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思——王维《山居秋暝》赏析162200025黄岩辉(课程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语言本身在根本意义上是诗……诗在语言中产生,因为语言保存了诗意的原初本性。”他认为原初的语言或诗意语言,是可以使人直接聆听存在之音的初始语言时宏宇.诗与思: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与王维诗歌解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山居秋暝》里不仅有作者的山水世界,同时还有作者最本真的思想流露。朗加纳斯在他的《论崇高》中提出“一个毫无装饰、简单朴素的崇高思想,即使没有明说出来,也每每会单凭它那崇高的力量而使人叹服。”阮亚奇.西方文论视角下的《山居秋暝》解读.古诗词欣赏.第85页读《山居秋暝》就有这样的感受,全诗共四句话,前三句都在写描写山间的景色,只有最后一句是带有评论性质的。前三句写了时间,天气,松林里的月景和流淌着的泉水,还有人的活动。描写是那么朴素自然,没有任何藻饰,在作者笔下,景物就是景物本身,没有任何寓意。甚至还可以说这些自然景物就是它们自己的主宰,随着大自然的规律运行。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天的芳菲不妨任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久留。从中也是透露出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王维是一个带有佛性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我们能看到他的沉思,他的思想,即对佛理的揭示。诗歌开头就是一个“空”字,“空”我们通常解释为“无”。在这首诗中可以解释为空寂,但在佛家用语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在佛家用语中,色指一切物质的存在。空即是色,那么空就是一切物质的存在,佛家一般认为世界一切都是空的。这样首诗就用一个“空”字把遮蔽的“佛性”揭示了出来。再来看“山”字,山的原意是土有石而高。佛家有“高台坐禅”之说,而且我们知道佛寺一般都是在山上,这些似乎都不难理解王维对于山的钟爱。“人”在山水诗中似乎有些多余。的确,在这首诗中人只是一种陪衬,人都是虚化了的,或只有声音不见面貌(如浣女的喧笑,人语响),或是只是一个声音(莲动)。我们知道在佛家,人的肉体是不被看重的,只是一副臭皮囊,看重的是虚、空、无。人的虚化造的就是一个超脱的境界。这样,这首诗就通过“语言言说”揭示了寂、空、静、虚的佛理。在诗中,静中之动,动中之静,寂中之音,音中之寂,虚中之实,实之虚……原是自然的律动,所以语言展露出其佛性的光茫。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王维的诗被冠以“秀雅”美名,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而所有这些在他的诗意语言中就是对佛理的体验和揭示,诗的语言让佛理自身显现出来。在这首诗中山水只是山水,它们是大自然最本真的存在,而作者就是还原了这种本真,世间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这就是王维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也是其对生命进行的庄严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