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提举为大晟府。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所作咏物词较多,如咏新月、春雨、梨花、杨柳等。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
词的上片写景: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但却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侧面深一层的写法。“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赏析总结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
讨论: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风荷
讨论、探究: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虞美人李煜
知人论世姓名:李煜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国家:南唐职业:国主词人信仰:佛教
知人论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
品读
赏析你喜欢哪一句,你认为好在哪里?
赏析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2、对比:春花秋月-如烟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已改朱颜3、以乐景写哀情4、比喻、借代、夸张、设问
赏析两次提到“月”,有什么特殊含义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思念家乡,想念亲人。见秋思乡折柳送别闻雁思归听梧桐而心悲凉见流水而思年华易逝
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形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重量)以比喻写愁的诗句:
赏析你如何看待李煜的愁?往事之叹离家之痛思家之苦亡国之恨
赏析如何看待李煜的“愁”——天堂到地狱的大绝望富贵到苦难的大哀伤是审美上的同情非道德上的怜悯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缪塞
唐诗二首《阁夜》《李凭箜篌引》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
注释(1)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2)霁(jì):雪停。(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4)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5)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6)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7)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8)漫:徒然、白白的。
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
以象立意背景:杜甫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冬,当时吐蕃不断侵扰,松、维等州曾被占领,蜀中军阀混战,国势江河日下,人民少有宁日。杜甫当时衰老多病,生活无计,举家流转于西南,终因战乱而不得不滞留夔州,寓居西阁。在一个霜雪满地的寒夜,诗人有感于军中鼓角之声、人民野外凄苦的号哭声以及诗人自身的不幸际遇,写下了《阁夜》一诗,抒发了由于军阀混战,人民涂炭的愤激忧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飘零无依,屈志不伸的孤寂伤痛。总之,伤时忧世,哀民叹己,是《阁夜》的主体内容;愤激、忧伤与沉痛,是《阁夜》的基本情感。诗人取用的所有意象都是为了表达这些内容和情感而设,这是我们正确认识这首诗的基本立足点。诗无达诂诗歌意象同一性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两句是说,在严冬寒夜五更之时,听到悲壮的鼓角声,看到三峡中星星和银河的投影在江水中摇曳不定。”(人民文学出版社《新选唐诗三百首》)“上句紧承上文‘宵’字,写黎明前听到的当地驻军的鼓角,暗示了诗人的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鼓角声’、‘声悲壮’与‘五更’的巧妙结合显示了夔州一带的战争气氛之浓。下句写三峡美丽的夜景,因为雪过天晴,故三峡中隐星可见,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此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把对时局的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将诗人悲壮的情怀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两句说,在隆冬的寒夜,从不少人家悲哀的哭声中,听到了战争的声音,也听到渔人和樵夫在唱夷歌。”“‘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
此诗前四句写阁夜景象,后四句写阁夜情事。《批点唐诗正声》分析说:“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中二联皆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次联哀乐皆眼前景,人亦难道。结以忠逆同归自慰,然音节犹婉曲。”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杜诗解》称赞此诗“笔势又沉郁,又精悍,反复吟之,使人增长意气百倍”。
修辞手法:对偶: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拟人:岁暮阴阳催短景.特殊句式:1.野哭千家闻战伐(倒装)2.夷歌数处起渔樵(倒装)
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
李贺简介中文名:李贺别名: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等国籍:中国-唐朝出生地: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出生日期:790年逝世日期:816年职业:诗人主要成就: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代表作品:《高轩过》、《雁门太守行》、《罗浮山人与葛篇》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焱欠)下榻叩头,言阿(上弥下女)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注释1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2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准备调奏。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3空山句:《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4“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也是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5中国:即国之中央,意谓在京城。6昆山:是产玉之地。“玉碎”、“凤凰叫”:形容乐声清亮;
7“芙蓉泣”、“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8“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这句是说乐声使全城气候变得温馨。9“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10女娲:《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天问》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11石破句:形容乐声忽然高昂激越,如石破天惊般引得天上下起了秋雨。12神妪:《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13老鱼跳波:《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14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15寒兔:月兔的传说产生很早,《楚辞·天问》中已提到月中“顾兔”。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从客体落笔,以实写虚。空山”句移情于物,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交代了演奏的地点。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先声夺人。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声写声以形写声拟人通感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远,想象奇险写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幽深渺远本诗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名词解释之诗X诗仙→李白诗侠→李白诗圣→杜甫诗史→杜甫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天子(诗家天子)→王昌龄
诗囚→孟郊诗魔→白居易诗宗→王渔洋诗奴→贾岛诗飘→贾岛诗狂→贺知章诗杰→王勃诗骨→陈子昂诗神→苏轼诗祖→屈原
名词解释之诗X诗仙:唐代诗人李白(701-762),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他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贡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诗圣:唐代诗人杜甫(712-770)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诗佛: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他的诗今存400多首。其中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诗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790-816)的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