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因声求气: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刘大櫆《论文偶记》)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答案我喉吻间。(刘大櫆《论文偶记》)
阁夜杜甫
知人论世“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初读:读准字音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正音②霁:jì雪止樵qiáo●从诗体看,●从内容看,属七言律诗是一首抒情诗
再读:读出韵律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⑴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⑵霁(jì):雪停。⑶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⑸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⑹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⑺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⑻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读:读出情感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那么,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壮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
探讨三: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景和情的关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对比(对照、映衬)、反衬、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衬哀)、烘托、象征、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动和静(动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抑和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褒和贬(明褒实贬、明贬实褒)比兴等。常用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反复、反问等。关键词三:表现手法
探讨一:首联和颔联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首联中、、、等意象传达出寒冷萧条的气氛。颔联中、等意象传达出征战和动荡的气息意境:短景天涯霜雪寒宵鼓角星河悲壮萧瑟
探讨二:说说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中“催”和“寒”字为什么用得好?漫天的霜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寒”字既写了天寒,也写了诗人的心寒,表达了客居天涯的凄寒。冬季到了,白天的时间越来短,“催”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名句欣赏: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1。释句: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星空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此联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探讨三: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景和情的关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对比(对照、映衬)、反衬、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悲衬喜)、烘托、象征、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动和静(动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抑和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褒和贬(明褒实贬、明贬实褒)等。常用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反复、反问等。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下辇而自王。——左思《蜀都赋》“卧龙跃马终黄土”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何用意?诸葛亮公孙述用典
(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后汉书·祢衡传》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汉书·天文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悲壮的鼓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了灾难和痛苦。用典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
探讨四:这首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1。首联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表达了客居天涯的凄寒2。颈联、颔联表达了对连年战伐、百姓劳苦的痛惜之情3。尾联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无奈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
杜甫(712—77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四读:揣摩语言,品味意境朗读本诗,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联,说一说它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此联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五读:拓展阅读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抒怀》的意境高朗壮阔。在《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旅夜抒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