:
1.学生自读课文,掌握故事内容,揣摩人物形象的特点2.排演课本剧.让学生挖掘人物形象的内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3.学生展开辩论,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辩论中领会童话的教育意义.体验真善美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时,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七组,布置了三项任务:一是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二是从故事中选择一个人物(从皇帝,老大臣,官员,俩骗子,爸爸及老百姓中选,各小组可以互相接头,避免选重),重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人物心理,了解其性格特点;三是从组内推选一位能担当这个角色的"演员".准备演出简单的课本剧组内其他同学均做"导演",帮助"演员"把握角色.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做起了准备工作.从选演员到指导台词,大家都很动脑筋.他们选了白白胖胖官架子十足的朱涛同学演皇帝:选鬼点子多,平时爱耍小聪明的王遥和杨扬演骗子,同学们热情都特别高.各个不甘示弱.上台表演的同学很大方.也很投入.表演出乎意料的成功.表演结束后.让大家对表演进行点评,点评内容不限.评什么都行.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有的指出了表演成功的地方.有的指出表演的不足.指真质朴的形象.(教学意图:课前让学生上网查阅一些李白的饮酒诗.也可给学生补充一些李白的咏酒诗
篇',让学生就着这些诗谈看法.这个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还可提升学生准确写作古诗鉴赏语的水平.从而突破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的瓶颈)教后反思:《将进酒》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社新课标选修课教材)第三单元中一篇诗歌.该单元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培养学生美读诗歌能力.仅从朗读角度处理该课会缺失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因此,语文天地2010年第8期笔者在具体教学中紧紧抓住诗歌的抒情性,从诗眼,意象,背景和用典等多个角度披文人情,知人论世,把握了全诗情感,又在明确诗中各部分的情感和理清全文情感线索基础上.以分层指导美读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本节课不足有两点:一是学生美读时还没有完全设身处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因而个别地方凸现诗中蕴涵的情感不够到位:二是在拓展阅读中的研讨比较粗浅.表明对李白思想复杂性的研究还不够深人吉林省永吉实验高级中学(1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