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虞美人》《阁夜》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来来把握诗词情感2、学习用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的方法来赏析诗歌。3、树立对艺术的真善美的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诗词情感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教材分析:关于古代诗歌教学,《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教学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以诵读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理解诗歌思想主题,另外适应高考要求,把感情理解具体落实到文本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和情语的鉴赏来欣赏诗句。高考链接:2012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导入:放邓丽君演唱《虞美人》你通过听唱跟唱体会到这首词里包含了什么感情?——愁、哀、叹这种配乐演唱的方式让我们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感情,孔子教授学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和歌唱一样,诵读也是整体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诵读诗歌,不仅要掌握语句的停顿、重音,语气的轻重、缓急等诵读技巧,更重要的是走进作者的内心,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情感。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诵读来把握诗词情感,通过解读意象和情语来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思想主题。教学过程课前: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写出自己认为《阁夜》《虞美人》中的重点字形、音玉砌霁寒宵渔樵寂寥课上教学步骤设计:一、《虞美人》:诗人的身世经历或写作背景会直接影响诗歌表达出的思想感情,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课下注释1,其他同学注意体会。问题①:《虞美人》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用一两个词来表达。——悲伤、哀痛、愁闷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大声朗读,来酝酿一下感情。问题②:请两个同学来试着读一读《虞美人》,注意把握一下这样的情感。诵读指导: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轻重缓急、感情问题③: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的感情常常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出来。你觉得李煜感情在诗歌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小组讨论3分钟。分析了哪一句,就把这句有感情地诵读出来。李煜的愁有哪些?——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这是以乐景衬哀情。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快乐的往事: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精神层面: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等。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已经超过了物质需要。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引人联想,愁绪无限。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5、"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朱颜"的含义有哪些?——"雕栏玉砌"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国破家亡,江山变色,悔恨、追思、悲慨。想当年,后宫佳丽三千,眉如墨画,面如桃花,目如秋波,轻歌曼舞,逍遥自在。而如今,容颜凋零,形容枯槁。(朱颜也包括"雕栏玉砌"中的红颜色)6、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经历风吹雨打),还有人的地位(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心情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到忍辱蒙羞)。7、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8、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9、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里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设问、夸张、比喻。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比喻,把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江水,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感人。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灵。“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培根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充满了悲痛和愤恨的控诉,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请毛遂自荐or同学推荐一位同学进行朗读——全班齐读问题④:总结一下读的三个方面:音读、意读、情读。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初步了解内容,体验情感。注意:把握节奏,找出韵脚
意读诵读中见人物、事态、意境注意:关注诗人、写作背景,结合注释,疏通全词含义,总体把握思想内容。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情读把握情感基调及变化脉络。注意:表现诗人感情的词语和写景词句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常借助具体的景、物或人、事来抒情。透过具体的语言形象,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根据作者描绘的意象和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美读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准确处理声调高低、节奏快慢;注意语势照应、重音二、学以致用《阁夜》:赏读阁夜,有感情地朗读。问题①:请同学说说杜甫的写作风格经历特点。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称;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请一位同学读《阁夜》的写作背景(注P43①⑥)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呢?——冷寂、悲怆、凄凉、寂寥、沉郁、悲壮问题②:2分钟时间。根据课后练习诵读提示,进行有感情地诵读。——全班齐读问题③:3分钟时间。前后桌小组探讨: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从意象、情语的方面来分析是怎样表现感情的。——把这一句读出来。再全班齐读。(看时间,给5分钟时间,当堂背诵。)《阁夜》思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明确:“岁暮阴阳催短景”有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天涯霜雪霁寒宵”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之意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无信的寂寥和无奈归纳主旨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艺术特点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动”“卧龙跃马”②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千家”对“数处”,点出战乱频繁,哀鸿遍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③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信息?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全诗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四、学以致用:(个人读)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降宋不久的亡国之音。南唐的危机与亡国,就是这种哀思诗美的社会底蕴;丧妻失子之痛和对现实的幻灭感则是哀思诗质的情感底蕴,这就构成了含有丰富内蕴的哀思诗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插入对李煜身世的探讨。问题:“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是后人给李煜的评价。“李煜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骄奢淫逸。喜欢玩乐美色,喜好声色犬马。信奉佛教,喜欢建高塔。不体恤百姓,不理政事李煜重词而轻朝政导致国家灭亡,《长恨歌》中唐玄宗因重美色而荒淫无度,也使国家遭遇变乱。李煜和唐玄宗的亡国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警醒?——在其位谋其政、兴趣、适当的爱好、五.学以致用军城早秋(严武[注])(全班诵读,体会感情气势)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六、作业:1、根据对诗歌的领悟,给李煜或唐玄宗写一段评价。2.用本课学习的诵读、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的方法来赏读李白《将进酒》和周邦彦《苏幕遮》,背诵这二首词。教学反思诗歌的教学自己感觉是个难点,以前上公开课常有人说我缺少激情,诗歌的教学教师创设情境很重要,可以带领学生走入诗歌,展开想象和联想。这次上课前,同组的老师帮了我很多,在我试讲的时候去听了课,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议,帮助我改进,使我在教学设计上有了更明确的思路。我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帮助。个人在设计课程时,就把握了单元教学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以诵读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理解诗歌思想主题,另外适应高考要求,把感情理解具体落实到文本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和情语的鉴赏来欣赏诗句。诵读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但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很容易落空,一是要看老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二是不能忽略文本的落实。指导诵读不仅要关注朗读的一般技巧,还要根据不同的诗歌体裁内容把握情感的变化。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学生的配合还是不错的,诵读时能放开声音,感情的把握比较到位,对文本的理解也不错,能落实到具体的意象和情语中。根据评委的意见,和我自己上课的感觉,学生在想象上还可以更开阔一些,尤其是对曾学过的知识的联系牵引还有缺乏,另外,具体到题型的考查,答题的规范性和语文术语的使用尤其应该加强。这也是我以后诗歌教学中要把握住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取他人之长,反思己之短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虞美人阁夜》板书设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虞美人》《阁夜》霁寒宵渔樵(音韵)音(节拍)寂寥(知人、悟志)意读情(意象、情语)玉砌美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